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校联考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小花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模型和一个初二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模型有多高(  )
A.1.6mm B.1.6cm C.1.6m D.1.6km
2.(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时(h) B.分(min) C.秒(s) D.毫秒(ms)
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D.0刻度磨损的刻度尺无法进行测量
4.(3分)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5.(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音调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利用了响度来区分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6.(3分)厦门是全国文明城市,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7.(3分)两位同学同时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B.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单位换算或选填适当单位:
25.2cm=   nm,4.7dm=   km,一张书本纸页的厚度70    。
9.(3分)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    ,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    。
10.(3分)如图所示,为某学校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当时听到广播里的声音是扬声器    发声,通过    传入耳朵,地震前会发出    (选填“超”或“次”)声波,人们无法听到。
11.(3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人们根据声音的    分辨出钟声,客船离得越远,钟声的    就越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弹琵琶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3分)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13.(3分)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在越野拉练时指战员下达各种口令,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14.(3分)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Hz,钢琴中持续发声的发声体在5s内振动了    次;2011年1月11日,我国第四代战机歼﹣20首飞成功,巨大的轰鸣声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如图所示是飞机声音的波形图,对于现场无比激动的科研人员来说,这声音    (选填“是”或“不是”)属于噪声。
三、作图题(5分)
15.(5分)示波器输入了音叉发出的声音,如甲图所示,当音叉发声更响亮时,在乙图中粗略画出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四、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9分)(1)如图A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图B中秒表的读数是    min    s,合    s;
(3)如图C中甲、乙是小明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的情形,量筒的量程为    mL;所测量石块的体积为    cm3;若在甲图读数时正确,乙图读数时俯视,则测量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17.(6分)如图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显示    (选填“乒乓球”或“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选填“有关”或“无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
18.(7分)如图所示,将播放着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浮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
(1)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   ;打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去广口瓶中,听到的音乐声逐渐   。
(2)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   ;二是声音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
(3)假设忽略悬线对声音的传播、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手机产生的音乐声便   (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五.计算题(19题5分,20题6分,共11分)
19.(5分)一同学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她先以均匀的步伐沿直线走了20步,测出距离刚好是12m。接着她以同样的步伐沿操场跑道走了一圈,数出刚好是660步。她测出的跑道长度是多长?
20.(6分)小刚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7s,铁管的长度为255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m/s?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6分)
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童话《大象招聘》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象办的农场饱受老鼠的困扰,大象想招聘一些猫来灭鼠。如图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请你从图中所给信息来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
(2)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
(4)大象与猫之间是否能完成招聘中语言沟通吗?   (选填“能”或“不能”);
(5)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6)如果有地震发生,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还是猫?   (选填“大象”或“猫”)。
22.(8分)喜欢课外探究的小凯,拆开自己的口琴,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铜片在气流的冲击时振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在图中,A区是    音区,B区是    音区,C区是    音区(以上三个空都选填“高”、“中”或“低”)。理由是:较厚较长的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的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选填“快”或“慢”);
(2)往气孔用力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音色    (以上均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停止吹气后,口琴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铜片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铜片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3.(6分)某同学做“研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的实验,现有如下器材:较长的细线一根;质量为0.1千克和0.2千克的铁球各一个;铁架台一套;夹子一个等。
如表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实验序号 摆线长度/米 摆球质量/千克 摆球幅度/厘米 连续摆动次数 摆动时间/秒 摆动周期/秒
1 1 0.1 5 30 60 2
2 1 0.2 5 30 60 2
3 1 0.1 10 30 60 2
4 0.75 0.1 5 30 52 1.73
5 0.75 0.2 10 30 52 1.73
(1)若比较实验序号1和2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为    。
(2)若比较实验序号    两次实验,该同学是控制摆线长度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得到的结果是摆球摆动的周期与    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4两次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4)本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初二女生的身高在160cm=1.6m左右,已知祝融号模型和一个初二的女学生一样高,所以这个模型的高度为1.6m。
故选:C。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
2.【答案】C
【分析】根据对时间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时间不同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3.【答案】B
【分析】(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
(2)记录测量数据要写单位;
(3)在刻度尺的使用要求中,记录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据此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倒数第二位的单位就可以了;
(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一个正确的物理测量值,必须包括数值和单位,测量完毕后,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故B正确;
C、根据测量结果2.570dm,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mm,故C错误;
D、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在掌握刻度尺使用方法的前提下要学会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
4.【答案】B
【分析】(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3)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
(4)鼓发声时,鼓面一定在振动。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
D、敲鼓时,鼓发声,鼓面一定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物体振动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例如隆隆的雷声。
5.【答案】C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A、“引吭高歌”中的高与“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C正确;
D、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
6.【答案】B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声音的响度越大,对周围人的影响越大,因此“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B。
【点评】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含义,可对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做出判断,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7.【答案】C
【分析】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小的说明精确程度高。
【解答】解:一个同学测得的结果是5.30dm,最后的一个0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3,表示3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另一同学测得的结果是0.528m,最后是8也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2,表示2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也是1cm;
A、两人的测量结果可能都是正确的,测量结果的不同是由刻度尺的不同或测量的人的估读不同造成的,故A错误;
BC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cm,所以两个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相同,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有关长度测量的知识,这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答案】2.52×108;4.7×10﹣4;μm。
【分析】(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2)了解物体长度,填入合适单位。
【解答】解:25.2cm=25.2×107nm=2.52×108nm;
4.7dm=4.7×10﹣4km;
一张书本纸页的厚度70μm。
故答案为:2.52×108;4.7×10﹣4;μm。
【点评】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同时常识性了解物体的长度。
9.【答案】误差;2.69cm;2.48cm。
【分析】(1)多次测量球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解答】解:
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可知,数据2.69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中的准确值不同,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要把该数据去掉;
物体的长度为=2.48cm。
故答案为:误差;2.69cm;2.48cm。
【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10.【答案】振动;空气;次。
【分析】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超声波、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解答】解:人能听到广播的声音是由于扬声器的振动而发声;广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们无法听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次。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目。
11.【答案】音色;响度;音调
【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解答】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都不同,因此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钟声;
客船离得越远,钟声的响度就越小;
改变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音调。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音色和音调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2.【答案】响度;音调;乙。
【分析】(1)声波的疏密表示音调。
(2)声波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表示响度。
(3)声波的形状表示音色。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和丙的响度相同,因为甲和丙的波形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甲和丁的音调相同,因为甲和丁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音色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乙,因为乙的波形与其它三个波形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乙。
【点评】知道声波的波形表达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13.【答案】声源;响度;信息。
【分析】(1)减弱噪声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强弱,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在越野拉练时指战员下达各种口令,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信息。
【点评】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并熟悉声音的三个特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4.【答案】1308;声波;不是。
【分析】(1)频率是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261.6Hz是物体1s振动了261.6次;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Hz,发声体1s振动了261.6次。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261.6×5=1308次;
我国第四代战机歼﹣20首飞成功,巨大的轰鸣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对于现场无比激动的科研人员来说,歼﹣20发动机的轰鸣声是他们想听到的声音,所以属于乐音,不是噪声。
故答案为:1308;声波;不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声波、噪声等知识,关键是理解噪声的含义。
三、作图题(5分)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当音叉发声更响亮时,在乙图中振幅应该更大,如图所示: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振幅。
四、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答案】(1)B;0.1cm;3.15;(2)4;37.5;277.5;(3)0~50;10;大。
【分析】(1)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5.15cm处可计算出L;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
(3)图中量筒的量程为0~50mL,分度值为2mL,由图知可计算结果;读数时俯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解答】解:(1)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估读在5.15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估读值为L=5.15cm一2.00cm=3.15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指针刚偏过“4”,未超过4分30秒;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4 min 37.5s=277.5s;
(3)图中量筒的量程为0~50mL,分度值为2mL,由图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3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40mL,则小石块的体积:V=V2﹣V1=40mL﹣30mL=10mL=10cm3;读数时俯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B;0.1cm;3.15;(2)4;37.5;277.5;(3)0~50;10;大。
【点评】此题考查量筒的使用,属于基本题型。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2)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运用了转换法。
【解答】解:(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2)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方便实验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不同;大;(2)音叉;转换法;(3)有关;大。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响度的因素和转换法的应用,从学生做实验的亲身感受方面去考查,贴近实际,体现了物理学科特点。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把手机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得到结论:声音不能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
【解答】解:(1)该题中随着瓶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即传播声音的介质变少,故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将空气放入瓶内时,即传播声音的介质逐渐变多,故听到的声音又将逐渐变大;
(2)使用抽气机不可能把广口瓶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真空,故还能听到手机的音乐声;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手机的音乐声也可以通过悬线、瓶塞传播;
(3)把正在响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电铃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结论,这种方法是推理法。
故答案为:(1)减小;增大;(2)真空;可以;(3)不会;不能在真空;(4)推理法。
【点评】此题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采用了物理研究问题的推理法和假设法,例如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与上述实验思想非常类似。
五.计算题(19题5分,20题6分,共11分)
19.【答案】跑道长度是396m。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该同学一步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操场跑道的总步数,计算跑道的长度。
【解答】解:该同学一步的长度为:=0.6m,
所以跑道的长度为:660×0.6m=396m。
答:跑道长度是396m。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答案】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
【分析】由时间的计算公式,先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两次声响相隔0.7s,求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即可以求出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间:
声音在钢铁中的时间t钢=t空﹣Δt=0.75s﹣0.7s=0.05s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利用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差,这也是本题的重点。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答案】(1)反射能力强;(2)不能;(3)A;(4)不能;(5)次声波;(6)大象。
【分析】(1)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知道回收信号的时间,利用s=vt比较海底的深度,进而得出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
(4)根据图象中猫和大象发出声音和听到声音的频率的大小分析。
【解答】解:(1)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3)根据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A正确;
(4)由图可知,猫的发生频率范围为700 1500Hz,听觉的范围为60 65000Hz;大象的发生频率范围为14 24Hz,听觉的范围为1 20000Hz;猫发出的声音大象能听到,而大象发出的声音,猫无法听到,故大象和猫无法交流;
(5)大象的发生频率范围为14 24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所以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6)如果有地震发生,地震发出的是次声波,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
故答案为:(1)反射能力强;(2)不能;(3)A;(4)不能;(5)次声波;(6)大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弄清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1)低;中;高;慢;(2)不变;不变;变大;(3)B
【分析】(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口琴在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2)音调和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
(3)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知A区的铜片较厚较长,振动较慢,B区次之,振动较快;C区较的铜片薄较短,振动最快,故A区发出的音调最低,C区发出的音调最高。
(2)往气孔用力吹气时,其振动幅度变大,即响度变大,但其振动的快慢是不变的,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变;气体振动产生声音,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变,音色不变;
(3)由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停止吹气后,口琴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铜片在继续振动;故选B。
故答案为:(1)低;中;高;慢;(2)不变;不变;变大;(3)B。
【点评】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属于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23.【答案】(1)当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2)1、3;摆动幅度;无关;(3)在摆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长度越长,摆动周期越长;(4)控制变量法
【分析】解决此类多因素问题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决定摆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有:摆长、质量、摆动幅度。研究任意一个因素和往返摆动时间的关系时,一定保证其它两个因素不变。
【解答】解:(1)分析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由表格数据可看出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相同,而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故得到的结论为:当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
(2)由表格数据可看出摆线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一定时,分析比较1、3两次实验,摆动周期跟摆动幅度的关系,摆动周期跟摆动幅度也无关;
(3)通过第1次试验和第4次实验比较,当摆球质量和摆线幅度一定时,摆线长度长的则周期长,故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摆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长度越长,摆动周期越长;
(4)控制变量法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此方法。
故答案为:(1)当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2)1、3;摆动幅度;无关;(3)在摆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长度越长,摆动周期越长;(4)控制变量法。
【点评】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相对应的物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往返摆动的时间受摆长的影响,摆越长,往返摆动的时间越长。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校联考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