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不完全统计,陆续发现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史前城址,1991 年以前有20多座,1995年增加到30多座,至1997年更达40多座,至21世纪初已有50多座了,这些史前城址大多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只有少数属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时期。材料可用于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
A. 私有制产生加速社会阶层分化 B. 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
C. 社会结构渐由部落向国家过渡 D. 建筑技术发展较迅速
2. 图1、图2是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较为常见的战争出行图,画像中有大量的人物和车辆,以及激战的画面。这类画像石反映出,汉代( )
图1《胡汉战争图》 图2《武氏祠前石室西壁下石画像》
A. 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C. 人们审美观多元化 D.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3. 下图为845-865年文臣(主要是朝臣)在藩帅(以节度使、观察使为主)群体中所占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中央仍有较大影响力 B. 藩镇割据问题日益严重
C.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深
4. 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
A. 城镇经济繁荣 B.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 社会流动的加速 D. 市民价值取向的质变
5. 明政府设立茶马司专职市易,自产至销形成了一套缜密的制度。铸造金牌信符,分发给西北各卫管辖下的各族部落,作为官方贸易的凭证。此举旨在( )
A. 完善传统朝贡贸易体系 B. 规范民间茶马贸易发展
C.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 加强对西北边区的统治
6. 传统乡约倡导基层群众自治,它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倡导,乡民自愿配合、受其约束,以达到教化民众、劝善惩恶、淳化风俗等社会效果。至清代,乡约被赋予诸多行政职能,如稽查、催科等,而其教化职能被削弱。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清代( )
A. 社会环境有一定改善 B.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
C. 重视乡约的政治功能 D. 地方政府官员尸位素餐
7. 下表为迁入皖南广德地区的移民情况(部分年份)。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表( )
时间 1865年 1869年 1874年 1879年
户数 381 4995 16336 23560
口数 1250 17993 79970 109567
A. 自然经济解体的冲击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 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 D. 近代洋务经济的刺激
8. 近代开埠之前,上海周边农村最著名的农家手工业当推手工棉纺织。但20世纪以后,无以为生的农民逐渐放弃手工棉纺织,改行从事收益更高的以毛巾、织袜、花边、轧花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农家手工业。这一变化表明( )
A. 农村经济获得新生长点 B. 个体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
C. 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手工业被动卷入世界市场
9. 下图所示为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 )
(注:1担=50千克)
据图可以推知陕甘宁边区
A. 农民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B. 有效地应对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 土地改革调动生产积极性 D. 彻底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10. 1994年,国家取消了户口拔展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1997年,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例。这些举措( )
A. 消除了城乡户籍限例 B. 推动了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 实现了人员自由流通 D. 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11. 雅典政治家忒修斯将原先雅典所有氏族的全体成员,不问氏族、胞族或部落,一律划分为三个等级:即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并赋予贵族以担任公职的独占权。忒修斯这一举措( )
A. 加剧了城邦内部的行业对立 B. 有助于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C. 意味着对公民权的控制严格 D. 协调了雅典城邦内部的矛盾
12. 12世纪中叶,英国亨利二世出台了“盾牌钱”政策,即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在军事上对骑士的依赖。“盾牌钱”政策的出台( )
A. 增强了英国政府的财政实力 B. 标志着英国骑士制度的瓦解
C. 有利于推动英国王权的强化 D. 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西法两国的海军几乎被英国海军歼灭。1807年,西班牙加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由于英国的封锁,西班牙与殖民地之间的交通运输完全中断。据此可推知,西、法与英国的战争( )
A. 因实力悬殊最终走向失败 B. 改变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平衡
C. 导致西班牙霸主地位丧失 D. 有利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14. 英国史学家约翰 惠勒在《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写道:“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上述观点( )
A. 深刻揭示了“二战”爆发的根源 B. 明确了英、德两国的战争罪责
C. 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 D. 有利于人们对战争问题的反思
15. 苏俄(联)时期,列宁曾说“当苏维埃政权能够拿出十万台头等拖拉机来时候,中农也会说赞成共产主义的”。……参加农业各种集体经济形式的农户,到1927年底,只占全国总农户数的0.8%。这表明( )
A.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 工农联盟亟待巩固
C. 农业集体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D.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6. 下表为20世纪50至80年代非洲成立的部分经济组织。据此可知( )
时间 经济组织
1959年 西非国家关税同盟
1960年 非洲国家咖啡组织
1981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特惠贸易区
1983年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1987年 非洲石油生产国协会
A. 南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 B. 国际经济旧秩序逐步瓦解
C. 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D. 非洲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8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劳动英雄和先进生产者主要来自农业、机关和军队方面,劳模精神则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模主要来自工业战线的基层,一线产业技术工人是主流,评选出来的劳模通常是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劳模精神的内涵则演变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更强调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
——摘编自李珂《楷模与引领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的嬗变与省思》
根据材料概括评选劳模标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6世纪前期,由于供应不足、上层社会抵制等原因,煤炭一直未能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英国煤炭年产量仅为21万吨。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了。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煤炭的需求量。在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立国以来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1776~2012年)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从柴薪到煤炭能源转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美国能源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2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00年以来,外国人入境中国人数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18年,我国外国人入出境首次突破9000万人次,达9532.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不仅是移民来源国和过境国,也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
中国海外移民移居世界各地,他们对祖先和祖籍地保留着清晰的“历史记忆”。这些海外移民在移居地建立同乡会、宗亲会等社会组织,构成自成体系的内部结构,以此维系海外移民社会的正常运作,传承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
——摘编自曾少聪《中国海外移民与中华民族认同》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吸引外国移民来华的中国文化因素。(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海外移民构建中华民族认同的方式及其特点。(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它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也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
——李良明沈贞伟《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晋江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5:CBAAD 6-10:BBAAD 11-15:BCDDC 16:C
17.【答案】示例:
变化: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的服务于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推动工业生产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生产力标准。
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工人和军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推动工业生产作为评选劳模的标准有利于激发广大工人的建设热情;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以生产力为评选劳模的标准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科技创新的热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18.【答案】(1)特点:起步和完成时间早;转型过程用时长,循序渐进;政府与工业革命双重驱动;从生活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领域。
(2)变化:从以木料为主导到以煤炭为主导,再到以石油为主导;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如核能的地位逐渐上升。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使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导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创制内燃机,使石油成为主导能源;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原子能技术等得到发展,推动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加上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的比例得以提高。
19.【答案】(1)因素: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饮食文化丰富;拥有友好、尊重、包容等传统美德;拥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方式:建立同乡会、宗亲会等社会组织。
特点:地缘追溯和血缘追溯。
20【答案】示例1: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也开启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新篇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日占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依托晋察冀、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内战爆发后,中共领导并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中等十几个解放区,人民军队在浴血奋战中发展壮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断发展与壮大,成为革命胜利的强大后盾。
示例2:革命根据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
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931年后,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干部学校,担负起培养军事干部、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任务。在陕甘宁边区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我党创办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为党政军培养了大批人才。解放战争后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党实行了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和整顿,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有进步思想、有文化知识、有专门技术的建设人才。
各时期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实践中,为党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锻炼了治国理政能力,为新中国建设发挥了治国安邦的作用。
示例3:革命根据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日占区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地”。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共产党逐步接管城市,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里程碑。
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聚了革命力量,发展了统一战线,成为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晋江市多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