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2.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 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 D.口述史料引入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5.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6.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7. 下表是齐国世系表(部分)可知,周朝
A. 通过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 B. 诸侯国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 利用分封宗法来巩固贵族政治 D. 政治构建在社会转型中嬗变
8.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地方推行县制 B.修筑万里长城 C.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D.确立世袭制度
9.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10.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1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阶级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12.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13.史载秦朝“衣服旌旗节服皆上黑”。秦末民间盛传“赤帝子杀白帝子”的异闻,刘邦在楚地沛县举旗反秦,“帜皆赤”。刘邦此举意在
A.顺应社会审美取向 B.恢复楚国民风民俗
C.获取反秦民众支持 D.神话自身帝王形象
1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15.《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16.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7.柳宗元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指废分封行郡县),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可知,郡县制下的“公天下”
A.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削弱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C.导致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18. 游士本是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特殊阶层。但西汉武帝后,游士之游从汉初时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结伴交游,欣赏自然景观的游览活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 D. 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
19.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2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成熟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有助于国家开疆拓土
2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4.“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25. 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A. 推动民族交融 B. 巩固自身统治
C. 结束分裂局面 D. 加速封建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诸侯贵族为争夺土地农人的战争日益频繁。尤其是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老例。春秋时期晋国已有"爱田"即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织"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变化。(6分)
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思想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说明汉武帝时期 “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的措施。(13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详解】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 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资料的发掘是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的主要原因,A正确,BCD排除。
3.B【详解】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B正确;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A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D错误。故选B。
4.B【详解】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以前就已经实行,排除A。宗法制下,财产的继承是嫡子优先,然后庶子,故C项错误。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
5.B
6.B【详解】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7.D.【详解】田氏代齐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趋势。
8. 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统一后,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由秦始皇首创的是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C项正确;郡县制、修筑长城和世袭制度在秦朝统一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不是秦始皇首创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9.D【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
10. D【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孟子认为有了礼义能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韩非子认为义能够维护君臣之间秩序,由此可知他们都认为义能够起到稳定秩序,维护等级的作用,故选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他们所说的义不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排除A;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侧重于道德层面,排除B;义不仅仅用来规范统治阶层行为,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故选D。
11.B
12.A【详解】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
13. C【详解】秦末民间盛传“赤帝子杀白帝子”的异闻,刘邦反秦的旗帜则都是“赤旗”,由此可知刘邦此举明显是迎合了民间的异闻,有利于获得民众的支持,C项正确;刘邦此举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不是为了顺应社会审美,排除A项;这则异闻并不是楚国的民风民俗,排除B项;刘邦当时还不是帝王,排除D项。故选C项。
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时空观念。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答案为A项。争霸战争并非只是在这一区域进行,且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这一区域的交通条件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这一区域城市规模如何扩大材料没有反映,难以得出推动商业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
15.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16.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17. 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卿大夫都是世袭的,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或中央任命产生,不再世袭,从这个角度看,郡县制实现了“公天下”,故答案选A项;秦朝时还没有形成士族特权局面,可排除B项;郡县是地方机构,不能体现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可排除C项;中国古代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或根源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可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19.C
20.B
21.B
22. A【详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这一变化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成熟、封建等级秩序强化均与官僚制取代贵族制不符,排除B、C两项;国家开疆拓土与郡县制、官僚制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23.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24.D【详解】下诏迁都洛阳,民众死后葬于河南,不再迁回故地,都成为了河南洛阳人,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这些信息的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25.B
26.(1)变化∶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集体生产向个体生产过渡。(6分)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原因: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为大一统奠定基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的思想适合统治者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汉武帝在内政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内外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答出3点即可得6分)外交上: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通西域等(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济源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