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对于1949年3月的报告提出的“必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周恩来阐释道,“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表明,当时( )
A.初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局面
B.中国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和主权
C.周总理首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中共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2.据统计,从1955年1月到1956年6月,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联系和交流。根据你的判断,这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
A.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
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D.不结盟运动国家
3.1964年1月,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对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说:“日本人民不关心东南亚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倾向于认为苏联,而不是中国,是主要敌人;在法国承认北京的问题上,日本政治家和报纸认为,法国的行动开创了一个和中国接触的机会。”这表明( )
A.日本舆论倾向于缓和中日关系
B.中法建交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
C.美苏两大阵营由对峙走向合作
D.中美外交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4.下表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部分有关中国的言行。这些言行( )
时间 内容
1969年7月22日 尼克松发表讲话:“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在一起谈话。”
1970年2月 尼克松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971年2月25日 尼克松在外交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来称呼中国,使这份报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
A.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意在离间中苏两国的关系
D.表示美国将放弃霸权政策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5.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戏剧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等民间外交形式。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做法,增进了国家间的了解,建立起广泛的国际联系。民间外交( )
A.是冷战形势下的积极外交
B.人民民主专政的直接体现
C.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理念
D.打破了西方对华的经济封锁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欧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7.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通过元首互访,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中德决定建立迈向21世纪的重要伙伴关系;中英决定建立全球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盟友
B.坚持推行多边外交战略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8.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与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关系发展迅速。这( )
①遵循了“亲、诚、惠、容”理念 ②遵循了“真、实、亲、诚”理念 ③遵循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 ④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9.2019年,我国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新高潮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提出和平与发展主题
C.突出体现韬光养晦、区域合作和有所作为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0.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也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等多份技术文件……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这体现了( )
A.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
B.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
C.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D.全国协作抗疫上的制度优势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1.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进行妖魔化宣传。朝鲜战争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存在疑虑甚至恐惧,认为中国是一个进攻性很强的好战国家。1955年,中国取得国家形象塑造的重大进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外交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的布局
C.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支持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2.下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1960年1~3月 1975年1~3月 1985年1~3月
积极报道 0% 2% 14%
消极报道 95% 87% 24%
中性报道 5% 11% 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13.新中国初期,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拒绝”或“观察”;新时期改成“加入”与“适应”;现在变成“争取更大发言权、承担更多义务”,由体系外的“反对者”到体系内的“参与人”再到体系中的“较强者”。与上述观点相对应的外交成就是( )
A.参加万隆会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
C.“一边倒”、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共建“一带一路”
D.“另起炉灶”、全方位外交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正式建交 ②中日正式建交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体育作为“外交先行官”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128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体操、游泳、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培育方面获得充分经验。在亚洲,中国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
——摘编自陈金山等《新中国体育事业七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期 主要内容
奥运外交时期(1979~1989年) 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
“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1990~2008年)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
公共外交时期(2009~2012年) 打造新型大国体育外交;打造中国特色的形象型体育外交;扩大民间体育外交。
“全面引领”时期(2012年至今)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创建体育式国家合作模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外交的特点和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基础夯实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必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此举是要清除境内的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以捍卫主权和民族独立,故选B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局面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而来的,故“初步形成”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由毛泽东提出而非周恩来,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国对于旧有帝国主义势力的态度,没有明确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故“中共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所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亚非国家大多数属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周边国家和邻近国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实行“一边倒”政策,此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大多数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法国承认北京的问题上,日本政治家和报纸认为,法国的行动开创了一个和中国接触的机会”可知日本人想和中国接触,即日本舆论倾向于缓和中日关系,故选A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大阵营仍然对峙,排除C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可知,尼克松希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这有助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故选B项;尼克松的言论不可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A项;1964年中苏已经断交,排除C项;美国至今仍然未放弃霸权政策,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做法,增进了国家间的了解,建立起广泛的国际联系”,体现出戏剧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等民间外交形式是新中国所展开的积极外交,并且这些民间外交形式都出现于1978年之前,据此可知民间外交是冷战形势下的积极外交,故选A项;民间外交与人民民主专政没有关系,排除B项;在1978年之后,我国外交践行了全方位的外交理念,而题干内容中所述及的民间外交发生在1978年之前,排除C项;民间外交属于外交层面,与经济没有关系,并且民间外交“增进了国家间的了解,建立起广泛的国际联系”,与“打破西方对华的经济封锁”没有关系,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系,故选D项;欧洲距离中国较远,并非中国的周边国家,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广结多方,没有明确对于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具体态度,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广结多方,没有明确对于国际经济制度的具体态度及做法,故“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7.答案:D
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世界上主要大国(美、法、德、英、日)构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故选D项;从80年代以来,中国主张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排除A项;多边外交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不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项。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可知,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故①正确;“真、诚、惠、容”的理念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故②错误;中国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与东南亚等国家加强关系,故③正确;中国早已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可以看出中国参与的国际活动层次多样,合作方式多样,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故选D项;“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新高潮”这一时间出现在50年代亚非会议后,而不是2019年,排除A项;“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这些会议中很多都是与大国相互合作,而不是反霸的问题,排除B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属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不是韬光养晦,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国也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等多份技术文件……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可知,在抗击新冠肺炎方面中国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积极对外援助,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故选C项;材料只是提到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的表现,而治国理念包含多个方面,排除A项;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制度优势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材料说的是中国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排除D项。
能力提升练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与题干中国突破西方妖魔化中国的宣传,“取得国家形象塑造的重大进展”相合,故选A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的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时期的外交思想,排除B项;“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支持”是外因,只是原因之一,中国外交的战略成功是内因,且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1960~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语态明显经历了从以消极报道为主到以中性报道为主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逐渐走向客观,故①正确;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而1972年中美关系只是走向了正常化,故②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2012年,故③错误;中国《人民日报》对美国的中性报道和积极报道逐渐增多,也反映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对美国的认识逐渐客观,还反映了中美关系逐渐的正常化,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据材料“由体系外的‘反对者’到体系内的‘参与人’再到体系中的‘较强者’”,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另起炉灶”,拒绝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维持原有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构建全方位的外交,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外交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选D项;参加万隆会议与“拒绝”或“观察”相违背,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合作,不符合体系外的“反对者”身份,排除B项;“一边倒”强调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但材料中的国际体系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排除C项。
14.答案:D
解析: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故D项符合题意。
15.答案:(1)特点:体育成为正常外交先导;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
背景:冷战的兴起;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选择1979~1989年:
成就:重返奥委会,进行对外体育援助。
原因:改革开放的展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局势的缓和(或答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选择1990~2008年:
成就:发展竞技体育,成为体育强国;参与或举办大型国际赛事。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选择2009~2012年:
成就:打造大国体育外交和中国特色形象型体育外交。
原因: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选择2012年至今:
成就:打造大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因: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体育作为‘外交先行官’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得出体育成为正常外交先导;根据材料一“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亚洲,中国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体育交流”,得出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材料一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并根据所学,从世界、西方、中国、新兴民族国家等角度来分析得出,世界——冷战的兴起;西方——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新兴民族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2)问第一小问选择,选择时段时,一定要选择最为熟悉的时段,若对1979~1989年这一时段最为熟悉,则写出选择1979~1989年。第二小问成就,根据材料二“重返国际奥委会”“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得出:重返奥委会,进行对外体育援助。第三小问原因,紧扣时间段:1979~1989年,从中国、世界等角度来分析得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世界——根据材料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等,得出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得出国际局势的缓和(或答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做出这一规定是基于( )
A.国内各民族平等地位的实现
B.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强烈愿望
C.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
D.各民族聚居情况及文化的特点
2.下表为1950~1954年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对表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单位:人)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干部数量 7986 10326 11868 15693 16261
干部逐年增长率 120.3% 148.6% 196.5% 203.6%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627 1091 2294 2354 2407
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 7.9% 10.6% 19.3% 15% 15.8%
A.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干部
B.宁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提高
C.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决策
D.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密切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自治机关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下列民族区域自治区成立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950年6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创办干部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上述举措的目的是( )
A.提升少数民族精神文明程度
B.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C.加速各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
D.消弭边疆与内地间的发展差距
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5.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按照此精神,上海市在1980年发布公告,同意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并保障油、面的供应。这反映了(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B.上海率先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
C.各地应该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
D.上海改革开放推动其民族政策的转变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是( )
A.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B.健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
C.全面贯彻“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
D.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7.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一论断( )
A.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有助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D.践行了“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
8.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中,都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该材料最能体现(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可以更多地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重点是保证少数民族代表参政议政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9.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一修改有利于( )
A.消除各民族之间差距
B.实现各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C.确立统一多民族国家
D.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10.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①提出“三个离不开” ②坚持“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③强调“五个认同” ④提出“四个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
A.蕴含了一定的民族自治观念
B.是抗战背景下的临时性构想
C.不利于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12.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为我国某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下列对这一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最早尝试
B.逐渐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格局
D.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13.下表为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统计表,这反映出( )
时间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1958年 4 29 54
1988年 5 30 113
2003年 5 30 120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贯彻
B.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受到重视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1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民族关系重要原则的表述,这体现了( )
时间 思想原则
1990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003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5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5.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能否治理好民族事务,是对执政者政治智慧及治理本领的严峻考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措施
两汉 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西北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
唐朝 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安排少数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
元朝 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朝 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等政策。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时间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程(部分)
1923年 李大钊曾在《平民主义》一文中把少数民族的解放问题提到与民主革命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
1945年 蒙、回民族大众自己选举区、乡长,管理自治区、乡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
1952年 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1984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启了民族立法工作的新局面
——摘编自斯琴格日乐《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治理民族事务的政治本领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封建政府治理边疆民族事务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治理方式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治理政策。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基础夯实练
1.答案:D
解析: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基于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做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故选D项;此时国内各民族没有实现平等地位,排除A项;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B项;此时我国还没有实现统一,1951年5月西藏才和平解放,而国民党盘踞台湾,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从1950年,干部从7986人增长到16261人,翻了一番,说明当时新中国建设之后需要大量的干部,故选A项;“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中,只有各类干部的增长情况,没有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排除B项;表中数据不能说明积极参与决策这一观点,排除C项;材料“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只能反应当地的干部数量,无法判断与其它地方的交流情况,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是194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最晚成立的是1965的西藏自治区,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可知周恩来总理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建设,进而形成少数民族对国家建设的凝聚力,故选B项;“兴建轻工业工厂”“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主要体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排除A项;民族交融只是加强少数民族建设的方式而不是目的,排除C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只能缩小,而不能消弭,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传统节日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并“保障油、面的供应”,结合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题干信息是其表现之一,故选A项;“率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合史实,排除B项;“优先保障”不妥,且不合乎民族平等原则,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1947年以来一直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转变”不合史实,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是健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故选B项;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排除A项;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2003年胡锦涛提出“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5年习近平提出“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排除C项;2017年中共十九大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论断,利于中华各民族深刻领会国家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选C项;“推动了”不合史实,在古代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宪法,排除B项;“践行了”不合史实,“五个认同”的思想原则提出于2015年,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都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少数民族有代表参政议政,从而有效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不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排除A项;各少数民族主要是对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进行管理,人大代表们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重点是保证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可知,在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我国宪法的上述修改就是使得社会主义事业更加蓬勃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各民族之间的差距不是靠一些文字就可以消除的,所以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治的,但不能理解为高度自治,而且宪法的修改目的是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自治需要,排除B项;我国从秦始皇时期就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0.答案:D
解析: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所以这不符合题干所要求的时间,故①错误;21世纪初,党中央鲜明提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所以坚持“两个共同”是符合上述论断的提法,故②正确;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团结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故③正确;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要”的提出对于我国民族工作全局和发展意义重大,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练
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看,毛泽东主张各民族在一致抗日的原则下,有权管理本民族事务,这体现了民族自治原则,故选A项;从材料中看,毛泽东主张各民族一致抗日的同时,还主张各民族与汉族一起建立统一国家,可见各民族联合建国才是这一主张的最终目的,再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自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原则,所以这一主张并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临时性构想,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毛泽东主张各民族和汉族一起建立统一国家,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中毛泽东主张各民族都享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体现了民族自治原则,没有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表现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等措施,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可知列宁强调尊重不同民族成分的特点,给予不同民族一定的自治权,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吻合,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治理的认同感,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最早由毛泽东在1949年提出,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
1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1958~2003年,我国自治区、州数量小幅增长,自治县数量增长迅速,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故选A项;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表现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中,都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两个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五个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所有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故选C项;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材料是党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5.答案:(1)措施:设机构进行管辖;派驻军队(军镇屯戍)加强边疆防御;向边疆地区传播汉文化;建立驿站,密切联系;笼络少数民族上层。
特点:治理方式多样,以笼络安抚为主;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注重边疆的“屏藩”“拱卫”作用。
(2)指导思想:坚持民族平等,实行区域自治。
治理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在西北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可知设机构进行管辖;据材料一“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知派驻军队(军镇屯戍)加强边疆防御;据材料一“安排少数民族子弟学习汉文化”可知向边疆地区传播汉文化;据材料一“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可知建立驿站,密切联系;据材料一“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禄等政策”可知笼络少数民族上层。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设西域都护府”“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等可知治理方式多样,以笼络安抚为主;据材料一“两汉”“唐朝”“元朝”“清朝”等可知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据材料一“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可知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据材料一“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可知注重边疆的“屏藩”“拱卫”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指导思想,结合所学民族政策的史实可知坚持民族平等,实行区域自治。第二小问治理政策,结合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史实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1552年,撒克逊·约翰公爵领地建立起路德教会,其首领由约翰公爵任免,并规定德语为圣事活动语言。随后,黑森、梅克伦堡、普鲁士等也相继建立类似的教会。这些活动有助于( )
A.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B.封建统治秩序的瓦解
C.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D.理性思维方式的确立
2.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材料最能说明( )
A.西欧掀起宗教改革浪潮
B.天主教会遭到沉重打击
C.各国普遍希望加强王权
D.民族国家认同逐渐增强
3.在中世纪的法国,人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然后认为自己是居住地区例如勃艮第人,最后才是法国人,然而在近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民族英雄贞德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
C.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建立起专制统治
D.《马赛曲》激励了人们保家卫国的斗志
4.1549年,法国人文主义团体——“七星诗社”形成,入社的诗人们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造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知识和人类的思想。“七星诗社”的形成对法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A.削弱了国内的封建教俗势力
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5.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这表明( )
A.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B.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C.专制王权强化增强民族认同
D.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6.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7.《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欧洲各国签订该和约意在( )
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②确立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③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④完善集体安全体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这一主张( )
A.标志着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
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C.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D.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9.有学者指出:“1919年的调停者决意不去重复他们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民族主义以及追求独立的运动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冲突主要根源,1815年的和约忽视了这个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设计了某种方法压制了这个问题。1919年的协议把它视为最高的优先性。”作者意在说明( )
A.对战争的恐惧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B.民族主义一直是国际法的主题
C.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同
D.20世纪的国际体系是19世纪的延续
10.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 )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
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
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11.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后先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下列原则中,属于两者共有的是( )
A.大国一致B.集体安全
C.全体一致D.委任统治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展开竞争。如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国旗图案是竖条的,德国和俄国的国旗图案则是横条的。近代欧洲诸国的国旗( )
A.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需要
B.凸显了各国民族特色
C.深受近代艺术的影响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3.在国际联盟的半官方徽章中,五边形象征五大洲,五角星代表五大种族,并以英文和法文书写“国联”字样,但并未获得成员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徽章中间是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长期沿用。材料表明,与国联相比,联合国( )
A.突出了世界和平与团结
B.忽略了种族和解重要性
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D.实际由英法两大国主导
14.如表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 )
时间 协约
1945年12月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1947年10月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1949年8月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1950年11月 《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1951年7月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
C.国际社会的法制化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5.民族主义是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1814年9月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失。……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和民主发展的角度,指出17到19世纪西欧王朝国家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重构的角度解释“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消失”的原因。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基础夯实练
1.答案:C
解析:题干中“约翰公爵领地建立起路德教会,其首领由约翰公爵任免”,不再由教皇任免,“规定德语为圣事活动语言”,不使用拉丁语。约翰公爵的举措得到黑森、梅克伦堡、普鲁士等邦国的仿效。这打击了天主教势力,强化了约翰公爵等邦国的世俗权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提及的是宗教改革运动,不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A项;“瓦解”不合史实,这一时期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排除B项;“理性思维方式的确立”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可见不同的民族国家开始有了自己的信仰,说明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增强,故选D项;“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不同的语言的《圣经》更多体现对本民族的认同,因为无法知道其中体现的教义,不能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宗教改革,排除A项;不同民族语言的宗教并不反对天主教,而是强化了天主教,排除B项;“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此时的德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权国家,不能证明是王权的需求,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国旗、国歌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故选D项;民族英雄贞德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受到了人民的支持,王权进一步加强,个人对国王的忠诚越来越高,排除A项;宗教改革强化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明显,世俗国王权力增强,人们从对教皇的忠诚转向对国王的忠诚,排除B项;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建立起专制统治体现了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此时是个人对国王的忠诚,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造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知识和人类的思想”可以看出他们主张用民族的文化来取代外来的文化,是民族主义的表现,故选C项;“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造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知识和人类的思想”强调用民族的文化,很可能还得借助本国的封建王权,它不会削弱封建王权,排除A项;“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造的各种作品”他们的对象是拉丁文化,而不是宗教文化,排除B项;“1549年,法国人文主义团体——‘七星诗社’形成,入社的诗人们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造的各种作品”可以看出,此时正值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从内容来看,主要是提倡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加强,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强调了民族意识对欧洲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选A项;“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体现了对经济的促进,而不是对民主的促进,排除B项;“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可见这种运动的主体不是专制国王,而是城市自治,排除C项;“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是一种政治斗争,而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题干内容中的“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保持克制和寻求共识,故选B项;题干内容中的“(大国)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说明其特点并不是“利益优先”,排除A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而在该内容中,并没有体现出“集体安全、欧洲均势”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题干内容中“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说明维也纳体系并不具有“强权政治”的特点,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题干中“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故①正确;题干中“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故②正确;结合所学,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关系不大,故③错误;“完善”不合史实,应为“提出”,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君主应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选D项;维也纳体系标志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排除B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排除C项。
9.答案:A
解析:题干中“1919年的调停者决意不去重复他们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1919年的协议把它视为最高的优先性”并结合所学,空前惨烈的一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可知一战、反战和平运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等推动了“1919年的调停者”努力避免“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从而推动国际法朝着相对合理的方向发展,故选A项;“一直是”不合逻辑,且与“民族主义以及追求独立的运动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冲突主要根源”相悖,排除B项;“普遍认同”不合史实,与一战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普遍实行“委任统治”相悖,排除C项;“延续”不合史实,应为“修正”,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以及“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说明罗斯福和斯大林都认为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非常重要,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而题干内容述及的是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排除C项;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在本质上是世界大国主导国际事务,这不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国联是一战后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两者设立的目的都是出于维护集体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考量,故选B项;大国一致只符合联合国而非两者的共同点,排除A项;全体一致只符合国联而非两者的共同点,排除C项;委任统治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不属于以上两者的特点,排除D项。
能力提升练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展开竞争”,可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欧洲国家的民族意识增强,国旗图案的差异也形成了竞争关系,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使欧洲国家的国旗图案也存在竞争关系,而不是为了凸显本民族特色,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西方国旗图案的差异性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而不是艺术美感影响的结果,排除C项;近代西方国旗图案的竞争关系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而近代西方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这种图案象征着和平,体现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故选A项;“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体现了地球各族都有在同心圆内,有种族和谐的意思,排除B项;“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体现了追求世界和平,但无法反映各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参政的方式,排除C项;根据所学,联合国由五大常任理事国负责战争协调,其初期实际由美国控制,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的协定公约涉及货币、关税、平民保护、人权自由等等,这体现用制定协约,即法律的形式加强管理,即国际社会的法制化,故选C项;材料并未强调国与国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关于货币、关税、平民保护等内容制定国际协约来加强管理,无法体现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排除B项;材料不仅包括货币、关税,还包括政治上难民保护、平民保护和人权与自由等,排除D项。
15.答案:(1)因素:民族语言的强化;教会势力的削弱;专制王权国家的兴起。
命运:发展为民族国家;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原因:拿破仑战争后,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欧洲各国民族意识逐步觉醒。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一“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可知,民族语言的强化;根据材料一“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可知,教会势力的削弱;根据材料一“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可知,专制王权国家的兴起。第二小问命运,根据材料一“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发展为民族国家;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后,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欧洲各国民族意识逐步觉醒。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材料反映出的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辖、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
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公元前101年 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
公元前60年 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
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①和亲册封 ②武力讨伐 ③设置机构
④移民屯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西汉晁错在申述“徙民实边”的主张时说:“(新建城邑)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这反映了当时( )
A.民众居住条件优越
B.政府借此解决王国问题
C.民居等级差别显著
D.建筑规划注重地理环境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3.《汉书》中记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下列职官或机构与此职能相似的有( )
①汉朝大鸿胪 ②唐朝御史台 ③元朝宣政院 ④清朝理藩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宋代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分为“生番”和“熟番”,“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熟番”则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 )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统一
B.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
C.消除了民族间隔阂分歧
D.维持了边疆的长期安定
5.贞观年间,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唐太宗说:“诸部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这说明当时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边患问题得到了解决
C.官员选拔具有随意性D.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6.图为驻藏大臣令牌。当时此令牌持有者( )
A.统领宣政院事务,主管西藏佛教和行政
B.掌管都司等机构,维护汉藏间经济交流
C.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选派流官治理西藏
D.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7.1906年9月,蒙古贵族大臣在进呈官制清单中写道:“各国竞争,殖民为要,蒙、藏、青海,固守边防,其行政事宜实与各部并重,故易理藩院为理藩部”。后来上谕发布,宣布正式将“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这主要体现了( )
A.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
B.向西方学习程度加深
C.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D.政府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8.永乐六年,贵州思南等宣慰使司发生叛乱。明政府平定叛乱后,于永乐十一年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此举旨在( )
A.正式将该地区纳入版图
B.因地制宜推进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C.利用各族首领管辖当地
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
知识点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
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金印一枚,如图为1784年出土于日本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的印文。该金印可用以说明( )
A.中日交往历史悠久B.中日经济联系密切
C.日本全面学习中国D.朝贡体制遭到破坏
10.唐人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记载,当时大食国都城亚俱罗有“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阫、吕礼”。这一记载说明,唐代( )
A.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B.国人在国外处于低下的地位
C.向阿拉伯地区进行移民
D.手工业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11.《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即便是一个国王到了这里,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舒适、满意。”该记载体现出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 )
A.军事驻防B.基层治理
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宫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若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由此可知,唐朝崛起主要得益于( )
A.制度健全完备B.圣明君主众多
C.政策开明务实D.民族交融推动
13.1247年萨班(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与蒙古王子阔端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这表明( )
A.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B.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
C.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西藏在政治上已与中原连为一体
14.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这一体系下( )
A.对外以平等交往为主
B.朝贡贸易成为双方贸易的唯一手段
C.和平交往是主要方式
D.朝贡贸易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15.中国古代重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利。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交错并用,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这些人促进了岭南的早期开发。——摘编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明朝前期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贼”猖獗,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设立两广总督常驻地方,重新整合分散的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营堡、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建社学、修书院,刊印《大诰》、《小学》、《教民榜文》等书籍,学习洒扫应对、揖拜坐立之礼,并建立奖励制度。——摘编自赵克生《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经略和开发岭南的措施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中后期的“积极抚治”的特点。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基础夯实练
1.答案:D
解析: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册封是指皇帝授藩属、羁縻州及土司等以封爵,但是在题干表格内容中并没有相关措施,故①错误;题干表格内容中的“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属于“武力讨伐”管理方式,故②正确;题干表格内容中“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属于“设置机构”管理方式,故③正确;题干表格内容中“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属于“移民屯戍”的管理方式,故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晁错认为,在边境要新建城邑,首先要“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这是建新城邑的前提,然后再“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这充分说明西汉政府在边境规划建设新的城邑时比较注重地理环境,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汉时期,边境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其居住条件并不优越,并且题干内容叙述的是晁错对于在边境新建城邑的主张,并没有涉及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排除A项;晁错“徙民实边”主张的目的为了巩固边疆,加强国防,抵御匈奴等族的入侵,而不是解决王国问题,并且,晁错所提出“削藩”政策的目的是解决王国问题,而不是“徙民实边”政策,排除B项;题干中述及了规划新建城邑的地理环境,以及田宅的规制,并没有述及当地居民的“等级差别”,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掌诸归义蛮夷……掌蛮夷降者”可知典客和典属国是主管蛮夷事务的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典客在西汉景帝时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为大鸿胪,故①正确;唐朝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故②错误;元朝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故③正确;清朝理藩院是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就是唐代羁縻政策,延续过去的管理方法,故选B项;“‘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可以看出边疆地区和内地从政治管理上是不一样的,排除A项;“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这种做法无法判断民族间的关系状况,只能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判断国家对其有领导的权力,排除C项;“‘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仅对中央的从属关系无法判断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社会状况,也无法判断其所在地区是否安定,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看,唐代贞观年间有大量少数民族在朝廷做官,而且唐太宗也指出少数民族“与我百姓不异”,这表明唐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故选A项;材料中仅反映了突厥人在唐代朝廷做官的情况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没有反映唐代边疆地区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任用突厥人做官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体现了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与选官政策无关,而且唐代实施科举制选官并不随意,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了唐代贞观时期的情况,不能反映唐朝整体情况,再结合所学知识,唐代虽然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但没有实现各民族平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各民族才真正实现平等,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驻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此可知,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故选D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A项;明朝时期,“都司”一词原为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后也用作武职官员的简称,没有管理西藏的职权,排除B项;改土归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实行,且由皇帝推行而不是驻藏大臣,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时期,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地位提升至部级,改为理藩部,说明清代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即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故选C项;由理藩院到理藩部反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并不能看出治理效果,排除A项;理藩院改院为部,说明清政府重视边疆民族问题,与学习西学程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清政府重视少数民族事务,因此提升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的地位,并不能得出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结论,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政府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来直接管理贵州地区,这体现出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地区在明朝时期就已经纳入了国家版图之中,排除A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而不是“自治”,另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实行的,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在贵州地区“设贵州布政使司”,但是并没有述及该职位是当地各族首领,排除C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早在东汉时期,中日就有交往,“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的印文说明中日交往可追溯到东汉,即历史悠久,故选A项;“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反映中日之间的政治往来,并非经济往来,排除B项;材料仅能说明中日之间在东汉就有交往,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最早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汉委(倭)奴国王”说明朝贡体制仍然存在,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绫绢机杼……吕礼”可知,唐朝的纺织、造纸等技术,由汉匠传入了阿拉伯,故选D项;没有比较,得不出“扩大”的结论,排除A项;国人在国外处于低下的地位与“绫绢机杼……吕礼”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的四名工匠,得不出“移民”的结论,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可知,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供驻外使臣使用,体现了中外交流的客观需要,故选C项;军队驻防的主体是士兵,而非使臣,排除A项;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基层群众,而非使臣,排除B项;皇帝行宫的主体是皇帝和贵族,而非使臣,排除D项。
能力提升练
12.答案:D
解析:据材料“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可知材料认为唐朝制度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各国的制度,唐朝统治者的血统也是混血,故材料认为唐朝崛起得益于民族交融,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唐朝制度来源,而非对唐朝制度的评价,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圣明君主众多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唐朝政策的内容,不能判断其是否开明务实,排除C项。
13.答案:D
解析:题干中“1247年”“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特别注意“归附”一词,可知吐蕃宗教首领表示接受蒙古政权的管辖,结合1279年元朝一统天下,吐蕃是元朝的一部分,可知西藏在元朝成为大一统王朝的一部分,故选D项;“结束”不合史实,结合所学: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排除A项;结合所学: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对汉人、南人持压迫政策,蒙古统治者对西藏采取优待措施而非歧视与压迫政策,排除B项;“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在两宋之际,且西藏非江南地区,也非经济发达地区,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可知朝贡体系下历代中原王朝多牺牲经济利益,以“厚往薄来”的方式维持朝贡体系的稳定,属于和平交往的方式,故选C项;朝贡体系下中原王朝是宗主国,越南、朝鲜、琉球等藩属国臣服于中原王朝,排除A项;“唯一手段”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朝贡体系以牺牲中国经济利益为主,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排除D项。
15.答案:(1)措施:实行郡县制管理;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政策;设置军事镇戍区;因俗而治;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发展交通(开凿灵渠)。
意义:促进了岭南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积累了边疆治理的经验;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2)特点: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注重权力的整合和集中(重新整合分散的权力,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结合;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可知实行郡县制管理;据材料一“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政策”可知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政策;据材料一“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可知设置军事镇戍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俗而治与发展交通(开凿灵渠);据材料一“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交错并用”可知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交错并用”可知促进了岭南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与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一“这些人促进了岭南的早期开发”可知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边疆治理的史实可知积累了边疆治理的经验。第(2)问特点据材料二“明朝前期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贼’猖獗,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可知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据材料二“重新整合分散的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可知注重权力的整合和集中(重新整合分散的权力,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据材料二“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可知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据材料二“通过设立营堡、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可知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