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D D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B B C
1.【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土地交换现象时有发生,说明周王已经无力控制这些行为,王室丧失了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故选A项;材料只能反映出井田制遭到破坏,无法反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排除C项;材料与分封宗法制无关,且分封宗法制在战国时期才彻底崩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诸侯国私自交换土地,并非土地兼并,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在实际的商业交换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面额和携带、保存是否方便的需求,因而出现了上述变化和差异,等于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交易时间的延长不影响实际重量和尺寸的大小,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割据混战状态,尚未实现统一,所以货币没法完成统一化的历史任务,且货币统一是在秦朝实现的,排除C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不同区域间产量、经济结构、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与货币流通无关,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据材料“秦朝乡官中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徽等……逐捕盗贼”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县之下设置的乡官建构完整,且分工明确,有利于有效发挥地方治理职能,作为官僚机构的延伸,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故选B项;中国的地方基层治理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乡官设设置体现的是政府对基层的管理,达不到“自治”的程度,排除A项;三老、有秩等的职能领域不同,且职能没有交叉,材料不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不出制衡机制,排除D项;秦朝二世而亡,农村地区并未稳定,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4.【答案】C【解析】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和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同时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有利于协调上下级关系和家庭长幼尊卑关系,从而有利于达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故选C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从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得到汉武帝的尊崇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与主旨均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关于儒家思想的内容,与法家思想无关,排除B项;儒家“孝”的思想和“先尊后亲;尊尊亲亲”对统治阶级协调内部关系有积极作用,但并不能达到彻底消除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效果,D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据材料“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墓葬出土文物的变化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岭南潮汕地区铁器开始广泛使用,瓷器制造技术也有明显发展,这是因为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所以材料所述岭南地区的发展就与人口南迁有关,故选D项;材料“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仅能看出江南地区手工业有所发展,但不能断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项;材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除了提及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还提及铁器等,“佛教传播”不能完整准确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项;文物虽可能体现出民族的交融,但并未特定指出这种交融在南方加深,排除C项。
6.【答案】D【解析】据材料“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可知,唐朝户口秩序混乱,土地兼并严重,国家税收难以为继,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故选D项;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并非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A项;此时均田制尚未被废除,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工具,与土地兼并关系不大,排除B项。
7.【答案】D【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唐代部分高级官员中出身于士族的占到一半以上,体现了当时士族在官僚系统中还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故选D项;唐代选官以科举制为主,且材料仅体现官吏出身,不体现选官方式,排除A项;唐代士族衰落,随着士族衰落,门阀观念在逐步弱化,排除B项;科举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但表格数据体现不出来科举程序的问题,排除C项。
8.【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唐末时,宦官、宰相“共参国政”,宦官控制的枢密院成为中枢机构,故选A项;“已经瓦解”不合史实,唐朝时三省六部制度存在未废,排除C项;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与题意不合,排除B项;“加强中央集权”逻辑错误,应为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可知,该制度是唐朝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故选B项;唐朝时实行的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租庸调制相比之前实行的赋税制度,并未扩大收税对象,排除A项;两税法使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租庸调制并未有此作用排除D项;两税法下,一年份夏秋两季纳税,并非租庸调制,排除C项。
10.【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斧之藻之,克念作圣”的意思是每个人都知道打扮外貌仪表,却不知道要修饰自己内在的本性品德,如果不作内心的修炼,就容易失态失礼,时时改正自己、磨炼自己,人品性格自然日趋完美,据此可知,该画作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故选B项;题干所述《女史箴图》的文字能够体现出儒家思想,但是并不能说此时的儒学仍占统治地位,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女史箴图》是一幅人物画,而不是文人画,排除D项;据题干可知,该画作体现出审美与教化相结合,而并不仅仅是“爱美风尚”,排除C项。
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初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材料表明当时出现了财政匮乏枢密院增兵不止,人民困苦而三司征税不止的情况,中书对此却束手无策,反映了当时相权被分割后各自为政,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分割相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宰相擅权,但并未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明朝时废除宰相才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排除A项;北宋时,枢密院与三司分割相权,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但材料并未说明当时出现了社会危机,排除B项;枢密院不断增兵出现冗并,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非分割相权致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史实可知王安石认为发展生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故选C项;宋初经过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已无地方割据势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富国的问题,与精简机构无关,排除A项;材料认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方式是“天下之力”,即发展生产,并非是增收赋税,排除D项。
13.【答案】B【解析】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B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地方有一定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A项错误;题干中“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D项错误。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世家贵族……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不顾门户”可知,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上流社会选择儿媳由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到首选富家之女,更不重视当下政治出身,反映了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故选B项;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并非实现婚姻自主,排除A项;宋朝虽然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但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D项;“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主要是指宋朝贱民阶层等数量显著减少,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15.【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宝元元年(1038)到元丰元年(1078)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的客户人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没有田产的客户占比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措施,导致土地兼并较为严重,因此客户比重上升,主户比重下降,故选B项;材料仅有不同地区人口的统计数据,没有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主户和客户,属于农业经济中的封建租佃关系,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土地兼并推动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C项正确;ABD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17.(1)观点:服饰应利民、便用;服饰须因时势而变。(2分,任答一点即可)
背景: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2分,任答一点即可)
(2)意义: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巩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3)特点:相互学习,彼此交融;涉及面多。(1分)
18.(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每点一分)
(2)背景:地主经济的发展;庶族势力壮大(或适应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封建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国家官僚机器完善的需要;九品中正制存在不足,无法继续。(4分,任答2点即可)
具体表现: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写出实行糊名、誊录制;取士不问家世也可以得分)。(2分)
(3)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6分,任3点即可)。
19.(1)成就:南朝刘宋前期经济发展状况,史称“元嘉之治”;长江中下游、钱塘江区经济发展;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都有发展(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
历史影响: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南北经济交流加强;为隋统一奠定经济基础;思想活跃,出现儒佛道融合趋势(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趋势: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显著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形成南多北少格局。(2分)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4分,任答 2点即可)
(3)认识: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 ,导致科举取士南北失衡;南北分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取士的相对公平程度,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但也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间的竞争。(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答案】
规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4分)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思想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形成三教并立局面。(4分)
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崇法家学说,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即位后,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更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分)
总之,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2分)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周桓王五年(前715年) 郑、鲁两国不经天子同意,互换枋、许两地,天子默许
周桓王八年(前712年) 周王室以王畿内十二邑作为交换,取田于郑
周简王六年(前580年) 晋大夫邵至与周王室争夺鄇邑的田地,经过晋侯调解,郤至承认鄇田为王室所有
以上史实反映出当时
A. 土地国有原则遭到破坏 B.分封宗法制度彻底崩溃
C.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D.兼并土地现象日益严重
2.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 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3.秦朝乡官中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徽等,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其中三老掌教化,有秩掌听讼、收税、差役等,啬夫职掌与有秩相同,游徽掌巡察、逐捕盗贼。秦朝的乡官制度
A.加强了地方基层自治 B.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
C.实现了农村地区稳定 D.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
4.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
C.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5.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 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D.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
6.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唐朝由盛而衰 B.促进丁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C.使得均田制被废除 D.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7.下表是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阶层 群体 士族 小姓 寒素
朝廷品官 66.2% 12.3% 21.5%
司法官 大理寺卿 69.84% 11.11% 19.05%
刑部侍郎 93.48% 6.52% 0.00%
刑部尚书 95.90% 3.28% 0.82%
A.选官方式呈现多元化 B.门阀观念不断强化
C.科举程序存在弊端 D.士族政治仍具影响力
8.唐代中期以后,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地位不断上升。到唐末,枢密使有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枢密院,“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最终确定。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了唐代中枢机构的异化 B.成为宦官专权的根源
C.表明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下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是研究当时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下列有关此赋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是扩大税收对象 B.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生产时间
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D.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10.《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局部)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 B.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 D.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11.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 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D.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2.王安石在上书皇帝建议变法的奏章中说:“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是
A.改革腐败臃肿的官僚机构 B.通过富国强兵打击割据势力
C.发展生产以解决财政困难 D.增收赋税以聚集天下的财富
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A.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B.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4.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15.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A.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B.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6.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处于游牧的生活状态,在服饰方面,缺乏文化的积累,被称为“胡服”的衣服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形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都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其政治制度是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这种政治制度是北魏统一北方后建立统治秩序所迫切需要的。在南北朝时期,对峙的南北双方都称自己为中国,而将对方视为夷狄,改造着装的旧俗,进行服饰改制,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有着一种争正统的意味。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在服饰改革上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制定出了冠服制度。孝文帝不仅制定了汉魏冠服制度,而且自己亲身穿戴并赐新装给大臣官员们。与此同时,他还监督平民百姓的服饰汉化的实践进程,如有不遵循汉化服制的百姓,孝文帝便会斥责地方官员。
——摘编自李晶《北魏“孝文改制”中的服饰“改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服饰改革的意义。(4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呈现特点。(1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康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康,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宋代科举在隋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3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度“有了不少变化”的具体表现。(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5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5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摘编自《明史·选举志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开发的历史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2分)
20.(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状况
时期 思想状况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秦朝 推崇法家思想
汉武帝以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教并立
隋唐 三教合流
宋元以后 理学兴盛
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