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卷
BCADA DADDC BCDAA ABBAA BBCBB BCDBB
一、单选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
1、我国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距今12000—10000年)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打制石器,器形有砍碾器、刮削器等。另有少量磨制石器,器形有石凿、扁圆形穿孔石器等,但大多比较粗糙。这表明仙人洞文化时期(  )
A.生产力水平跨越式提升 B.正经历新旧时代的转变
C.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社会 D.生产生活工具种类繁多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据材料可知,在仙人洞遗址中,既有“相当数量的打制石器”,还有“少量磨制石器”,说明仙人洞文化时期正经历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新石器时代出现磨制石器,但整体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并没有实现“跨越式”提升,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常见的石器工具种类有斧、锛、铲、刀、镰、镞、矛头等,材料只涉及仙人洞遗址发现石器的制作方式和器形,没有涉及这些石器工具的种类,排除D项。
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及所学知识可知,相较于商朝的地方制度,西周分封制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故选C项;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并未开创中央集权的模式,排除A项;材料对比的是商朝和西周对地方控制的程度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提及“统治疆域的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分封制没有“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4、“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答案】D
【解析】诸侯国之间不再以夷夏之辨进行舆论攻击,说明频繁的文化交流使诸侯国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华夏族身份,即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存在,“消失”说法欠妥,排除A项;战国晚期仍是诸侯纷争,天下一统的观念仍未形成,排除B项;“夷夏之辨”是一种观念,且当时仍存在一定的尊卑秩序,排除C项。
5、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A
【解析】题干提及“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者是皇帝和中央,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是在秦朝以后,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土的手段,排除D项。
6、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答案】D
【解析】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
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8、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解决……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流民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项;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私人掌握大量土地,据材料“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可知是军屯,结合所学军屯属于国家所有制,排除A项;材料“解决军粮供应”说明粮食不是用来销售,排除B项;材料“解决……流民问题。”说明屯田制有利于减少南迁,排除 C项。
9、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
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
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
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
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故选D项;评价历史人物,应从当时当地人民利益出发,排除A项;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价值标准苛求古人,排除B项;评价历史人物活动要把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起来,排除C项。
10、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11、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唐玄宗天宝年间……十镇兵力……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可知边镇节度使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中央丧失军事优势,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故选B项;唐前期的布局内重外轻,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布局是内轻外重,排除A项;“遏制了”表述绝对,唐末陷入五代十国战乱局面,排除C项;边镇节度使军事力量强大容易带来藩镇割据,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D项。
12、《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答案】C
【解析】《步辇图》描绘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据此可知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唐朝先进文化,并且,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据此可知,《步辇图》所绘情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故选C项;《步辇图》反映的是唐蕃和亲政策,而不是“册封制度”,排除A项;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遣使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这不是“派使者”的表现,排除B项;通过和亲政策,加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不是加强对吐蕃的管理,排除D项。
13、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可知,皇帝指定的级别略低的官员进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加,分散了相权,强化了君主权力,故选D项;材料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知,官员已是统治集团的一员,且无法判断官员的身份是否为知识分子,排除B项;宰相们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与皇帝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主要目的无关,排除C项。
14、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答案】A
15、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
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
【答案】A
【解析】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控制的土地和人丁减少,唐代中期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新的赋税制度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故选A项;唐王朝在“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的情况下,不能再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实行新赋税制度的前提条件,排除B项;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两税法实施前已经形成,排除C项;唐朝中期实行的新税法减弱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排除D项。
16、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A
【解析】安史之乱前后唐诗的风格由豪放浪漫到沉郁悲壮,风格有显著的变化,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故选A项;材料表明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排除B项;唐诗是文艺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无法全景再现社会真实,排除C项;材料表明安史之乱导致唐诗风格发生了变化,不是导致唐诗衰微,排除D项。
1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
18、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 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 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答案】B
【解析】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其工作带有临时性质,不得长期专擅某项权力,故选B项;宋代只保留隋唐传统官称,而不是继承隋唐政治传统,排除A项;官、职、差遣分离制度有利于防止官员专擅权力,不涉及提高士人政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强调防止官员专擅权力,未体现创新官员监察机制,排除D项。
19、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 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故选A项;宋代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并非“分权与制衡”,排除B项;根据材料“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过程程序严格,一定程度制约皇权,并非“有效制约”,排除C项;二府三司制使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排除D项。
20、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答案】A
【解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适应了当时辽朝契丹族和汉族共治天下的国情,也是南北面官制在都城布局中的表现,属于因俗而治统治思想的体现,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辽朝都城上京城的布局特征,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无直接关联,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由“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可以得出,辽朝不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不能据此得出儒家文化全面影响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所述为辽朝都城的布局特征,与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21、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  )
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山川边界”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划分一改前朝“山川形便”的方式为“犬牙交错”,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到元代行省制度的划分原则,没有明确地方行政规划中对于蒙古文化与汉代文化的具体内容,故“对汉文化了解甚少”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划分遵循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属于地方区划的方式之一而非违背,逻辑错误,排除C项;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入高潮的时期,但材料仅涉及到元朝的地方行政规划管理,没有明确各民族之间的具体关系发展情况,故“民族融合”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2、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答案】B
【解析】从“以正风俗”、“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当时的理学家是反对婚姻论财的社会现象,主张维护以往的传统纲常礼教,故选B项;由“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理学家们并没有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排除A项;宋代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在民俗方面也反对婚姻论财,理学家的主张也是对这一现象的反对,所以理学家是维护政府的政策导向的,而不是背离,排除C项;宋代婚姻习俗变革表现为婚姻论财,而题干中理学家们是反对这一现象的,所以他们的主张并不是促成婚俗变革,排除D项。
2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2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除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商业出现繁荣景象,这得益于北宋宽松的环境,故选B项;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是北宋都城汴京商业繁荣景象,而不是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材料只能表明抑商政策松动,排除D项。
25、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26、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B
【解析】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的信息,故A项错误;“请开市舶,……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表明官府有条件开放了“海禁”,故B项正确;“奉旨允行”表明皇帝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故C项错误;“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并不能表明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已经瓦解,故D项错误。
27、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与制衡皇权无关,排除B项;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项。
28、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答案】D
【解析】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南方的粮食、商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商品销往东南沿海,这说明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明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而实施“海禁”政策,排除C项。
29、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明当地(  )
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说明农业商品化的发展,故选B项;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说明不是土地兼并,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废止是甲午战后,排除D项。
30、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
A.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答案】B
【解析】“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故选B项;“御门听政”不一定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排除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C项;“御门听政”体现了皇权对政务的参与,不利于减轻君主负担,排除D项。
二、材料题(40分)
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答案】
(1)西汉,察举制。(2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2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2分)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2分)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分)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任答—点2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3)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エ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答案】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统治者重视;南方相对稳定;人民辛勤劳作等。(每点2分)
(2)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等。(每点2分)
(3)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成为政府财赋的主要来源地;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南方文化发展等。(每点2分)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卷
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长:75 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30 题,共计 60 分)
1、我国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距今 12000—10000 年)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打制石器,器形有砍碾器、刮削器等。另有少量磨制石器,器形有石凿、扁圆形穿孔石器等,但大多比较粗糙。这表明仙人洞文化时期( )
A . 生产力水平跨越式提升 B. 正经历新旧时代的转变
C . 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社会 D. 生产生活工具种类繁多
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 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 . 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 .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 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 制度渊源是( )
A . 宗法制 B . 禅让制 C . 郡县制 D . 察举制
4、“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 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
A . 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 .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 . 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 .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5、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 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6、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8、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 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9、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 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
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10、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 15 岁、女子达到 13 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11、唐前期,关中 261 个军府拥兵 26 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 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 49 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 86%。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12、《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13、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14、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5、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
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
16、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1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18、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 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 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19、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 “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 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20、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 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21、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 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 )
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22、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2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
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除
25、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 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6、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7、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 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28、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9、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明当地( )
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30、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
A.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二、材料题(40 分)
31、(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 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 2018 年全国高考历史 III 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8 分)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 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 分)
32、(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エ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8 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6 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6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