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56 分)
本卷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 ”,“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 ”,而“为天下万世计 ”,
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 . 张骞 B . 郑成功 C . 林则徐 D . 关天培
2.1842 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
座岛屿。该岛屿是( )
A . 广州 B . 香港岛 C . 台湾岛 D.辽东半岛
3.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B .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C . 使民族矛盾直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4.2019 年 4 月 15 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网友作诗:“ 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 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 ”造成“ 圆明不复园 ”的罪魁祸首是( )
A . 英国军队 B . 八国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英俄联军
5.最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的是( )
A . 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 B . 发动侵略的列强数量
C . 两次战争爆发的地点 D . 两次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6.林则徐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事中最能证明其预言的是( )
A . 割占台湾全岛 B .赔偿白银 2 亿两
C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D .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7.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
如图。此图不能说明( )
A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B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D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
8.太平天国运动持续 14 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封王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
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10.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 )
A . 开办新式学堂 B . 创办军事工业
C . 建立新式海陆军 D . 创办民用工业
11.陈旭麓说: “(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
称为布新而不除旧。 ”“不除旧 ”的后果是( )
A .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
疆。这位钦差大臣是( )
A . 张之洞 B . 左宗棠 C . 曾国藩 D . 李鸿章
13.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B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4.对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 . 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 . 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 . 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D . 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15.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描写的海军将领是( )
A . 左宝贵 B . 关天培 C . 邓世昌 D . 丁汝昌
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16.“ ……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 ’中见之。 ”,“拳民
运动 ”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四川保路运动
17.右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 20 世纪初(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该史料( )
A . 提倡维新变法 B .坚持“ 中体西用” C .力主强化海防 D.维护封建统治
19.1906 年至 1911 年 4 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
10 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
A . 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结束 B . 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C . 推翻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 . 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20.某学者指出: “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实现这一成果的指
导思想是( )
A .扶清灭洋 B .变法维新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21.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汉成,到当时汉口谋生。当店主问他读多少书,他亮出了其“小学
毕业证 ”,毕业时间是“ 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五日 ”,请问应是公元( )
A .1947 年 B .1948 年 C .1949 年 D .1950 年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资政新篇》
23.陈老师办公桌上翻开的书页如图,据此,你认为陈老师在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本?( )
A . 《这个天国不太平》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政变记》
D . 《传教士眼中的1911》
24.如图是沈伯尘先生于 1918 年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 . 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 . 描绘了帝制复辟的过程
C . 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 . 说明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试卷第 3 页 共 6 页
2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
A . 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结束 B . 列强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C . 资产阶级共和制适合中国 D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6.“小学课本改用白话,‘ 国文课 ’改称‘ 国语课 ’。 ”这得益于( )
A .倡导白话文 B .抨击旧道德 C .主张男女平等 D .推行古文运动
27.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属于该运动的口号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②“反对华北自治 ”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28.“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
义。 ”材料描述的运动(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第Ⅱ卷(非选择题 44 分)
本卷共 4 题,第 29 题 8 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2 分,第 34 题 12 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
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 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 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 答应。 ”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 ”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2 分)
(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的观点?结 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 分)
30. 自 1840 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试卷第 4 页 共 6 页
材料二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 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 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国 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落后,所以挨打;因为不 断地挨打,所以更落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1)分别写出与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关的两个条约,并说明图一到图二
的口岸地理位置上的变化。(4 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与《辛丑条约》相关的战争名称,并分析材料中“这一新的方式 ”
的内涵。(4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认为近代中国从沉沦中崛起的方法。(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2 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由于封建统治者一直假借孔子之名灌输钳制人们思想和个性的封建文化,为冲破旧的落 后的传统文化束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打倒孔家店 ”运动。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材料三
这样惊人大风暴的袭来,又使大批爱国志士短时期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在新生 代的知识青年中出现了有毛泽东、蔡和森等的新民学会,有周恩来、邓颖超等的觉悟社,有 恽代英、林育南等的利群书社等团体。他们目光更加开阔,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提出要把 “ 小我 ”融于国家民族的“ 大我 ”之中,投身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去,谋求国家民族的复兴。 许多早期的共产党人就是从这些人群中走出来的。
——摘编自金冲及《五四运动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冲破束缚运动的名称,并写出该运动期间出版的刊物名称(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
原因。(4 分)
试卷第 5 页 共 6 页
(3)根据材料三,简述“惊人大风暴 ”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概括该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诞生
的作用。(4 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 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 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 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 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甲午以后,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个方 案。 ……等到自强、变法都是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 根据材料,写出 “ 自强运动 ”的口号 。 (2 分)
(2) 根据上述材料 , 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 ,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加以
论述 。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10 分)
试卷第 6 页 共 6 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D C A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B D B C B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选项 C A D C D A C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共44分。
29.
(1)成果: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2分)
(2)【示例一】判断:同意。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3分)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
理由: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没有完成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近代化)。
30.
(1)图一条约:《南京条约》;图二条约:《马关条约》;(4分)
变化: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2分)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3)成为独立的近代化的国家;增强国家综合国力。(2分)(言之有理即可)
(4)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2分)
31.
(1)新文化运动;(2分)《新青年》(2分)
(2)中国翻译西方书籍种类由以自然科学为主转变为以社会科学为主;(2分)
原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洋务运动时期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到戊戌变法时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3)五四运动;(2分)
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2分)
32.
(1)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写出其中一例即可)
(2)评价标准:
一等(7-8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紧扣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二等(5-6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围绕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但不够周全,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三等(3-4分):观点体现主题且较明确,围绕观点,根据材料内容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一般;条理不够清楚。
四等(0-2分):观点不明确或没有体现主题;对材料有一定理解,有自己的论述,史论结合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楚。
[答案示例]
【示例一】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论述: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商品化的开始,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③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国人的封建思想,使国人的思想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思想上的近代化。
结论:因此,近代中国通过一系列近代化探索,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度与文化,推动了经济、政治与思想的近代化。
【示例二】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论述: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商品化的开始,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③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国人的封建思想,使国人的思想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思想上的近代化。
结论:因此,近代中国通过一系列近代化探索,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度与文化,推动了经济、政治与思想的近代化。
【示例三】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论述: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商品化的开始,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只学习技术,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②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政治的近代化,但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过程十分曲折。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卷
历史 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填涂样例
1.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
准考证号 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
使用 0.5 毫米及以上黑 正确填涂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
班级______ 座号______ 楚。 错误填涂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不装
缺考 违纪 订。阅卷后答题卡查询扫描上方二维码。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
1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7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8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9、材料辨析题(共 8 分)
(1)成果: (2 分)
(2)看法: (1 分)
理由:
(5 分)
30、材料解析题(共 12 分)
(1)条约 1: 条约 2: (2 分)
变化: (2 分)
(2)战争: (2 分)
内涵: (2 分)
(3)方法:
(2 分)
(4)原因: (2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QQABTQIAggAgAAAAABgCUwVgCEEQkAEACKoOQAAMMAAAARFABCA=}#}
31、材料解析题(共 12 分)
(1)运动: (2 分)刊物: (2 分)
(2)变化: (2 分)
原因:
(2 分)
(3)历史事件: (2 分)
作用:
(2 分)
32、材料论述题(共 12 分)
(1)口号: (2 分)
(2)观点: (2 分)
论述:
结论:
(8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QQABTQIAggAgAAAAABgCUwVgCEEQkAEACKoOQAAMMAAAARFABC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