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精练55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邵阳·5)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可知考察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英国,故选C项;美国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并未参与两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法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未参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德国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并未参与两次鸦片战争,排除D项。
2.(2023·湖南郴州·8)如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示意图数据可知,1886年开始,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的有明显变化,即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开始直线式下降,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大幅度增加,且超过了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结合所学知识,1886年至1893年正值世界市场形成时期,图片示意图数据说明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份额受到印度的影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故选C项;1866—1893年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A项;1866—1893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未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排除B项;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与题干示意图数据不符,排除D项。
3.(2023·广东·10)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洋布比土布畅销,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故选A项;自强求富开始于18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4.(2023·浙江台州·4)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为 (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深重灾难”“表现”可知,英国为了扭转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即①②③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鸦片贸易使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④项说法错误,排除包含④的选项,即排除B项、C项、D项。
5.(2022·山东聊城·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得市场和原料,发动对外战争,因此鸦片战争不可避免,C项正确;手工工场兴起仅仅是工业革命的前奏,排除A项;世界贸易总额骤减,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1·山东济宁·8)历史认识往往会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符合英国殖民者立场的是( )
A.商业竞争 B.文化冲突 C.军事侵略 D.修约需要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英国人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属于商业竞争,故选A项;均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排除B、C、D三项。
7.(2021·广东广州·8)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此类读物( )
A.适应了对外通商的需要 B.揭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体现了富国强兵的政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与外通商,因此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是为了适应对外通商的需要。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8.(2023·西藏·7)今天仍对全球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毒品,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为抵御毒品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平壤战役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威海卫战役
【答案】B
【解析】略
9.(2023·湖北武汉·6)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解析】据“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可知,林则徐雷厉风行,办事干练;据“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可知,林则徐善于合作,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林则徐禁烟的方法过程,未涉及其方式排除A项;“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与“英勇善战”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林则徐在禁烟讲究的方式方法,未提及其具体成效、结果是如何的,排除D项。
10.(2023·湖南郴州·6)早在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位官员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A
【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19世纪”“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结合所学可知,从 18 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19世纪中期),英国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林则徐力主查禁鸦片,并上书光绪帝: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9年6月3日至25日,时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英、美等国大量鸦片。可见,题干所述“进步官员”是林则徐,故选A项;魏源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之一,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排除B项;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主要活动发生于20世纪早期,排除C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排除D项。
11.(2022·黑龙江鸡西·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故选B项;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三项。
12.(2022·贵州六盘水·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5月17日 B.6月26日 C.7月9日 D.12月1日
【答案】B
【解析】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鸦片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国际禁毒日来源于此,故选B项。
13.(2023·四川雅安·8)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三元里抗英的人民,定海血战的三位总兵等,都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故选D项;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但这并不是材料想要表达的内容,排除A项;能够反映出农民阶级反帝救国强烈愿望的主要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排除B项;清政府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是清政府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
14.(2022·宁夏·5)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 )
A.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 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
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表明面对英国的入侵,民众以“大清子民”为立场,激发了官、民的民族意识,A选项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的抗争并不是盲目排外,中国历史上义和团运动属于满目排外,排除B选项;三元里人民的抗争并不能表明民众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排除C选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并未体现,排除D选项。
15.(2022·河南·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题干“不共戴天,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反帝救国的信息,排除A、D两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排除C项。
16.(2021·江西省·9)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表格“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以及时间“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琦善为钦差。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陈化成战死)。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B符合题意。
17.(2023·辽宁大连·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略
18.(2023·江西·8)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据“五口通商之役”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鸦片战争,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设立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排除D项。
19.(2023·;贵州铜仁·4)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据图中“广州”“厦门”“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等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
20.(2023·山东济宁·6)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香港岛,故选C项;鸦片战争前后,德国还没有完成统一,没有在此期间侵略中国,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美国、法国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但这里面均没有让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条款,排除B、D两项。
21.(2023·湖南常德·8)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选A项;《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香港问题,排除D项。
22.(2022·四川乐山·2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A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损失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加大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严重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23.(2023·山东临沂·8)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后可以享有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故选B项;协议关税权出自《南京条约》,指的是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应该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确定,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同样出自《虎门条约》,指的是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时中国无法按照本国法律管辖,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租地建房的权利同样出自《虎门条约》,指的是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4.(2023·四川攀枝花·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
A.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514年到中国起”“积325年窥探”可知,这是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是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人民禁烟斗争胜利指的是1839年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B项;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C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D项。
25.(2023·四川自贡·5)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26.(2023·黑龙江牡丹江·10)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据“历史结论”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评价和定性,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属于对该史实的定性,A项正确;“历史史实”指的是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属于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均属于历史史实,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B项、C项、D项。
27.(2023·甘肃兰州·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因此单元主题可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与辛亥革命等事件有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项。
28.(2022·山东济南·8)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这里“转折”指的是( )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这里“转折”指的是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
29.(2022·广东·10)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A
【解析】据“上海开埠”“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随着上海通商口岸的开放,商业发展,贸易地位快速提升,故选A项;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项;上海是通商口岸,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且《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践,排除C项;材料强调上海的经济地位上升,并未提及其政治领域地位,排除D项。
30.(2021·四川甘孜·17)表1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答案】C
【解析】1840年~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出现了材料中1837年—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激增的情况,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排除。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说法错误,故D排除。
31.(2022·四川眉山·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答案】C
【解析】据“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可知,这些要求旨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C项;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均是提出修约要求的借口,排除A项、B项、D项。
32.(2022·山东东营·9)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A项;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B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C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后果,排除D项。
33.(2023·黑龙江大庆·13)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中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C.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等十大通商口岸……”,故选B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1858年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排除D项。
34.(2023·山东聊城·10)“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答案】C
【解析】据“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并洗劫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对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选C项;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排除D项。
35.(2023·湖南岳阳·7)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B
【解析】据“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抢掠、火烧圆明园,故选B项;鸦片战争是在1840—1842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排除D项。
36.(2023·内蒙古通辽·6)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最可信",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指1840年—1949年期间的历史,而最可信的史料为第一手史料,即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当时的文献记载、考古文物、遗址遗迹等。选项B所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属于实物史料,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历史,可信度最高,故选B项;
选项A所示:陈天华的《猛回头》发表于1903年的日本东京,控诉了列强侵华罪行,宣传了民主革命以救国救民的思想;
选项C所示:《瓦德西拳乱笔记》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口吻记述了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等事迹;
选项D所示: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属于口述史料。此三项均带有个人主观色彩,都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一些,排除A项、C项、D项。
37.(2022·江西·10)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军兵力调动时间1858—1860年结合所学可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是1856—1860年。故选A项;戊戌变法是189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1911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8.(2021·江苏扬州·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A
【解析】根据“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是帮凶,没有直接出兵,故B.C排除。1900年,英、法、美、俄、德、意、日、奥组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故D排除。
39.(2023·天津·8)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据“把天津开为商埠”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故选C项;《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天津条约》中,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排除D项。
40.(2023·辽宁锦州·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但扩大了侵华力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法国作为参与方之一,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D项。
4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3)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组织发动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洪秀全称为天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故选A项;黄兴、秋瑾、徐锡麟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C、D三项。
42.(2023·山东东营·1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故选A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无关,排除D项。
43.(2022·江苏无锡·9)洪秀全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试图根据自己的设想重塑中国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具体反映洪秀全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劝世良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是小农经济,因此体现的是洪秀全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故选A项;《资政新篇》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没有体现出农民的要求,排除B项;《变法通议》是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集,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著作之一,排除C项;《劝世良言》是基督教在中国进行传教的时候,印刷的传教手册,排除D项。
44.(2022·广西贵港·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D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选D项;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政新篇》,排除A项;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排除B项;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一种理想社会,脱离了实际,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排除C项。
45.(2023·山东青岛·15)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内讧的大事变发生”是指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选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伟大意义是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不是天京事变,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而材料体现的是天京事变的影响,不是整个天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
46.(2023·四川攀枝花·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到1859年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选D项;《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施,也没有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施,也就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太平天国最后还是失败了,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满足农民阶级的需要,《资政新篇》与“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无关,排除C项。
47.(2021·新疆·2)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北伐西征是太平天国军事上全胜时期。表格反映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与表格信息不符合,排除A.C和D。故选B。
48.(2021·湖南怀化·5)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错误。综上故选C。
49.(2023·江苏苏州·6)“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壮烈的一章,故选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排除A项;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的斗争,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D项。
50.(2023·山东临沂·9)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太平军”“洪秀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分析选项可知,太平军的西征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故选B项;太平军主要由农民组成,A项表述不正确,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联合绞杀的,C项表述不正确,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武器的落后,而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项。
51.(2022·江苏苏州·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诗描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攻克永安后,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故选B项;三元里人民抗英、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项。
52.(2022·辽宁大连·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图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虎门销烟》爱国影片 邓世昌人物扫描 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 国共抗战战役汇总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决决心;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抗日的民族英雄;义和团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国共抗战是为了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材料中的学习资源都属于中国人民反映外来侵略的史实,故选C项;这些资料都是反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排除A项;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都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
53.(2023·四川攀枝花·5)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一表述中的“侵略”一词可知,表达了观点和看法,因此这是历史评价,故选B项;其他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陈述,不是历史评价,排除A项、C项、D项。
54.(2022·重庆(B卷)·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则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题干选项中选项BC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选项A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项。
55.(2022·山东泰安·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所以“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总结性认识,属于历史结论,故选B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不是历史结论,排除A、C、D三项。
第1页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练习55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邵阳·5)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2023·湖南郴州·8)如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3.(2023·广东·10)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4.(2023·浙江台州·4)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为 (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山东聊城·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2021·山东济宁·8)历史认识往往会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符合英国殖民者立场的是( )
A.商业竞争 B.文化冲突 C.军事侵略 D.修约需要
7.(2021·广东广州·8)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此类读物( )
A.适应了对外通商的需要 B.揭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体现了富国强兵的政策
8.(2023·西藏·7)今天仍对全球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毒品,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为抵御毒品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平壤战役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威海卫战役
9.(2023·湖北武汉·6)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10.(2023·湖南郴州·6)早在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位官员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11.(2022·黑龙江鸡西·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12.(2022·贵州六盘水·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5月17日 B.6月26日 C.7月9日 D.12月1日
13.(2023·四川雅安·8)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14.(2022·宁夏·5)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 )
A.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 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
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15.(2022·河南·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16.(2021·江西省·9)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17.(2023·辽宁大连·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2023·江西·8)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23·;贵州铜仁·4)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2023·山东济宁·6)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1.(2023·湖南常德·8)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2022·四川乐山·2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3.(2023·山东临沂·8)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24.(2023·四川攀枝花·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
A.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25.(2023·四川自贡·5)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2023·黑龙江牡丹江·10)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27.(2023·甘肃兰州·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8.(2022·山东济南·8)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这里“转折”指的是( )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2022·广东·10)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30.(2021·四川甘孜·17)表1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31.(2022·四川眉山·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32.(2022·山东东营·9)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2023·黑龙江大庆·13)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中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C.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4.(2023·山东聊城·10)“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5.(2023·湖南岳阳·7)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6.(2023·内蒙古通辽·6)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37.(2022·江西·10)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38.(2021·江苏扬州·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9.(2023·天津·8)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0.(2023·辽宁锦州·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4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3)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42.(2023·山东东营·1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43.(2022·江苏无锡·9)洪秀全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试图根据自己的设想重塑中国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具体反映洪秀全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劝世良言》
44.(2022·广西贵港·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5.(2023·山东青岛·15)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46.(2023·四川攀枝花·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47.(2021·新疆·2)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8.(2021·湖南怀化·5)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49.(2023·江苏苏州·6)“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0.(2023·山东临沂·9)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51.(2022·江苏苏州·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52.(2022·辽宁大连·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图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虎门销烟》爱国影片 邓世昌人物扫描 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 国共抗战战役汇总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53.(2023·四川攀枝花·5)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54.(2022·重庆(B卷)·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55.(2022·山东泰安·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精练55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第1页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练习 55 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邵阳·5)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
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 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
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 美国 B.法国 C. 英国 D.德国
2.(2023·湖南郴州·8)如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
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 )
A. 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3.(2023·广东·10)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
“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 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4.(2023·浙江台州·4)从 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表现为 (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山东聊城·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
主要是指( )
A. 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2021·山东济宁·8)历史认识往往会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符合英
国殖民者立场的是( )
A. 商业竞争 B.文化冲突 C. 军事侵略 D.修约需要
7.(2021·广东广州·8)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
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此类读物( )
A. 适应了对外通商的需要 B.揭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体现了富国强兵的政策
8.(2023·西藏·7)今天仍对全球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毒品,曾在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为抵
第 1页
御毒品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 平壤战役 B.虎门销烟 C. 收复新疆 D.威海卫战役
9.(2023·湖北武汉·6)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
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
明,林则徐禁烟时( )
A. 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10.(2023·湖南郴州·6)早在 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
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位官员是( )
A. 林则徐 B.魏源 C. 孙中山 D.陈独秀
11.(2022·黑龙江鸡西·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 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 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12.(2022·贵州六盘水·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 5月17日 B. 6月26日 C. 7月9日 D. 12月1日
13.(2023·四川雅安·8)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
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 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14.(2022·宁夏·5)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
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 )
A. 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 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
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15.(2022·河南·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
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 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16.(2021·江西省·9)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A. 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17.(2023·辽宁大连·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 2页
18.(2023·江西·8)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
“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23·;贵州铜仁·4)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2023·山东济宁·6)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 德国 B.美国 C. 英国 D.法国
21.(2023·湖南常德·8)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
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2022·四川乐山·2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
主权完整的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3.(2023·山东临沂·8)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
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
英国获得了( )
A. 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24.(2023·四川攀枝花·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
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
A. 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25.(2023·四川自贡·5)史学界将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
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2023·黑龙江牡丹江·10)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 3页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27.(2023·甘肃兰州·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
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 1课……鸦片战争
第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3课……太平天国运动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8.(2022·山东济南·8)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
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这里“转折”指的是( )
A.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2022·广东·10)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
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 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30.(2021·四川甘孜·17)表 1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31.(2022·四川眉山·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
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
这些要求旨在( )
A.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32.(2022·山东东营·9)1856年 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
的是( )
A.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2023·黑龙江大庆·13)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
内容中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C.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第 4页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4.(2023·山东聊城·10)“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
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5.(2023·湖南岳阳·7)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6.(2023·内蒙古通辽·6)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 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37.(2022·江西·10)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 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 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 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 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38.(2021·江苏扬州·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
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 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 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9.(2023·天津·8)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
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
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0.(2023·辽宁锦州·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
和西北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 美国 B.沙俄 C. 英国 D.法国
4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3)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
是( )
A. 洪秀全 B.黄兴 C. 秋瑾 D.徐锡麟
42.(2023·山东东营·1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 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43.(2022·江苏无锡·9)洪秀全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试图根据自己的设
想重塑中国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具体反映洪秀全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劝世良言》
44.(2022·广西贵港·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第 5页
A. 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5.(2023·山东青岛·15)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
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
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46.(2023·四川攀枝花·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
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47.(2021·新疆·2)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 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8.(2021·湖南怀化·5)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
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49.(2023·江苏苏州·6)“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
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0.(2023·山东临沂·9)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
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 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51.(2022·江苏苏州·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
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52.(2022·辽宁大连·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图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
的主题是( )
《虎门销烟》爱国影片 邓世昌人物扫描 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 国共抗战战役汇总
A.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第 6页
53.(2023·四川攀枝花·5)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
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54.(2022·重庆(B卷)·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 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55.(2022·山东泰安·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精练 55 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第 7页(共84张PPT)
《八年级上册中考选择题精练55题》
试题讲解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邵阳·5)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可知考察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英国,故选C项;美国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并未参与两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法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未参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德国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并未参与两次鸦片战争,排除D项。
2.(2023·湖南郴州·8)如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示意图数据可知,1886年开始,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的有明显变化,即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开始直线式下降,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大幅度增加,且超过了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结合所学知识,1886年至1893年正值世界市场形成时期,图片示意图数据说明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份额受到印度的影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故选C项;1866—1893年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A项;1866—1893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未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排除B项;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与题干示意图数据不符,排除D项。
3.(2023·广东·10)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洋布比土布畅销,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故选A项;自强求富开始于18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4.(2023·浙江台州·4)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为(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深重灾难”“表现”可知,英国为了扭转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即①②③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鸦片贸易使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④项说法错误,排除包含④的选项,即排除B项、C项、D项。
5.(2022·山东聊城·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得市场和原料,发动对外战争,因此鸦片战争不可避免,C项正确;手工工场兴起仅仅是工业革命的前奏,排除A项;世界贸易总额骤减,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1·山东济宁·8)历史认识往往会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符合英国殖民者立场的是( )
A.商业竞争 B.文化冲突 C.军事侵略 D.修约需要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英国人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属于商业竞争,故选A项;均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排除B、C、D三项。
7.(2021·广东广州·8)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此类读物( )
A.适应了对外通商的需要 B.揭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体现了富国强兵的政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开放广州与外通商,因此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是为了适应对外通商的需要。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8.(2023·西藏·7)今天仍对全球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毒品,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为抵御毒品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平壤战役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威海卫战役
【答案】B
【解析】略
9.(2023·湖北武汉·6)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解析】据“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可知,林则徐雷厉风行,办事干练;据“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可知,林则徐善于合作,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林则徐禁烟的方法过程,未涉及其方式排除A项;“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与“英勇善战”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林则徐在禁烟讲究的方式方法,未提及其具体成效、结果是如何的,排除D项。
10.(2023·湖南郴州·6)早在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位官员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A
【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19世纪”“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结合所学可知,从 18 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19世纪中期),英国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林则徐力主查禁鸦片,并上书光绪帝: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9年6月3日至25日,时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英、美等国大量鸦片。可见,题干所述“进步官员”是林则徐,故选A项;魏源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之一,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排除B项;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主要活动发生于20世纪早期,排除C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排除D项。
11.(2022·黑龙江鸡西·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故选B项;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三项。
12.(2022·贵州六盘水·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5月17日 B.6月26日 C.7月9日 D.12月1日
【答案】B
【解析】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鸦片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国际禁毒日来源于此,故选B项。
13.(2023·四川雅安·8)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三元里抗英的人民,定海血战的三位总兵等,都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故选D项;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但这并不是材料想要表达的内容,排除A项;能够反映出农民阶级反帝救国强烈愿望的主要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排除B项;清政府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是清政府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
14.(2022·宁夏·5)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 )
A.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 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
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表明面对英国的入侵,民众以“大清子民”为立场,激发了官、民的民族意识,A选项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的抗争并不是盲目排外,中国历史上义和团运动属于满目排外,排除B选项;三元里人民的抗争并不能表明民众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排除C选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并未体现,排除D选项。
15.(2022·河南·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题干“不共戴天,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反帝救国的信息,排除A、D两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排除C项。
16.(2021·江西省·9)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表格“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以及时间“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琦善为钦差。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陈化成战死)。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B符合题意。
17.(2023·辽宁大连·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与材料所述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略
18.(2023·江西·8)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据“五口通商之役”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鸦片战争,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设立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排除D项。
19.(2023·;贵州铜仁·4)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据图中“广州”“厦门”“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等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
20.(2023·山东济宁·6)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香港岛,故选C项;鸦片战争前后,德国还没有完成统一,没有在此期间侵略中国,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美国、法国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但这里面均没有让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条款,排除B、D两项。
21.(2023·湖南常德·8)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选A项;《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香港问题,排除D项。
22.(2022·四川乐山·2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A
【解析】
,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23.(2023·山东临沂·8)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表示平允”,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后可以享有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故选B项;协议关税权出自《南京条约》,指的是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应该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确定,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同样出自《虎门条约》,指的是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时中国无法按照本国法律管辖,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租地建房的权利同样出自《虎门条约》,指的是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4.(2023·四川攀枝花·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
A.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514年到中国起”“积325年窥探”可知,这是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是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人民禁烟斗争胜利指的是1839年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B项;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C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D项。
25.(2023·四川自贡·5)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26.(2023·黑龙江牡丹江·10)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据“历史结论”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评价和定性,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属于对该史实的定性,A项正确;“历史史实”指的是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属于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均属于历史史实,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B项、C项、D项。
27.(2023·甘肃兰州·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因此单元主题可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与辛亥革命等事件有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项。
28.(2022·山东济南·8)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这里“转折”指的是( )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这里“转折”指的是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
29.(2022·广东·10)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A
【解析】据“上海开埠”“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随着上海通商口岸的开放,商业发展,贸易地位快速提升,故选A项;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项;上海是通商口岸,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且《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践,排除C项;材料强调上海的经济地位上升,并未提及其政治领域地位,排除D项。
30.(2021·四川甘孜·17)表1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答案】C
【解析】1840年~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出现了材料中1837年—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激增的情况,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排除。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说法错误,故D排除。
31.(2022·四川眉山·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答案】C
【解析】据“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可知,这些要求旨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C项;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均是提出修约要求的借口,排除A项、B项、D项。
32.(2022·山东东营·9)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A项;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B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C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后果,排除D项。
33.(2023·黑龙江大庆·13)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中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C.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等十大通商口岸……”,故选B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1858年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排除D项。
34.(2023·山东聊城·10)“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答案】C
【解析】据“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并洗劫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对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选C项;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排除D项。
35.(2023·湖南岳阳·7)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B
【解析】据“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抢掠、火烧圆明园,故选B项;鸦片战争是在1840—1842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排除D项。
36.(2023·内蒙古通辽·6)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最可信",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指1840年—1949年期间的历史,而最可信的史料为第一手史料,即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当时的文献记载、考古文物、遗址遗迹等。选项B所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属于实物史料,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历史,可信度最高,故选B项;
选项A所示:陈天华的《猛回头》发表于1903年的日本东京,控诉了列强侵华罪行,宣传了民主革命以救国救民的思想;
选项C所示:《瓦德西拳乱笔记》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口吻记述了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等事迹;
选项D所示: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属于口述史料。此三项均带有个人主观色彩,都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一些,排除A项、C项、D项。
37.(2022·江西·10)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清军兵力调动时间1858—1860年结合所学可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是1856—1860年。故选A项;戊戌变法是189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1911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8.(2021·江苏扬州·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A
【解析】根据“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是帮凶,没有直接出兵,故B.C排除。1900年,英、法、美、俄、德、意、日、奥组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故D排除。
39.(2023·天津·8)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据“把天津开为商埠”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故选C项;《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天津条约》中,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排除D项。
40.(2023·辽宁锦州·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但扩大了侵华力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法国作为参与方之一,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D项。
4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3)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组织发动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洪秀全称为天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故选A项;黄兴、秋瑾、徐锡麟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C、D三项。
42.(2023·山东东营·1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故选A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无关,排除D项。
43.(2022·江苏无锡·9)洪秀全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试图根据自己的设想重塑中国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具体反映洪秀全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劝世良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是小农经济,因此体现的是洪秀全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故选A项;《资政新篇》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没有体现出农民的要求,排除B项;《变法通议》是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集,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著作之一,排除C项;《劝世良言》是基督教在中国进行传教的时候,印刷的传教手册,排除D项。
44.(2022·广西贵港·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D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选D项;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政新篇》,排除A项;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排除B项;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一种理想社会,脱离了实际,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排除C项。
45.(2023·山东青岛·15)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内讧的大事变发生”是指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选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伟大意义是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不是天京事变,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而材料体现的是天京事变的影响,不是整个天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
46.(2023·四川攀枝花·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到1859年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选D项;《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施,也没有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资政新篇》没有付诸实施,也就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太平天国最后还是失败了,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满足农民阶级的需要,《资政新篇》与“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无关,排除C项。
47.(2021·新疆·2)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北伐西征是太平天国军事上全胜时期。表格反映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与表格信息不符合,排除A.C和D。故选B。
48.(2021·湖南怀化·5)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错误。综上故选C。
49.(2023·江苏苏州·6)“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壮烈的一章,故选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排除A项;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的斗争,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D项。
50.(2023·山东临沂·9)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太平军”“洪秀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分析选项可知,太平军的西征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故选B项;太平军主要由农民组成,A项表述不正确,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联合绞杀的,C项表述不正确,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武器的落后,而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项。
51.(2022·江苏苏州·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诗描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攻克永安后,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故选B项;三元里人民抗英、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项。
52.(2022·辽宁大连·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图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决决心;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抗日的民族英雄;义和团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国共抗战是为了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材料中的学习资源都属于中国人民反映外来侵略的史实,故选C项;这些资料都是反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排除A项;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都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
53.(2023·四川攀枝花·5)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一表述中的“侵略”一词可知,表达了观点和看法,因此这是历史评价,故选B项;其他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陈述,不是历史评价,排除A项、C项、D项。
54.(2022·重庆(B卷)·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则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题干选项中选项BC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选项A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项。
55.(2022·山东泰安·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所以“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总结性认识,属于历史结论,故选B项;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不是历史结论,排除A、C、D三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考选择题精练55题( PPT格式 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