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选择性必修Ⅰ)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周时期国人对待国家大事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或者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突出说明了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 B.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秦代,文书的起首先点明发文时间,再附发文者的姓名及官职,其后正文叙述相关事务与问题,结尾标明发送时间与撰写、传递人员。这一规定有利于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 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
C.地方官员职权扩大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每逢要事必与元老院协商。执政官根据咨询结果对法律草案进行修改,然后提交公民大会投票通过。元老院还对执政官职权的分配实行有效的控制。多数情况下,元老院的建议左右了执政官实施权力的领域。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罗马
A.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B.共和政体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元老院的政治影响力比较大 D.权力机构的职责分工尚需明确
5.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丕平献土说明
A.西欧封建统治者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基督教会与封建势力是相互利用
C.西欧采邑制度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D.教皇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6.对于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 B.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 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7.美国总统弹劾案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凡受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轻罪的弹劾并被判定有罪时,应被免职。如果有足够多的议员投票认同总统犯有“叛国、受贿或其他重罪与轻罪”,国会将可以罢免总统。这一规定说明弹劾案
A.最终由最高法院审理 B.遵循了权力制约与平衡
C.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 D.彰显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8.1940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在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他主张抗日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任何党派,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这一措施的贯彻
A.意在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旨在调动民众参政积极性
C.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苗不接时,官府向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
A.限制民间高利贷剥削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D.加重农民经济负担
10.1898年8月,清廷为了解京官们对变法的态度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印发给各衙门官员签注,指出哪条可行,哪条不可行。结果全部认为设议院、兴民权不可行,包括那些拥护变法与康、梁关系密切的人士。这说明
A.清廷官僚“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B.维新派领导核心的脆弱性
C.统治阶级内部缺乏深度改制的动力 D.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潮流
11.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一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一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一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12.宋朝苏洵在《嘉祐集》中说“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他强调的是
A.官员选拔依据考试成绩 B.对官员进行严密的监察
C.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D.对官员要有考核和奖惩
13.2022年10月20日,特拉斯宣布辞去英国首相一职,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首相(只有45天),英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说:“我4个月大的儿子已经见证了4位财政大臣、2位首相。”尽管英国频繁倒阁,但它的国家机器运转正常,社会并未失序。这是因为
A.实行文官制度,考试录用并有任期
B.文官在政党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公开参加政治活动
C.确立共和政体,保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政务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终身任职
14.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提出了文官考试思想∶“一是考选权……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这一思想
A.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开放和平等 B.推动了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C.有助于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D.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确保“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根本点是
A.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B.干部管理民主化 C.干部考核法制化 D.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16.《唐律疏议》里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定位“十恶”,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体现唐朝法律
A.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B.开始儒家化 C.受理学广泛传播的影响 D.开始引经入律
17.明代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这反映了明代乡约
A.推动了儒学思想的平民化 B.实现了儒法思想合流
C.增强了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D.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18.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注重程序“诉讼中心主义”。这两大法律体系都
A.突出司法独立和法官作用 B.以习惯法为基础
C.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D.注重成文法作用
19.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教会尽管本身藏污纳垢,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由此可见,基督教的宗教伦理
A.让人们忍耐顺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性的要求
C.努力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要求服务 D.具有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教化功能
20.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的形式,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当代中国
A.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B.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实施
21.元朝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明中后期,西南地区的府州县官由布政司领之,宣慰司、招讨司等土司由都指挥领之;西南地区广建军事卫所,隶属各省都指挥使司。由此可知,明朝
A.强化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实施了改土归流消除地方割据 D.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政治权力
22.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如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这一历史现象
A.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产生 B.助推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C.摧毁封建教会的信仰基础 D.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23.《维也纳和约》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1919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约》之间影响最深远的外交协定。当维也纳外交家们正在努力恢复欧洲的稳定局面和秩序时,拉丁美洲则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并引用国家主权的新概念,推动其在整个新世界传播。材料意在强调《维也纳和约》
A.主导了国际关系体系 B.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重构了国际政治格局 D.推动了国际协调机制的合理化进程
24.20世纪,国际社会开始用法律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规定,“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军事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推知
A.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增强 B.国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C.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D.诱发战争的因素在削减
25.当前,内蒙古各地正积极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并行不悖。2021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些措施
A.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B.初步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障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D.完善了各民族制度的法规体系
26.2014年,习近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 B.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C.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D.是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
27.1949年美国逼迫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至1950年各国出现美元短缺现象;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控制美元流量,导致英国外汇储备和货币信用下降,被迫从中东撒军。美国还利用美元的力量对外进行援助,建立军事基地。这说明美国
A.肩负起稳定世界货币体系的责任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霸权
C.货币政策诱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 D.确立美元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28.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 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
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利于农民人身自由 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9.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存放于南京。清军进入南京之后,第一时间控制住了黄册库。顺治皇帝特意提醒主帅多铎:“南京各街门图书史册……地理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用心收掌,不许乘机抽毀,致难稽考。”顺治的提醒旨在
A.实行崇史重史的政策 B.便于对全国进行管理
C.充分发挥黄册的功能 D.尽快熟知明朝的典章制度
30.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是
A.基层治理主要依靠村社进行 B.庄园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单位
C.自治市镇成为主要基层单位 D.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1分)民主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3分)
⑵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根据材料二回答,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5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哪些。(3分)
32.(13分)国家治理法治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认为给“小过者”施以重刑,就会使人小过不犯,重罪更可以避免,最终达到“无罪而乱不生”的境界。他又说:“然则去微奸之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他坚持“必罚明威”的杀无赦观点,“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韩非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律疏议》规定,贵族犯罪,分别得以议、请、减、赎和官当;如犯谋反大逆罪,则因家庭关系,按亲疏分别“缘坐”;如家属或亲属间一般犯罪,可“同居相为隐”;如夫“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而妻殴夫,要徒一年;如“主人殴部曲至死者,徒一年”,而部曲、奴婢过失杀主,处绞刑;等等。 —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等整理
材料三 民法典是非常接地气的法典。从未出生胎儿的权利到不同年龄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从公民乘车出行到房屋出租买卖,从结婚离婚到家庭关系和遗产继承,涵盖各方面。民法典的许多内容体现出对社会发展新需要、人民权利发展新需求的积极回应。它摈弃了历史上资产阶级民法典重物不重人或者见物不见人的缺点,把对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全面纳入法律的调整和保护范围。 —刘丹《民法典: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⑴根据材料一,概述韩非重刑的思想,结合所学分析其提出上述思想的历史背景。(5分)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唐律疏议》立法特色及历史地位,其立法特色形成原因。(5分)
⑶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民法典”的特色。(3分)
33.(16分)世界范围内的交往与交流,推动了区域与国家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交流都是双向互润的,通过交流达到融合和发展。中国古代通过各民族间往来和交流,汲取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不足,走向共同繁荣与发展。如周设官“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至唐“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物品)、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都说明之。—张志宏《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刍议》
材料二 161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作为一场欧洲世俗专制王权相互争权夺利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此前“教权高于皇权”的罗马神权统治。因此,“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获得了权力和财富、脱离了教权绝对统治的各世俗政权相互形成了彼此之间相互平衡的国际关系格局,国际关系实现了“大洗牌”,……形成了欧洲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 ——李卓群《17—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转变》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对抗的不利局面,中国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中国一方面支持亚非拉等国家的反帝反殖民主义,同非洲很多国家加强政治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终于在60年代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一个缺口。……世纪之交,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等一幅更多中国元素、更广合作维度、更深互动与融合的壮丽图景开始浮现,中国逐步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熊雷《新中国外交60年》
⑴指出周“掌邦国宾客之礼籍”的官职名称。概括鸿胪寺的主要职责。(4分)
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中期欧洲国际关系“大洗牌”所带来的成果,并简要概括“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影响。(8分)
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打开“一个缺口”的历史事件,并简述“世纪之交”中国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及十八大以来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外交理念和方针。(4分)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2023.11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D C B B B D D C C D B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D A A A B A A B B D B D
非选择题(40分)(每一小题若作答不规范不整洁,扣书写分1分)
31.(11分)
(1)政治体制:中国:君主专制(或答专制政体,或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雅典:民主政治。借鉴: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3分)
(2)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统的不同。(5分)
(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或答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民主原则(或答民主共和制原则,或答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原则)。(3分)
32.(13分)
(1)思想:轻罪以重刑;实行连坐;滥用死刑。(3分)
历史背景: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古代重视刑罚的传统及商鞅思想的影响;韩非希望达到天下大治的愿望。(任意2点共2分)
(2)立法特色:依据身份不同,同罪不同罚。(1分)
历史地位: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2分)
原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汉代以来法律儒家化历程的影响。(2分)
(3)评价: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保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任意3点共3分)
33.(16分)
(1)名称:小行人。(1分)
职责:勘问风土人情、衣冠服饰;记录作为朝贡礼品的物资;距离中国的路程远近;列出朝贡国国王的名字并上报。(任答3点共3分)
(2)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分)
主要内容: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4分)
影响: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2分)
事件: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首要任务: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2分)
外交理念:“亲、诚、惠、容”。外交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