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二常规型材料题题型突破题型6启示认识类(10份打包)

题型6 启示、认识类
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题的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1.认识类:一般从事件本身思考,就事论事,侧重于从“是什么”“为什么”“反映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答案可从两方面进行组织:一是共性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二是“探因寻果”,从事件形成的原因及结果等角度作答。
2.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两方面思考,联系现实,侧重于从“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两方面回答。答案一般从三个方面组织:一是理论高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二是现实指向(要密切联系时事,对现实有指导意义);三是反面的东西正面说。
1.(2022·全国乙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解析:历史经验主要从正反方面分析,有益的经验需要借鉴,失误的探索需要正视,如据材料“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可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的技术引进道路;技术引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的能力;从材料“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可知,保持对外开放和技术引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答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的技术引进道路;技术引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的能力;保持对外开放和技术引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2.(2021·广东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 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第一小问局限,根据材料一中“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个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时,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等”,得出观点一只看到工业革命消极的一面;根据“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得出观点二只看到工业革命积极的一面。第二小问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的影响谈看法:需要运用唯物辩证分析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首先从整体上分析,然后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
答案:局限:材料一只看到工业革命消极的一面;材料二只看到工业革命积极的一面。
看法:应该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积极影响:为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素养,提供了合法的政治斗争平台。消极影响:使工人被残酷剥削,工作时间长,居住条件差,缺少社会保障和人文关怀。
3.(2018·全国Ⅲ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解析:主要从曼彻斯特衰败的教训角度进行归纳,如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等。
答案: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2023·山东临沂模拟·节选)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
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施昕更与良渚”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据材料“施昕更……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正式出版”可得施昕更三次主持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一边积极参加抗日卫国战争,一边分秒必争地进行考古;据材料“《良渚》卷首语”所记述的相关内容,如“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可得他克服困难写成《良渚》,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的研究成果倾注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他的行为谱写了一首文化救国、文化兴国的赞歌。最后,还要简要谈一谈新时期自我的责任和担当:如我们应该学习施昕更的伟大精神,担负起时代责任、民族使命。
答案:示例:施昕更三次主持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一边积极参加抗日卫国战争,一边分秒必争地进行考古。他克服困难写成《良渚》,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的研究成果倾注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他的行为谱写了一首文化救国、文化兴国的赞歌。我们应该学习施昕更的伟大精神,担负起时代责任、民族使命。
2.(2023·河南豫南九校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政策后,国民党财政部便实行“法币”政策。英国此次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币制改革采取积极支持态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币制消息传至日本后,日本朝野上下之间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英国的态度恰恰相反,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是不可能取得什么进展的,他们设想了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种种困难。
——摘编自王丹《1931—1937年
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日两国对中国币制改革态度截然相反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解析:第一小问原因,需要结合所学日本与英国对华关系和在华利益来考虑。具体来说,法币政策实施的时候,日本正发动侵华战争,希望中国继续混乱,不愿意中国统一,这样才有利于日本侵华,因此反对中国币制改革;英国则在这一时期通过国民党继续控制中国,与美国争夺在华特权,获得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因此主张中国改革。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英日两国态度的出发点中的共性和个性来思考作答。具体来说,由于两国的态度都是基于国家利益,所以可以得出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日英两国的不同态度同时也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导致在华势力发生变化。
答案:原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希望中国继续混乱,不愿意中国统一,因此反对中国币制改革;英国,通过国民党继续控制中国,与美国争夺在华特权,获得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因此主张中国改革。
认识: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华势力发生变化。
3.(2023·河北唐山一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
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49 54 167 5 765 10.64
1960 66 207 13 075 19.75
1963 69 172 11 648.56 16.84
1978 96 259 17 249.61 17.92
1992 117 171 32 374.35 27.63
2000 126 743 45 906.31 36.22
2011 134 735 69 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解析:据材料一“伦敦雾”可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据材料一“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可得科学规划;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
答案: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科学规划;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题型7 评价、评述类
评价类试题是通过“评价”“评析”“评述”“简评”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历史试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
1.分析方法。
(1)史学分析法。按照历史学中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如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2)理论分析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等原理)。
(3)阶段评价法。即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分别评价历史事物。
(4)主客观评价法。即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2.答题模版。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②“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掲示事物本质。③“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1.(2023·全国乙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候选郎中陈时政奏请:“日本伊藤(博文)罢相来游中土……查伊藤既为日本维新之臣,必能识新政之纲领,知变法之本原……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著其参预新政,自于时局更多裨益也。”
翰林院编修黄曾源奏陈:“建议之臣言联英、日以拒俄者,十之八九,而言和俄以疑英、日者,盖百不得一矣……是伊藤之益于新政者,不可知;而其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胜言者矣”“为今之计,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补之”。
——据《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材料二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向严复询问变法对策。严对曰:“请皇上于未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联各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
——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人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
解析:根据材料“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著其参预新政,自于时局更多裨益也”“为今之计,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补之”“请皇上于未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联各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和所学知识可从三人主张的出发点、目的、影响和局限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如三人主张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主张向日本学习,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主张变法图强,都体现爱国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无法清醒认识帝国主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本质;无论日本还是英国,它们的强国之路只可以借鉴学习,不可照搬,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救亡道路。
答案:①总体上都希望借助外国势力推动中国变法维新,表明中国变革力量相对弱小;②都认识到变法维新的重要性,反映民族危机深重,中国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③说明维新派缺乏对变法的总体规划布局,注定变法的失败结局;④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虽然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但力量还相对弱小。
2.(2023·湖南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简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勋田3 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解析:首先说明两人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其次说明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没有认识到租庸调制已经无法推行下去的现实。评析一定要依据唯物史观,客观辩证的分析说明。
答案:白居易、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白居易认为征钱带来了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柳宗元认为按户等收入导致富人贿赂官员逃税,穷人更加贫穷。上述看法切中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如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渐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政府实行两税法。
3.(2023·湖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摘编自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简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的原因,并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
解析:第(1)小题,关于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金本位的动摇、国际货币体系的瘫痪、各国的外汇管制等方面作答。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注意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带来的积极变化、特点和作用等角度切入综合分析,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独有的特征,如国际合作代替以邻为壑,美元主导,美国是最大受益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全球性金融组织等。第(2)小题,浮动汇率所以没有引发萧条,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加之美元依然坚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等;评价要注意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肯定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其次说明其客观上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也是有利的。
答案:(1)表现:“金本位”制瓦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
含义: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
(2)原因:浮动汇率可以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
评价:对美国: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
对世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
1.(2023·河北石家庄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昔者以经义试士,犹欲以德行选人。夫试经义者,必日读六经传说也,日诵目睹,皆辨义利,尚德行,贵忠信笃敬。今则举习经义之士,皆易而为学法律之人,举国富贵执权者,非政党则律师者;而政党律师者,皆日以争权利为事,而未尝有道德之存其心,国民效之,相习而成风。国无道德之率厉,而惟权利之是争,则父子兄弟夫妇不能久处,而况于国民乎?长官察吏,拔用不次,固欧美通行之制也;及我行之,则用不以才,而以私戚知交,遍于僚吏,钻营奔竞,甚于曩时。废弃资格,则人人有非分之想;不用考试,则当官多没字之碑。故市侩盗魁,列于在位其得官也易,其超拔也易,故无自重之心,无自爱之意。其视吏道也,等于商贾,人民亦不重之,且多笑之。故凡慕欧师美者,不揣其本而妄师之,不论何法,未有不为祸败者也。
——摘自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
欧美而尽弃国粹说》(1913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有为的主张。
解析:材料“夫试经义者,必日读六经传说也,日诵目睹,皆辨义利,尚德行,贵忠信笃敬”表明康有为重新审视了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历史地位,认为其能够起到选拔人才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是在当时背景下对选官制度的一种探索,也是对废除科举制后没有建立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主张恢复科举制的意识出现严重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因为清政府在当时的背景下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方案,因此康有为的主张有极强的主观性,对科举制度的认识不够充分,且科举制考察经义伦理,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故其主张难以实现。
答案:康有为主张恢复科举制,是对科举制历史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废除科举制后没有建立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对科举制的认知存在很强的主观性,有美化成分,且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故其主张难以实现。
2.(2023·湖南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新中国成立后,不承认旧中国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废除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清理外国在华资本及其他财产;采取适当方针处理外国在华宣传机关、文教事业和宗教事业。同时,按照《共同纲领》的“先谈判后建交”原则,即在对方明确表示承认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国民党集团断绝“外交”关系,承诺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前提下,同愿与新中国建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实际的建交磋商。
——摘编自沙健孙《1949—1956: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处理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政策和策略》
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理念的发展,并简析其重大意义。
解析:第一小问“发展”,根据材料“不承认旧中国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废除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和势力(或与西方国家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巩固民族民主革命成果、维护新中国独立自主地位等角度分析。
答案:发展: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和势力(或与西方国家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地位。
3.(2023·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英国商人组织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南岸购买了一个村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埠,这就是马德拉斯城(Madras)。同时英国人又在孟加拉(Bengal)一带建设商站,不久又在加尔各答(Calcytta)城建造了要塞炮台。到了17世纪末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中人常常和印度各地的酋长为难,印度皇帝才知道西方人的势力不可轻侮。当时英国不但要对付印度的土人,而且要对付欧洲的劲敌,原来当时法国在印度亦有一个东印度公司。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历史常识》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20年代,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1833年,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近代教育系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不过,这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解析: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英国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可知,英国在印度由不愿发展西方教育到推广近代西方教育的变化。第二小问评析,首先结合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分析英国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的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英国殖民掠夺的方式发生变化,印度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了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注重建立新教育制度。其次是对英国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的评价。推广西方教育也是一种殖民方式,从殖民掠夺的角度对其辩证的评价。由材料二“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信息可知,英国推广近代西方教育会冲击印度文化、淡化印度民族意识,有利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一种文化侵略;据材料二“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不过,这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西方教育毕竟代表的是西方先进文明,客观上带来的进步文化和生产方式,也推动印度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新变化:推广近代西方教育。
评析: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印度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了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注重建立新教育制度。英国推广近代西方教育会冲击印度文化、淡化印度民族意识,有利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一种文化侵略。但客观上带来的进步文化和生产方式,也推动印度的近代化进程;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教育的发展。类别三 新题型题型突破 题型1 提取观点论证类
题型分析 该题型要求学生“解释他人对史实的解释”,即阐释论证题目材料中呈现或蕴含的观点,而不要求学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类题目材料的设问总是呈现固定的“观点”,首先需要学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阐释、评述、论证
基本分类 (1)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论证;(2)对材料中提供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3)对材料中的观点,选择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4)围绕主题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
答此类题目时,注意要论点明确,切忌模糊;表述成文时,要紧紧抓住以下五要素:
(1)提取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种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判断表明观点。一般分五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正误两方面均有合理成分的。
(3)揭示真相。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4)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论证不一定要全面,但语言一定要精练。
(5)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
 (2023·湖南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萄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
《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解析:从葡萄酒的推广与世界历史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如葡萄酒的推广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案:论题:葡萄酒的推广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葡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葡萄酒在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罗马都有生产;中世纪到近代,葡萄酒逐步由高档消费品转为日用品,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青睐,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酒传到美洲、澳洲等地,传遍全世界;工业革命以来,葡萄酒更加普及,法律法规更加完善;现代社会,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地更为集中,如中国、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反映了现代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
总之,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葡萄酒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与人民的生活愈加密切。
1.(2023·广东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据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可知柳宗元认为国家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县长官是必须坚持而不能更改的国策,因为郡县制下各级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既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变法的产物,也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高国家地方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据材料“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可知顾炎武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优越性,认定郡县制是国家治理得必然选择,因为郡县制相比分封制,实行直接垂直管理,有利于确保政令的畅通,强化中央集权,更重要的是各级长官均由中央任免,大大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树立中央的统治权威;据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基本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是维护中央与地方安定的基石。总之,三者分别从背景、特点、影响的角度认定郡县制的推行是古代地方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观点示例: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郡县制背景相关:郡县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产物,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是大一统国家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制和分封制比较优势: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体制效率极高,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和郡县制的作用、影响相关:①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基本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②改变分封制造成的分权体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2023·广东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全集》1~17卷目第一卷 变法通议(1892—1898)第二卷 瓜分危言(1899—1901)第三卷 新民说(1902)第四卷 新大陆游记(1902—1903)第五卷 开明专制论(1904—1905)第六卷 王荆公(1905—1910)第七卷 中国国会制度私议(1910—1911)第八卷 新中国建设问题(1910—1912)第九卷 伤心之言(1912—1915)第十卷 欧游心影录(1916—1920)第十一卷 墨子学案(1920—1921)第十二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1906—1922)第十三卷 翻译文学与佛典(1920—1924)第十四卷 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1925)第十五卷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第十六卷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1923—1927)第十七卷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6—1928)——据《梁启超全集》(注:“王荆公”即王安石。)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并拟定一个论题,撰写一篇关于梁启超思想述评的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解析:从表格内容看,根据表格“《梁启超全集》”“第一卷……1892”“第十七卷……1928”三条信息可知,材料提供的是1892年—1928年期间梁启超所著的文章,蕴含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观念;材料中第一卷到第七卷,“变法”“新民”“开明专制”“国会制度”等词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此时的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存、行立宪政体,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的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在中国兴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1898年梁启超和康有为等人一起推动戊戌变法,希望通过走资本主义立宪制来挽救民族危亡;“第九卷 伤心之言(1912—1915)”,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中华民国初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议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炮制帝制,还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社会上民众思想尚未开化,民主政治名存实亡;“第十卷 欧洲心影录(1916—1920)”反映的是梁启超在欧洲的见闻;“第十一卷”至“第十七卷”中“墨子”“先秦政治思想史”“佛典”“中国历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要籍”“古书”等词都明显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说明1920年以后,或者说一战以后,梁启超所著文章重点放在中国(东方),力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救国的路径;结合以上的分条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梁启超的思想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梁启超的思想始终围绕救亡图存所展开;梁启超的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梁启超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答案:示例一。
论题:梁启超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述评: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维新变法开展救亡图存运动。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撰写了《变法通议》《瓜分危言》《新民说》等作品,宣传维新思想和民权学说,反映了当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潮流。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资本主义造成巨大冲击,梁启超撰写《伤心之言》《欧游心影录》,对中国社会现状和西方制度进行批判反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此时,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反映。
示例二。
论题:变法是梁启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述评: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挽救民族危亡。维新变法运动的核心是进行制度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梁启超在这一时期撰写了《变法通议》《开明专制论》等,主张变法,实行开明君主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改革,梁启超撰写《王荆公》,其主要意图也是鼓吹变法。梁启超全集中涉及政治的著作大多以变法为核心,体现了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
3.(2023·东北三省四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斯塔夫利阿诺斯编写的《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纵观了西方宗主国中心与非西方依附性外缘的相互联系的演变,同时又探索了彼时西方人极不关注的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此书将近500年的历史进程分为4个阶段:
阶段 中心地区的经济特征 外缘地区的依附关系 第三世界的演变
1400—1770 商业资本主义   垄断性的殖民主义 第三世界出现(主要在美洲)
1770—1870 工业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的殖民主义 第三世界向亚非拉地区扩大(反西方的早期动乱)
1870—1914 垄断资本主义   先发制人的殖民帝国主义 第三世界全球体系形成
1914—至今 防卫性垄断资本主义  新殖民主义(让与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 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独立(第一次全球革命高潮、第二次全球革命高潮)
——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选择一个解读材料的角度并提出你的观点,结合具体史实进一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观点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据材料“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可以选择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至18世纪70年代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都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推动,可以得出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阐释过程中,主要结合三个不同时期科技进步如何推动了不同时期经济特征出现进行阐释。如15世纪至18世纪70年代的商业资本主义,主要受到了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的推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受到了机器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发展有关,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受到了内燃机等技术进步推动垄断组织产生有关。也可从第三世界的形成进程角度得出观点。
答案:示例一。
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贸易发展,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成为海上马车夫;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工业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电力和内燃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大企业时代到来,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0世纪中期以来的科技的新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带动了自身的发展。
示例二。
角度:第三世界的形成进程。
观点:第三世界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
论证: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和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欧洲人迅速在美洲建立了殖民统治。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提高,要求获得原料和市场,英国对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欧洲殖民者逐渐放弃黑奴贸易,转而全面入侵非洲,古老的亚洲和非洲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题型2 提取信息说明类
题型分析 图文材料蕴含着信息和观点,但是命题者并未明确给出信息和观点,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或观点,进而根据提炼的信息、观点、历史现象或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启示等,进行分析、阐述、说明、论证等
基本分类 (1)“提炼信息说明类”:要求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提取一个或者两个信息予以说明;(2)“提炼信息观点论述型”:要求学生从所给图文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予以论述;(3)“自拟主题论证型”:“论题”的提炼和拟定,都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解读、联想,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感悟,要求自我构建;(4)“提炼历史现象或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启示等评价(阐释)说明型”: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现象或对从中获取的启示、看法予以分析、评价、阐释、说明、论证
1.总体步骤: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两个“W”。第一个“W——what”,提炼信息是什么(观点)。观点不是显现的,需要自己结合试题的文字、图片、表格等隐含的信息,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可,不必贪多求全。第二个“W——why”,说明为什么(论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说明和解释你所提炼的观点,要求论据准确,史论结合,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2.分类思路:一般分为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究题两大类。
(1)历史阐释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为什么”。
(2)历史探究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怎么样”;③论证“为什么”。
 (2023·华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下面是1949年—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头条文章。见下表:
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
年份 文章
1949年 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1950年 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
1953年 社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1954年 社论《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1956年 社论《为全面的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1961年 社论《团结一致,依靠群众,争取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1967年 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1978年 社论《光明的中国》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和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81年 社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1986年 万里发表《总结经验坚持改革》
1998年 元旦致辞《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2001年 江泽民致辞《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
2004年 胡锦涛发表新年致辞《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天》
2021年 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
——党史党建研究
阅读材料,从《人民日报》元旦头条文章中任选两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由材料“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中可选择1950年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1954年《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结合所学拟出论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巩固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说明。1949年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仍有残余势力导致部分地区尚未解放,且留下了财政经济崩溃、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猖獗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完成胜利,巩固胜利》的文章,追歼国民党残敌,稳定国内局势,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实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在国家政权稳定后,又展开了新中国的建设,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良好成效,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最后,总结升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且取得显著成果,为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
答案:示例:选择文章:1950年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1954年《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论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巩固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1949年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仍有残余势力导致部分地区尚未解放,且留下了财政经济崩溃、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猖獗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完成胜利,巩固胜利》的文章,追歼国民党残敌,稳定国内局势,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实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在国家政权稳定后,又展开了新中国的建设,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良好成效,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且取得显著成果,为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
1.(2023·广东湛江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在中国历代刻印的“华夷图”“广舆图”中“都把周边国家的位置标得模糊不清,中国的区域画得颇大,而汪洋大海却绘得很小”,认为中原地区的文化优越于四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天下之文化或文明的中心,并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挑战,从“天下”逐渐走向“世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告别了自我封闭而成了世界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郑大华《从“天下”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需要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拟定论题,如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挑战,从‘天下’逐渐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知识可以拟定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和世界认知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后根据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是在西方的武力入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自保之举;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传统“天下观”初步瓦解,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学习,政治近代化开启,传统“天下观”彻底解体;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国人开始理性看待西方世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中国人的世界意识发生革命性变化。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近代中国认识西方和世界的过程,是中国挽救颓势、徐图自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抵抗外侮、重塑民族自尊的进程。
答案: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和世界认知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阐述: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是在西方的武力入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自保之举;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传统“天下观”初步瓦解,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学习,政治近代化开启,传统“天下观”彻底解体;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国人开始理性看待西方世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中国人的世界意识发生革命性变化。总之,近代中国认识西方和世界的过程,是中国挽救颓势、徐图自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抵抗外侮、重塑民族自尊的进程。
2.(2023·广东梅州一模)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无论长短,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无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表中10个重大历史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时间,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个重大历史事件
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
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
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
4.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
5.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
6.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
7.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
8.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
9.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
10.2001年,“9·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
——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
解读表中任二项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解析:本题极具开放性,题目要求任选表格中二项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物),自拟论题;本题突破口是找时间相接或时间交叉的两条信息,找准两条信息之间的联系。比如,表格中第1个埃及(前2950年—前30年)和第3个罗马(前27年—476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有相接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在不断扩张中,将古老的埃及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内,论证时可以就这一方面的原因、过程、影响进行论证;再比如,第5个一战(1914—1918年)和第6条苏联存在时间(1922—1991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也有相接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俄又进一步发展成苏联,论证时也可以从背景、过程等因素加以论证;再比如,第2条中国长城建造长达2000余年(前7世纪—1568年)和第4条哥伦布首次航海(1492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有交叉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财富,为中国修建长城提供了物质支撑,但是另一方面,新航路开辟又给中国带来海疆危机,面对边疆危机,明朝统治者偏重陆疆而非海疆,没能阻止西方国家来自海上的侵略;其他任意两条信息均可以从时间相接、时间交叉任意一条线索上寻找联系,拟出论题,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朝的双重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加。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统一征收银两,致使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所有这些导致明朝有人力和财力修筑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但北方长城的修筑并不能阻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海上的侵略,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总之,新航路开辟给明朝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长城不能抵御来自海上的殖民侵略。
示例二。
论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与竞争的时代。二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美苏冷战,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如著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综合以上,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示例三。
论题:世界市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欧洲各国由此开始殖民扩张,历经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贸易也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到席卷全球,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紧密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期间各国实行货币贬值,进行汇率战、贸易战,激化了国际、国内矛盾,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战后西方国家吸取教训,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和经济大危机都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3.(2023·广东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北美洲与欧洲的联系(部分)
15世纪末 1492年 哥伦布首航美洲
1494年 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16世纪 1519—1522年 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中期 法国、西班牙、英国加紧了对北美的探险和征服;烟草从美洲进入西班牙;1566年,首批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佛罗里达
17世纪 1619年 荷兰商人将首批黑人卖给弗吉尼亚居民;弗吉尼亚开始设置议会
1630—1641年 英国清教徒移民大迁徙,马萨诸塞殖民地不断扩展,马萨诸塞编成《自由权法典》
1650—1667年 英荷签约划定新尼德兰和新英格兰的边界后,两次英荷战争的结果是英国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1673年 英国议会通过《殖民地关税法》;纽约与波士顿建立正规邮路
18世纪 1754年 华盛顿率弗吉尼亚民兵与法军对峙;法国与印第安人之战爆发
1765—1766年 英国通过《印花税法》在北美引起抗议和抵制风潮;各地建立“自由之子”抵制印花税;纽约与费城开辟马车客运线路
1776年 北美学者潘恩撰写《常识》,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鼓励北美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
——据[美]麦克尼尔《世界简史》等整理
上表罗列了近代北美与欧洲联系的多件大事,请选择其中任意两件或两件以上大事,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解析:据设问“请选择其中任意两件或两件以上大事”可知,需选择两件及以上事件,根据其内在联系,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如选择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和“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则可将论题确定为“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首航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列强“发现”了可以进行更多殖民掠夺的“新大陆”,由此,拉开了欧洲向美洲殖民扩张的序幕。
答案:示例。
大事:哥伦布首航美洲;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论题: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论证: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首航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列强“发现”了可以进行更多殖民掠夺的“新大陆”,由此,拉开了欧洲向美洲殖民扩张的序幕。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纷纷参与对美洲的殖民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占据的殖民地最多——除巴西以外的整个中、南美洲,荷兰、英国、法国和葡萄牙在美洲占领的殖民地相对较少。为缓解葡萄牙与西班牙在世界多地发生的争夺战,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一方面中断了美洲等地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破坏了原来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题型3 创新型开放设问类 1.史料价值类
题型分析 史料价值,又称史料的学术价值,即历史材料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该题型一般以材料形式出现,给出很多文物或者史书文献,据此判断当时历史发生了什么,历史是否真实。该题型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基本分类 (1)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的史料价值;(2)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3)论证历史事实,说明理由;(4)进一步论证史实,还可以收集哪些史料
1.明确史料的时空。
句式表达:×××史料反映×××时期或年代。
2.进行史料分类。
(1)按形态分: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
(2)按学术价值分:①第一手史料(亲历);②第二手史料(非亲历)。
句式表达:×××史料选自××,属于×××类型史料。
3.史料研究内容。
句式表达:史料反映×××,可用于研究×××。
4.史料地位。
句式表达:具有一定或很高的史料价值;具有较高的史学地位;可信度高或低;高度反映历史事实或更接近历史事实;对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5.两则史料的相互关系。
(1)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
(2)句式表达:综上所述,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情况,有利于×××。
 (2020·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年12月12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解析: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提取并整理笔记中的有效信息,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上;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笔记当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客观叙述;最后结合所学史学方法的知识对材料的史料价值进行针对性说明。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
材料内容 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
1.(2023·广东清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光绪年间编《池州府序》称:“城依山据水,众货毕集。惟近日洋货充斥,土产日绌……考光绪乙未洋货进口册、值银一万七千一百余万(内含杂货、棉货、洋药、线毛、钢铁),而中国出口仅有丝三千余万(机器缫丝居三分之一)、茶二千余万。则中国向有十余千万之物产皆废弃而仰给于人矣(如洋油盛,则豆、菜油等日少;洋布盛,则土布日绌,可惧)。故论者谓:非仿造洋人器物、挽回利权,则吾中华将无以为国。”
清光绪年间编《上海乡土志》写道:“(上海)雄峙一方,为东南大埠”,但是“自通商以来,外洋船舶出入自如,门户洞开,毫无险要可守,故上海一隅,几为万国公共之地”。
清宣统年间编《黑龙江乡土志》写道:“地球有五洲,我在亚细亚洲之东”“黑龙江为廿二省之一,在大清国东北境”“黄帝为黄色人远祖,满蒙汉皆黄色人,自黄帝建都涿鹿,北逐荤粥,黄人渐殖民于黑龙江”。
民国初年出版的《江阴县续志》《江都县续志》和《宝山县续志》等都详细记载了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各地参展的物品及获奖情况。
民初《建德县志》记载“此次国体政体同时变更,实开四千年未有之创局,一切兴废自应随之改革”。因此,该志增加了选举、教育等门类。
——据陈蕴茜、曲兵《论清末民初士绅
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
乡土史志承载着时代记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变迁有哪些史料价值。
解析:在作答“史料价值类”题目时,首先我们要从整体上对其史料价值做一个概括,即材料来源于清末民初各地的地方志,这些地方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然后要对材料中的史料价值逐一分析,据材料“考光绪乙未洋货进口册……(如洋油盛,则豆、菜油等日少;洋布盛,则土布日绌,可惧)”可知这一时期,外贸出现较大逆差,洋货充斥的记载,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半殖民地化的特征;据材料“故论者谓:非仿造洋人器物、挽回利权,则吾中华将无以为国”可知国人主张发展经济,挽回利权,可用来研究实业救国思潮;据材料“自通商以来,外洋船舶出入自如,门户洞开,毫无险要可守,故上海一隅,几为万国公共之地”可知外国船舶随意出入上海的记载,是近代国门洞开、主权丧失的反映;据材料“清宣统年间编《黑龙江乡土志》写道:‘地球有五洲,我在亚细亚洲之东’‘黑龙江为廿二省之一,在大清国东北境’‘黄帝为黄色人远祖,满蒙汉皆黄色人,自黄帝建都涿鹿,北逐荤粥,黄人渐殖民于黑龙江’”可知对国家、所属省份、种族的描述以及对主权丧失的忧虑,可用于研究近代国人主权意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据材料“详细记载了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各地参展的物品及获奖情况”可知南京劝业会的记载,可用于研究民国初年民族经济的发展情况;据材料“民初《建德县志》记载‘此次国体政体同时变更,实开四千年未有之创局,一切兴废自应随之改革’。因此,该志增加了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知国体政体变更,增加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用于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
答案:材料来源于清末民初各地的地方志,这些地方志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一时期,外贸出现较大逆差,洋货充斥的记载,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国人主张发展经济,挽回利权,可用来研究实业救国思潮;外国船舶随意出入上海的记载,是近代国门洞开、主权丧失的反映;对国家、所属省份、种族的描述以及对主权丧失的忧虑,可用于研究近代国人主权意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南京劝业会的记载,可用于研究民国初年民族经济的发展情况(或国人振兴实业,发展民族经济的奋斗历程);国体政体变更,增加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用于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
2.(2023·福建厦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6年冬至1878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
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七成烟雾。阂闲之盛,宫室之美,殆无复加矣。
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
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髫女子至八百余人。电报各异式,而总分三等。一设二十六字母,用指按之,以桌垫长短成文,而视其断续成句,此新式也……
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
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
光绪三年九月廿四日
托稷臣九格林壳罗斯书馆购觅罗阿得、弗来明金根两种《电学》、拍尔塞《藏学》(即矿藏学)……
——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
提取材料中相关历史信息,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解析:本题是史料价值类主观题,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从史料来源和史料内容两个角度进行作答。从史料来源来看,该材料出自郭嵩焘日记,由于郭嵩焘是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故其日记是研究英国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从史料内容来看,先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表述该信息反映了何种现象,最后该现象可用于研究何种问题。如材料“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电报数百千座”反映了伦敦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
答案:示例一。
信息: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电报数百千座。
史料价值:这反映了伦敦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经济和工业革命成果的第一手史料。
示例二。
信息: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
史料价值:这反映了英国代议制运行的情况,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议会制度、内阁制度;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见证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政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2.解释阐释类
题型分析 解释阐释类题目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理性分析就是应用史实进行论证,客观评判就是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影响、意义或作用。在高考历史新题型中合理解释是一种命题方式
基本分类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3)对……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首先,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述。如果材料中有“人物认识”,那就要概括人物观点,并阐述其观点。概括观点就是抓主干,阐述观点要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
其次,进行史料论证。史料论证要注意从举措和影响(评价、作用、意义)进行阐述,注意使用历史性的专业术语,进行客观、深入的评价。
具体可以按照是什么(内容、特点)+为什么+影响或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的模式来进行作答。以上内容缺一不可,必须写全。
 (2021·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附录:《小英雄歌》(节选)
小英雄,慧且聪,风姿豪迈天骨冲。英雄本原有二事,为子当孝臣当忠。读书须知辨邪正,圣经贤传相辉映。……小英雄,雄且英,家之麟凤国之桢。小英雄,休云小,少不好学行将耄。古人因文能见道,今人开智宜阅报。……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要求考生对画报提取信息,然后进行阐释,故考生的答案应包括三部分:提取信息、阐述背景、阐述影响。首先提取信息,根据材料时间“1902年6月23日”并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此时《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在这种背景下提取材料图片中的有效信息,如墙上挂着火枪,象征着保家卫国;地球仪体现了开眼看世界;结合材料“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可知“小英雄”代表的是中国新的青年一代,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独立,踌躇满志、意气飞扬,时刻准备建功立业。其次阐述背景,根据材料“1902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可知中国此种画报的出现,明显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最后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逐步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最后阐述影响,考生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画报中的内容,不难总结出影响,即“小英雄”形象体现了近代中国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答案:阐释:形象:画报中墙上挂着火枪,象征着保家卫国;桌上放着地球仪,体现了开眼看世界;中间站着一个“小英雄”,体现了他踌躇满志、意气飞扬,时刻准备建功立业。
背景: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逐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影响:“小英雄”形象体现了近代中国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2023·广东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的失败,“民主政治未能成功,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深受痛苦的源泉”。“主张联省自治”,其实是“提倡武人割据”;“希望军阀出来废督裁兵,岂不是与虎谋皮”。“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前锋队,为无产阶级奋斗,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是真的民主派。”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战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1922年6月15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并得出具体结论。(要求:结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据材料“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国家权力实际上落入了北洋军阀手中,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据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可知作者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积极扶持各地军阀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据材料“‘主张联省自治’,其实是‘提倡武人割据’”“希望军阀出来废督裁兵,岂不是与虎谋皮”,可知作者认为“联省自治”“废都裁兵”等主张都不符合中国实际,只会加剧军阀割据;据材料“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可知作者希望国民党、共产党等诸多革命力量组建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前锋队”“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是真的民主派”,可知作者高度肯定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为后来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方向,也为接下来的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答案:解读:20世纪20年代初,列强进一步加紧对华侵略步伐。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决议,使中国重新成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半殖民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军阀混战造成了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见解;在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性质,指出中华民国仍由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北洋军阀掌握政权,中国仍旧是“半独立的封建国家”。他们还批驳了其他各种政治派系为解决时局提出的不合理的政治主张,指出其空想性,并且也认识到了中国受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双重压迫,提出联合民主的国民党以便发动对国内外敌人的战争,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这为1922年7月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结论:《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是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形势的科学认识和对革命路径的有益探索,对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具有重要价值。
2.(2023·山东泰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 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窒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
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来是盟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卿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
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
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解析:第一小问印象,据材料一“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可知,19世纪西方并不看好俄罗斯;据材料二“巴黎和会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可知,20世纪初主要西方国家对苏俄持敌对态度;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得到西方的认可;综上,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经历了不看好—敌视—承认的演变历程。第二小问理解,即结合所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印象不同的原因。
答案:示例。
印象:西方对俄罗斯的印象经历了不看好—敌视—承认的演变历程。
理解:19世纪不看好俄国,是因为沙俄农奴制改革后,封建残余较为浓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沙俄致力于对外领土扩张,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封建性和保守性强。十月革命后敌视苏俄,是因为英法美不满俄国与德国单独讲和,退出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列强害怕无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威胁本国统治。20世纪30年代承认苏联的成就,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国;苏联社会稳定且经济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对俄罗斯形象塑造的不同是历史时代的反映;与西方社会变迁紧密相关;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立足于西方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需求;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并不都是理性的和客观的。
3.(2023·山东潍坊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
1982年7月,在西安康复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厕所里,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掏粪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粪池。路过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的学员张华奋不顾身积极进行营救。但因为沼气浓度过大,营救过程中张华和魏志德一同跌入粪池,魏志德窒息死亡,张华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4岁。张华牺牲后,教育部等部门发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通知,中央军委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一个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张华的牺牲同时也在全国引发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大讨论。对此,全国各大报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对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进行阐释。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据材料“教育部等部门发出……,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继续大力弘扬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据材料“在全国引发……大讨论”可知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张华牺牲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据材料“全国各大报刊……报道和评论”可知这次大讨论势必会使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衡量更加深刻,会帮助青年人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奉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崇高理想。
答案:示例。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国家对张华的高度评价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弘扬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张华牺牲引发的全国大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对实现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推动了思想解放。
这场大讨论有助于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青年人指明了积极的人生道路。3.时间尺度类
题型分析 时间尺度是指研究者在观察、分析研究历史对象时采用的时间度量工具或方法。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并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这两种学科素养
基本分类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2)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3)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评述/说明你的理解。时间尺度一般以表格、时间轴、曲线图、文字的形式来考查
此类题对把握时空观念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宏观把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题目问的是给×××进行阶段划分,则首先要看×××的发展历程,其发生转折的时间点就是切入点,其次调动所学知识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具体步骤:首先,把握趋势,划分阶段。趋势即事物发展的动向,在数字表格或曲线类题型中常见的趋势是增加、减少、徘徊、迅速增长、急剧下降、缓慢增长等。其次,根据历史背景提取重大事件。最后,根据重大事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及其意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认识。因此,不同学者基于自身认识制作的时间标尺不尽相同。
现代(世界)的时间标尺:1 000年
——据[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大卫·克里斯蒂安绘制的现代世界时间标尺予以评述。(说明: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解释、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见解;考生也可以重新绘制自己的现代世界时间标尺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图中的时间标尺,准确理解图中的时间标尺对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的界定。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及其意义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或者批判、修改等均可,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从其意义或者说视角看,上述时间标尺具有全球视野;从其阶段划分角度看,上述时间标尺将中国宋朝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并不准确;从其标志性事件看,上述时间标尺忽视了新中国成立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等。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和评析,需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自己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可,注意史实要具体,最后要扣题。
答案:示例一:上述时间标尺具有全球视野。
作者将人类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他既看到了中国宋代出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现代化因素,也看到了蒙古帝国在促进中西方沟通所发挥的作用。作者将亚洲、欧洲、美洲等都纳入现代世界范畴,肯定了全世界各地区历史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示例二:上述时间标尺将中国宋朝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并不准确。
中国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上世俗化进程加快,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政治制度和主体意识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依然处于传统农耕文明时期。宋代的繁荣并未开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兴起,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因此将新航路开辟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较为准确。
示例三:上述时间标尺忽视了新中国成立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作者并没有真正超越西方中心思想,将关注点仍然聚焦于西方世界。实际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赢得了真正独立,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逐渐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现代世界发展史上应具有重要意义。
1.(2023·辽宁沈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体育口号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体育寄于祈望一种心声和呼唤。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口号的演变。
——摘编自高玖灵《新中国体育
口号的演变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不同时期的口号和对应的年代并结合所学背景知识,选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其次,结合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升华,呼应论题。
答案:示例:体育口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体育口号是时代的产物,映衬出历史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期的50年代,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和抗美援朝保卫祖国,我国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口号;
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中苏交恶、“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为鼓舞全国人民度过难关,我国喊出“革命加拼命,人生能有几回搏”体育口号;
70年代,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中国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受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口号,帮助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经过数年困难的80年代,全国人民身心疲惫,渴望团结起来,发展经济,发展中国。于是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体育口号;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中国希望与世界接轨,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拉开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序幕;
2000年后,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想向世界展现一个全新的中国,于是喊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体育口号;
2010年后,为了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社会中自发的喊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口号,引领国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的演变,受到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折射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2023·广东河源调研)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逊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国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大部分财富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
《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
解析:第(1)问,据材料“沙逊洋行档案”结合所学得出沙逊洋行档案是一手史料,客观性和真实性高;据材料“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并结合所学得出,罗思的著作是文献资料,属于二手史料,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因个人因素、政治因素、时代因素等会影响其价值。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列强殖民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殖民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阶段、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阶段,分别说明。
答案:(1)沙逊洋行档案是一手史料,客观性和真实性高。罗思的著作是文献资料,属于二手史料,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因个人因素、政治因素、时代因素等会影响其价值。
(2)殖民体系初步形成阶段:以英国为后盾,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等输出,反映了列强以战争和商品为主要手段,对印度、中国进行殖民扩张。可用于研究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阶段:以工业、房地产、金融的投资为主,反映了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可用于研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阶段:“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失败、沙逊集团的撤退反映了英国殖民势力在华的消退,可用于研究殖民体系的瓦解。总之,《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是调查研究专著,反映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演变史,是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侵略的缩影。4.解说词类
题型分析 (1)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有很好的宣传效果。(2)写作形式:①描述型,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解说的顺序,并对说明对象进行内在或外部的描述。人物介绍、产品介绍、生产流程等解说多采用这种方法;②介绍型,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名称、功用、类型、特点、关系等依次解释明白,使观众、听众了解、熟悉;③分析型,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顺序。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为因果,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或为总分,或为并列等。其基本方法是从一般原理到特点结论,或从一系列事实中归纳出一般原理。所遵循的写作思维方式是演绎、归纳或对比;④认识型,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
基本分类 (1)请你为……写一篇解说词。(2)请你为……撰写一篇发言稿或辩论稿
1.首先,做出判断。对要解说或演讲的对象进行判定(交代时间、人物、流派、作品,表明立场或观点等);演讲辩论则需明确驳斥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如我反对西方国家将碳排放主要责任推给中国的观点)。总之,要有场景代入感。
2.其次,结合场景,锁定相关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内容、过程、特征(如艺术流派的风格或特色、与作品相关的史实简介)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说或辩论;一些具有史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还要兼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史学意义。
3.再次,做好历史事物的分析评价,谈谈其历史价值、历史地位或历史影响(如邓小平在深圳题词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意义;印象派对绘画领域的意义和贡献)。
4.最后,总结陈词,再次表明立场,并明确正确做法,共同解决问题。
 (2023·山东烟台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下的竞赛热潮”
1950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全国广大工人阶级都应积极动员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劳动竞赛;1951年2月,中央农业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丰产运动”的号召。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创新记录运动、丰产竞赛运动等
60年代前期,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新,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新一轮“比学赶帮超”群众性竞赛活动,主要目标由提高劳动生产率到提高技术水平,技术革新和技术竞赛运动掀起新高潮。同时,进一步在工业部门中开展以支援农业、增产日用品等为核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80年代以来,劳动竞赛不断改革创新。竞赛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竞赛内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赛奖励注重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2000年,中华总工会提出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
——摘编自欧阳恩良、王建超《中国共产党
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不同时代的“竞赛热潮”进行解说。
解析:材料主要述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前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时间段的竞赛热潮,据表格内容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竞赛的内容并不一致;根据题干的设问方式“阐释”,可知该题目主要作答“在不同时间段开展不同内容竞赛的原因何在”。基于以上分析,再结合所学,可以进行如下阐释:就“1950年的竞赛内容”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百废待兴;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一时期工人、农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竞赛运动,将经济生产与政治需求相结合,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保障。就“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竞赛内容”而言,6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八字方针”提出;美、苏战争威胁,国际环境恶化。这一时期的劳动竞赛以“比学帮赶超”为主题,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竞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科技领域突破发展。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竞赛内容”而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并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竞赛重视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多元激励,更注重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百废待兴;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一时期工人、农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竞赛运动,将经济生产与政治需求相结合,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保障。
6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八字方针”提出;美、苏战争威胁,国际环境恶化。这一时期的劳动竞赛以“比学帮赶超”为主题,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竞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科技领域突破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并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竞赛重视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多元激励,更注重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
1.(2023·广东云浮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世界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局部),印制于868年,高23厘米,宽843厘米,它原藏于敦煌经洞,1899年被发现,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此印刷品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表述成文。)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解说词的写作思路,其次要围绕印刷品这一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来阐述即可。
答案:示例。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字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这一唐朝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899年出土于敦煌,后流失海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这件有确切日期且图案精美的佛教雕版印刷品,直观地反映了唐朝印刷技术和印刷行业的发展状况,为早期印刷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一手史料;我们还可以从中解析出唐朝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精美印刷品的出现,得益于唐朝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它们为印刷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科举制激发了人们读书的需求,社会对书籍的需要量激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此外,文字部分的字体是楷书,结构端正严谨,这为研究唐朝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料;文字及图片部分属于佛教题材,这又为研究唐朝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及佛教文化在中国演变提供了素材。总之,唐朝这件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当时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中华文明发展成就的伟大结晶。
2.(2023·广东汕尾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民主义
主要提倡者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孙中山等
指导运动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主要成绩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清帝退位等
性质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面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任选一种方案,写一份演讲稿来争取民众的支持。(要求:明确所选方案,拟定演讲题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解析:首先要依据阶级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接着围绕思路和方案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论述的过程中要紧扣时代背景。
答案:示例。
主题: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才能救中国。
论证: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当时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本末倒置,光学习西方技术不能救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这顺应了时代潮流,掀起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类别一 选择题题型突破 题型1 反映、体现类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表现之一就是“反映、体现”类选择题在高考选择题命题中占有较大比重。
1.从知识、能力立意来看,此类试题意在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理解进而发掘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此类试题能够实现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反映、体现”考查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一般来说“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1.审题:读懂题干材料,分清限定词是属于“反映”还是“体现”等。
2.解题:关键是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或者揭示其特点。本质是深刻到制度层面、抽象到规律层次、总结到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不要用现象来表述,切忌只看历史事物的现象,不看历史事物的本质。
1.(2022·湖北卷)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解析:“秦并海内……以养四海”指秦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成于汉家”指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接汉绪……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即强调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选A项;“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中国古代一直存在,“改变”说法错误,排除B项;正式提出“大一统”(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的是春秋时期《公羊传·隐公元年》,“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2.(2022·湖北卷)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解析: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烧制的瓷器中,既有革命的标记、也有专制的标记(尼古拉二世的标记),并且在国外成为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革命政权输出的产品竟然保留有专制的标记,说明政治对现实(外汇、经济支持)的妥协,故选B项;A项只是反映材料的一部分信息,不能说明“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排除;瓷盘的出口只是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并不能打破外交孤立,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十月革命后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这一现象,从苏俄角度而言“兼有两个时代标记”是向现实的妥协,本身不涉及艺术审美旨趣(不符合革命政权身份),排除D项。
答案:B
3.(2023·湖南卷)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解析:据材料欧洲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所以欧洲各国的疆域意识加强,积极解决领土争端,故选B项;“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以偏概全,其只与材料部分信息“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相对应,排除A项;“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不合史实,17世纪时西欧国家仍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争端,排除C项;D项地图只是解决争端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主要依据,排除。
答案:B
4.(2021·全国乙卷)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解析:题干中太行山区的农民所述的“新规矩”体现了在农民家庭中,女性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尊重,这是由于女性也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有了与男子地位趋向平等的物质基础,故选B项;由“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中需要对方同意的米的开支数量看,男性的决定权还是高于女性,所以据此不能说男尊女卑的观念消亡,排除A项;按劳分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而题干中“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并没有在解放战争时期被颠覆,而且单纯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全被颠覆,排除D项。
答案:B
1.(2023·重庆巴蜀中学适应性模拟)元代科举取士强调明经,四书五经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取消汉唐以来辞赋取士之法,于是官方钦定的朱学风行海内,从太学到乡学、多以诵讲朱学为主。这反映出当时(  )
A.进士科不再是主要考试科目
B.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C.儒生的社会地位逐渐在提高
D.理学的社会影响力迅速增强
解析:据材料可知,元代科举的变化,指科举考试的内容方面的变化,以朱熹注释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表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的社会影响力迅速增强,故选D项;据材料可知,元代科举变在考试内容,并未更改考试科目,排除A项;结合所学,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儒生在元代的社会地位显著下降,元朝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有九儒十丐的说法,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广东广州调研)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颁布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此后,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下表:
年份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件数 70 77 125 242 203 173 133
这主要体现出陕甘宁边区(  )
A.民众权利意识加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
C.民事判决更加合理 D.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解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增加,材料中“男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以及表格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增加,从而得出边区人民婚姻权利意识增强,因此选A选项;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B项;民事判决因于法律条文更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排除D项。
答案:A
3.(2023·山西临汾二模)在中世纪欧洲,教堂前面往往会有城市中较大的开放空间——教堂广场,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这反映出(  )
A.教堂处于城市中心 B.市民生活自由
C.城市自治程度很高 D.教权影响力大
解析:据材料“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可知,教堂广场提供了重要活动的场所,这是因为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说明了教权影响力大,故选D项;据材料无法得出教堂在城市当中的地理位置分布,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教会提供市民活动的场所,但市民生活是否自由并不能体现出来,排除B项;材料呈现的是城市社会生活而非城市政治状况,无法得出城市自治程度是否很高,排除C项。
答案:D
4.(2023·福建莆田二模)1958年,美苏正式签订文化交流协定,在文艺、科教等领域持续展开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文化关系成为两国关系中相对稳定的内容。此后,这一政策为美国历届政府继承。这反映了(  )
A.美苏争霸重心逐步转移
B.两极格局下缓和与紧张并存
C.文化交流主导国际关系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苏进行全面冷战对峙,据材料可知同时美苏在文化领域展开交流活动,反映了两极格局下缓和与紧张并存,故选B项;美苏争霸的重心是始终是欧洲,排除A项;在1958年主导国际关系的是美苏两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非文化交流,排除C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美苏冷战结束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B题型2 表明、说明类
1.从知识、能力立意来看,“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表明”“说明”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
2.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此类试题中的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审题:注意题目反映的试题类型,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此类试题属于上述哪种情况,然后进行思考判断。
2.解题:对此类题目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应该首先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然后再看哪个选项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判断哪个选项离材料更远,哪个更接近本质。
1.(2022·全国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解析:由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可知政府由民主选举产生,是民主政治的体现,由材料“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权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热情,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的特征,故选A项;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行政区之一,拥有合法的地位,边区政府在接受国民政府领导的同时,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政权,排除B项;“社会全体”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边区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答案:A
2.(2022·天津卷)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
A.良渚文化的传承    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 D.巴蜀文化的传承
解析:由“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可以得出,这是今天山东地区,其“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承,故选C项;由“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五帝后期中原地区”可以得出,题干所述为北方黄河流域地区,良渚文化位于南方的浙江地区,二者在地理区域上不一致,排除A项;红山文化是在东北辽河流域,与今天山东地区不一致,排除B项;巴蜀文化位于今天西南的四川地区附近,与今天山东地区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3.(2022·北京卷)《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解析: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及军事、科技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得到了日本学者的赞赏,英雄所见略同,即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故选A项;结盟指结成同盟,“所见亦有暗合者”“使海内……一助矣!”强调《海国图志》对日本学者的影响,未体现中日结盟,排除B项;《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海国图志》在中国遭到冷遇,未掀起“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
答案:A
4.(2022·重庆卷)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
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题干前半句,强调11世纪以来,君权对于世俗世界生活的巨大影响。后半句强调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及启蒙运动之后,这样的影响力在消减。A选项与题干主体信息契合。B选项近代科学的其中一项作用并未在题干中提及,排除。C选项,题干未提及法律的影响,排除。D选项,题干不涉及教会影响,主要讨论世俗君权对于民间影响,排除。
答案:A
1.(202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  )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
解析:据材料可知,佛教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融入佛经,以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对自身进行中国化改造,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适应儒家思想,没有反映传统价值观的变异,排除A项;材料中看出佛教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中国社会的主观意图和努力,但对于有没有融入中国文化这一结果并无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教的内容,所以看不出道、儒、佛三者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C
2.(2023·广东惠州调研)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各地应利用目前时机大练兵三个月,一切准备好,不怕和平的万一被人破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建立民主协商制度 B.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放弃武装斗争形式 D.准备签订和平协议
解析:根据时间,以及材料可以得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基于国内形势发出的一个指示,故排除A、D两项;从“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可以看出,中共怀有极大和平诚意,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故选B项;“各地应利用目前时机大练兵三个月,一切准备好,不怕和平的万一被人破坏”可以排除C项。
答案:B
3.(2023·湖北名校联盟3月联测)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征服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政策,赢得了僧侣的支持;在政府机构中,不仅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修建宫殿时也注意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这说明波斯帝国(  )
A.试图同化被征服地区文明
B.采取灵活变通的统治政策
C.重视用神权维系王权秩序
D.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解析:据材料“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政策……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可知,波斯帝国灵活处理与新征服地区的关系,表明其统治政策灵活变动,故选B项;材料只是波斯帝国采取措施拉拢当地人维护统治,并非“同化”,排除A项;材料“修复神殿”表明其重视神权,但这只是其措施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完善的治理体系体现在国家统治方面,如政治制度等,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4.(2023·山西大同模拟)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文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67年,他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这表明(  )
A.国际关税贸易体系弊端暴露
B.法国意图实现战略自主
C.欧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去美元化成为世界潮流
解析:据材料“他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可知法国为了应对美国利用美元对法国的经济剥削,宣布利用黄金去美元化,表达了法国实现战略自主的意愿,故选B项;美国可以利用美元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的结果,与国际关税贸易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以黄金取代美元只是法国一个国家的态度,并不能代表其他欧洲国家的立场,无法体现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排除C项;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占主导的前提下,美元霸权始终占据主导,其他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挂钩,排除D项。
答案:B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二常规型材料题题型突破题型6启示认识类(10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