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
一、选择
1----5:B B C B B
6---10:D A A D A
11---15:C B A B B
16---20;A C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21.(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
说明:明初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
(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参政优势:内阁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积极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各部权利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22. 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中朝;建立察举制;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和告缗。
思想上,尊崇儒术,社五经博士。
军事上,远征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外交上,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意义:
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 6.有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2023 2024 学年第一学期11月
A.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考高一 年级 历史 学科
C.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 D.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请单击此处编辑试卷说明]
7.下列属于元朝时期维护统治的措施是( )
一、单项选择(每题 3分,20 小题,共 60 分) ①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②吐蕃由宣政院进行管理
1.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封的诸侯中,周王称 ③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 ④中央仍然执行三省六部制
同姓的为叔父、伯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8.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 )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推动家天下局面的形成
年限 1年以下 1~2 年 2~5 年 5~10 年 10~15 年 15~20 年 20 年以上
2.2000 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 40 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 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 万人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1 14
去修阿房宫,50 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
周相比( )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社会观念的变化 D.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3.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按照制度规定,其修建过程依次包括( ) 9.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出来,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供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 )
4.16.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弱化了君主权力 B.扩大内阁决策权
( )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使辅政制度更完善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0.学者陈尚胜认为:“(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
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 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 )
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 A.推行朝贡贸易和海禁 B.忽视儒家文化圈的建构
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 C.过分专注于君主专制 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11.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该制度( )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A.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 B.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D.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
高一年级历史 第 1页,共 6页 高一年级历史 第 2页,共 6页
{#{QQABIQCAoggAAhAAARhCQQ2ICAAQkBCCCAoGhFAAsAAAABNABAA=}#}
1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 17.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
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 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
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 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
A.树立了官场廉政之风 B.强化了君主专制 映了清初( )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13.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新疆各族原有社会组织 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 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清朝( ) 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18.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 )
14.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熙六年(1667 年), A.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
已有苏州民机不少于 3 400 张。“家轴而户繁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这说明了苏州( ) 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19.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 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
15.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 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 ) A.实行闭关政策
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 B.开放海禁政策
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 C.发展福建的海洋渔业
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D.采取抗安民政策
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 20.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据不完全统计,在永乐年间,有 60 个国家遣使 245 次访问
16.《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 中国,其中尼八刺(今尼泊尔)、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等 6个国家的国王多次访问中
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 国。材料说明,明朝在郑和下西洋后( )
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社会方案的经济根源是( ) A.注重平等外交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外交往非常频繁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废除海禁政策
C.黄宗羲等缺乏理论研究 D.形成朝贡外交体系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高一年级历史 第 3页,共 6页 高一年级历史 第 4页,共 6页
{#{QQABIQCAoggAAhAAARhCQQ2ICAAQkBCCCAoGhFAAsAAAABNABAA=}#}
二、材料分析(2题,共 40分) 22.(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1.(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 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
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 齐民”有 5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
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阔,参预机务,有历 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
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 O九《宰辅年表一》 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 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 ——据《汉书》 《后汉书》等
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16
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 分)
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阔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
明。(10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
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10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4分)
高一年级历史 第 5页,共 6页 高一年级历史 第 6页,共 6页
{#{QQABIQCAoggAAhAAARhCQQ2ICAAQkBCCCAoGhFAAsAAAAB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