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 1-29题每题 2分,30-33题每题 3分,共 70分。)
1-10:BABBB ABCBA
11-20:CABCD ACCDD
21-29:CADDB BDDB
30-33:BBDB
34.
答案:(1)朝代:商朝;原因: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反抗。(2分)
(2)主要内容: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地位: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4分)
(3)材料一认为可信,根据商代典籍记载判断,夏史可信;材料二认为可信,甲骨文与《史记》
相互印证(或《史记》可靠,夏史可信);材料三持怀疑态度,甲骨文中无夏史记载,商后 700年
才出现夏史记载。(6 分)
35.
【答案】(1)特点: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国家众多;政府重视。(6 分)
(2)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活动促进中国文化科技成就广泛外传。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
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
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
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综上,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地和平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形式多样;据材
料一“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和“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
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可知,内容广泛;据材料一“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可
知,国家众多;据材料一“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
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可知,政府重视
(2)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信息,玄奘西游和
鉴真东渡一个作为向西求取佛法者,一个属于向东传播佛法者,二者都是对佛法佛学的发扬
与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高僧,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作答。同时应该看到他们都是中国古代
对外和平交流的典型代表,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且都没有给交往
国家带去侵略与灾难,这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交流。本题在进行史实论证时要注
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中国古代史的其它史实”,注意结合材料以外的古代中国历史上
的同类性质的历史史实进行作答,如郑和下西洋等,注意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证严明,
言之成理即可。
1
{#{QQABTQCEogCoAAJAARgCQQl4CAKQkAECCKoGQFAEoAAAgBFABAA=}#}龙华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29 题每小题 2 分, 30-33 题每小题 3 分,共 70 分)
1 .考古材料显示, 半坡遗址发现了菜种遗存, 姜寨遗址发现了猪、羊、狗的遗骨与畜栏等养殖业遗存。 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B .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
C .原始先民农业种植技术成熟 D .中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2.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九州”中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 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涵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这主要表明当时
A.“天下一统 ”的观念产生 B.戎狄蛮夷逐渐消失 C.内紧外疏的政治体制瓦解 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道、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 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
A.代表人物具有崇高威望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思想主张体现人民意愿 D.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 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 )
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 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
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
5.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 “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 ”汉代岁首, 皇帝“大朝受贺 ”“百 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 其时全家依次列坐, 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 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 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6.2009 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 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 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
7.《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向中原迁徙,在北方建立起许多 政权,这些政权大都自称是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仍导致外族入侵 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8.魏晋南北朝时,商业交换中货币的使用不断减少,谷帛在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中的地位日益增高。这一变 化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重视 C.商业经济发展日趋衰颓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9.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 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 B.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 C.隋朝经济实力的提升 D.黄河流域经济的没落
10.唐朝后期,政府经常征调藩镇军队平叛战乱。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 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这反映出,唐朝 后期的藩镇( )
A.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B.遏制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C.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 D.重建和巩固了西北边防
高一历史 1 / 4
11.唐制规定,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 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表明唐代三省制( )
A.导致了政事堂权力膨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D.扩大了宰相权力
12.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 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 ”“心 ”“理 ”“本无 ”。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 这反映了( )
A.佛教渐趋本土化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儒学吸收佛道思想 D.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13.宋代科举制不但取消了门第限制,扩大了取士名额,考试内容也从以诗赋为主改为经义、诗赋、策论并 重,而且考中进士即可授官,无须再经吏部考试。这 ( )
A.解决了阶层固化的问题 B.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C.确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 D.空前地强化中央集权 14.《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 年),国家税收剧增到 52 101 029 石,即使与治平时 相比也增长了 4 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 王安石变法( )
A.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使北宋彻底摆脱了财政危机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局面 D.解决了北宋存在的内部危机
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不仅契丹所占的中原领土有汉人的官僚治理,而且辽境后方,据目击 者的报告,无数之官吏、文人、工匠和僧尼也来自中土……”由此可知,辽政权( )
A.悉数仿效汉人制度 B.大力发展小农经济 C.消除了民族间矛盾 D.客观推动民族交融
16.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宿、饮食、薪炭等,也 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同时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些措施(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C.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消除了地方反抗行动 17.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 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 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18.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唐代瓷器,就色泽而言,可观者仅青白二色。至宋,则于青白二色外,更能为诸种 耀目之红色、紫色,于是中国瓷色,五彩具备。这表明,宋代制瓷业( )
A.以五大名窑为代表 B.产品大量出口海外 C.在继承中取得发展 D.注重运用科技成果
19.《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的活字用胶泥刻制,“火烧令坚 ”后用于印刷。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 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 迹清楚。由此可见( )
A.文献资料时代久远不具史料价值 B.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因而可信
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的判断 D.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
20.辽宋夏金时期,部分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如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1.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据此,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 的主题是( )
时间 地区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 100 多万户 人口 230 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 20% 贡献财政收入 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上苏杭。 ”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A.北民大量南迁 B.宋代财政收入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历史渊源
22.下表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
◆洪武二年(1369 年)正月,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高一历史 2 / 4
◆洪武三年(1370 年)六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
◆洪武四年(1371 年)十二月,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据此推断,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
A.防御倭寇骚扰 B.封锁日本经济 C.限制海外贸易 D.打击走私活动
23.有学者指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不是单纯的对北方边患的消极防御,而恰恰是积极地完成中华与 夷狄的统合,他背负着“超越忽必烈的宿命”。这观点旨在强调( )
A.迁都加强了北方边境军事防御 B.明朝继承了元朝政权的正统地位
C.迁都能有效抵御蒙元残余势力 D.迁都对巩固多民族国家意义重大
24.清朝君主对于中原内地而言是皇帝,对蒙古而言是大汗,对满洲而言是族长,对西藏而言是文殊菩萨转 世,等等。说到底,皇帝并不只是某一区域的内部统治者。这反映出清朝( )
A.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 B.地方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C.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5.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违者送所司惩罚;两 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这反映了当时( )
A.清政府逐渐放弃传统华夷观念 B.一定程度上形成领土、国民意识
C.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外交体系 D.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关系
26.明清时期,出现湖广、江汉、四川、珠江三角洲等新兴农业区,东北、蒙古草原、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 获得进一步开发。这说明当时( )
A.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B.农业区域得到扩展 C.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D.重农政策持续贯彻
27.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 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 商之人,不习儒业, 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 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8.1755— 1757 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下令,欧美 国家的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 ”。这一对外政策的长期实施( )
A.断绝了中外一切经济往来 B.有效抵御了西方国家经济入侵
C.丧失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 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9.右图是清代中期画家徐扬描绘的《姑苏繁华图》(局部)。此图可用于
研究( )
A.话本诞生的社会背景 B.江南商业都会的繁盛
C.山水画派的艺术特征 D.广州一口贸易的盛况
30. 传说黄帝时代, 民神杂糅, 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 人也可以通过
天梯——“ 昆仑山 ”往来于天地之间。之后颛顼时代发生了南正重“司
天以属神 ”,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的“绝地天通 ”事件。这一变化
A. 反映了社会神灵崇拜的多元化 B. 适应了政治权威萌芽的需要
C. 体现了人们认识自然能力提高 D. 意味着社会产生了阶级对立
31.汉代画像石(砖)中, “孝子图 ”大量出现,其中以山东的丁兰刻木、老莱子娱亲、闵子骞御车失 棰、曾母投杼、孝孙原毂、赵口屠、董永侍父等最为著名。“孝子图 ”的大量出现
A.强化了宗法制下血缘关系的作用 B.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深入渗透
C.缓和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纷争 D.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32.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 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 皆言幸蜀时……贵人饮 金屑, 倏忽舜英幕。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 刘禹锡《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 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 安知国忠反谋? ”高力士曰:“贵妃诚无 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 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 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高一历史 3 / 4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 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3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区分天下公欲与个人私欲的基础上,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公欲来作为天理,而不 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满足民之欲。这一观点( )
A.反映了资产阶级诉求 B.与民本思想相契合 C.肯定了儒家纲常伦理 D.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4 题 12 分,35 题 18 分,共 30 分)
34.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尚书 ·周书 · 多士》 材料二 1920 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 道:“ 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
材料三 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 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 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 700 年以上。
——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1)材料一中的“殷”是指哪一个朝代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 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 地位。(4 分)
(3)这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夏史或者夏世系是否可信的论点。这三则材料中,哪些认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 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抱持怀疑态度 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 (6 分)
35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 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 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 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 13 次。佛教盛行, 景教、祆教、拜 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 其州七
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 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 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 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
高一历史 4 / 4
为繁华商业区。
材料二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 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 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 多卷, 精炼 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 记》一书, 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 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 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 排除千难万险, 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 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 对日 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 乃至日常生活,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 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