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一模)
历史
2023.12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人民创造历史(24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排序。(填涂字母)(8分)
2.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不同领域呈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将下列人物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填涂字母)(8分)
A.徐光启 B.希罗多德 C.徐霞客 D. 伊本·西那
农学家 地理学家 历史学家 医学家
贾思勰 王祯 ① 裴秀 ② 司马迁 塔西佗 ③ 葛洪 李时珍 ④
3.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下面这组拍摄于20世纪初期的照片中“华工”所做历史贡献是(填涂字母,双选)(4分)
图1 在欧洲的华工 图2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
A. 为一战做出了巨大付出 B.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C. 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 D.帮助中国政府收回山东主权
恩格斯强调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你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
二、船只承载历史(26分)
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
5. 请将以上船只按时序填入下图。(填涂字母)(10分)
6. 请将上述图片中序号为B、E、F的商船与其主要航行区域相匹配。(6分)
7. 由于某些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船甚至会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参考示例,对上述序号D代表的船只进行描述。(6分)
示例:“马尼拉大帆船”是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往墨西哥换回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8.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船只承载历史”的认识。(4分)
三、叙事塑造历史(22分)
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第一组: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义和团
材料一: 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 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一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三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六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9.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6分)
第二组:作为亲身经历者眼中的义和团
材料三:“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闹。”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大臣刚毅认为“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10. 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6分)
第三组:作为政治人物眼中的义和团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 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1. 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4分)
12. 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6分)
四、学校映照历史(28分)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御车马、书法、算数)等 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13. 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 “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 “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 “《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5. 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3分)
材料四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曾经寓居岳麓书院,我相信他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来源于岳麓书院。······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习近平(2020年)
16.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这一历史现象?(15分)
参考答案
一、人民创造历史(24分)
1.①B;②D;③E;④C。(每题2分,共8分。)
2.①A;②C;③B;④D。(每题2分,共8分。)
3.A、C(双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4.人民带着预期的目的创造历史;历史是由自身愿望和外部作用合力的结果;人民由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组成;人民既包括杰出人物,也包括普通民众;(任一点2分,共4分;其他理解的表述若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5.①F;②E;③B;④C;⑤D。(每题2分,共10分。)
6.①E;②B;③F。(每题2分,共6分。)
二、船只承载历史(26分)
7.水平一:背景+事件经过或内容+贡献(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意义或影响)(6分)
嘉兴南湖红船是1921年中共一大(2分)的会场闭幕地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者,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也是“红船精神”的孕育所。(2分)
描述中必须包括以下三个关键词:1921年(2分);中共一大或中共成立(2分);见证者、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红船精神(任一2分)
水平二:描述中要素不够全面。缺少时间或内容经过或历史贡献(历史意义)(2-4分)
水平三:描述完全与史实不符。(0分)
8.水平一:能够全面、准确的理解和高度概括。(4分)
船是人类进步的时代反映;船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船是科技发展的标志;船是沟通人类文明的载体;船是人类交往的载体;船是经济贸易和政治往来的载体;(每点2分,共4分)
水平二:从不同层面较为具体的表述, (2分)
船为不同地区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船只扩大了商贸活动的区域;船只带来了世界各洲之间贸易开展,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任一点1分)见证人类科技发展的成就,也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1分)
水平三:回答与问题无关(0分)
三、叙事塑造历史(22分)
9.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6分)
水平一:能够准确、完整地提取信息和概括指明(5-6分)
1.命名、定位或称谓不同;(3分)原因分析角度不同;(3分)
水平二:概括和指明的视角不全,指明的表述不够全面和准确。(3-4分)
示例:材料一对于义和团定位是“运动”,材料二对于义和团定位是“战争”;(视角1分,具体说明各1分,共3分;)原因或起因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中国内部因素,传统社会和地域性的影响;西方宗教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材料二侧重外部因素中外矛盾,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的矛盾冲突与激化;外国列强的侵略带来了民众不满与激愤。(视角1分,具体说明各1分,共3分;)材料一研究侧重是地域性和宗教性;材料二关注的是列强的侵略和冲击。
水平三:回答与问题无关或表述不到位。(0-2分)
10.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6分)
水平一:能够依据材料准确地概括表达(6分)
材料三:纪律严明,斗争对象明确,反洋教;(2分)
材料四:为国纾难,纪律严格;(2分)(突出国家层面)
材料五:滥杀,焚烧教堂反对洋教;(2分)
水平二:概括不够准确和全面(3分)
1分情况:材料三:爱护百姓、反对信教;材料四:积极抵抗入侵、严于律己;材料五:残暴。
水平三:回答与材料无关。(0分)
0分情况:材料三:反对帝国主义;
11.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4分)
水平一:能够依据材料准确地概括表达(6分)
材料六:民众祸乱,引起战争;(2分)材料七: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2分)
水平二:概括不够准确和全面(3分)
1分情况:材料六:匪徒,乱党;材料七:反帝反封建;
水平三:回答与材料无关。(0分)
0分情况:
12.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6分)
水平一:能够全面深刻的解释“历史三重性”的理解。(5-6分)
对于过往的历史事件,会因为不同的研究视角、切身感受和政治诉求而形成不同的看法与解释。
示例:作为历史事件而言,后世学者研究所形成的认识表述会有差异;作为历史经历的看法也各有不同;作为随着政治和社会形势需要,对于过往的历史事件,也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其目的是服务于自身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诉求。
水平二: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准确。(3-4分)
作为过往的历史事件,对其真相的全面准确的了解是各有差异,对其历史认识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显得非常复杂和困难;
史料占有的程度不同;政治立场、研究视角、切身利益等因素影响;(每点2分,共计6分)
水平三:回答问题与题目无关,或仅是简单表述教科书中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0-2分)
四、学校映照历史(28分)
13.中国:强调人的的全面发展;重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外国:强调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重对自然探讨(理性思维)(每点2分,共4分)
14.水平一:分析的准确、全面、综合性强(5-6分)
中:儒学/理学伦理道德的影响; 外:基督教伦理的影响;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一点,2分;西方两点,每点2分,共6分)
水平二:分析不够全面、准确(3-4分)
科举制度的推动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印刷术的技术提高; 王权的加强和城市自治的需要。
水平三:回答与问题无关。(0分)
15.按角度回答:如考试内容的变化、考试形式的变化、考试制度的变化(每个角度1分,共三个角度,3分)
按照变化过程回答:从传统儒学教育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知识;(2分);注重中西比较和文化本位主义(1分)
按照教育内容具体变化回答:内容变化,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借鉴西学的过程中注重中外比较;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每点1分,共3分)
16.小论文。
【答案】
参考观点:
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是: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 (8分)
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5~8分)
1.中西学校教育发展变化既是社会和时代推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
2.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各有特色,别具一格,但都是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背后反映的是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基因与演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可以相互借鉴与融通。
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1~4分)
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无观点、无论证。(0分)
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5分)
水平3:能在所学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4-5分)
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1~3分)
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0分)
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 (2分)
水平3:叙述结构完整。(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1:仅罗列史实。(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一模)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