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认真保管好。
3.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 )
A. 以修身本 B. 以格物为本
C. 以平天下为本 D. 以礼记为本
2. 先秦时期有学派提出“节俭”“尚贤事能”“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等思想,这个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战国末期出现了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这一转变说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B. 诸子百家的思想渐趋雷同
C. 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D. 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
4. 林则徐在谪戍新疆伊犁的途中,致信友人说:“彼(英国)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进行了“师夷长技”的思考 B. 因为免官导致意志消沉
C. 难以战胜船坚炮利英国 D. 看不到富国强兵的出路
5. 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古议院考》,提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认为上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萌生了议院制度的锥形。由此可知,梁启超( )
A. 鼓吹西学反对儒学思想专制 B. 认为古代政治比西方优越
C. 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D. 为立宪运动寻找历史依据
6. 古代的中国习惯以“天下”一词言说人类生存空间(实际运用中往往指中国),但到了晚清,逐渐代之以“瀛环”“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描述中国以外的域外空间。这一变化( )
A. 表明传统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
B. 体现由“师古”到“师夷”的重大转变
C. 契合列国并立的近代全球秩序
D. 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文明深刻探索
7. 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A. 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B. 提倡禁欲主义
C. 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D. 反对宗教神学
8. 陈独秀在1923年1月发表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写道:“无产阶级客观的力量是随着资产阶级之发达而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既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无产阶级便更不用说了。”这种认识
A.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B. 科学分析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C. 认为党的工作重心应是开展工农运动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9.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 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 B. 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 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 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10.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1978 81491 149229 23042 230.91
1988 122645 650473 35032 1442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 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 B. 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 D. 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11. 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运用与发明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运用与发明。”下列哪项发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 B. 爱迪生发明电灯
C. 贝尔发明电话 D. 诺贝尔成功研制炸药
1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批判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文化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并分析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认为:“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动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15世纪以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运用于解决那个城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英、美是怎样基于自身利益需要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的?
材料三 先发国家在获取有限的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进而获取资本回报方面具有无法超越的优势,理应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个别先发国家以狭隘的“国家利益至上”为由,充分享受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收益却逃避承担应有的国际义务,频繁动用国内法干预他国的国内经济政策,以非市场手段干预干扰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权威和国际组织的治理机制,严重削弱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效力。
——张明之《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中国的对策。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认真保管好。
3.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 )
A. 以修身为本 B. 以格物为本
C. 以平天下为本 D. 以礼记为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审题,答案在题中。格物只是程朱一派修身的出发点;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故选A项。
2. 先秦时期有学派提出“节俭”“尚贤事能”“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等思想,这个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墨家的思想主张是节俭、尚贤、非攻,D项正确;儒家的思想主要有“仁”、“克已复礼”、“仁政”等,排除A项;道家的思想是“道”、“无为”、“辩证法”,排除B项;法家思想有“法、术势”、“以法治国“等,排除C项。故选D项。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战国末期出现了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这一转变说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B. 诸子百家的思想渐趋雷同
C. 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D. 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体现出不同阶级对社会变革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思想,体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当时尚未建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诸子百家的思想不是雷同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综合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出现而未说儒家思想完全失去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 林则徐在谪戍新疆伊犁途中,致信友人说:“彼(英国)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进行了“师夷长技”的思考 B. 因为免官导致意志消沉
C. 难以战胜船坚炮利的英国 D. 看不到富国强兵的出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林则徐在致朋友的信中提及:“英国的大炮比我方大炮的射程要远很多,这是武器装备不如人家……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既远调百万貔貅,岳飞、韩世忠在世也只能束手无策……”,说明林则徐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认为应该向西方学习,进行了“师夷长技”的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没有涉及到“师夷长技”的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5. 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古议院考》,提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认为上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萌生了议院制度的锥形。由此可知,梁启超( )
A. 鼓吹西学反对儒学思想专制 B. 认为古代政治比西方优越
C. 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D. 为立宪运动寻找历史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联系所学可知,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材料“《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 之庶人,《孟子》 之国人,下议院也”体现梁启超为立宪运动寻找历史依据。所以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鼓吹西学反对儒学思想专制”,也没有将古代政治和西方政治进行比较,所以排除AB;维新派托古改制宣传的是君主立宪思想,排除C。
6. 古代的中国习惯以“天下”一词言说人类生存空间(实际运用中往往指中国),但到了晚清,逐渐代之以“瀛环”“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描述中国以外的域外空间。这一变化( )
A. 表明传统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
B. 体现由“师古”到“师夷”的重大转变
C. 契合列国并立的近代全球秩序
D. 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文明的深刻探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的中国习惯以‘天下’一词言说人类生存空间(实际运用中往往指中国),但到了晚清,逐渐代之以‘瀛环’‘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描述中国以外的域外空间。”可知,关于“天下”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中国,而到了晚清之后,逐渐代之以“瀛环”“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这一变化说明受到当时社会及世界环境的影响,契合列国并立的近代全球秩序,C项正确;传统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由“师古”到“师夷”的重大转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文明的深刻探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 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共同之处是
A. 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B. 提倡禁欲主义
C. 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D. 反对宗教神学
【答案】AC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都带有反封建的色彩,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反对的是封建基督教神学。所以本题答案选AC,BD只符合文艺复兴。
8. 陈独秀在1923年1月发表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写道:“无产阶级客观的力量是随着资产阶级之发达而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既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无产阶级便更不用说了。”这种认识
A.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B. 科学分析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C. 认为党的工作重心应是开展工农运动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题中的时间“1923年1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夕。根据题中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都很弱小,不能成为独立的革命势力,也就是说他主张国共合作。所以本题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9.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 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 B. 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 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 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等人的注疏,实质上是否定教会的权威,这一做法与路德宗教改革一致,故选A项;B项是表象,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否定天主教会,并非否定上帝或《圣经》的权威,故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0.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1978 81491 149229 23042 23091
1988 122645 650473 35032 1442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 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 B. 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 D. 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时间是“1978-1988”,表格显示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客运量都大幅度上升,这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A项正确。表格中交通方式在改革开放前已经存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故选A项。
11. 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运用与发明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运用与发明。”下列哪项发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 B. 爱迪生发明电灯
C. 贝尔发明电话 D. 诺贝尔成功研制炸药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快速展开的实际需要,这是客观实践需要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例而非科学研究在前,其后推动实践进步的事例,答案选A,B C D三项均是科学研究在前,其后推动实践进步的事例。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蒸汽”的力量·蒸汽机的发明
1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批判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强调对生活保持乐观,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这是浪漫主义风格,A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强调批判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印象主义强调光与色的变化,排除C项;现代主义更多的表达迷茫、困惑等情绪,排除D项。故选A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文化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并分析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答案】(1)想通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都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同:都反对君主专制。
异:孟德斯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原因:①经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政治: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欧洲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③文化:中国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实行思想控制;欧洲人文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解析】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依据材料一“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等角度思考回答。
(2)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二“天下为主,君为客”从反对专制角度回答;不同点孟德斯鸠提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黄宗羲却没有;第二小问原因结合黄宗羲生活时代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想角度归纳回答。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认为:“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论点: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和发展阐释: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此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道路就是救亡图存,严复将德、智、体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为救亡图存服务;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此时中华民国政府主张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以西方的自由平等为核心,适应了培育新国民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切的需要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毛主席提倡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适应了建设新中国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习主席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和大国振兴、实现中国梦有关。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严复认为:“讲教育者……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可从“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和发展阐释”进行立论,结合甲午战后救亡图存需要、辛亥革命后培育新国民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及进入21世纪后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进行分析阐述。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动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15世纪以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运用于解决那个城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英、美是怎样基于自身利益需要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的?
材料三 先发国家在获取有限的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进而获取资本回报方面具有无法超越的优势,理应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个别先发国家以狭隘的“国家利益至上”为由,充分享受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收益却逃避承担应有的国际义务,频繁动用国内法干预他国的国内经济政策,以非市场手段干预干扰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权威和国际组织的治理机制,严重削弱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效力。
——张明之《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中国的对策。
【答案】(1)基本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及列强的殖民扩张;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经济治理制度的逐步建立。
(2)新航路开辟后,为争做世界霸主,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确立自由贸易为其国策,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原则。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成为工业化强国的美国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和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的“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主导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在其中拥有特殊地位,实质主导了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3)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并存。挑战: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所谓“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中国的对策:遵循共同利益、平等自愿、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发挥WTO、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体平台的长效治理机制作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解析】
【详解】(1)从15世纪以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需结合所学内容作答,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生产力的进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条件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进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扩大以及国家经济治理制度的建立等。
(2)英国在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方面贡献主要是包括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自由主义原则等。美国的贡献主要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和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的“门户开放”原则。二战后主导了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的建立等。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的机遇主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并存。挑战则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所谓“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融入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名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