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阜阳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二调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第16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所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稻 釜 丝 舟 木
黄河 粟 鬲 皮 车 土
A. 南北文化各具特色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文明时代已经到来 D. 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谷物、炊器、衣料、交通工具、建筑材料方面都有所差异、各有特色,可知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A项正确;材料仅能体现“多元”,无法反映“一体”,排除B项;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产生标志着进入文明时代,而材料中尚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流,无法得出区域文化联系密切,排除D项。故选A项。
2. 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
A. 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 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 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 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B项正确;材料强调百家争鸣,无法说明法家成为主流思想,排除A项;“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与材料中强调的百家争鸣不符,排除C项;“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3.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该学者重在说明
A. 郡县制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 关中地区享有特权生活富足 D. 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关东地区社会各阶层对秦王朝统治的怨愤,而关东地区正是六国旧地,说明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D项正确;秦灭六国,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且秦统一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排除B项;秦始皇时期,关中和关东地区处于同样的政策之下,且底层民众也不可能生活富足,排除C项。故选D项。
4. 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
A. 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 炼铁私营导致与国争利
C. 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 铁业官营利于国家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可知,桑弘羊认为要将炼铁收归官办,这有利于国家实力的增强,打击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D项正确;桑弘羊认为私人炼铁会使百姓获得兵刃制造的方法,不利于国家稳定,而非特指聚众叛乱,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炼铁,未涉及利益争夺,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私人冶铁降低了兵器质量,排除C项。故选D项。
5. 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割据政权,其统治之下的人民主要是汉族,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汉化政策( )
A. 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B. 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
C. 巩固了自身割据政权 D. 最终导致了汉族王朝的覆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时期的中原汉族封建化程度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内迁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封建化进程,从而巩固了割据政权,C项正确;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的是南迁的汉族而非内迁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消除”表述绝对,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无法消除民族矛盾,排除B项;西晋亡于少数民族政权后,汉人南下建立东晋政权,与十六国中的前秦政权对峙,排除D项。故选C项。
6. 下表所示为北周、隋、唐建立初期册封前代帝王的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朝代 举措
北周 政权建立之初,即封魏帝为宋公
隋朝 封周静帝“为介国公,邑万户,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
唐初 开国二代皇帝尊崇、礼遇周、隋帝胄为“二王”
A. 强化二王三恪礼仪 B. 宣传儒家的纲常伦理
C. 继承西周分封制度 D. 减少政权更迭的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周至隋唐时期(中国)。据所学解读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北周、隋、唐建立初期册封前代帝王的举措都是为了缓和与前朝王室贵族的矛盾,减少政权更迭的阻力,D项正确;二王三恪指的是尊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赠予封邑、祭祀宗庙,而材料中的举措本质上还是为了政权平稳更迭,而非强化礼仪,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宣传儒家纲常伦理的详细论述,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与西周分封制度无关,继承西周分封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7. 《长安三万里》暑期热播,其中讲述李白(商贾之子)曾多次试图以“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请见当权的人)之举进入仕途,然始终抑郁不得志,让人唏嘘不已。由此可知( )
A. 科举制未能突破门第之见 B. 科举制尚未占据主流
C. 干谒制破坏科举的公平性 D. 唐代选官制度多元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李白曾多次试图通过“干谒”的方式进入仕途,这表明唐代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其他途径可以成为官员,唐代选官制度多元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科举制未能突破门第之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其他选拔官员的方式占据主流,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干谒制破坏科举的公平性,因为它也是一种选官制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画中主要人物分别是:右坐者为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吐蕃使臣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从人物比例看,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典礼官居次,禄东赞虽然位置在前,比例却是第三,众侍女比例最小。这种比例关系( )
A. 突显唐朝盛世景象 B. 符合文人画的写意特点
C. 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 体现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人物比例看,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典礼官居次,禄东赞虽然位置在前,比例却是第三,众侍女比例最小。”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等级秩序和伦理关系,因此《步辇图》中不同人物的比例不同,凸显的是人物的身份地位,C项正确;材料的设问与突出唐朝盛世景象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写意特点,排除B项;《步辇图》的比例关系并未突出异域风情,排除D项。故选C项。
9. “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帅’是安抚使,‘漕’是转运使,‘宪’是提刑按察使,‘仓’是提举常平使。这四个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可见,宋代监司官( )
A. 等级最高的是“漕” B. 从不同方面进行监控节制
C. 人员结构复杂冗繁 D. 杜绝地方各州的贪腐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这四个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及所学知识可知,路是北宋的监察区,四监司分化了地方的军权、司法权、财政权等,说明宋代监司官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节制,B项正确;仅凭材料“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并不能说明等级最高的是“漕”,排除A项;材料说明宋代监司官分四种,且职责不同,并不能说明其人员结构复杂冗繁,排除C项;“杜绝地方各州的贪腐行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0. 《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据此可知,该制度的目的是( )
A. 接受各部族首领前来朝贡 B. 方便君臣交流渔猎技艺
C. 协调朝廷与各属部关系 D. 利于处理对外交往事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时捺钵制度是辽朝皇帝在四季带领军队臣僚出巡、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控制和安抚属部,协调朝廷与各属部的关系,C项正确;“接受各部族首领前来朝贡”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A项;“方便君臣交流渔猎技艺”属于对材料的片面解读,只展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排除B项;该制度侧重朝廷与各属部的关系,而非对外交往事务,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运送商品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 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
C. 外贸税收成为国家收入重要支柱 D. 考古证明抑商政策废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从“南海一号”的发掘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中国向外运送商品时,瓷器占据多数,说明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瓷器的地位,不能说明国家收入主要依赖外贸税收,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的考古发掘无法证明抑商政策废弛,且南宋时期,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2. 下表为中国古代某著作所记载的内容。由此可知,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
类型 主要内容
数学 提出“会圆术”,即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
天文 翔实描绘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
科技发明 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团钢”“灌钢”等技术
A. 《九章算术》 B. 《周髀算经》 C. 《梦溪笔谈》 D. 《授时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数学”“天文”“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可知,该书籍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科技书籍,且凭“活字印刷”断定其成书年代在宋代及以后,因此该著作最有可能是《梦溪笔谈》,C项正确;《九章算术》是成书于汉朝的数学著作,排除A项;《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排除B项;《授时历》是元朝的天文书籍,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廷杖产生于东汉时期,但并非一种常规刑罚;到了明代,廷杖就变成了皇帝惩罚官员最常用的手段。明中期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重毡叠,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官宦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廷杖的演变反映出明朝( )
A. 不畏强权的文臣风骨 B. 专制皇权的急剧膨胀
C. 宦官专权的政治黑暗 D. 司法体系的缺失不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廷杖成为皇帝惩罚官员的常用手段,而且由开始的“不去衣”廷杖发展到后期“去衣”廷杖,皇帝用廷杖打压文人士大夫,实现真正的“唯我独尊”,这是皇权急剧膨胀的显著表现,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文臣被廷杖,无法反映其不畏强权,排除A项;宦官专权的本质是皇权的强化,排除C项;皇帝使用廷杖惩罚官员是对司法制度的挑战与亵渎,但不能就此理解为明朝司法体系的缺失不足,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
A. 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B. 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的一体化
C.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 改变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单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废除藏王制度,由中央任命的驻藏大臣处理相关事务,体现出了大一统理念,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华、夷的区分,排除A项;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改变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格局”表述不准确,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描写杜少卿、余特等人物时讴歌了以孝悌为中心的宗法观念,在描写匡超人、荀玫、严致中等人时把背离孝悌观念作为其堕落的依据。这表明作者意在( )
A. 将李贽异端思想具体化 B. 倡导儒学观念与时俱进
C. 创建市民阶级新道德观 D. 宣扬传统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表明吴敬梓希望士人能弘扬以孝悌为中心的宗法观念,以对抗道德堕落的颓败世风,体现了作者宣扬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意向,D项正确;李贽的“异端”思想表现在他主张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这一点材料并不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学要与时俱进,排除B项;孝悌观念并不是新的道德观,排除C项。故选D项。
16. 1859年,英国对法国进口货物征收大约15%的税率,比当时中国对同类货物所征收的进口税率高2~3倍,这表明当时( )
A. 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意图降低关税抵制倾销
C. 协定关税的危害深重 D. 列强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5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对于同类货物,中国进口关税远远低于英国,这是由于清政府与列强间的协定关税政策,列强可利用协定关税来压低中国关税,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从而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带来深重危害,C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已经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提高关税才能抵制倾销,排除B项;当时列强的侵略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的官僚制度大体是延续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以三公之首的丞相,九卿和其他官员组成的行政体制就是外朝廷,具有统领百官,协助皇帝下达执行朝廷政务的权利。汉武帝出于皇权危机感也为了不处处受丞相辖制,从而决定组建完全听从自己诏令的宫内决策机构。他从与外朝官员没有瓜葛的文学出众的人和底层官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并授予他们中常侍给事中加官(本职之外兼任别的官职),让其能出入皇帝左右参政议政。这些由皇帝亲信侍从官形成的决策议政机构,称之为内朝廷。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 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时期内朝和外朝的权限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三省职责分工,并简评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原因,并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答案】(1)权限职责:由皇帝亲信近臣组成的中朝(内朝)直接参与决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负责执行政策和管理事务。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分工: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简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历朝产生深远影响;三省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集体议政,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6分,任答三点)
(3)原因:明朝内阁仅有票拟权,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是皇帝集权的工具,阁臣不具有法定的统率群臣的地位。趋势:相权日益被分散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武帝时期。第一小问权限职责,根据材料一“汉武帝出于皇权危机感也为了不处处受丞相辖制,从而决定组建完全听从自己诏令的宫内决策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朝权限职责:由皇帝亲信近臣组成的内朝直接参与决策,外朝权限职责是负责执行政策和管理事务。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他从与外朝官员没有瓜葛的文学出众的人和底层官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并授予他们中常侍给事中加官(本职之外兼任别的官职),让其能出入皇帝左右参政议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第一小问三省职责分工,根据材料二“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责分工是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
第二小问简评,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从决策、加强皇权、分工合作与历史影响等角度来分析,从决策看,集体议政,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从加强皇权来看,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从分工合作来看,三省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从历史影响来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与“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仅有票拟权,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是皇帝集权的工具,阁臣不具有法定的统率群臣的地位。
第二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三“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趋势是相权日益被分散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
战国 出现了商业区“市井”
西汉 都市商业繁荣
王莽新朝 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唐代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两宋 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江陵
明清 北京、苏州、湖州、杭州等传统大都会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等若干市镇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整理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古代商业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1:
论题:商业中心的转移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阐述:王莽新朝处于两汉之交,因北方开发较早,人口众多,并且商贸往来频繁,所以北方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而当时南方地区尚未得到有力的开发,故王莽新朝时期的五大商业都会除成都外,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动荡,而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使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唐朝时的商业中心不少分布在南方。两宋之际的战乱使北方人口又一次南迁,劳动力和技术经验均向南方聚集,加之前期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两宋及明清时期,大部分商业中心都分布在南方地区。
总结:商业中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地域分布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
示例2:
论题:商业中心分布受商贸通道变迁影响。
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基本思路:唐朝京杭大运河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广州一带可与外国交流,故江南市镇发达。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可知,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从战国时期出现商业区到明清时期已有大都会及若干商业市镇,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愈大,而且由北方到南方逐渐扩展,且一些城市兼具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功,因此,本题的论述可以从商业中心的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商业中心分布与商贸通道的变迁等角度展开,注意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此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西方开始迅猛发展,而中国尚处于蒙昧状态。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而不是世界的中央。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答案】19. 特点:中西交流的桥梁是传教士;翻译大量西方书籍;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相互性。(任答两点)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20. 转变:由轻视慢待西方文化到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原因:近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之际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可得出中西交流的桥梁是传教士;根据材料“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可得出翻译大量西方书籍;根据材料“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可得出;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相互性。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此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西方开始迅猛发展,而中国尚处于蒙昧状态。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及所学可得出: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据材料“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及所学可得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第一小问转变:根据材料“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可分析出由轻视慢待西方文化到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可分析出近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根据材料“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可分析出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阜阳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二调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第16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所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稻 釜 丝 舟 木
黄河 粟 鬲 皮 车 土
A. 南北文化各具特色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文明时代已经到来 D. 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2. 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
A. 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 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 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 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3.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该学者重在说明
A. 郡县制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 关中地区享有特权生活富足 D. 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4. 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
A. 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 炼铁私营导致与国争利
C 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 铁业官营利于国家稳定
5. 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割据政权,其统治之下的人民主要是汉族,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汉化政策( )
A.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
C. 巩固了自身割据政权 D. 最终导致了汉族王朝的覆灭
6. 下表所示为北周、隋、唐建立初期册封前代帝王的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朝代 举措
北周 政权建立之初,即封魏帝为宋公
隋朝 封周静帝“为介国公,邑万户,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
唐初 开国二代皇帝尊崇、礼遇周、隋帝胄为“二王”
A. 强化二王三恪礼仪 B. 宣传儒家的纲常伦理
C. 继承西周分封制度 D. 减少政权更迭的阻力
7. 《长安三万里》暑期热播,其中讲述李白(商贾之子)曾多次试图以“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请见当权的人)之举进入仕途,然始终抑郁不得志,让人唏嘘不已。由此可知( )
A. 科举制未能突破门第之见 B. 科举制尚未占据主流
C. 干谒制破坏科举的公平性 D. 唐代选官制度多元化
8. 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画中主要人物分别是:右坐者为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吐蕃使臣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从人物比例看,唐太宗比例尺度最大,典礼官居次,禄东赞虽然位置在前,比例却是第三,众侍女比例最小。这种比例关系( )
A. 突显唐朝盛世景象 B. 符合文人画的写意特点
C. 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 体现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9. “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帅’是安抚使,‘漕’是转运使,‘宪’是提刑按察使,‘仓’是提举常平使。这四个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可见,宋代监司官( )
A. 等级最高的是“漕” B. 从不同方面进行监控节制
C. 人员结构复杂冗繁 D. 杜绝地方各州的贪腐行为
10. 《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据此可知,该制度的目的是( )
A. 接受各部族首领前来朝贡 B. 方便君臣交流渔猎技艺
C. 协调朝廷与各属部的关系 D. 利于处理对外交往事务
11.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运送商品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 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
C. 外贸税收成国家收入重要支柱 D. 考古证明抑商政策废弛
12. 下表为中国古代某著作所记载的内容。由此可知,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
类型 主要内容
数学 提出“会圆术”,即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
天文 翔实描绘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
科技发明 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团钢”“灌钢”等技术
A. 《九章算术》 B. 《周髀算经》 C. 《梦溪笔谈》 D. 《授时历》
13. 廷杖产生于东汉时期,但并非一种常规刑罚;到了明代,廷杖就变成了皇帝惩罚官员最常用的手段。明中期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重毡叠,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官宦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廷杖的演变反映出明朝( )
A. 不畏强权的文臣风骨 B. 专制皇权的急剧膨胀
C. 宦官专权的政治黑暗 D. 司法体系的缺失不足
14.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
A. 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B. 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的一体化
C.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 改变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格局
15.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描写杜少卿、余特等人物时讴歌了以孝悌为中心的宗法观念,在描写匡超人、荀玫、严致中等人时把背离孝悌观念作为其堕落的依据。这表明作者意在( )
A. 将李贽异端思想具体化 B. 倡导儒学观念与时俱进
C. 创建市民阶级新道德观 D. 宣扬传统儒家伦理道德
16. 1859年,英国对法国进口货物征收大约15%的税率,比当时中国对同类货物所征收的进口税率高2~3倍,这表明当时( )
A. 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意图降低关税抵制倾销
C. 协定关税的危害深重 D. 列强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的官僚制度大体是延续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以三公之首的丞相,九卿和其他官员组成的行政体制就是外朝廷,具有统领百官,协助皇帝下达执行朝廷政务的权利。汉武帝出于皇权危机感也为了不处处受丞相辖制,从而决定组建完全听从自己诏令的宫内决策机构。他从与外朝官员没有瓜葛的文学出众的人和底层官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并授予他们中常侍给事中加官(本职之外兼任别的官职),让其能出入皇帝左右参政议政。这些由皇帝亲信侍从官形成的决策议政机构,称之为内朝廷。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 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时期内朝和外朝权限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三省职责分工,并简评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原因,并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
战国 出现了商业区“市井”
西汉 都市商业繁荣
王莽新朝 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唐代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两宋 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江陵
明清 北京、苏州、湖州、杭州等传统大都会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等若干市镇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整理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古代商业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此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西方开始迅猛发展,而中国尚处于蒙昧状态。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而不是世界的中央。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