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杏坛中学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质量监测考试
九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
A. 反抗英国压迫 B. 建立民主政治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推动民族独立
2.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 煤炭和钢铁 B. 电力和石油 C. 冶金和采矿 D. 交通和化工
3.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笔记,图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
A. 推广大众教育 B. 注重垄断组织的发展
C. 注重环境保护 D. 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
4.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A. 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 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 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5.漫画小天地,展现历史大舞台。如图漫画反映了哪次会议的内容(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6.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导致1925~1937年工业产值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  )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实行自由贸易 C. 推行余粮收集制 D. 实施国家工业化
7.《罗斯福炉边谈话》中记载:“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一措施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8.“至少是美国——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 干预的结果却大同小异。”上述文字中提到的“国家干预”始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苏联模式
9.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两极格局形成
10.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它的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它把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视为其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它”指的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印度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  )
A.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C.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 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置
13.历史框架图能帮助我们掌握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下面框架图中适合填入“?”处的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年农奴制改革 C. 新经济政策 D. 赫鲁晓夫改革
14.如图漫画反映了(  )
A. 德国分裂 B. 欧洲联合 C. 东欧剧变 D. 苏联解体
15.如图是某学校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组织开展的历史主题活动,据下图内容判断,他们活动的主题是(  )
A. 动荡不安的亚非拉国家 B.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 D. 二战后亚非拉经济的发展
16.据新华社报道,历时近10年的中美贸易争端案,经世界贸易组织仲裁庭裁定中国胜诉。这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合法利益,而且捍卫了多边贸易体制。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
A. 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带有明显大国强权色彩
C. 具有解决世界贸易争端职能 D.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17.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占领伊拉克。这说明(  )
A. 霸权主义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 B. 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C. 国际恐怖主义仍然存在 D. 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动荡
18.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下图漫画(  )
A. 揭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罪行 B. 体现法国意在引发新战争
C. 再现1940年人们的抗议场面 D. 预测战火将会再一次燃起
19.。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 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  )
A.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 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 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 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
20. 图1至图3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A. 北约组织的成立 B. 华约组织的成立 C.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第Ⅱ卷 材料解析题(共30分)
1.新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唯物史观】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在闭关自守时期,日本人已了解欧洲人在数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但没有注意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同样,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新领导人”关于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改革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3分)
【历史解释】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 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 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们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这种态度下的战争性质。(2分)
【时空观念】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西方经济的崩溃”的具体表现。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苏联政治体制的态度变化,指出美国模仿苏联模式的方式。(2分)
【家国情怀】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 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更好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
——习近平《为建设更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4)依据材料四,写出阻碍全球化的主要因素。请你概括出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3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革命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的成果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这一创新主要变化是:通过立法, 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 议会的权力大幅度提高, 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 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英国民主化改造的高额财产资格将大多数国民排除在选举之外。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全新的政治体制”名称及创造这一体制过程。(3分)
材料二 1787年《联邦宪法》体现美国革命者为确保《独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价值作出的制度安排……独立后的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 互相制衡。美国的民主是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 如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的目的。(2分)
材料三 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等方案,内容涉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最低存款保险、对困难户的住房保障和廉价住房供应等。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3分)
3.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8年 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1949年 德国分裂
1949年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___①___
1961年 不结盟运动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___②___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并补全史实。(4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 确定一个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80-100字左右)(8分)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质量监测考试
九 年 级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A D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A B C A D B C
第Ⅱ卷 材料解析题(共30分)
1.(1)观点: 日本只学习增强民族力量的内容。实践:日本在改革中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或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回答一点即可)
(2)满怀信心、积极支持。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爆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怀疑到感兴趣甚至模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支持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1)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3)背景: 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严重(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 胡佛政府不能抑制危机蔓延。评价: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1)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结束标志: 苏联解体。①万隆会议②欧盟成立
(2)示例一:
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不断加剧。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德国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美国为首建立起“北约”,以苏联为首建立起“华约”,“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结论: 总之,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二战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示例二:
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的变化。
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崛起,在美国的扶持下, 日本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结论: 总之,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统治政策,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杏坛中学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