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3年云学名校联盟高一年级 12月联考
历史试卷
考试满分:100分 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北石家河遗址持续时间跨度为距今5900年至38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群,古城城址面积巨大,墙体高耸,城壕宽广,气势宏伟,是同时期亚洲规模最大的城市,被誉为“上古第一城”。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古城先民已摆脱对采集渔猎的依赖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D.石家河先民率先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据表 1, 可推知( )
三晋法家 商鞅重“法”, 法是“治之本”, “法任而国治”
申不害重“术”,“因任而授官, 循名而责实, 操杀生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
慎到重“势”,“势”者, 君主之权位也, 强调权力出于一孔。
齐法家 重视“道法”,“明王在上, 道法行于国”
表1 三晋与齐法家对照表
A.法家思想流派内部有根本分歧 B.都受到了儒道思想文化的熏陶
C.折射了战国时期各阶层的诉求 D.体现了殊途而同归的发展趋势
3. 秦统一后,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修建这些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A. 巩固边防, 防御匈奴南侵 B. 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 集权中央,巩固国家政权 D. 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4.汉武帝时期刺史以“六条问事”, 六条之外, 则不察, 汉哀帝时豫州牧鲍宣“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被丞相司直郭钦劾奏免官,这主要反映了( )
A.刺史监察受到了严格的监督 B.刺史品级地位有显著的上升
C.监察官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 D.刺史制度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5.别传, 人物传记的一种。 即在史书中列传以外别立一传, 专记某一人之事迹,高平郗氏、颍川庾氏等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别传。据考证和统计,历代史志共著录、征引别传211 种,其中传主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别传 193种。别传盛行于魏晋,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思想的根本变革 B.门阀政治的要求
C.政局动荡的影响 D.传统史学的衰落
6. 《隋书·食货志》记载, 晋自中原丧乱, 元帝寓居江左, 百姓之自拔南奔者, 并谓之侨人, 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又岭外酋帅, 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饶,雄于乡曲者, 朝廷多因而署之, 以收其利。 这说明( )
A.地方豪强威胁中央集权 B.南方地区得到一定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开始 D.史籍记载受到政权影响
7.图2为1969年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 卜天寿抄《论语郑玄注》局部,原卷在抄写了《论语》后,又有六言《十二月三台词》、五言绝句六首和《千字文》数句。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域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大大加强 B.唐朝时中原文化在西域有所传播
C.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西域控制减弱 D.中央政权对西域地区的直接管辖
8.表2为秦汉至隋唐多级政区户籍统计表,从表可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
时期 相关记载 每乡平均规模
秦汉 “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约12500 户
两晋 “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一步, 三千户以上置二乡, 五千户以上置三乡, 万户以上置四乡” 500—2500 户
隋唐 “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 约 500 户
表 2 秦汉至隋唐多级政区户籍统计表
A.组织划分趋于精细 B.治理成效日益降低
C.官方渗透逐渐减弱 D.政局变动影响突出
9.“内降”主要指帝王绕过中枢机构直接从内宫下达给有关部门的命令。宋仁宗时吏部侍郎、枢密使杜衍屡次拒绝执行宋仁宗的“内降”, 并将积压的“内降”十多份如数封还仁宗。 而包拯、韩琦等人都曾上书仁宗请绝“内降”。这表明当时( )
A. 君相矛盾逐渐爆发 B.权臣擅政问题日益突出
C. 吏治改革亟待推行 D.文官政治发挥积极功效
10.如果为图3 标注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政权并立阻碍经济文化交流 B. 都城选址与经济格局变迁
C. 边疆治理依赖水陆交通建设 D. 政区划分与自然地理因素
11.表3 是有关南宋书籍出版的两则信息, 由此可知当时( )
《东都事略》牌记 “眉山程舍人宅刊行, 已申上司,不得覆板(翻印) ”。
《丛桂毛诗集解》保护令 “倘或其他书肆嗜利翻版, 则必窜易首尾, 增损意义……今备牒两浙、福建路运司备词约束。”
表 3 南宋书籍出版信息两则
A.版权保护意识已出现 B.雕版印刷仍然占据主导
C.书籍出版过度商业化 D.个人专著出版蔚然成风
12.图4为元朝八思巴文与汉文对照《百家姓》。这表明元朝( )
A.仿照汉字创制蒙古民族文字 B.双语政策得到严格落实
C.蒙古官民大力提倡汉族姓氏 D.民族文化交流有所发展
13. 《明史》载, 太祖制, 内臣(宦官)不许读书识字。 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 遂为定制。于是多通文墨, 晓古今。这一变化( )
A.是中枢政治运作变革的产物 B.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C.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 D.体现了皇权受到宦官的制约
14.清代在台湾实行班兵制: 兵“皆调自福建各营, 三年一换, 谓之班兵”。兵丁妻子,无令带往。三年一换。每年自京派出御史一员,前往台湾巡查”。后来准许班兵“年愈四十无子者”搬眷随军,又许兵丁就地娶亲。此举( )
A. 保障了台湾的长治久安 B.是中央管辖台湾的开始
C. 促进了两岸的人员交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15.清朝前期山西巡抚刘于义曾上奏折称当地“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浙江吴兴人姚世锡则说当地士人“用晚生帖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 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 B. 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
C. 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 共55分。
16. 【唐宋变革】 (12分)
材料1 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 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 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 “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 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
————据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
材料2 唐宋变革的重要表现在于宋代政治文化风格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集文化政治精英身份于一身的士大夫的家国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成为众多出身庶民的士大夫的人生追求。 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句, 历代传颂不衰。 践行者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 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士文天祥。
————摘编自魏巍《朱熹·宗族·社会————宋代的士大夫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宋到明清走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士人家国观念发生转变的原因。 (6分)
17. 【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14 分)
官吏选拔制度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下,都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选官制度,以便不断补充和调整各级官僚队伍,保证本阶级统治意志的顺利推行。
材料1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央政府初立九品, 按人才优劣定品第, 这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汉末察举制被名门士族所操纵的弊端。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要巩固和加强集权显然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 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他们对于选官制度产生了新的政治诉求,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摘编自李烁《浅析唐朝科举制度与朋党政治》
材料2 汉代选拔人才, 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 以察举、 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但荐举制也有局限性, 而且这种局限性愈到后期愈加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到隋唐时代推行科举制, 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考生自由报名,布衣之士有了为官的机会。从隋代到清代的1300多年间, 科举制选拔出大量文武官员与后备人员,给社会与国家治理队伍注入活力。
————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特质》
材料3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 各代“大小之官, 悉由吏部; 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 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 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 贵族的行列。 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时期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6分)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产生的影响。 (8分)
18.【宋代武汉城市发展】 (17分)
材料1
著 作 记 载
(南宋) 陆游 《 入 蜀记》 “(鄂州) 贾船客舫, 不可胜计, 衔尾不绝者数里。此郡自唐为冲要之地……市邑雄富,列肆繁错, 城外南市亦数里, 虽钱塘、建康不能过, 隐然一大都会也。日昳(yì, 太阳偏西),移舟江口, 回望堤上, 楼阁重复, 灯火歌呼, 夜分乃已。”
(南宋) 范成大《吴船录》 “(鄂州) 南市在城外, 沿江数万家, 廛闰(chánhàn, 指商店) 甚盛, 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 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 无不售, 且不问多少, 一日可尽。”
材料2 两宋时期, 湖北政治和文化中心逐渐由荆州、襄阳向鄂州迁移。从宋代开始, 鄂州频繁成为领辖数州的政治、 军事指挥中心。 南宋时期, 鄂州作为抗金重要基地, 岳飞在此驻军抗金达七年之久。 军营中除了士兵,还有为数不少的军属, 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从地理上看, 鄂州沟通南北,联接东西,位置相当重要; 从人口上看, 当时鄂州居民超过十万户,加上屯驻有大量军队,催生了大量物资需求。
————据《回望唐宋时期武汉的烟火气》等整理
注: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鄂州均相当于今武汉三镇之武昌。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武昌城市发展的表现。 (9分)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武昌兴盛的原因。 (8分)
19.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12分)
有学者指出,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 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观点自拟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表达清晰, 逻辑严密。 )
2023 年云学名校联盟高一12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解析:选C。根据材料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最大史前部落遗址,城址面积巨大等信息,说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A选项城市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性要素之一, 但不是“最早”,城市是伴随农业文明发展而兴起的。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古城先民已摆脱了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率先”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等。
2. 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虽然在法家内部有三晋法家和齐法家的区分,但在面对战国时代的社会现实, 都走上了 “法后王” 的富国强兵之路。 A、 B、 C表述都过于绝对。
3.解析:选C。秦统一后,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等, 构建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体系,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故选C。 A、 B、 D不是主要动机。
4.解析:选C。汉武帝时期明确了刺史只监察“六条”范围以内的事,在汉哀帝时期,刺史监察越界了,会被弹劾免官, 主要强调了刺史有明确的职权边界。A选项材料重点讲刺史的监察范围。 B选项无材料法体现刺史职能的变化。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刺史制度的局限性。
5.解析:选 B。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政治主导,世家大族对于自己宗族的发展演变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特别看重, 故选B。 A选项思想没有发生根本变革, 且与材料无关。 C、 D选项与别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无关。
6.解析:选 B。东晋时期,大量北民南迁,国家设立侨州郡县安置移民,这客观上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A选项材料没有提及地方豪强。C选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后。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7.解析:选B。材料主要讲述了在现在的新疆挖掘出了唐代学生卜天寿抄写论文及其它涉及中原文化的作业, 这反映了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A、C、D材料中无法体现。
8.解析:选A。从秦汉至隋唐,我们发现基层乡户数平均规模越来越小,乡、里的范围也在缩小,体现了国家对基层治理日益重视, 控制越来越严密, 也反映了基层组织划分趋于精细。B、C、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9.解析:选 D从材料杜衍、包拯等官员抵制宋仁宗肆意妄为的内降可知文官政治主动承担责任,力图限制皇权随意妄为,故选D。C项与材料无关; A、B两项为过度解读材料。
10.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北宋东京漕运四渠, 东京的巩固严重依赖山东、 江南等地漕粮的接济, 这与经济重心南移密不可分,故选B。A、C、D三项与地图并没有直接关系。
11.解析:选A 从材料不得覆板和翻版约束,可知版权保护意识明显,故选A。材料没有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比较, 故排除B; C、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
12.解析:选D双语文体对照即可知民族文化交流有所发展,故选 D:八思巴文是仿自藏文字母,排除A; 材料无法得出B、C项。
13.解析:选A 材料反映明朝皇帝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通过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平, 以司礼监制约内阁,反映了中枢政治运作变革,故选A;材料的对象的宦官,无法得出整个社会文化水平提升,排除B;司礼监的性质是内侍机构而非行政机构,排除C;宦官的权利来源于皇权, 并未对其形成制约, 排除 D。
14.解析:选C班兵从无令带妻子到准许搬眷和就地娶亲,可知选 C; 没有见到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故排除 A; 中央管辖台湾始于元朝, 排除B; D项与材料无关。
15.解析:选D根据材料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的冲击, 故选D; 材料表明山西, 浙江地方观念的变化, 而非官方政策变化,当时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与B无关;C项遭到摒弃表述过于绝对。
16. (1)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 削弱了宰相职权, 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至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三点6分)
(2)宋代士人家国观念发生转变的原因:宋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北宋面临的较为严重的外患;商品经济繁荣,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理学的兴起,增强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从而影响了士人的家国观念。 (任意三点得6分)
17. (1) 原因: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凸显;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壮大,提出新的政治诉求;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封建教育的发展, 入仕风气的高涨。 (一点2分, 三点6分)
(2)影响:使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 扩大统治基础; 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 保证了官员队伍的来源和官员文化素养; 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形成重学风气,促进教育发展和唐诗繁荣; 以儒家学说为考试内容, 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利于文化传承;影响了东亚文化圈国家政治制度, 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2分一点,四点8分)
18. (1) 表现:城市规模较大; 商业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 夜市活跃, 城外南市繁荣; 商业设施发达,经济功能突出; 辐射范围广, 发挥区域贸易枢纽作用 (一点3分, 任答三点得9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 区域内政治、 文化、军事等地位提升; 交通便利, 九省通衢; 抗金军事斗争的刺激; 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宋代生产力发展;商业政策宽松;历代发展积淀等(一点2分,任答四点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示例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兼容并蓄中保持长久活力(2分)
阐释: (8分)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消化、吸纳各种文化的积极养分,不断充实和升华自己, 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秦以法家治国;汉兴以后,黄老曾经短暂得势。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了正统地位,实质是外儒内法。
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中国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宋代,三家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明末,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天文、 地理、 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中国开明士大夫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开启了早期西学东渐。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2分)
示例二: 儒学在自我更新和兼收并蓄中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说明: 先秦时期, 儒学创立。 荀子提出礼法并用。汉朝:董仲舒杂糅法、 道以及阴阳等思想改造儒学,外儒内法,使儒学确立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融合。唐代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宋明理学吸收佛道, 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明清时期, 儒家在批判中自我更新, 儒家思想焕发新的活力。
结论:儒家思想善于消化、吸纳,在自我更新和兼收并蓄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