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图1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 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
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 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直至战国末期,一方面有“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封建土地私有的现象,也有如赵括那样“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也出现了“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之类的土地私有观念,甚至“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从文学者”竟达“邑之半”;但另一方面,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从出土的云梦秦简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证据。上述材料表明,战国后期( )
A.土地私有制已取代国有制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千耦其耘”的劳作形式瓦解 D.封建土地所有制尚处于过渡时期
3.汉朝九卿之职多半以服务皇帝为中心,郡县内部分工多与宰相府内部分工存在对应关系;而唐朝六部与州县的联系更加紧密,州县内部分工与六部相对应,中央、地方官府业务分工密切对接。这一变化( )
A.加强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B.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
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中央决策科学性
4.表1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 )
表1
时间 举措
开皇三年 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 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 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A.注重吏治的清明 B.防范门阀士族垄断政治
C.注重官员的品行 D.建立考试选官的新制度
5.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6.唐中后期,韩愈在《原道》中指出“仁义”是“道”的核心内涵。他还强调“文以明道”,并谋求文学创作主体与圣贤之“道”在本源上的一致性,使“文”与“道”二者和谐相融。上述思想( )
A.着力于批判空洞浮华的文风 B.体现了润色王道的目的
C.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抑制了佛道思想的发展
7.《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8.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9.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烟台以东清军归山东巡抚李秉衡节制,威海守御由李鸿章的淮军负责,彼此互不相干,而南方调来“勤王”之师又不听李秉衡调遣,这样就出现了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的奇怪现象。该现象反映( )
A.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B.政治改良难以实现救亡图存
C.中央权力下移影响历史发展 D.阶级矛盾激化加剧民族危机
10.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 )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11.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具体提出了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他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华资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中国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尔后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由此可知( )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成功实践 B.清政府推动了金融业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D.外国经济侵略受到有效遏制
12.民国初年的政党数量虽多,然细究各党之政纲,几难以分别其间之差别,而且政纲表述虚化,语意含混,解释各异,难以付诸实践,更有许多党派全无政纲可言。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 B.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D.政党政治缺乏有效运作基础
13.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
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 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
14.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农村中“商人”阶级的划分和外置。这些规定旨在( )
分类 名称 标准 处置
第一类 商人、商业资本家或农村工商业家 以商业收入为全部和主要来源者 按照地主、富农处理
第二类 地主、富农兼商人或商人兼地主、富农 占有并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当地地主土地平均值,农业收入和商业收入兼有
第三类 小商小贩 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和资本、不雇请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者 按贫农处理
注:如因劳力不足而出租土地者,不得以地主论,被称为小土地出租者。
A.夺取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D.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15.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发展情况。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 B.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 D.贯彻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指导思想
16.1989年,重庆大江车辆总厂在合并搬迁过程中经历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和“平行移动搬迁”模式的反复挫折。1994年,大江厂组建了工模具中心,第一次进行了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各分厂按模拟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分厂被“逼向”市场,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江厂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时期(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B.国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C.政企分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D.资产重组确保了企业的活力
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 明代出现了大量内容涉及海洋的小说作品。探寻这些涉海小说的价值意蕴,有助于从微观视角丰富人们的历史认识。
书名 小说情节
《三宝太监西洋记》 番王酋长们乘坐郑和宝船来华进贡珊瑚、果下马、歌毕佗树等各色珍宝,通过进贡人表达臣服之意,大明天子礼待并赐予他们更为丰厚的回赠
《西湖二集》 (大海寇汪直)认为:“俺请开互市,彼此公平交易,都有利息,并不扰害你中国,你不许俺开互市,是绝俺们生意,俺们不免杀入中国抢掳罢。”
《客座赘语》 “欧罗巴国人利玛窦者,言画有凹凸之法,今世无解此者”。他以自鸣钟、三棱镜、万国图志等奇巧器物为纽带,于各级官绅唱和之间传教。
——据程雁群《明代涉海小说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材料中蕴含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进行评述。(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将城市近代化建设视为建立现代国家之举,仿照西方改良城市理念,初步圈定广州“市区”范围,开启了近代城市规划建设。1918年,设立广州市政公所,城市规划逐步转向以市区道路、公园和市场为主体的整体布局。1921年,广州建市。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理想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市政府开展了行政城市规划的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城市近代化的典范。
——摘编自韩雁娟等《广州市建制前后规划建设实践分析》
材料二
自1959年实现自治以来,新加坡从“贫民窟”发展成当前的世界城市,城市更新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有效支撑。60年代初期,政府成为最主要的公房开发者,成立建屋发展局和规划局,通过《住房与开发法》、《规划法》及其修正案等。1971年,新加坡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颁布首个概念规划,提出“建成花园城市和公共城市”的发展构想。80年代以来,新加坡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发成为主流方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加坡跃升为全球城市联盟的一员,政府更加注重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任荣荣《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州城市建设成就瞩目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城市更新的主要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新时代广州的城市更新提出两条新的建议。(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如果说,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确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光荣战士。尽管他们自身也有弱点,但在当时说来,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这就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强调“独立人格”和“平等人权”,所追求的还只是个人的解放,而不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因而,仍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63年,《光明日报》所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是60年代初期学术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众多文章中的一篇,与其他讨论文章一起,对真理标准问题尤其是实践标准问题展开了一次相当规模的讨论。这次讨论相当深入,涉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实践检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系列问题,基本形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龚育之、何祚庥、陶德麟、陈先达、张世英、高清海、孙伯揆、赵风岐等当时还尚年轻的学者都参与了这次讨论。他们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有些还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所起的重大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材料三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康熙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材料四
长城绵延万里,时间跨过两千年。位于密云县最北部的古北口,历史上是狼烟不绝的长城要塞。而翻开中国近代史,发生在1933年的古北口战役却气壮山河。这一年,从南方赶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防守北平城的东北大门古北口,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上演了七七事变前长城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古北口战役。
17军将士严阵以待官兵身负大砍刀七勇士杀敌过百,全体殉国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B C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C D A
1.【答案】D【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墓葬分为贵族墓葬和平民墓葬,且分布区域不同,平民墓葬更多是集中在墓葬集中分布区,而这里的贵族墓葬相对较少,这些墓葬的分布体现了阶级分化,故选D项;先秦时期权力还没有高度集中,夏朝没有形成王权专制,排除A项;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排除B项;青铜器此时一般作为礼器存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排除C项。
2.【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方面有‘除井田,民得卖买’’”可知,土地私有观念和现象已经出现,结合课本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纷纷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但是材料中“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可知,土地国有制依然存在,但是土地私有制是大势所趋,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处于过渡时期,故选D项;材料中“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可知,土地国有制依然存在,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尚未普及,秦汉时期在全国普及,所以不是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主要在说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没有进行表述,且春秋战国是处于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并不能肯定千耦其耘式的劳作方式彻底消失,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汉朝中央九卿在国家和皇室事务上区分不明确,到唐朝中央和地方机构分工对应。这种分工对应有利于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性,表明唐朝时期国家的治理能力增强,故选B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材料中的做法不属于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的范畴,排除A项;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增加了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决策科学性的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有利于中央决策,但不一定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表格中“诏举贤良”“制诸州岁贡三人”“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可知隋朝政府逐渐掌握了选官用人的主动权,这就较好地防范了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故选B项;表格内容述及的是政府掌控选官用人的主动权,而不是“吏治”问题,排除A项;从表格来看,隋文帝注重官员品行,但这并不是其着重点,其着重点在于政府要掌控选官用人的主动权,排除C项;表格述及的是隋朝要求自上而下来举荐官员,而不是“考试选官”,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7世纪”可知为隋唐时期信息可知,中国政制演进体现在两个方面,士人进入政府和文化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间,结合所学科举制的史实可知,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使士人不断进入政府,同时科举取士考察官员的文化素养,也使文化融入政治之中,故选B项;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而非君士共治,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秦郡县制的确立,排除C项;重文轻武治国思想是北宋出现的,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材料不仅强调了“道”的核心内涵,还提出传播“道”的方式,有利于传播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思想,构建符合儒学仁义道德的社会秩序,故选C项;韩愈道统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应对佛教和道教思想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批判空疏文风的目的也是为了传播儒家思想,排除A项;韩愈主张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儒家思想,反对佛道的冲击,而不是润色王道,排除B项;单凭一个思想主张,没有相应落实到行动中,无法得出抑制了佛道思想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据材料“元代纸币使用”可知,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但并未提及金属货币的信息,无法得出“全面转型”的结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可知,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可知,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可知,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8.【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在乾隆帝统治时期,浙江、福建、山东、直隶等地区注重经济作物,有助于农产品商品化,进而推动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故选B项;题干述及的是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该现象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体现是雇佣关系,但是题干并没有述及该现象,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由材料“东清军归山东巡抚李秉衡节制”“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可知威海卫战役中由于各部队之间存在严重的派系矛盾,导致军队不听调遣、孤军奋战,最终战败,说明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地方上各派系各自为政,是威海卫战役乃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选C项;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必然性是洋务派只学西方的器物,并未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才开始政治改良,排除B项;材料中的各派系均为封建地主阶级,并非不同阶级间的矛盾,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近代”“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并结合纲要上册第16课所学洋务运动可知,该事件为洋务运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C项;“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是林则徐,排除A项;“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B项;“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的是戊戌维新运动,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政府官员支持推动之下产生新式银行,成为此后新式银行业先声,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已经失败,不能说“中体西用”得到成功实践,故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且“迅速”不对,故排除;“有效遏制”不对,故排除D项。
12.【答案】D【解析】由材料“政纲表述虚化,语意含混,解释各异,难以付诸实践”可知,民国初年各政党没有统一有效的政纲,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必要条件,故选D项;材料仅提及政党,并未提及民众的参政议政行为,且“普遍提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材料并未提及对民主共和政体的维护,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不同党派间的合作,无法得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的发展态势,排除C项。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40年代......中国内战......《黑奴解放宣言》”可知,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内战是解放战争时,该红色文献为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有利于赢得解放战争胜利,早日结束内战,故选B项;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这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这与题中中国内战时期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而不是废除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
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商人、地主等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和处置情况,这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新中国,C项正确;夺取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民族工业,只是提到了商人等,排除B项;材料和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D项。
15.【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值显著增加,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这一时期国家制定国民经济恢复策略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工农业生产,并取得巨大成就,故选D项;材料不仅工业取得成就,农业也取得成就,“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不能完整概括题意,排除A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与材料中的情况不符,排除B项;1956年底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排除C项。
16.【答案】A【解析】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可得,这是之前该厂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导致的结果,由“各分厂被‘逼向’市场,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可知,当企业离开了政府的直接管控,独自面向市场时,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后的企业不断调整和改变策略,最终焕发了生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知,大江厂的发展历程表明当时的城市国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了明显的成效,故选A项;题干并未将国企和民企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国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结论,排除B项;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可得,政企分开并未立即使得企业走向新生,而是面临着“反复挫折”,是由于“资产重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显其能”等,才使得企业实现发展,所以政企分开是企业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关键环节,排除C项;由于“资产重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显其能”等,才使得企业走出困境,获得较好的效益,所以是资产重组后被“逼向”市场,才增强了企业活力,而不是资产重组就能确保企业的活力,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17.(8分)【参考答案】
历史现象:涉海小说反映了明代海外贸易的曲折发展。(2分)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2分)
一方面其开辟了海上航线,增进了与航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另一方面高昂的航行成本换来的奢侈品、珍禽异兽等物,仅满足了统治者的猎奇心理,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气度,加剧了明朝的财政负担,因此难以为继。(2分)
此外,出于防范倭寇等目的,明朝厉行“海禁”,导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日益猖獗,走私者与倭寇混杂,造成更大破坏。戚继光等人平倭之后,在沿海形势稳定的情况下朝廷逐步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2分)
18.(24分)【参考答案】
(1)原因:广州的历史积淀;辛亥革命的推动;建立现代国家的目标;仿照西方改良城市理念;政府循序渐进的规划建设;孙中山《建国方略》的指引。(10分)
(2)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制度化与法治化;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参与;注重可持续发展;顺应全球化趋势。(10分)
(3)建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休闲城市;活化历史资源,建设文化魅力城市。(4分)
19.(8分)【参考答案】
(1)作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直接、全面批判儒学;动摇了以儒学为根基的封建正统思想;打破封建禁锢,促进了个人思想的解放。(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历史意义:使新中国的哲学工作者经历了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做了知识上、思想方法上和人才上的准备。(4分,任答两点即可)
20.(12分)【参考答案】
观点:古代长城的修建与否和王朝的治理理念息息相关
论述:中国古代修建长城的历史由来已久,作为防御体系出现的长城,在防范、抵御外来民族侵扰方面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的王朝都以修筑长城的方式解决民族关系。秦王朝以军事征服手段解决与北方匈奴的关系,为抗击匈奴,加强北部边防,将战国时期的长城连接,构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但唐王朝却不曾修筑长城,唐朝以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伟大篇章;明朝为抵御北元势力的威胁,加强统治,多次修长城;清朝康熙帝认为国家安定首要在于修德安民、得民心,清朝施恩于喀尔喀蒙古,尊重喇嘛教,册封活佛,会盟内外蒙古首领,众志成城,使北部边塞得以稳固。
总之,古代王朝是否修筑长城,与王朝的国力、农耕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息息相关,与帝王的治理理念息息相关。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明确观点,如由材料一秦朝疆域图,材料二“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材料三“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得出观点:古代长城的修建与否和王朝的治理理念息息相关。其次,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修筑长城的背景、目的阐述分析修建长城的原因,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策略的角度分析不建长城的原因,如中国古代修建长城的历史由来已久,作为防御体系出现的长城,在防范、抵御外来民族侵扰方面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的王朝都以修筑长城的方式解决民族关系。秦王朝以军事征服手段解决与北方匈奴的关系,为抗击匈奴,加强北部边防,将战国时期的长城连接,构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唐王朝却不曾修筑长城,唐朝以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伟大篇章;明朝为抵御北元势力的威胁,加强统治,多次修长城;清朝康熙帝认为国家安定首要在于修德安民、得民心,清朝施恩于喀尔喀蒙古,尊重喇嘛教,册封活佛,会盟内外蒙古首领,众志成城,使北部边塞得以稳固。
进而得出结论:古代王朝是否修筑长城,与王朝的国力、农耕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息息相关,与帝王的治理理念息息相关。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