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达标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2.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反映出( )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3.“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增加111.8%,中学生增加186.2%。”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与“银元之战”相比,“米棉之战”的显著特点是( )
A.通过强制手段调控价格 B.依据市场规律增加供应
C.放任自流听凭市场调节 D.发行票证实行定额供应
5.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由此推断我国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 )
A.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 B.推动朝鲜半岛的统一
C.实现国家独立和解放 D.与美国争夺亚洲霸权
6.1954年4月19日,周恩来会见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时说:“我很愿意知道尼赫鲁总理对于亚洲国家和人民的团结问题的意见”,“在此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我们反对战争,愿望看到和平;我们互不侵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周恩来的这一言论( )
A.体现了睦邻友好的同盟关系 B.维护了亚非会议的时代精神
C.强调了中印交往的基本原则 D.缓解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
7.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伊拉克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宣称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国际势力,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提出要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对此,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
A.奋力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B.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
C.首次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8.经过“一五”计划建设,全国工业产值中内地所占比例由27%提升到32%。在广袤的中西部大地上,出现了一批重工业城市,克拉玛依等一批新兴工矿城市也开始建设。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 )
A.落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变 B.国民经济比例总体平衡
C.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得到加强 D.工业空间布局得到改善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此反映了当时( )
(1)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 (2)对粮食、油料、棉花和棉布的统购统销 (3)实行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A.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
C.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0.1954年宪法最先是由中共中央成立宪法起草小组,起草了宪法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7次全体会议,讨论修改完善宪法草案,再经过全国8 000多人讨论,然后是3个月的全国人民讨论,最后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 000多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全票通过了宪法。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 )
A.制定过程民主严谨 B.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C.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
11.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科学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2.1958年6月底7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华北六省市农业协作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尚未确立 B.中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C.农业建设路线有激进倾向 D.生产关系调整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13.“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反映的运动( )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4.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的展开
1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时指出:此时的中国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由此可知,该历史时期为( )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 269.67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三线建设( )
A.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重点放在西南和华南地区
C.推进东北工业基地的迅速发展 D.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
17.1964年,张爱萍将军创作了一首词:“东风起舞,壮士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这首词的背景是中国( )
A.成功试射了第一枚导弹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成功试航第一艘核潜艇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8.1971年,美国代表布什指出:对这一结果“感到悲伤”,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但他承认:“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会员国的看法。”这一“事实” 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完成了《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本科研任务,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成果。上述成就的取得( )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主要依靠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支持
C.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辅相成 D.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
20.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C.美日联盟更紧密 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如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交农业税/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 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 369 103.1 8.7% 49% 21.69
1952 16 390 130.4 14.1% 26.5% 27.03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三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9分)
(3)材料三的思想是如何实践的?其结果如何?(3分)
22.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一些弊端,走了一些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摘编自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以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摘编自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4分)
答案
1.【答案】D
【解析】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都是人民在民主革命中斗争的见证,新生国家政权通过仪式把这些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合法化、神圣化,意在激发民众的爱国意识,强化民众对于人民政权的认同,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和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图中没有西欧国家,也没有美洲、非洲国家,所以当时中国没有得到欧洲的普遍认可,也没有全方位外交,故A、B两项错误;图片只能反映许多亚洲国家和中国建交,并不能反映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故C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有了接受教育的条件,故B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时间是1953年,且与教育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953年,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米棉之战”依据市场规律增加供应,故B项正确;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C项“放任自流”说法错误,D项“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均排除。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军队占领台湾,侵朝战争威胁到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由此可知,中国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反对战争,愿望看到和平;我们互不侵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这一言论强调了中印交往的基本原则,故C项正确;中国和印度不是同盟关系,排除A项;亚非会议1955年召开,排除B项;缓解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材料“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国际势力”体现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是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D项正确;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三个世界”的理论是1974年毛泽东提出的,排除B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广袤的中西部大地上,出现了一批重工业城市”可知,“一五”计划之后,全国工业产值中内地所占比例上升,西部地区也有了重工业建设,我国工业空间布局得到改善,故选D项。
9.【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1954年宪法制定的过程,即最先是中共中央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然后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7次全体会议讨论,全国8 000多人讨论,再经全国人民讨论,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投票通过。由此可见,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民主严谨,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论断是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生产力水平却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故选C项。
12.【答案】C
【解析】材料“1958年6月底7月初”“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农业建设路线有激进倾向,故选C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高炉”“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可以看出是“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大炼钢铁(过度注重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故B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图C点到D点对应的时间是1960—1965年,与这段时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政策是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故C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政治民主建设,故选D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这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故D项正确,B、C两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东风起舞,壮士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场景,故B项正确;1960年,中国成功试射了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排除A项;1971年,中国成功试航第一艘核潜艇,排除C项;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排除D项。
18.【答案】D
【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D项正确;中国在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在1953年结束,排除B项;中国与苏联建交是在1949年,排除C项。
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A项正确;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国科技工作者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成就同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无关,排除D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故D项正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早于中美关系改善,故A项错误;中苏关系破裂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对美日关系造成一定的冲击,故C项错误。
21.【答案】(1)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2分)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6分)
(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9分)
(3)实践:开展“大跃进”运动。(1分)
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
22.【答案】(1)积极影响: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巩固了新生政权。(6分)
(2)不利影响: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带来了一些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6分)
(3)原因: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4分)
(4)出发点:和平与发展。(4分)第六单元达标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以“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为由,修订商律。这一措施( )
A.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B.摆脱了外国资本的控制
C.促进了洋务企业的壮大 D.突破了重农抑商的束缚
2.1905 年,一批广东画家创办《时事画报》,先后出版了近百期,发表了大量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的图文。据此可见,《时事画报》的办刊主旨是( )
A.提高民众文化素养 B.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C.促进中外艺术交流 D.巩固维新变法成果
3.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如果不想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中国将来不但是要亡国,或者要亡种。所以我们要救中国,便先要想一个完善的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据此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
A.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 B.以排外为斗争核心
C.旨在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辛亥武昌首义 D.八一南昌起义
5.学者杨天石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短”和“快”侧面反映出( )
A.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根本胜利 B.民族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群众
C.民主共和理念已成普遍共识 D.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6.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并联络会党,联合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
A.联合多种政治力量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组织工农革命武装
7.1912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撰发《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表明辛亥革命( )
A.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D.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8.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 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 )
A.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
C.新文化运动初见成效 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
9.民国时期一法律人士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 D.结束了封建专制独裁
1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总统制比责任内阁制更适合中国国情
B.新旧势力的交锋十分激烈
C.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已经彻底消失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11.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12.下图是1915年12月26日《神州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神州光复 B.民国肇建
C.清帝逊位 D.帝制复辟
13.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认为( )
A.辛亥革命导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B.辛亥革命并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当时中国不具备政治转型的条件 D.民国建立并未彻底改造社会秩序
1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割据混战。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实质是( )
A.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B.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手段
C.争夺国家权力 D.抢夺更多财物
15.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章程》《商会法》《商标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 )
A.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使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国民共识 D.推动了国际国内市场的扩大
16.1913—1921年,中国纸烟、面粉、皮鞋、肥皂等的出口大幅增长;传统工业如丝织,用机器缫纺之缫丝出口增加,用手纺之丝渐减;牛、猪、油脂、棉花、菜蔬等在出口货物中的比例减少。这说明,当时中国( )
A.民族工业的进步 B.与世界市场联系更紧
C.农业生产的衰退 D.对外贸易逆差的加大
17.清末上海郊区中等以上人家的婚礼流程大同小异,一般有九个步骤,需时多天。到了1919年,当地棉纱厂女工,大多数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了。这主要说明( )
A.西方文化传播促使婚俗简化 B.经济因素深刻影响婚俗形态
C.社会各阶层的婚俗习惯趋同 D.工业发展颠覆传统婚俗形态
18.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他们”是( )
A.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B.思想解放的倡导者
C.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近代工业的创办者
19.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 )
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 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 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
20.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流传着各种从西方传入的“主义”。最广为人知的是马克思主义,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这表明当时( )
A.倡导思想解放 B.追求制度变革
C.推进技术革新 D.学习西方习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政府规定,商人呈请注册开办厂矿,只要符合《商业注册章程》,即可直接向地方官厅呈请,不必再经商会转呈。1912年底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该章程规定,对于新产品的发明或者产品的改进给予5年以下的专利。1914年3月颁布《矿业条例》,为鼓励商人从事采矿业,减免了矿产税。该条例规定:“凡与中华民国有约之外国人民,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股取得矿业权。”
——摘编自韩小林《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全国民族资本的纺织工厂至1922年已有64家,较战前的11家增加了将近5倍,纱厂开工锭数从1913年的48万锭上升到1922年的150万锭。布机在1915年仅有2 254架,到1922年猛增至9 817架。全国销往外国的面粉数量,1914年还不足7万担,1915年接近20万担,以后逐步上升,至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1920年更接近400万担。
——摘编自陈国清《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
材料三 据统计,截至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共有335家,资本总数为13亿元,其中,江苏一省就有155家,占全部工厂的46.2%。其余如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各省的工厂也占不小的比例,而广大内地如贵州、新疆、云南、西藏等省,却连一家注册工厂也没有。
——摘编自王艳慧《一战期间的中国民营工业的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政府鼓励商人开办厂矿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3—1922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传入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晚清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如赵懿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认为读历史之任务在于养成国家观念,勃发爱国之心,读史可以知道中国以前是如何之国,中华民族以前是如何民族,“显我祖国之荣光,复我先民之名誉”……除了针对国外列强之外,尚有另一层涵意,就是推翻清政府。
——摘编自李孝迁《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历史教科书编纂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目的出现的社会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胡适首倡“文学革命”的文章,分析“文学革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0分)
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立商部,修订商律,反映了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开始鼓励工商业发展,故D项正确;1903年处于清王朝统治时期,并没有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排除A项;清末中国并没有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就已经宣告破产,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1905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已经是洋人的朝廷,而广东地区相对开放,革命思想活跃,《时事画报》发表的内容主要是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其意在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故B项正确;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促进中外艺术交流显然与题干中报刊发表“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的图文”不符,排除A、C两项;维新变法运动在1898年就失败了,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是为了救亡图存,这是当时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排外为斗争核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要完成中国统一大业,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族主义产生的影响,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由“鄂(湖北)乱”可知,该历史事件是武昌起义,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短短两个月内,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短”和“快”侧面反映出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革命只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还没有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根本胜利,排除A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充分动员群众,排除B项;民主共和理念是在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深入人心,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并联络会党,联合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可知,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是联合了多种政治力量,故A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确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反映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的妥协,表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为了迎合政治转型的需要,蔡元培力主教育改革,故D项正确;科举制度在1905年就已被清政府废除,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公民素质得到提升,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运用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来维护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没有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是为了限制袁世凯,而袁世凯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则是为自己称帝作准备,所以制度的变化体现了革命派和专制势力之间的交锋,故B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使我国丧失了大量的权益,引起了人民的愤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袁世凯卖国失去了民心,为他的倒台埋下了伏笔,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帝国”“天子”“万岁”及时间“1915年12月26日”可知,这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关,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民国建立和清帝逊位是在1912年,排除B、C两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致使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故D项正确;军阀混战并非辛亥革命导致的,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说明当时中国具备政治转型的条件,排除C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各派系为扩大自己的力量,寻求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各帝国主义国家扶植代理人以确保其在华利益,因此,各派军阀割据混战,实质上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手段,故B项正确;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是谋求私利,不是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排除A项;北洋军阀争夺国家权力和抢夺更多财物是军阀割据混战的表象,排除C、D两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有关工商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从而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3—1921年,中国出口货物中机器制造的工业品增加,原料、食品、手工制品减少,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族工业的进步,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并未涉及出口额多少,无法体现与世界市场联系的程度,排除B项;仅凭原料食品在出口货物中比例减少,不能得出农业生产衰退,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国进口额,不能看出贸易逆差问题,排除D项。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棉纱厂女工”“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习俗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仅以上海棉纱厂女工为例,不能说明社会各阶层的婚俗习惯趋同,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对传统婚俗的影响而非颠覆传统婚俗观念,故D项错误。
18.【答案】B
【解析】材料“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
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因此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故A项正确。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等西方的各种“主义”传入中国并广为流传,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有利于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故选A项。
21.【答案】(1)措施:简化注册手续;奖励发明创造;减免矿产税;规范外商投资。(8分)
(2)表现: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快。(2分)
原因:中华民国的成立扫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外对纺织、面粉等需求量大。(任答三点即可,6分)
(3)不足: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2分)
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2分)
22.【答案】(1)目的:发扬爱国心,培育民族主义精神;推翻清政府,建构民族国家。(4分)
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主义思潮传入中国。(6分)
(2)基本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伦理道德革命、文学革命)。(4分)
文章:《文学改良刍议》。(2分)
意义:推动了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4分)第六单元 第19课
【基础巩固】
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2.1916年,袁世凯登基,令举国哗然,不仅遭到革命派的反对,而且引起了以段祺瑞、冯国璋为代表的袁氏部属的公开反对或暗中抵制。由此推断,袁世凯复辟帝制( )
A.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B.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C.导致二次革命的爆发 D.引发北洋军阀的混战
3.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13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4.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北洋政府正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和被人们遗忘的“半资本主义”,即在新旧冲突与并存、中西碰撞与杂处的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材料意在强调北洋政府时期( )
A.新旧转型与过渡 B.舆论环境宽松自由
C.政权更迭很频繁 D.专制黑暗分裂格局
5.下面是民国初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图,其反映的这种现象( )
A.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催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6.辛亥革命后,劝禁缠足的工作从未停止过,但1928年统计的妇女缠足比例显示,湖北为59%,河北为50%,山西为18%,察哈尔为53% ,且此时“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这些现象反映( )
A.辛亥革命历史作用微弱 B.南方改革程度高于北方
C.国民政府忽视妇女地位 D.社会习俗变革艰难曲折
7.“它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民国成立
8.某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其当选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能力提升】
9.1911年,全中国约有500家报社,包括北京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4年,北京的报社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上海减至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革新
C.张勋复辟帝制失败 D.民族资本主义遭遇了挫折
10.1923年,民国总统选举,直系军阀曹锟以5 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高价收买国会议长,共用去贿赂款1 350余万元,最后贿选当上大总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B.国民党政治渐趋腐败
C.新文化运动缺乏影响 D.代议制民主流于形式
11.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 )
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运动失败
B.军阀割据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政治进程
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
12.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 )
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 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
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
13.民国初期,各种维持国货团体纷纷出现,相约“凡入会者,以不着外国衣履帽为第一义务。 其余如日用玩好等品亦不得购用舶来品”。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B.保护国货成为社会风尚
C.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D.外国货物输入明显增加
14.据载,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割了辫子,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被枪口逼迫剪了辫子,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夕割了辫子。这说明( )
A.革命党人的行为与动机具有一致性
B.辛亥革命开启近代社会习俗变革潮流
C.孙中山是剪辫运动最早的倡导者
D.辫子去留成为当时是否革命的风向标
15.1917年,梁漱溟应蔡元培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对梁漱溟所说的“责任”,合理的解释是( )
A.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 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
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 D.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
16.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
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材料二 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材料三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1)李大钊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和鲁迅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这种做法对民族精神会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陈独秀阐明了什么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
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于1914年5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潮流,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众人的反对,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妄图恢复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人民困苦不堪,政局动荡不安,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处于近代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强调了新旧转型与过渡的时代背景,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1913年后,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办厂数量不断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尽管政府劝禁缠足,但很多地区仍有较多的缠足现象,且旧式婚姻占绝大部分,这些现象表明社会习俗变革艰难曲折,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科学与民主”“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等关键信息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掀起了文学改良革命,故B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许多报社被袁世凯政府查封,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但材料反映了曹锟通过贿选议员而当选总统,表明这种代议制民主选举被金钱俘虏,并未得到真正践行,故D项正确;曹锟贿选发生于军阀混战时期,但材料没有体现军阀混战,故A项错误;曹锟是北洋军阀,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未能深刻影响议员们的决断,但不能否定它的社会影响力,故C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可知,孙中山认为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护法运动失败主要是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政治进程的阻碍,排除C项;材料与不平等条约体系无关,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军阀派系眼里,“和平秩序”“保卫约法”不过是其攻击政敌对手的工具,这恰恰说明了民国时期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军阀只是把临时约法当作政治攻击的工具,并不能说明“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排除A项;材料并未直接反映民众对军阀割据的不满,排除C项;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一般指政治上反动、思想上复古,这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国初期,各种维持国货团体纷纷出现”“以不着外国衣履帽为第一义务”“日用玩好等品亦不得购用舶来品”可知,民国初期,拒用洋货、提倡国货成为社会的风尚,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拒用洋货,提倡国货,无法得出“外国货物输入明显增加”的结论,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辫子在当时已经成为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剪辫是表明自身革命立场的手段,故而黎元洪和袁世凯即使不情愿也被迫剪辫,即辫子去留成为当时是否革命的风向标,故选D项。
15.【答案】A
【解析】材料“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反映了要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故选C项。
17.【答案】(1)原因:儒学是封建专制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封建专制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牺牲品。
(2)“犯上作乱”: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影响:缺乏民主意识。
(3)观点:保共和,反孔教。
原因:北洋军阀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第七单元 第20课
【基础巩固】
1.“从巴黎和会的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次“民族觉醒”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举行 D.国民革命
2.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新青年》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刊登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的译文。这说明( )
A.五四运动以宣传新思潮为目标
B.《新青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舆论导向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材料表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4.“一叶红船,从南湖岸边驶来,摆渡着,十多位书生模样的青年。黑云低沉逼近水面,压不住,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这首歌咏百年前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叶红船》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缔造共和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天辟地
C.国共合作打倒军阀,北伐战争
D.革命红军被迫长征,战略转移
5.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6.“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开幕式那天……代表们对号入座,第39号席上,坐着湖南代表毛泽东。蒋介石也坐在会场里……”材料反映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7.“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该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8.“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材料反映了北伐战争(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得到了群众支持 D.推翻了军阀统治
【能力提升】
9.1919年11月,李大钊指出:“五四运动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 )
A.对日本侵略者的极度仇恨 B.反帝爱国救亡的诉求
C.源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D.实现了正义公理愿望
10.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杂志上发表《平安》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他们的生活既是不平的也是不安的,甚至提出了“我们向那(哪)里去找‘平安’”的疑问。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 )
A.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 B.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11.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12.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
A.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B.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
C.确定走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D.主张在城市发动工人参加抗日战争
13.1956年,毛泽东对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作了如下评语:“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这一评语说明( )
A.初创时期党在理论上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C.中共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错误的
D.中国共产党排斥民主革命
14.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决议中说:“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该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正式确定了国共合作方针 D.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中国从南到北、从珠江到长江,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6.1927年,一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D.国民党较重视工农运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 《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革命”的直接任务和根本任务分别是什么。简述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
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新青年》等几种”“五四运动后……刊登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的译文”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共产主义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作准备的,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叶红船,从南湖岸边驶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广州”“湖南代表毛泽东”“蒋介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一大,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誓词反映的事件为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材料“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反映了北伐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群众支持,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指出五四运动并非针对日本人,而是反对“侵略主义”和“以强权压迫公理者”,这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救亡的诉求,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人阶级的处境不好,只有斗争才能改善境遇,只有探索才能找到出路,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中西文化进行反思,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故B项正确;中共一大并没有正确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中共一大举行的时间是1921年,此时不是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毛泽东指出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还不成熟,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说明中共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正确的,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会议是中共三大,该决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了国共合作方针,故选C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革命”是指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最终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D项正确,B、C两项错误;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实现之后才展开的,故A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危险”“一种畸形的发展”可知,在国共合作中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国民党多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多做下层工作,这为日后国共的分裂埋下隐患,故选B项。
17.【答案】(1)基本特点:主动斗争;群众基础广泛;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2)直接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
根本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主要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第七单元 第21课
【基础巩固】
1.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2.1934年,“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官僚资本的侵蚀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外国资本的压制 D.股票市场的紊乱
3.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一大 D.遵义会议
4.秋收起义毅然抛弃国民党的旗帜,公开喊出“暴动打倒国民政府”“农民夺取土地”“平分土地”等口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打出鲜红党旗,唤醒劳苦大众
B.初创红军纪律,人民拥护欢迎
C.实行民主制度,面貌焕然一新
D.纠正前进方向,开辟农村阵地
5.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曾多次进行广泛的农村社会研究,通过总结农村调查研究经验,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理论。他反复强调要想动员广大农民阶级参加革命,就必须制定符合农民群众利益所需的方针政策。这反映出毛泽东( )
A.坚持走武装斗争的路线
B.肯定农民利益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C.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强调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的重要意义
6.“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7.“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主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8.1935年9月,《大公报》临时通讯员范长江在《松潘战争之前后》中写道:“中央红军的主力,亦由中国的东南转到西北的陕北上来。”这一报道表明( )
A.红军开始摆脱国民党的“围剿”
B.“左”倾军事路线已被清除
C.红军主力即将完成战略转移
D.中央红军开辟了新的根据地
【能力提升】
9.1930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及《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将革命纪念日分为两种:一是“国定纪念日”,有9个;一是“本党纪念日”,有10个。这一时期历书中的节日大多稳定在30个左右。革命节日的创办意在( )
A.宣扬辛亥革命 B.巩固政治统治
C.强化舆论控制 D.实施移风易俗
10.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这种变化说明了(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政府重视轻工业的发展
C.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D.近代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11.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中国共产党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工人所占比例
1928年6月 10.9%
1929年12月 7%
1930年7月 5.5%
1930年9月 1.6%
A.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
C.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 D.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
12.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红军长征的胜利
13.1932年,中共中央在瑞金成立中央工农剧社,在其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戏剧创作、审查和演出,它还对全苏区文艺运动进行艺术指导和管理。工农剧社的建立有利于( )
A.传播工农革命思想 B.宣传红军长征精神
C.推动北伐战争胜利 D.实现国共一致抗日
14.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致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
A.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B.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D.长征胜利结束,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15.某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博古的报告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反“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此决议( )
A.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B.有利于明确红军前进的方向
C.造成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严重分裂
D.致使红军退出了中央苏区根据地
16.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中央红军首次响亮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从此,“万里长征”一词成为红军战略大转移的专用名词。该词的提出(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反映了红军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团结了全国的少数民族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中国银行是民国时期的“四大银行”之一,属于官僚资本,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反映的是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抛弃国民党的旗帜”“暴动打倒国民政府”“农民夺取土地”“平分土地”可知,秋收起义鲜明地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同时唤醒劳苦大众,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曾多次进行广泛的农村社会研究,通过总结农村调查研究经验,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理论”可知,毛泽东注意将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二者结合起来,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歌词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主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9月”“中央红军的主力,亦由中国的东南转到西北的陕北上来”可知,这一报道表明红军主力即将完成战略转移,故C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创办革命节日的目的是通过节日使民众认可其统治的合法性,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时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这一时期国内进口的棉纱及其制品减少,而机械等重工业进口量上升,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表中工人所占比例的下降及“1928—1930年”的时间信息,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过程,故B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指的是1927—1937年,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故C项正确;1927—1937年是国共对峙时期,排除A项;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下建立的政权形式,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排除B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一个成功例子,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32年”可知,当时正值土地革命时期,工农剧社的建立有利于通过文艺表演宣传工农革命的思想,故选A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反映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故选C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否定了博古的报告”“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决议是在遵义会议上提出的,这一决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有利于明确红军前进的方向,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创建了军队,排除A项;遵义会议肯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没有造成中国共产党党内分裂,排除C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致使红军退出了中央苏区根据地,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红军战略大转移形容为“万里长征”,更能反映出红军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红军万里长征”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关联,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是长征的历史意义,排除B项;“团结了全国的少数民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7.【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宋代,中央主要的机构是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三大分立的部门。为限制宰相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为限制枢密使权力,又设枢密副使;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这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的加强 D.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2.宋代,在州一级所设的通判,有权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还有权弹劾州府所有官员,因此有官员提出外放的条件是“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政治制度的僵化
C.官员生活的腐化 D.崇文抑武的固化
3.1004年,辽国大举南下。宋真宗亲征,在小范围交战并击杀辽军主帅后,宋朝派使者议和,最终辽国撤兵,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 )
A.维持了北方边防的安定 B.导致宋朝经济迅速崩溃
C.推动了中原文化的普及 D.激化了宋辽的民族矛盾
4.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西夏百姓的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 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 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5.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这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6.北宋大臣刘挚在《忠肃集》中对王安石变法作出如下评价:“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 D.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
7.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长达10多年的战争,开始走上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
A.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
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代价 D.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
8.《契丹官仪》中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这说明辽政权( )
A.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B.藩汉因俗分治
C.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迎合汉人并争取其支持
9.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体现了当时( )
A.儒学确立了统治地位 B.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
C.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 D.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10.1247年,蒙古汗国宗王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政院总管西藏的一切事务。由此可知( )
A.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B.元朝采取民族平等政策
C.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行省 D.西藏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11.元代法律规定:“诸急递铺,辄开所递实封文书,妄入无名文字者,笞五十七。”其又规定:“如有怠慢,初犯事轻者笞四十,赎铜,再犯罚俸一月,三犯者决。”这说明元代( )
A.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B.法律条文繁杂混乱
C.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D.重视管理驿传工作
12.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
A.汉族的地位不断提升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制消除民族歧视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13.南宋诗人艾可叔《木棉》里描绘的“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等句,反映了( )
A.南宋棉纺织业已经规模化生产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南宋已普遍发展棉纺织业 D.南宋棉纺织业有一定发展
14.987年,宋太宗派出8名内侍,带着敕书金帛,“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北宋时期,与中国通过海上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这反映出北宋( )
A.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B.改变了传统经济政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15.有学者认为,宋代大量出身庶族的百姓家庭,通过家族成员的个人奋斗而不是凭借门阀血缘关系取得政治地位和权力,逐渐成为新型的官宦家族。这反映出宋代( )
A.门第等级观念消失 B.平民入仕的欲望强烈
C.官僚队伍逐渐稳定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16.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这表明朱熹强调( )
A.经世致用 B.责任担当
C.知行合一 D.实践探究
17.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 )
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
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
18.李清照是宋代少有的女词人,靖康之变后,其诗词情感转为惆怅,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作佳句。这表明宋代( )
A.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B.政治局势影响诗词创作
C.李清照词由婉约转向豪放 D.程朱理学逐渐深入人心
19.古书多为绵长卷轴,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增多,家藏万卷书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源于( )
A.印刷术的革新 B.理学思想的兴起
C.科举制的盛行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王祯的《农书》于1313年刊印问世,此后不断被翻刻和模仿。该书序言中的一个“备”字,点出了王祯力图综合南北农业技术,为地方官员提供一本完备的养民知识汇编的编撰意图。这表明元代( )
A.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B.经济发展导致政府职能转变
C.民间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两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 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白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6分)
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权力,又对各机构长官增设副职形成制约,反映了宋代专制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州一级所设的通判,有权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还有权弹劾州府所有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监督州府长官,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议和后,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贸易需求促成宋夏和谈,反映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故D项正确;“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夸大了事实,排除A项;西夏的经济实力不如宋朝,但在宋夏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能印证“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排除B项;材料提及西夏需要宋朝生产的物品,未提及宋朝对西夏产品的需求,无法得出经济互补,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这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故B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材料“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王安石变法对统治集团的影响,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迅速灭亡,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知,绍兴和议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中南宋割地、赔款,是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是对辽朝南北面官制度的描述,体现的是因俗而治的特征,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金人入主中原后,推崇汉族的儒家学说并自称中国,而且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说明金人的政权容纳了汉族的文化,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意识,故C项正确;儒学在西汉时就已确立了统治地位,排除A项;当时中国没有实现统一, 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金朝对汉文化的包容,不是因俗而治,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总管西藏的一切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故选A项。
1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元代对急递铺的规定,违反政府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说明元代政府对驿传工作的重视,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科举录取的进士来自各个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的现象较为普遍,说明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故选D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车转”“纺雪”“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可知,南宋时期棉纺织业有了一定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棉纺织业的规模化生产,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小农经济“男耕”的信息,排除B项;C项“普遍”一词说法错误,排除。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宗派遣使者赴海外进行贸易,与北宋“通过海上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反映出北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故A项正确;北宋没有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自耕农的经济地位,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很多出身庶族的士人能够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跨越,这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故选D项。
16.【答案】D
【解析】材料“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反映了“格物致知”思想,即通过深刻探究万物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故选D项。
17.【答案】A
【解析】理学强调儒家学子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宋朝政治黑暗,故B项错误;宋朝统治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文化教育事业普及与社会责任感不直接相关,故D项错误。
18.【答案】B
【解析】材料“靖康之变后,其诗词情感转为惆怅”反映出政治局势影响诗词创作,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属于婉约派,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程朱理学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9.【答案】A
【解析】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书籍装帧样式的变化和书籍发行量的增长,故选A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祯编写《农书》时注重综合南北农业技术,为地方官员提供一本完备的养民知识汇编,该书被多次翻刻和模仿,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D项。
21.【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4分)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4分)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3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3分)
积极影响: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4分)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22.【答案】(1)特征:贸易次数频繁,范围广;为数众多,出身不同阶层;海商贸易为民间性质,受政府严格控制。(6分)
原因: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淡化;政府鼓励;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任答四点即可,8分)
(2)作用: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传播中外文化科技。(6分)第三单元 第9课
【基础巩固】
1.宋太祖实行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地方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此举意在(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使通判掌管地方财政 D.加强中央集权
2.宋太祖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权,其余庶政仍由中书门下统摄。该制度设计的突出特点是( )
A.崇文抑武 B.分化事权
C.高效决策 D.架空相权
3.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 )
A.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B.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C.消除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
D.造成北宋官僚队伍的膨胀
4.宋夏和约签订以后,双方在边境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交换,互通有无。边境贸易的往来( )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
C.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使南方社会出现了繁荣局面
5.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6.对中国古代的某一举措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此法发挥了类似于今天银行的作用,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此法可能是(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盐铁专营 D.市舶制度
7.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赤壁之战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靖康之变
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 )
A.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
【能力提升】
9.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遥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10.五代时期,枢密使一职先是以宦官充任,曾一度左右宰相任免,后多为武将,权倾朝野。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
A.完善科举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权臣乱政 D.提高行政效率
11.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
A.笼络民心 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统治秩序
1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13.下表显示了对王安石的不同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14.南宋初年,岳飞指挥的岳家军在与金军的对抗中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将岳飞等拥有兵权的武将视为心腹大患,不断对其加以遏制、打击。这表明( )
A.南宋朝廷秉承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B.秦桧唆使宋高宗投降金国
C.岳飞抗金活动耗空了朝廷的财政
D.宰相专权使南宋政治黑暗
15.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 B.澶渊之盟,宋辽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统一
16.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史实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官职的特点。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原因。
答案
1.【答案】D
【解析】宋太祖实行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并设通判分知州权力,意在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宋太祖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体现出分化事权的特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通过与辽和西夏议和,向对方交纳“岁币”“岁赐”,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故A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宋夏议和后,双方在边境开设贸易场所,互通有无,有利于宋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地方政府强迫农民贷款,向农民敲诈勒索的现象,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东京,俘虏了徽、钦二帝等三千余人,北宋灭亡,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之后康王赵构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此后,开封的灌汤包、糖醋鱼传到杭州,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靖康”是北宋宋钦宗的年号,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通过轮换的方式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里,极力削弱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这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坐大,故A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以前,枢密使权力很大,到宋朝时,枢密使权力被削弱,并与宰相相互牵制,因此,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防止权臣乱政,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差遣”制度,其直接目的是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职权分离巩固皇权,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差遣”是为了安抚、笼络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并不是笼络民心,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及各寺、监是中央机构,不涉及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故C项错误;“差遣”制度的实质是通过职权分离以强化皇权,不是稳定统治秩序,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从王安石所属的阶级来分析,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内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故A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三人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取得卓越的战绩,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将拥有兵权的岳飞视为心腹大患,不断对其加以遏制、打击,反映出南宋政府秉承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对武将进行打压,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元无北渡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故选C项。
16.【答案】D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的力量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故D项正确。
17.【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表现: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减少考试资格限制;严格考试程序;注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
原因:崇文抑武方针的影响;吸取唐朝科举制弊端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第三单元 第11课
【基础巩固】
1.元朝的蒋祈在《陶记略》中写道:“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
A.海外贸易繁荣 B.矿冶业兴盛
C.娱乐活动丰富 D.制瓷业发达
2.唐宋时期,商业繁荣,客观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之相匹配,而唐朝以来的钱荒问题一直延续到宋朝,且北宋民间藏币行为蔚然成风,更加剧了钱荒的严重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 B.商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纸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D.江南市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3.《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这反映出元朝( )
A.北方粮食产量降低 B.南北交通运输线路少
C.江南经济地位凸显 D.燕地经济发展较缓慢
4.对于宋代社会的变化,时人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 )
A.社会成员政治地位实现平等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最终实现
D.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
5.《宋史》认为: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直到北宋,儒家的“道”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佛教的传播 B.道教的兴盛
C.儒学的复兴 D.理学的僵化
6.朱熹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据此,朱熹提出(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三教合归儒 D.致良知
7.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艺术形式。推动宋元词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8.下图是宋代某一名士的园林(图中匾额文字为“梦溪园”),它见证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该名士是( )
A.朱熹 B.苏轼
C.沈括 D.郭守敬
【能力提升】
9.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诏令江南诸州种植原产北方的粟、麦、黍、豆,江北诸州“就水广种粳稻”。宋真宗时期,因为“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朝廷派人从福建调拨旱稻占城稻种子,到三地播种。这些措施( )
A.使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推动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C.体现了宋初的重农思想 D.促进了南北商品的流通
10.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埠通货贿。”由此可知南宋时期( )
A.对外贸易讲求实际效益 B.市舶之利成为主要财源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政府鼓励商人出海贸易
11.郑樵在《通志》中写道:“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这一变化( )
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 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
12.有学者指出,宋代出现了政治上“贱不必不贵”、经济上“贫不必不富”、职业上“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 )
A.重农抑商观念更加坚固 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D.国家控制日益松弛
13.程颢、程颐企图用包括天地万物的“理”来支配物质世界,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程颢、程颐思想的出发点是( )
A.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B.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播
C.重建儒学信仰体系 D.维护皇权和封建礼教
14.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统计,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墨学成为官方学说 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 D.民主意识的萌发
15.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优雅情致,他们常常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尤其在文人画方面,杰出者如文同、苏轼、李公麟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领袖。这些作品( )
A.属于风俗画的范畴 B.重写意而不注重写实
C.宗教色彩比较浓厚 D.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
16.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吴自牧《梦粱录》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
C.宋代航海技术高度发达 D.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屠(佛教徒或佛塔)、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从而信其书,宗其道,天下靡然同风,无敢置疑于其间。
——范育《正蒙序》
材料二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摘编自[美]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宋初期儒学“面临困境和挑战”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日后中国社会的消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
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反映了元朝景德镇制瓷业规模大,技术高超,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流通的货币量较小,且有民间收藏钱币的情况存在,加大货币流通量与减少民间藏币现象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纸币应运而生,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材料“无不仰给于江南”反映出江南的经济地位突出,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反映了宋代社会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故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学者吸收佛道思想而成的新儒学系统,是一个以“天理”为核心,并把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精密思想体系,实现了儒学的复兴,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人欲”与“天理”对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政治、思想的状况,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沈括,号梦溪丈人,著有《梦溪笔谈》,图片中房屋匾额“梦溪园”三字及材料“它见证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表明该名士为沈括,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材料“宋太宗曾下诏令江南诸州种植原产北方的粟、麦、黍、豆”“从福建调拨旱稻占城稻种子,到三地播种”体现了北宋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C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高宗认为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宋朝并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的是招徕外商,而不是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以前选官重视门第,现在不问家世,这是典型的庶族地主崛起对选官制度产生的影响,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官依据的变化,与“公天下”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官政治的形成,只是说选官的依据发生了改变,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秩序并没有重构,只是选官的标准发生了改变,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材料“贱不必不贵”“贫不必不富”“士多出于商”表明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颢、程颐的学说是为封建统治者建言立说,为维护皇权和封建礼教服务,故选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朱熹将维护君主统治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解释为“天理”,要求士大夫忠君守节。因此,材料现象的发生与南宋理学思想的盛行有关,故选B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常常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尤其在文人画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故选B项。
16.【答案】B
【解析】两则材料均反映了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的作用,说明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而没有反映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而没有反映宋代航海技术高度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但无法得出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的结论,故D项错误。
17.【答案】(1)主要因素:学绝道丧、处士横议、异端间作、佛道冲击。
(2)新发展: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
消极作用:为专制皇权服务;以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建设。
(3)表现: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_2024高中历史第三、六、七、九单元达标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8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