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长阳县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12 月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共 16 题)
1.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治理的。结合所 学,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可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
B.商朝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与内外服制度
C.商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已实现了君主专制
D.宗教文化类职官可能有沟通王权与神权的作用
2.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辩 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 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 “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
A.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B.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 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3. 许倬云认为,以儒家士大夫为主体的中国文官系统,认为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 保持国力,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故中国的王朝至少在政治上,不是 为了皇权而存在,而是为了天下生民而存在。作者在此表达的是( )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B.专制皇权为生民而存在
C.古代文官系统抑制皇权 D.儒家道统高于皇权政统
4.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 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 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 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
A.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B.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5. 《晋书》卷六十《张辅传》载:“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 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这体现了( )
A.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无法真正选出人才
B.魏晋时期中央集权制被破坏地方势力加强
C.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
D.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非常重视个人品德
6. 《资治通鉴·后晋纪四》记载“楚王希范作天策府”,不仅高大,而且装饰奢华,“地 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棉,与子弟僚属游宴其间。”由此可见当时( )
A.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 B.高产农作物开始引入种植
C.魏晋士族生活奢靡 D.棉花制品比较贵重
7. 唐代出现了以山林、寺院为中心的大规模的民间讲学组织—书院,书院不但有名师, 有图书,有学舍以居诸生,而且有仓縻以给诸生。这说明唐代( )
A.教育体系完善 B.科举取士的衰落
C.私学教育繁荣 D.社会教育多样化
8. 东晋后期,由于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官府的土地赏赐与信徒 的宅舍土地施舍日多,“寺庄”、“寺户”等相继出现,寺院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初 步形成。南朝时寺院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局面带来的影响是( )
A.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B.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C.均田制遭到破坏 D.租调制无法维持
9.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和策问为主, 其中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治终乱”等。据此 可知当时( )
A.继续崇文抑武以加强君主专制 B.关注官员治国理政的行政能力
C.面临汉唐同样的统治危机 D.创新制度以完善取士程序
10.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动物:马和羊。 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世俗画相对忽略具体细节 B.农耕文明中牛的负重更强,地位更高
C.政府对战备物资加强管控 D.都城管理规范统一
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 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 说明元朝行省( )
A.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B.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C.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 D.兼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功能
12. 许衡在《鲁斋遗书》中写到:“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故后魏、辽、金能用历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 昭昭可见也。”下列选项不可论证许衡观点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B.耶律德光制定南北面官制
C.元朝实行“四等人制” D.金太宗实行蕃汉分治原则
13. 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 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 )
A.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B.阁臣帮助皇帝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
C.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 D.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14.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奉天门,拦住了准备入宫的一队女乐, 领队的中使只能禀报皇帝,而后回复周观政“女乐已罢不用”。但周观政要求“必 面奉诏”。最终朱元璋只能亲自出宫,向周观政解释“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 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这一事件说明( )
A.台谏合一趋势开始出现 B.台谏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
C.御史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D.相权的膨胀威胁专制皇权
15. 清朝前中期设置理藩院,起初仅处理蒙古事务,后来扩展到内外蒙古、青海、新疆 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的事务,与俄国交涉事务亦由其掌管,《理 藩院则例》也随之不断完善。这一职能的变化说明当时 ( )
A.初步奠定了大一统国家疆域 B.边疆与内地治理呈现一体化趋势
C.强化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管理 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
16. 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所使用的“盛世”一语,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 十六年)中出现 73 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 52 次,在 《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 39 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 年)中出现 62 次。这说明清朝( )
A.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 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C.盛世说得到社会一致认可 D.知识分子避祸自保的心态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唐初全国有州 358 个,宋初有 317 个,中央的直接管理幅度将近秦初的 10 倍。贞观元年(627 年),李世民依据“山川形便”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作为 监察区域;玄宗时固定为 15 道,每道有固定的治所和监察官员,却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 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安史之乱后,唐政府虽然缩小了道的区域,却难逃分裂与混乱的历 史结局。在中间环节的设置和管理上,赵宋君臣在摸索中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 分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婚田、 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 安抚的分工格局。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由于元代中书省宰执经常前往各地区处理军政事务,逐渐形成了固定的、 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并具备“分镇方面”的权利。行省实行群官负责 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并有 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构成地方监察网络。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元政府还人为地造成犬 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此外,行 省不仅管辖面积比前朝要大,如江浙行省,其辖区包括现今的江西、浙江、江苏、安徽 南部等地区,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江浙行省主要负责镇压民众、征收赋税,其治所多 在水陆要道,而云南行省,为加强对边陲控制,其治所多分布在军事要地。
——摘编自曹兴兵《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路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宋代路制相比,指出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并简 述其历史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在统一的深度上,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也突破了历代中原王朝 对边疆政策的思路。清朝追求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从中央到边疆各地区对 边疆各民族进行直接管理,以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有效的边疆政策取代了历代对边疆 民族的松散的羁縻政策。这些都加大了清朝统一边疆的难度。
——摘编自成崇德《清朝边疆统一论》
材料二:清朝皇帝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 加恩体恤……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 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 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清高宗实录》卷 1435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特点,简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英国使团对清政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并从对外 政策的角度,概述清政府对此的回应及对中国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镇”的演进简表
——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材料二:明清江南市镇行政管理简表
——据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镇在宋代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特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人们常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北宋的人力超过唐朝,物力和财力、政府 财政收入更大大多于唐朝。但丰厚的财政收入难以负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横征暴敛 又加重了民贫,这就是积贫。军事无非是客观的实力加之以主观的实力运用。宋朝的综 合国力无疑强于辽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各种因素,实力的运用水平却是劣等的,这 就是积弱。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保守的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 武,其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宋朝继 承自中唐以降丧失养马区的现实,缺乏马源,不重视骑兵的建设,而古代的骑兵犹如二 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部队,主要以步兵对抗辽朝、西夏、金朝和蒙古的骑兵,就处于弱 势。加之自北宋建立不久,就逐渐形成“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等军事传统,故其武力 一直不振,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 朝竟无折冲御侮之将。宋朝的治理有得分的方面,也有失分的方面。
——摘编自王曾瑜《正确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治理“得”与“失”的认识。
长阳县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12 月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 CAABD 6-10 DCBBC 11-15 ACCBD 16 A
17. (1)原因: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现实需要;唐代“道”制的影响;唐代中后期地方割据的历 史教训;赵宋君臣的积极探索。(4 分)
(2)特点:兼具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属性;行省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权力;打破了“山 川形便”的疆域划分传统;管辖范围广、职责多元化;行省权力大而不专。(6 分,答对三点即 可)
历史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深 远影响。(2 分)
18. 答案:(1)①特点:具有创新性;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直接管理;因地制宜;反分裂与反 侵略相结合或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4 分)
②措施: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盟、旗两级单位统治蒙古地区;在新疆设立 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 分)
(2)①主张:英国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6 分)
②回应:清朝统治者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闭关锁国。
③影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或“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
19.答案(1)变化:数量大幅增加,分布更为广泛,居民总数大增;由以军事功能为主演变为以 经济功能为主;镇将权力日益萎缩,被监官等取代。(4 分)
作用:使“镇”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 展;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财政来源,巩固宋朝统治。(4 分)
(2)特点: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所创新;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性;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 的管理模式;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6 分)
20.(12 分) 答案:首先,宋朝治理的“得”与“失”,各有体现。“得”体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雄厚等方 面;“失”体现在财政负担沉重(出现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军事实力较弱等方面。其次, 宋朝治国的“得”与“失”,有其原因。“得”的原因主要有农业发达促进人口增长,手工业、 商业繁荣有利于增加税源等。“失”的原因主要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弊端;为了应 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所带来的弊端,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实行不合理的军事制度与政策; 不重视骑兵建设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