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性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当中除青铜人像、神树、神坛等独具特征外,其中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 )
A.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之间已有交流 B.早期国家政权充满神权色彩
C.商朝时对长江流域实现了有效管理 D.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田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
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B.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
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3.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自称蛮夷。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屈原却在《离骚》中自称是黄帝的后人。这一变化表明( )
A.思想呈现争鸣之势 B.国家实现统一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社会性质剧变
4.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
A.以民为本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教化民众
5.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郡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消除了各地的地区差异
6.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 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7.据史料记载,东汉的豪强地主庄园“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 。这类庄园(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以经营林牧业为主
C.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D.是潜在的割据势力
8.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为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9.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户口数“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 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10.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11.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而 “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1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给事中的意见。给事中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朝
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在钱穆看来,该制度的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抑制土地兼并
C.平均分配土地 D.打击贵族势力
14.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确保了农民能够有地可种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汉家庶事草创……朕(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变更制度”的三项具体举措。(9分)
(2) 结合秦汉之际政治制度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9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摩尼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在一些地区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置的“蕃坊”也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9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6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8分)
18.唐诗既是研究唐代文学和唐代文学史的材料,同时又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香山寺二绝》 白居易 其一 空山寂静老夫闲, 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 半移生计入香山。 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 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 他生当作此山僧。
《忆昔二首》(其二)(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提取材料中的唐诗信息(任选三首),说明上述唐诗对研究唐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14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性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当中除青铜人像、神树、神坛等独具特征外,其中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 )
A.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之间已有交流 B.早期国家政权充满神权色彩
C.商朝时对长江流域实现了有效管理 D.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解析]从材料可知,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说明当时四川三星堆地区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有着文化交流,由此可知,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就已有了交流,故选A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华早期文明中的出土器物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强调早期国家政权的神权色彩,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已有了文化交流,而不是体现商朝时对长江流域的有效管理,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这些地方之间已有了文化交流,不能说明长江流域文明发展程度较高,排除D项。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田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
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B.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
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解析]从材料中的“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田百亩,同养公田”信息可以看出,其所描述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实质上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故答案为D项,排除A、C两项;铁器得到广泛使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出现于商朝,排除B项。
3.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自称蛮夷。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屈原却在《离骚》中自称是黄帝的后人。这一变化表明( )
A.思想呈现争鸣之势 B.国家实现统一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社会性质剧变
[解析]据材料“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自称蛮夷。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屈原却在《离骚》中自称是黄帝的后人”可知,楚国贵族由自称蛮夷转为自称黄帝后人,这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楚国人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没有涉及思想争鸣,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国家还没有实现统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楚国人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并非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D项。
4.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
A.以民为本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教化民众
[解析]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可知,孔子和孟子均强调百姓的重要性,这体现出儒家主张以民为本,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儒家学者对百姓重要性的认识,并未强调“礼”和“法”,排除B项;“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要以民为本,重视百姓的需求,而非教化民众,排除D项。
5.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郡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消除了各地的地区差异
[解析]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中的道路交通网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虽然秦朝修建的道路交通网有利于各地交流,但并不意味着各地已经消除了地区差异,排除D项。
6.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 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废除一系列严刑峻法,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徭役负担,这说明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D项;题干提到的是汉初废除了一些秦朝时期的苛法,而不是基本废止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汉初废除了一些苛法,并不意味着法家思想开始消亡,因为以法治国的思想还是被后来的统治者沿用了,排除C项。
7.据史料记载,东汉的豪强地主庄园“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 。这类庄园(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以经营林牧业为主
C.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D.是潜在的割据势力
[解析]据材料“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庄园所占土地很多,规模很大,经济独立,而且有一定的武装,具备割据的可能,故选D项;由材料无法看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排除A项;东汉庄园以经营农业为主,排除B项;东汉庄园属于小农经济的一种,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并不面向市场进行生产,排除C项。
8.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为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解析]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走向其初衷的反面,是因为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A项符合题意。察举制选官并未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只不过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项排除。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其初衷的反面的原因是举荐者的因素而非选官标准的问题,C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最初标准是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来才德被忽略,官员选拔被士族垄断,D项排除。
9.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户口数“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 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解析]据材料“《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可知,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黄河流域,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北魏时期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且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比长江流域先进,没有涉及土地改革,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排除D项。
10.历代汉族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A.民族歧视观念消除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解析]唐太宗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需要猜忌,追求各民族四海一家,这说明唐太宗奉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具有民族大一统意识,D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古代民族关系不属于外交领域的内容,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1.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而 “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说明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唐代科举制下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考试,入仕为官,这意味着科举制使得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扩大,故选B项;题干强调的是参与科举考试的人员范围比九品中正制更广泛,并不是说科举考试能否选拔有用之才,也不是强调九品中正制的积极作用和科举制对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排除A、C、D三项。
1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给事中的意见。给事中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朝
[解析]材料反映了给事中有权驳回诏书,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有权驳回中书省的决策和诏令,因此,给事中属于门下省,故选B项;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故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故排除C项;中朝设立于汉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在钱穆看来,该制度的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抑制土地兼并
C.平均分配土地 D.打击贵族势力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钱穆认为这一制度一方面要限制富人不能拥有太多数量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贫者拥有最低限额的土地,也就是要防止富人通过土地兼并的方式获得超过规定限度的土地,所以这一制度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B项正确。
14.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确保了农民能够有地可种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解析]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说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减轻,故选C项;两税法是一种赋税制度,不是土地制度,所以不能保证农民有地可种,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两税法不再以人身为主要收税的标准,而不是强调税收名目的简化,排除B项;题干仅体现了两税法使收税标准发生了变化,而没有提到税收的数量变化,所以与百姓负担是否加重无关,排除D项。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解析]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书法注重规范和法度显然与唐朝政局稳定有关,故C项正确;书法审美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政治局势的变化对文化走向的影响,而非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汉家庶事草创……朕(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变更制度”的三项具体举措。(9分)
[答案]举措: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及子弟与豪强势力;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盐铁专卖”制度;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尊崇儒术;派人出使西域、设立四郡。
[解析]据所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在中央,在三公九卿之外,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在地方,在不改变郡国并行制的前提下,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在选官制度上,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在监察体制上,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及子弟与豪强势力;在地方治理上,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在经济管理上,一是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二是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三是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在思想上,尊崇儒术;在边疆治理上,派人出使西域、设立四郡。
(2) 结合秦汉之际政治制度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9分)
[答案]示例一:
汉朝建立之初,在中央官制上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下权臣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武帝时期增设由皇帝直接掌握的中朝,使三公九卿逐渐变为外朝,通过中朝和外朝的相互牵制,达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效果。汉朝中央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示例二:
汉朝建立之初,在承袭秦朝制度并汲取秦朝速亡教训的基础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为解决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加强国家对郡县的控制,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同时在各州部设置刺史加强对郡县官员与地方豪强的监控。汉朝地方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示例不作为唯一参考答案,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水平三:能准确理解材料,观点正确,列述史实充分、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紧密、合理,思路、逻辑清晰。
水平二:能较为准确理解材料,观点较为正确,列述史实较为充分、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为紧密、合理,思路、逻辑较为清晰。
水平一:仅能简单摘列材料信息,列述史实不够充分、不够准确,史论结合不够紧密、不够合理,思路、逻辑不够清晰。
[解析]据材料二“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可知,材料二强调的是制度的产生和消失都是有先兆的,新旧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承,再结合题干“秦汉之际”,从汉承秦制的角度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秦汉相关史实展开即可,注意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摩尼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在一些地区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置的“蕃坊”也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9分)
[答案]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解析]盛世局面,联系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等信息总结得出。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6分)
[答案]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8分)
[答案]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唐代;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定地区管理对外事务。
条件: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农耕文明繁荣,文化、技术领先世界;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
[解析]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条件,应当联系所学,从唐朝统一、国力强盛、农耕文明繁荣、文化和技术领先、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等方面来回答。
18.唐诗既是研究唐代文学和唐代文学史的材料,同时又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香山寺二绝》 白居易 其一 空山寂静老夫闲, 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 半移生计入香山。 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 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 他生当作此山僧。
《忆昔二首》(其二)(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提取材料中的唐诗信息(任选三首),说明上述唐诗对研究唐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14分)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选自唐诗 唐诗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唐代的社会风貌,因此可以作为研究唐代的史料
材料内容 李白的《从军行》刻画出一位身经百战、无比勇敢的将军形象 可用于研究唐朝卫国戍边、建功立业、拜爵封侯的社会意识 唐诗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存在。不同时期的唐诗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状况
白居易的《香山寺二绝》反映出作者潜心于佛教 可用于研究唐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
杜甫的《忆昔二首》(其二)(节选)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 可用于研究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经济等情况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描绘了长安每年正月十五的夜生活,写出了豪门贵族车马喧嚣、市民轻歌笑语,通宵达旦生活在欢娱之中的情景 可用于研究唐都长安的城市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状况
[解析]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而唐诗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唐代的社会风貌,因此可以作为研究唐代的史料。根据材料“百战沙场碎铁衣……独领残兵千骑归”可知《从军行》刻画出一位身经百战、无比勇敢的将军形象,可从唐朝时期,人们希望戍边建功、拜爵封侯的社会意识角度阐述其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可知《香山寺二绝》反映出作者潜心于佛教,可从唐朝佛教的传播角度阐述其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忆昔二首》(其二)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可从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社会面貌的角度阐述其史料价值;根据材料“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并结合所学可知,《正月十五夜》描绘了长安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车马喧嚣、轻歌笑语的生活场景,可从唐诗反映了唐代长安城市风貌的角度阐述其史料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性检测卷(2份打包)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