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三明市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12 月月考高二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孔子在《论语》中对尧舜极尽溢美之词;孟子则言“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墨子笔下的舜是个农夫、陶工、渔民,因贤能受到尧的赏识推举;庄子则称尧杀害长子,舜流放母弟,“不足以为德”。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 彼此之间攻讦不断 B. 迎合统治阶级需要
C. 追求理想化的政治 D. 秉持不同政治立场
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 名君主中异常退位 68 人(28. 4%),平均在位时间 18.42 年。秦至清 348 位
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 155 位(44%),平均在位时间只有 12 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 官僚体制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 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 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本质特征
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宋仁宗此举意在
A. 分化事权以强化王权 B. 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C. 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 D. 提高监察治理体系效能
南宋理学大儒朱熹,一生致力于讲学、授徒,著述颇丰。在其著述中,儿童启蒙读物较多,其中《家礼》和《小学》成为此后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材料可用于佐证
A. 宋代开始重视道德教化 B. 朱熹理学取代陆王心学
C. 政府加强民众思想控制 D.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明朝初期实行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但后来因为纸钞贬值,民间货币结算大量采用白银,万历年间白银成为税金的结算货币,加剧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 自然经济解体 B. 赋税制度改革 C. 商品经济发展 D. 人口增长迅速
清朝初年,政府将约 1000 多种汉文经史古籍、文学作品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四书” “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这些举措旨在
A. 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B. 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
C. 提升民间教育水平 D. 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
下表是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下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18 世纪以来中国
时间 职能
1725 年 民政、防务
1825 年 民政、防务、财政(海关)
1843 年 民政、防务、财政(海关)、外交(夷务)
1865 年 民政、防务、财政(海关)、外交(洋务)、现代化项目
A. 官员选拔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历程 D. 从闭关自守走向主动开放
8.1898 年 1 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
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 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B. 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 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 D. 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下表为 1909 年全国实业学堂及学生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种 类 农业 工业 商业 实业预科及其他 合计
等 级 高 等 中 等 初 等 高 等 中 等 初 等 高 等 中 等 初 等
学校 数 5 31 59 7 10 47 1 10 17 67 254
学 生数 530 3226 2272 1136 1141 2558 24 973 751 4038 16649
A. 实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B. 清末新政成效十分显著
C. 辛亥革命时机业已成熟 D. 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表 2 所示为 1937 年陕甘宁边区米脂县印斗乡各阶级土地占有统计情况。该表可用于说明
表 2
成分 户口 土地 每户平均占有土地数/垧
户数/户 百分比/% 垧数/垧 百分比/%
地主 6 2 3744 63.68 624
富农 9 3 703 11.86 78.1
富裕中 农 14 4.6 384.5 6.48 27.5
中农 33 10.9 427.5 7.21 13
贫农 202 66.6 568.5 9.67 2.8
雇农 26 8.6 18 0.3 0.69
其他 13 4.3 20.5 0.8 3.8
共计 303 100 5866 100 19.5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 边区政府土地政策的调整
C. 陕北农村社会结构的骤变 D. 互助合作运动开展的基础
11.1950 年评选出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主要是已逝的革命英雄和烈士,以及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1956 年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2005 年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这表明我国的劳模评选
A. 符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 B. 缺乏合理的统一标准
C. 体现了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员结构长期不合理
在中世纪的英国,新国王加冕典礼上的加冕宣誓是一个重要环节。国王的宣誓内容包括:“确保基督教会的安全”“严禁劫掠或无故侵犯他人”“在司法审判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等。这些誓词被认为是国王必须遵循的治国原则。材料表明中世纪的英国
A. 王权在道义上受到制约 B .“王在法下”原则被普遍遵循
C. 基督教会权力日益膨胀 D. 封建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
13.1875 年宪法颁布后,法国参众两院均获独立倒阁权,并且竞相行使这一权力,导致内阁频繁更替,但内阁的更替往往只是总理下台,许多部长仍然留任,时人把这个现象称为“重新粉刷”。这一现象说 明当时法国
A. 议会是权力中心 B. 党派竞争注重妥协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政体运行相对稳定
世纪,英格兰地区契约性劳动关系迅速发展。雇佣双方订立契约,规定契约期限、报酬多少与支付方式等,并约定无正当理由双方不得违背。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兴起 B. 维护了庄园秩序
C.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D. 解决了劳资纠纷
图 1 是 18 世纪的伦敦咖啡馆。1848 年麦考莱出版的《英国史》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咖啡馆文化之于他所记述时代(1685—1702 年)的重要性:“咖啡馆绝不能草草一笔带过。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咖啡馆被称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机构是有道理的。”麦考莱有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咖啡馆
图 1
A. 成为筹划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B. 为政客提供完美的交流平台
C. 是资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聚集地 D. 利于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据表 2 可知,大豆种植在美洲逐步推广。这主要是因为
表 2
1765 年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 世纪末 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1931 年 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 年 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A.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B. 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
C.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D.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表 1 是中华书局考订《清史稿》时所使用的一些文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表 1 福建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的文献摘录
序号 古籍 摘录
① 《职官志》 顺治二年,置福建总督,驻福州,兼辖浙江。
② 《疆臣年表》 顺治二年,设浙江福建总督。
③ 《世祖实录》 顺治二年,改浙江总督张存仁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总督浙江福建军务兼理粮饷。
④ 《通考》 福州府……本朝初因之。康熙十二年增置屏南县。
⑤ 《职官志》 光绪十一年,台湾建行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
⑥ 《光绪会典事例》 光绪十一年,台湾改设行省,仿照甘肃新疆名曰福建台 湾巡抚。
⑦ 《皇朝掌故汇编》 光绪十一年,闽浙总督杨昌浚等上奏朝廷,请求福建开 炉铸钱。
⑧ 《德宗实录》 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光绪十一年,著将福建 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
从表 1 选取相关联的三则史料,完成表格中二的考订结论。(4 分)
序号 选用史料序号 考订结论
一 ①②③ 顺治二年,置闽浙总督。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进行文献考订的意义。(4 分)
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 4、图 5、图 6 分别是 1951 年、1961 年、1970 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上面三幅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贸易伙伴的重心不断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
明代乡绅阶层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治理乡村的代理人。其来源,一种是未仕但具有准官僚资格的生员、监生、举人;一种是通过科举途径做官而致仕的居乡官僚;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崇祯年间,乡绅张溥等人在江南地区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复社”组织。东林党和复社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追求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对晚明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
——摘编自秦德君《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等
材料二
1540—1640 年被称为“流动的世纪”,英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乡绅阶层日益兴起。乡绅属于地主阶级,是介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大致包括骑士、缙绅与纹章乡绅三个群体。16 世纪初乡绅人数约为 6000,到 17 世纪末增长到约 20000 人。乡坤人数增加源于社会流动的加快。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与商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新财富增加,一大批出身非绅家庭的新富人士集中涌现,通过努力实现了地位提升。宗教改革后,大量的修道院土地被政府没收并出售,促进了土地市场活跃,为大批新富人士通过购置土地成为乡绅地主提供了条件。国家对于新富之人积极吸纳,为其提供了政治保证。1568 年官方纹章院开始向新兴社会人士开放申请,引起人们追逐爵位纹章的热潮,出现了“荣誉膨胀”现象。据统计,1560—1639 年间官方授予的新纹章数量多达 3760 个,而成功晋升绅士的莎士比亚正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
——摘编自许明杰《从莎士比亚遗嘱看英国乡绅的兴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乡绅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 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英国乡绅的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18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
1666 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对伦敦城市的重建进行了规范。出于实用与美观的需求,房屋烟囱的尺寸被大大地缩小,烟道变得狭小曲折。为防止堵塞,烟道需要定期打扫,于是英国人发明了用年幼儿童(尤其是男童)当“人体扫帚”来清理烟道的方法。在 18 世纪,各种力图废除儿童扫烟囱的努力都宣告失败。
19 世纪初,出现了能够代替儿童扫烟囱的机器,但因为购买机器的花费远高于雇佣男童,同时担心自己的生意会被机器取代,多数扫烟囱师傅纷纷对此抵制。1834、1840 年议会先后通过两项改善扫烟囱儿童待遇的法案,但许多儿童的境遇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直到 1875 年,议会才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
——摘编自施义慧《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以英国扫烟囱儿童命运转变折射出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英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整体视角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三明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1-5 DDBDB 6-10 BCDAB 11-16 CADCD D
17.【答案】(8分)
(1)序号:⑤⑥⑧;
结论:光绪十一年,升台湾府为行省。(4分)
(2)意义:更准确完整地了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有助于吸收历史上的行政管理经验。(4分)
18.【答案】(12分)
答案1:
结合示意图和时代背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贸易伙伴的重心不断变化。(12分)
图4:1951年中国与苏联东欧的对外贸易额占比一半以上,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着重发展苏联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合作与贸易。这与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方针有关,同时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经济封锁。(4分)
图5:1961年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比显著增加,这体现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以及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在恢复发展,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欧洲外交取得突破有关,中国先后与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建交。(5分)
图6:1970年中国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已经超过50%。这表明中国的贸易重心已经转向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此后,中国与西欧国家建交数量明显增多。中国贸易伙伴的重心不断变化与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国内外局势密切相关。(3分)
答案2:
结合示意图作出简述。(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12分)
其他答案:(0分)
19.【答案】(24分)
(1)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6分)
(2)不同点:中国乡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英国乡绅有明确的身份认定;中国乡绅大多和科举制联系密切,英国乡绅总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中国乡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更关注朝政;西方乡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6分)
原因:晚明:宗法传统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6分)
20.【答案】(8分)
论题:扫烟囱儿童命运的变化折射出英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阐述:
17世纪后半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扫烟囱儿童作为英国童工群体的一部分出现。这些幼童深受资本主义盘剥。
18世纪以来,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扩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英国儿童扫烟囱的现象受到更多社会关注。(本时间段,单独从思想角度举例或者单独从政治角度举例均可得2分)
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扫烟囱儿童的境遇得到了改善。
之后,随着工人运动的不断开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1875年议会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从以上每一时段举例得2分,任意举出三个时段即可得6分)
由此可见,个人命运的变化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映。
(注意:本题要求自拟论题,要从整体视角阐述,如果论题只涉及英国社会变迁的某一角度,酌情给分,但得分不得高于3分。最后的升华可加2分,但总得分不得高于8分,重复论题不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