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政府财力的不足
C. 军队战斗力削弱 D. 清朝统治的腐败
2. 马克思认为西方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日军南京大屠杀 B. 英法火烧圆明园
C. 列强屠杀义和团 D.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3. “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A. 抵御了外国资本入侵 B.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 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D.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4. 中法战争中,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率部抵抗,击退法军。
A. 曾国藩 B. 冯子材 C. 刘铭传 D. 左宗棠
5. 爱国华侨谢缵泰绘制《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A.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6. 章士钊在《孙逸仙 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
A. 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 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C. 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D. 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
7. 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资料。该案件
时间:1913年3月20日被害人:宋教仁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 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 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C. 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D. 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
8. 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919年,他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他就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八七会议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中共三大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0. 黄镇将军在亲历某历史事件过程中创作了由二十四幅漫画组成的画集,被誉为“真实的革命史料”,下图所示为其代表作。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11. “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这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对自己的评价。周恩来则称张学良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因为“这件事”的和平解决促成了
A.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
C.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2. 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己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事变”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皖南事变
13. 下图为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判决书内容(部分)。该判决书内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大屠杀 B. 淞沪会战 C. 卢沟桥事变 D. 皖南事变
14.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刊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报道评论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15. 如下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
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
日本陆军总兵力 24个师团 34个师团 41个师团 51个师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 21个师团 32个师团 34个师团 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 88%以上 94% 83% 80%
A.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B. 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6.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一大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7. 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A. 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D. 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18. “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 “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C. “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D.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19.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举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狮过大江
C. 关门打狗锁锦州 D. 蘑菇战术胜陕北
20. 有人形象地说;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亲历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结。“它”应是
A. 上海 B. 南京 C. 广州 D. 厦门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何题。【丧失尊严】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一、图二与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条约有关?据材料分析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呈现什么趋势?(3分)
材料二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反映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东北童谣
(3)材料三童谣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它标志着什么?(2分)
【奋起反抗】
材料四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与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4)阅读材料四,举出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两例。(2分)
(5)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2分)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A》,田汉作词,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B》,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22. 中国近代历史在新旧交替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某八年历史教师从“新”入手,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中国近代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思想】
材料一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两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史事。(3分)
【新方法】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2分)
【新文化】
材料三 他(陈独秀)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
【新热潮】
材料四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编自《张季子九录 政闻录 对于储金救国之感言》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救国思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相关的代表人物及表现。(3分)
2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党在我心中》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1分)
材料二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两大主要成果。(2分)
材料三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在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4)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典型战役一例。(1分)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5)材料五中的“三年的军事较量”指的是哪一史事?(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的感悟。(1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A.B.D.C.A 6——10 B.C.B.C.D
11——15 D.B.A.A.C 16 ——20 D.C.D.A.B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2分)
趋势:由沿海深入内陆(中国腹地)。(1分)
(2)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事变:九一八事变。(1分)
标志: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分)
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等(任举2例得2分)
(5)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
22.
口号:自强求富;(1分)
史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2)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1分)
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1分)
(3)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2分)
(4)思潮:实业救国;(1分)
举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厂;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等。(答出一个人物和相关表现即可2分)
23.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任答1点得1分)
成果:建立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2分)
原因:没有认识到与俄国国情上的差异。(1分)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得决定性因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得根本原因;(2分)
战役:百团大战(1分)
史事:人民解放战争(1分)
感悟:党得艰苦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得强大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过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党得正确领导。(言之有理即得1分)
说明:非选择题答案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述,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接着发生的是日本陆军对无力的市民,长期间继续着最恐怖的暴行。日本军人进行了大批屠杀、杀害个人、强奸、劫掠及放火……这种暗无 天日的犯罪是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迄至1938年2月初还没有停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