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婺源紫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
检测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秦始皇派兵南征岭南之后,把长沙郡桂阳县向南延伸到了岭南,又把岭南的象郡镡城县扩展到了岭北,两地形成犬牙交错之势。秦始皇此举旨在(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加强中央集权
C.革新地方行政体制 D.推动民族交融
2.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开始其统治,在他看来,国王可以要求那些持有不明确的特许状或根本没有特许状的美洲殖民地和一般的海外领地承认他的权威,进而获得国内强大的大财产所有者决计不会给他的资源和权力。辉格党为了“私人企业”的利益不反对国王开发殖民地,但他们强烈反对由于开发殖民地而使国王权力增强。这说明当时( )
A.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际大权 B.国王和资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变革 D.君主立宪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宋真宗时下令“京畿诸洲筑河堤,颇妨农业,自今发邻州卒代之”;宋神宗时曾主张大规模裁撤募兵的王安石亦言道“供役不足……即稍费厢军(注:社会上“无地饥民”等组成的非战斗兵种),不为害也”。据此可知,厢军代役( )
A.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现象 B.一定程度上推动劳动力的解放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D.大大降低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4.唐朝开元年间,国家对御史台和“三省”的官员任职资历提出明确要求,“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由此可知( )
A.御史台与三省合并办公 B.中央官员升迁难度加大
C.唐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吏治水平助推政治清明
5.1836—1854年,英国经由财政部推荐的五十五名文官人选中,有几人因年龄关系不能胜任工作,有些人则完全不符合条件,还有的品质很坏,其中一人因犯欺诈债务人罪而被关押过,另一人的健康状况很糟。鉴于此类情况,英国政府规定文官( )
A.在政党间保持中立 B.必须忠实执行政策
C.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D.可以任职到其退休
6.明代学者有言: “夫自轩辕(黄帝) 以来,代有刑官,而五刑之法渐著……逮魏文侯……始采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汉萧何加以三篇,通号《九章》。……唐长孙无忌等又取汉魏晋三家,择可行者,定为十二篇,大概皆以《九章》为宗。历代之律,至于唐亦可谓集厥大成矣。”这反映了古代法律( )
A.律例合编 B.礼法结合 C.继承发展 D.日渐繁杂
7.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后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对于营利生活的态度所显示的对比, 正如俗谚谑云:要不吃得好, 要不就睡得稳。 天主教徒选择“睡得稳”,代表其偏好安定生活;新教徒选择“吃得好”,代表其( )
A.追求发财致富 B.秉持节俭态度
C.坚持信仰上帝 D.反对教皇权威
8.汉武帝以前,西南夷部落多“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经济文化都很落后。而汉明帝时的益州西部都尉郑纯“为政清洁,化行夷貊,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美德。天子嘉之,即以为永昌太守”。这一变化主要说明汉代( )
A.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增强 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点
C.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民族政策 D.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体化
9.15世纪中期,西葡两国以法律手段主张对尚未被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通过本公约,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这一变化体现了( )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彻底消失
C.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确立 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受到削弱
10.《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 “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 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材料所体现的人民币发行原则有( )
①集中统一 ②计划发行 ③经济发行 ④平衡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唐朝推行两税法后,南方广泛进行茶叶生产。九陇人张守硅的茶园里,专为采茶就雇佣了百余人,顾渚的制茶业中雇工更多,时间更长,“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当时( )
A.两税法促进了唐代家庭结构变化 B.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利于经济发展
C.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 D.南方显著开发推动手工业布局变化
12.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官结构中的比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与管理相结合的需要 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 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13.据学者王先明统计,1860年以后,清政府四至七品官员中,通过捐纳获取官职的比例高达66%。在山西太谷、安泽、虞乡三县,1860至1905年间,通过科举入仕的士绅比例仅占3%—4%。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士阶层对科举制普遍不满 B.科举制被废除的内在原因
C.清末因捐官导致官场腐败 D.捐官制度逐渐取代科举制
14.有学者指出:“欲使世界史昌盛于历史学者当中,需要拆除三座堂皇的壁垒。第一座壁垒透过单独的民族国家孤立地思考过去。第二座壁垒则是将自己在地球所处的这个区域看作一切事物的中心。第三座壁垒则是阻碍我们完成一部包罗万象、 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 史:人类中心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历史研究饱受桎梏,唯有跨学科思维方能消解
B.立足国家、关注区域发展的世界历史研究徒劳无益
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价值澄清,促使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世界史研究理念并非封闭,在打破旧见中实现新发展
15.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贴制,规定“各书户之乡贯、丁口、名、岁”,“男女、田宅、牛畜备载……籍藏于部,帖给之民”。洪武十四年,又在户贴的基础上编制赋役黄册,详列各户人口、土地、房屋,每十年重新调查编造一次。这些做法( )
A.缓和了阶级矛盾 B.遏制了地方势力
C.强化了基层治理 D.促进了人口增长
16.近代英国城市出现了慈善药房,药房主要提供门诊护理、医疗咨询及家庭探访服务,为英国下层民众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了支持。慈善药房的出现( )
A.推动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B.体现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C.标志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形成 D.表明“福利国家”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政治以“亲亲”“尊尊”为骨髓,大宗包含小宗,而大宗为本,小宗为其枝。徐复观先生就曾经指出:有干则必有枝,在常情说,干枝本是一体,干强者枝茂,枝茂者亦可增加干之强,这是周初封建的信念,齐桓、晋文的霸业,也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高晓荣《秦汉时期“强干弱枝”政策考论》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封建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影响。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魏晋的考课法称“都官考课七十二法”,此后文官考核均属吏部置专职机构主持。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史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然而考核中的客观标准不尽统一,实施中难以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王朝后期更是流于形式。
——摘编自姜辉《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研究》
材料二 随着20世纪末期管理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官考核功能过于狭小,除传统考核目的,也可测定雇员的素质特别是潜在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雇员自我评估和自我得到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以达到应用考核的“发展功能”的目的;此外增加“同级评估”的补充办法,主要涉及特定部门中同级同事的评估;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
——摘编自石庆环《论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中国古代,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
19.(16分)明朝的“丝绢分担纷争”。
材料一:万历年间,正是一条鞭法在江南盛行的时候。在南直隶执行一条鞭法的是海瑞,他在应天巡抚任内推动甚力,徽州府属下六县,“均平”成为改革浪潮。所以,士绅声称,“天下之道,贵乎均平。故无由不得其平则鸣。歙县久偏重赋,民困已极,躬遇仁明在位,备臣情款,恳乞均平”,要求将徽州府的人丁丝绢(税粮项目之一)分摊六县而非偏派歙县。
——摘编自李义琼《晚明徽州府丝绢事件的财政史解读》
材料二:围绕丝绢应如何负担产生纷争。歙县据《大明会典》“直隶徽州府夏税”一项只载具体数额,并未注明由歙县独揽,主张人丁丝绢应由六县分摊;其余五县“耆民里老”等联名上呈,“祖宗成法不可变”,要求按照《黄册》所记由歙县单独负担,且将矛头直指户部和内阁。此后双方反复抗争,甚至引发“激变”……最终中央政府处理了丝绢事件,实际上并未加派六县,故名“共免两全之法”,随后刊刻了《条鞭赋役册》,永为定规。与此同时,对“激变”的主谋者进行逮捕和审判。
——据[日]夫马进《试论明末徽州府的丝绢分担纷争》等整理
材料三:《大明律》卷十八《刑律·劫囚》规定:“若官司差人追征钱粮,勾摄公事……聚众中途打夺者……因而伤人者绞。杀人及聚至十人为首者,斩。”刑部据此严惩激变的主谋者程任卿,他被拟判“监候处决”。但在审判过程中,程任卿“切查律例所载”,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构成被指控为“聚众中途打夺者云云”的罪情,故不应强用该条文。他进一步提出生员为了保卫家国的理法,“为乡党而公言其是非”,“何有大罪 ”最终,刑部改判。后程任卿又得以减刑充军,因军功被授予把总归乡。
——据[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歙县士绅要求“分摊六县”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纷争双方各自的主张及其依据的文献。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简述明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变化。
(3)律乃律文,例乃条例,统称律例。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明代最重要的律、例名称。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丝绢分担纷争”的最终处理。
20.(12分)【中外法律制度】
中国 西方
公元前536年,《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公元7世纪,《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公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蕴含平等、公正、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1374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 1215年,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1646年,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以德教化,以刑粥教”,要求立法用刑宽严适中。 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高二(上)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始皇对地方郡县的地域调整,从而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长沙郡和象郡镡城县都在南方,无法促进南北交流,并且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不是秦始皇地域调整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秦朝时期,对方的行政体制仍然是郡县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地方管理问题,不涉及民族问题,并且秦始皇地域调整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动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0年(英国)。依据题干可知,1760年时英国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但乔治三世仍试图扩大自己的权威,这说明君主立宪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D项正确;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建立,国王的行政权转移到内阁,国王“统而不治”,排除A项;题干中“不反对国王开发殖民地”说明他们有共同利益,排除B项;1760年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题干材料“筑河堤,颇妨农业”,“供役不足,稍费厢军”可知厢军代役的做法客观上分担了农民大部分的徭役,使拥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的不足,B项正确;积贫积弱属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而不是结果,排除A项;宋朝建立后设置二府三司,分化事权等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排除C项;厢军代役属于非战斗兵种,并不会降低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可知,唐朝开元年间,御史台和“三省”的官员没有当过地方官员不可以出任,体现了当时较为重视官员履历,中央官员升迁难度加大,B项正确;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员,三省是正式的中央官员,“合并办公”说法错误,排除A项;唐代选官实行科举制,但材料体现的是已经在职的官员,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项;对官员任职资历提出明确要求不代表吏治水平提升,且材料无从体现政治清明,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36年至1854年的英国。根据材料“”1836—1854年,英国经由财政部推荐的五十五名文官人选中,有几人因年龄关系不能胜任工作,有些人则完全不符合条件,还有的品质很坏”可知,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种种弊端。结合所学可知,188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从而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文官只有没有严重过错,才可以任职到退休,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夫自轩辕(黄帝) 以来,代有刑官,而五刑之法渐著……逮魏文侯……始采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汉萧何加以三篇,通号《九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法律在继承前代法律成果上的基础上,不断发展,C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古代法律发展”,而“律例合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题干只强调“法”,没有“礼”,“礼法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 “日渐繁杂”是古代法律发展的表明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宗教改革后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对于营利生活的态度所显示的对比,……天主教徒选择‘睡得稳’,代表其偏好安定生活;新教徒选择‘吃得好’”及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后,新教提倡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秉持节俭的态度,排除B项;“坚持信仰上帝”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依据题干可知,汉武帝以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与中原地区也缺乏密切往来,而汉明帝时期官员郑纯在当地为政清廉,教化百姓,得到百姓的拥护,由此反映出汉朝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增强,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郑纯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教化,并不是体现因俗而治或灵活多变,排除B、C项;题干没有体现边疆治理与内地的管理趋于一体化,没有对内地与边疆治理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中期,西葡两国以法律手段主张对尚未被发现的近海岛屿享有管辖权、财产权,这种原则对于航海技术先进的国家有利,对于一些落后国家地区并不公平,因此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原则很大程度上以主权为第一原则,这是相对公平的的原则,这也说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A项正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失,排除B项;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排除C项;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在一战后就被削弱了,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数字人民币依据经济发行现状与经济计划发行,依据结论可知②③正确,故选C项;①错在“集中统一”的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④错在“平衡稳定”与材料中的“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的要求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题干可知,两税法后南方制茶业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据此可知,两税法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动,推动了劳动力的商品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对比,无从体现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或手工业布局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现代(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这要求政府建立更加专业化的文官队伍。因此,英国注重对文官“专业性”的考核,C项正确;西方文官制度下,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排除A项;文官的知识结构缺乏专业化是导致英国对文官专业性考核的直接原因, “过于单一”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19世纪末英国建立的文官制度解决了政府工作持续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通过捐纳获取官职的比例越来越大,通过科举入仕的比例越来越小,反映了清末买官卖官公开化、合法化,科举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可以用来说明科举制被废除的内在原因,B项正确;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科举制被废除的内在原因,未体现士阶层对科举制的态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捐官制度对官场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之前一直存在,从没有被捐官制度取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该学者反对从单独的民族国家角度孤立地研究世界史。15世纪后欧洲民族国家出现,各民族国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世界史只是国别史的拼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单独民族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史已不能反映世界的发展变化。因此他主张世界史应该摆脱国家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打破旧见中实现新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跨学科思维对世界历史研究的作用,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区域中心主义对世界历史研究徒劳无益的观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历史研究价值,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户贴制和黄册都是人口财产普查制度,可以掌握民众的基本信息,为征收赋税和加强治理提供依据,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基层治理,没有涉及户籍制度对阶级矛盾、地方势力和人口增长的影响,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近代英国城市出现了慈善药房,为英国下层民众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了支持。”可知,慈善药房的出现,有利于促进英国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活动和服务体系的发展,A项正确;慈善药房属于公益范畴,不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之内,排除B项;慈善药房的出现不能体现英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形成,排除C项;慈善药房属于公益范畴,不属于“福利国家”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
17.(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干枝一体;区分大小宗。(任答两点即可)
(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地方行政区划由山川地形到犬牙交错)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答两点即可)
18.(1)特点:考核机构的专门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重视考核的监督监察;考核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
评价: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行政效事;是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局限性:考核标准多面杂,考核过程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随着封建帝制的腐败,最终流于形式。
(2)不同之处:考核主体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现代化(渗透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和模式);考核功能注重推动个人发展;涉及对上级官员的监督和制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原因: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19.(1)时代背景:一条鞭法在江南盛行;“均平”成为徽州府改革浪潮。
(2)歙县主张六县分摊,依据《大明会典》。其余五县主张歙县单独负担,依据《黄册》。
主要变化: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部分税粮折银与金花银同等给分)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或推行一条鞭法)(任写1点即可),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3)名称:《大明律》《问刑条例》。
评价: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或缓和社会矛盾或有助于维护统治);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一条鞭法(或推进赋役改革,或增加国家财政);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或律例结合。(任写2点)
20.示例1: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古代东方法律和近代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古代法律为封建皇权服务,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从重刑法、轻民法,人治色彩强烈、突出儒家教化作用;西方法律:从《权利法案》到1787年宪法,继承罗马法自然法精神,延续《英国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
东西方法律不同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人文主义精神不断发展;重视维护个人利益的法律传统。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传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源在于东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
示例2:近代中国法律受到西方法律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学习器物到主张君主立宪,再到主张民主共和,是在西学东渐下中国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西方法律思想与内容,《临时约法》的自由平等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的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自然法精神,借鉴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实现三权分立的制度;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借鉴了西方的责任内阁制用以限制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是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法律在借鉴西方法律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受制时代局限性作用有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紫阳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