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高三 2 月份定时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⒈《孟子·滕文公上》描述井田制时指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所谓的“私事”应是指
A.耕作产品归耕作者所有的土地 B.耕作私有土地C.处理诸侯国或家族的内部事务 D.从事娱乐活动
⒉表 1 为秦王嬴政在统一过程中采取的部分措施。其措施旨在
表 1
序号 举措
1 灭赵后,迁赵王于房陵(今湖北房县)
2 灭魏后,徙魏大梁于丰(今江苏丰县)
3 灭齐后,迁齐王建于共(金河南辉县)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C.加快六国文化融合 D.削弱地方割据因素
⒊唐朝前期推行府兵制,府兵平时从事农耕,自给自足,有战事时朝廷临时任命将领率府兵出征作战。战事结束,府兵返回折冲府,将领则回归朝廷。该制度的推行有利于
A.巩固均田制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避免武人拥兵自重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⒋宋朝建立后,统治者限制宗室权势,“有宋一代宗室在朝者少,与唐代名臣多出宗室明显不同”。宋代皇位继承虽生波折,但始终没有酿成大乱。宋代理学家程颐将“无内乱”列为“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宋统治者限制宗室旨在
A.确保皇帝独尊地位 B.稳定文人士大夫阶层
C.防止出现分裂割据 D.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⒌《续文献通考》认为,一条鞭法“盖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扰,而事亦易集, 立法颇为单便”。其意在强调一条鞭法的实施
A.简化了税收制度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减轻了农民负担
⒍表 2 为 1765-1789 年英国对华贸易数据变化表(单位:银两)。它反映出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急于在中国拓展贸易市场的动机是
表 2
年份 输入中国之贸易额 自中国输出之贸易额
1765~1769 1 192 915 1 190 619
1770~1774 1 466 466 2 119 058
1775~1779 1 247 471 1 968 771
1780~1784 1 301 931 2 083 346
1785~1789 3 612 763 5 491 508
A.掠夺中国原料 B.扭转贸易逆差 C.倾销英国商品 D.推进贸易自由
⒎20 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造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图像, 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当时中国还有不少类似的画报。图 1 为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渔儿乐
……
我披我蓑荡我桨, 钓鱼要钓别处鱼, 撒网不撒自家网。小儿摇小舟,
摇到天下五大洲, 大鱼小鱼一齐到, 那个鱼儿不上钩。
图 1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C.注重开启童智以促进民族复兴 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力度
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进行“改制”,将工农民主制(苏维埃制度)改为普选的民主制(不分阶级的民主制)。这一改变反映了
A.国民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 B.国共两党矛盾的再度激化
C.党的策略路线的重大转变 D.解放战争发展的客观要求
⒐1980 年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城镇劳动就业的根本途径是: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发展生产,广开就业门路,实行在政府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安排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旨在
A.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出路 B.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优势促进发展
C.全力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活经济
⒑图 2 为历史学者绘制的 13 世纪世界体系的八个地区。它反映出当时
图 2
A.世界体系已较为完备 B.文明交往具有区域性
C.亚洲主导世界的发展 D.农业文明区域较发达
⒒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牛顿比亚历山大、恺撒或克伦威尔伟大,因为牛顿是以自己的领悟力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而那些伟大的军人则是以暴力对人们施加奴役。其观点突出 强调了
A.伟人对历史发展的特殊作用 B.牛顿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力 C.科学革命对社会发展影响力 D.启蒙运动承担的历史重任
⒒哲学家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1402-1472)认为,“财产对任何一个家庭的快乐幸福都是很重要的,财富就像友情和赞誉、名声和权力的源泉,甚至对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价值的物品成为个人品德操行的附属“商品”。其观点代表了西欧
A.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价值观 B.宗教改革时期反教会掠夺的价值取向 C.启蒙时代对财富的理性思考 D.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普遍的财富观
⒓“在德意志帝国的‘创建年代’中……大量的资金盈余和空前的繁荣,推动了 928 家新的股份公司的成立,如 1870 年成立的德意志银行和商业银行,1872 年成立的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大量的资金盈余”主要来自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B.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
C.法国支付的战争赔款 D.政府对经济强力控制
⒔1921 年,苏俄可耕地面积仅达到一战前平均水平的 62%,收成仅达到正常水平的 37%; 马匹的数量从 1916 年的 3500 万头骤减至 1920 年的 2400 万头,同期耕牛的数量则从 5800
万头减少到 3700 头。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B.农民对政府政策消极抵抗C.严重的自然灾害带来破坏 D.政府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⒕1948 年,将德国问题“欧洲化”成为不少法国政治家的追求。他们认为,“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里,必须将这作为一个目标……建议同盟国和德国人自己都要将德国纳入欧洲整 体……这是……唯一的办法,可以为经济上的繁荣但在政治上边缘化的德国注入延续和活 力。”其将德国问题“欧洲化”的目的是
A.防止美国势力的渗透 B.维护法国的安全与发展
C.促进德国的战后复苏 D.遏制苏联不断向西扩展
⒖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法国现代化工业的在职人员的比例占领取工资的总人数的12%至 20%,他们与行政人员和第三产业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兴阶层。这一新兴阶层追求的主流是
A.秩序、舒适、安全和非政治化 B.刺激、高薪、旅行和反现实 C.激变、浪漫、利益和非全球化 D.颠覆、震撼、创新和高福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⒗(12 分)汉代比较推崇“神童”,表 4 为文献中关于神童的部分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4
神童故事
神童 记载内容 出处
杨乌 雄子神童乌,七岁预雄《玄》文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论》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 文 《法言·问神》
杨信字子乌,雄第二子,幼而明慧 《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刘向 别传》
杜安 (杜安在太学读书时)号曰“神童” 《艺文类聚》卷三一引《先贤行 状》
(杜安十三岁入太学)号“奇童” 李贤注引《华峤书》
济北五龙 胶东令卢氾昭字兴先,乐城令刚戴祈字子陵, 颖阴令刚徐晏字孟平,泾令卢夏隐字叔世, 州别驾蛇邱刘彬字文曜,一云世州。右济北五龙,少并有异才,皆称“神童”。当恒灵之 世,时人号为“五龙” 《说郛》卷五七上陶潜《群辅录》
结合时代背景,对汉代“神童”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12 分)
⒘(15 分)严复《天演论》引发了清末民国时期诸多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书刊的翻译引进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奏
1854 年 严复出生在福州一户普通人家
1866 年 因家贫无力走读书科举之路,13 岁进入福州马尾船厂附设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毕业后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
1879 年 25 岁归国教书,后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职近 20 年
1895 年 本年度始陆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章,批判现存体制,疾 呼改革
(
严复《天演论》
1898
年,严复以“信达雅”为原则将赫胥黎的
著作翻译到中国。“信”是精确,“达”就是能将意
思传递到读者身上,“雅”就是追求语言的典雅。
严复在翻译时,只取原书的前半部分“进化论”,
删除了后半部分“伦理学”。不仅如此,严复的翻译
不是直译,而是意译,用文言文大致勾勒了赫胥黎
的思想,有时是为了表达清楚原著的思想,干脆发
挥自己的想法,在文中加入了不少原文中没有语句, 并且做了评论。
翻译完成后,定书名为《天演论》。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分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两个部
分。
进化论强调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
伦理是书的重点,强调伦理道德在进化工程中的作用。赞同进化论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但认为人类是有智慧、讲伦理的生物,人类文明中生存下来的人们都是“伦理上”最优秀的人。
)材料二 书成
材料三 后续
《天演论》出版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淘汰”等名词很快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风行全国。谭嗣同在看到有关进化论的文章后,向人推荐“好极、好极”;梁启超读完译稿后将进化论消化吸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自视甚高的康有为看到手稿,也不得不承认:“眼中未见此等人。”革命党人也承认:“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天演论》还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甚至做了一些学堂的教科书。 据说光绪皇帝读后专门在紫禁城召见了严复。
--以上材料据张程《民国说明书》、黄克武《反思现代》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对《天演论》评述,以“《天演论》与求‘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5 分)(要求:(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⒙(14 分)近年来,口述史再次得到快速发展,它发掘、整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口述者:杨玉环,1939 年出生,居住在沈阳市北陵乡上岗子村,9 岁时曾到一户何姓人家做童养媳,解放时回到自己家里。
整理者:姚力。口述内容:
一过了年,家家户户男的去开会,写牌子、木头桩子,下头放粮、分地。我还记得大家分粮。老张家有钱有粮,但粮食、好东西都拉到城里去了,家里剩下老太太和我二姐。这个二姐是我大姑的女儿,原来也是童养媳,后来上了头(正式结了婚),但她当家的娶了二房, 让她住磨坊,挺受气的。来了个八路军小丫头,到了老张家,告诉我们说:“粮食往外拿,往外搬,有啥拿啥。”我二姐却说:“就这些了。”我听了挺生气的,心想:“你怎么还向着他们说话呢?”小八路说:“这是什么粮食?好粮食呢?往外拿。”那年俺们家分了一垧(十亩)地,还分了三亩不好的,在壕沟外的坟圈那里,只能种荞麦,这日子就好了。1949 年开春就自己种地了,就不上人家受那个气去了,心里头高兴劲就别说了。
1952 年成立初级社,1955 年冬天就走上合作化道路了。开始入社,我二哥入了,我妈也入进去了,那都是自愿的。那时候,有钱人不愿意入,愿意自个干。我愿意入,到工作队登记,人家告诉我:“你不行,才十五岁,不够十六周岁,不到入社年龄。”我就说:“我今年不够,那这冬天能干活吗?你不得明年才干活吗?到了明年春天我不就十六岁了?”就这么给我写上了,不两天,就正式批准了,我就入社参加革命了。先是小组长,领着妇女干活。 1957 年又选我当妇女队长,管妇女工作,那时开会特别多,有时候是总支,有时候是共青团。晚上开会回来,得走八里路,还穿坟地。我啥思想你们知道吗?就是报恩思想。
--《老照片》(第 57 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农村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4
分)
⒚(14 分)表 5 为 1790-1860 年美国人口统计表(单位:人),表 6 为 1790-1860 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表,图 3 为 1820-1860 年移入美国人数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5
年份 白种人 有色种人 总计
1790 3 172 006 757 208 3 929 214
1800 4 306 446 1002 037 5 308 483
1810 5 862 073 1 377 808 7 239 881
1820 7 866 797 1 771 656 9 638 453
1830 10 537 378 2 328 642 12 866 020
1840 14 195 805 2 873 648 17 069 453
1850 19 553 068 3 638 808 23 191 876
1860 26 922537 4 441 830 31 443 321
表 6
年份 城市人口数 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
8000 人 以上 8000 至 20 000 人 20 000 至 75 000 人 75 000 至 250 000 人 25 000 人或以上
1790 6 4 2 - - 3.3
1800 6 1 5 - - 4.0
1810 11 6 3 2 - 4.9
1820 13 7 4 2 - 4.9
1830 26 19 4 3 - 6.7
1840 44 28 11 4 1 8.5
1850 85 56 21 6 2 12.5
1860 141 96 35 7 3 16.1
图 3
--以上材料均据[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
⑴概括指出 1790-1860 年间美国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并说明其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8 分)
⑵1843-1853 年是美国移民激增的年代。如果你是一位当时欧洲大陆移入美国的移民,请你对移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说明。(6 分)济宁市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C A A B C C B D C D B B A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⒈A 解析: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按照孟子的设计,方田九百亩为井,中央是“公田”,四周为“私田”,国家按九比一的比例向耕种者征收赋税。公田的农获归国家所有,私田的生产则归耕作者所有。私田的存在,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而耕作者则拥有使用权,故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先秦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土地国有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故B项错误。题目提供的材料,主要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故C、D两项错误。
⒉D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秦朝在统一过程中,将诸侯国的原统治者迁到其他地方,这是防止他们联合本国原有的贵族等势力,反抗秦的统治,这是秦消除地方割据因素,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故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A、B、C三项的叙述或是手段,或是结果,都不是“旨在”不符。
⒊C 解析:在府兵制下,将领都是临时任命的,其职权仅在战事之间行使,这种做法可避免武将力量的增强,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故选C项。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之上的军事制度,军事制度是为了巩固统治,故A项错误;既然是临时任命,作战完成之后解散,就无法谈及提高军队战斗力,故B项错误;实行府兵制,并没有扩大税源,故D项错误。
⒋A 解析:宋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宗室的权力,是为了防止宗室地主干预政事,甚至威胁皇权,故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B、C、D三项的叙述与题意不符。
⒌A 解析: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题干中的“均”“未扰”“易集”“单便”等信息都是在强调税制的简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⒍B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从1765-1789年,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总体上呈不断增长趋势,特别是到18世纪末,其贸易逆差迅猛增长,这与英国商人及工业资产阶级的期望是不相符的。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华贸易,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C、D三项的叙述都是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是为英国打开中国市场服务的,由此可予以排除。
⒎C 解析:题目所选歌谣,陈义甚高,趣味雅正,教儿童树立大志向,以天下五大洲为竞技场,这反映出晚清的知识界深知儿童教育与国家未来关系密切,把复兴民族的大任寄托在少年儿童身上,故选C项。A、D两项与题目材料的主旨不符,可予以排除。B项没有C项全面。
⒏C 解析:1937年,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与国民党的谈判,达成原则协议,在此基础上,将苏维埃政权调整为普选的民主制政权,实行一种有利于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因此,其调整实质上我党在策略路线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故选C项。A项内容主要涉及国民革命时期,B、D两项内容主要涉及解放战争时期,故可予以排除。
⒐B 解析:解答本题,要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时间--1980年。1980年,城市经济体制还没有提上日程,因此,C、D两项都是错误的。当时,我国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不能全面满足城镇居民的就业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国家确立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这是对传统统包统配制就业制度的历史性突破,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
⒑D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反映出,13世纪的世界体系有八个地区,这八个地区并未涉及到整个世界,并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这反映出当时的文明交往仍然不具有全球性,而是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A、C、D三项的叙述与题意不符。
⒒C 解析:伏尔泰认为,牛顿“以自己的领悟力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实质上强调了牛顿的科学贡献对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科学革命的威力。因此,其观点突出强调的是科学革命的作用,故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A、B、D三项的叙述与题干不符。
⒓D 解析:解答本题,易错选C项。法国支付战争赔款是在1871年,因此,C项可以排除。德国资金的盈余,并不是因为德国经济的发达,而是由于当时德国的宰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所导致。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当时德国的工业革命由于受到国家分裂的影响还未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当时的德国并没有占领大量的殖民地,故B项予以排除;虽然法国赔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德国发展的资金问题,但是大量的资金仍需德国自身加以解决,故C项错误。
⒔B 解析: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形势的好转及结束,苏维埃政府仍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开始消极抵抗,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就是农民消极抵抗的结果,故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在题目提供的A、C、D三个选项来看,它们都同题干所述现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均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⒕B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都与法德矛盾有关。战后法国普遍认为应该避免德国在军事上的复苏,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促进自身的发展,把德国问题“欧洲化”就是法国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故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任何外交政策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因此,A、C、D三项可予以排除。
⒖A 解析: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专业职员、工人远离了各个政党和工会,他们认为政治活动无关紧要、劳民伤财甚至是不合时宜的。他们渴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崇尚舒适的生活和非政治化,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新兴阶层的普遍追求,故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B、C、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⒗(12分)
解释内容应包括:
①“神童”现象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角度作答(4分),如汉代选官制度、主流思想的演变逐渐形成普遍重视学校、重视学习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发展等;
②从“神童”现象体现了鲜明时代特点的角度作答(4分),如“神童”大面积、经常性出现,反映了汉代国家一统促使人积极进取的时代气息,表现了汉代崇尚奋发进取的“少年”精神。
③从“神童”现象对中华传统影响深远的角度作答(4分),如启导人们要重视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心态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等。
⒘(15分)
⑴评述内容
①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代背景(4分),如严复对西方政治有一定了解,深受西学的影响;洋务运动破产和中国甲午战败等。
②严复翻译《天演论》及其求“达”的目的(3分),使进化理论通俗易懂并深入人心,为维新变法作舆论宣传等。
③“达”在严复翻译中的体现(4分),如有选择性地翻译,仅翻译“进化论”部分,舍弃“伦理学部分”;在翻译中加入个人见解,有个人的发挥等。
④《天演论》及求“达”产生的影响(2分),如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影响到中国社会各阶层,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及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发展等。
⑵表述成文(2分)。
⒙(14分)
角度 信息提取(6分) 史料价值(8分)
材料 来源 材料选自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口述(1分)。 作为建国前后农村变革的亲历者,其口述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是研究当时农村变革的一手史料(2分)。
材料 内容 放粮、分地、分粮、土改、自己种地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基本情况;初级社、合作化、入社,反映了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情况(2分)。 可用于研究建国前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分)。 口述史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建国前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口述者叙述所反映的农村变化是当时中国农村变革的一个缩影(2分)。
不上人家受那个气、自愿,反映出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1分)。 可用于研究建国前后人的解放,人民地位的提高(1分)。
开会、挺生气、高兴劲、愿意入、入社参加革命、报恩思想,反映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和精神面貌的改变(2分)。 可用于研究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对人民思想的改变,人民对党的忠心拥护(2分)。
⒚(14分)
⑴趋势:从总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外来移民不断涌入等角度作答(6分);
问题:从种族之间或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加剧的角度作答(2分)。
⑵从欧洲大陆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封建秩序束缚人性等角度作答(4分);
从美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生活相对安定的角度作答(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2月定时检测(期末)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