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21 22 23 24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用规范的字体、整洁的卷面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 )
A.知道定居生活
B.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
D.有了审美观念
2.七年级的同学在复习时制作了如下历史思维导图。据此可知,其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
A.禅让制
B.等级制
C. 奴隶制
D.私有制
3. 2023年是农历兔年。 以下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
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
4.春秋时期,某诸侯国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对牛的重视是因为 ( )
A.战争的需要 B.交通的需要 C.牛耕的使用 D. 铁农具出现
5.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群雄兼并 D.百家争鸣
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无为而治”思想 B. “仁者爱人”思想
C. “非攻、 节俭”思想 D. “以法治国”思想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
·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吴兢《贞观政要》
A.以民为本 B.崇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
8.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 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9.下面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 中①处应填入的朝代是( )
西周 东周 秦朝 西汉
① 战国
A.周朝 B.春秋 C.西汉 D. 东汉
10.秦统一后,为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这一举措( )
A.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完善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C.促进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11.如图是小史同学设计的“秦长城知识结构示意图”, 其中 a 处应填写的是 ( )
A.咸阳 B.陇西 C.临洮 D. 东海
12.“他俩本来不认识,后来同时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了下来……”这段话正在讲述的是哪两个人物的故事( )
A.陈胜、 项羽 B.陈胜、 吴广 C.吴广、 刘邦 D.刘邦、 项羽
13.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刘裕
14.汉高祖和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追求名留青史 C.改善农民生活 D.稳固西汉政权
15.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于是发生了( )
A. “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16.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孔明在某次战役前给周瑜一封密信,信中有“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十六个字。历史上与此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7.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 )
A.秉笔直书 B.评价人物 C.以史为鉴 D.涵养德行
18.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1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
A.洛阳 B.长沙 C.北平 D.建康
20.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D.民族融合,古老悠久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 (7分)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 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它就覆灭了。 不过,尽管它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中“第一次大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是哪一制度 (2分)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材料三:直至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才由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制的佛教经卷……在中世纪的西欧, 据说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 300 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 纸与造纸术的传入,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 政治、 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张伟《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哪一项技术 我国在什么朝代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根据材料三归纳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3分)
22. (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老师带领下, 就中国的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网上研学之旅。 请你参与。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 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殷墟曾作为哪个王朝的都城 如图是殷墟出土的文物上面刻写的文字。这些文字我们称作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你知道“孔”指的是谁吗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3) 材料三中的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 256年,是中国古代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主持修建的是谁 它建成之后,使什么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分)
(4) 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域道路的人物是谁 丝绸之路开通后,在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了什么官职,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分)
(5) 通过以上研学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1分)
23. (6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育人铸魂】
材料一: 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 道家传人、 法家骨干、 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 互相吸收、 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二: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 吴普长期坚持, “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技术革新 文化繁荣】
材料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 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 他们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
——摘自路甬祥《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写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2分)
(2) 请根据材料二,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体操名称。为减轻病人手术的痛苦,他还发明了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时期哪位科学家为“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晋南北朝时期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什么 (2分)
24.(8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区的人类, 至晚在公元前六七千年,发展了农业,也发展了定居的聚落。 北方的粟作农业及黄土房屋,与南方的稻作农业及竹木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万古江河》
材料二:秦国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井田制;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中国通史》
材料三:现在(我) 从经传中采集,又涉及到民间歌谣; 向阅历多的人询问,在实践中验证; 记录从农耕技术开始,到醋酱的制作结束。维持生计的职业,没有不完整记录的,命名为《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序(译文)
(1)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稻作农业”的典型代表人类。 (1分)
(2) 材料二中在秦国主持变法的是谁 材料二反映了他在哪一领域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改革和秦的统一有何联系 (3分)
(3) 据材料三,说出《齐民要术》一书的内容来源于哪些方面。 (2分)
(4)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影响农业发展的哪些因素 (2分)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CB 6--10:BACBD
11--15:CBADC 16--20:CCCAB
二、材料分析题
21.(1)秦统一中国 郡县制
(2)政治∶颁布推恩令。
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造纸术;西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符合题意即可)
22.(1)商朝 甲骨文。
(2)孔子 仁
(3)李冰 成都平原。
(4)张骞 西域都护。
(5)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上遗产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符合题意即可)
23.(1)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
良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任答一句即可)
(2)“五禽戏” “麻沸散”
(3)蔡伦;《兰亭集序》
24.(1)稻作:河姆渡居民。
(2)商鞅;经济领域。联系: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来源:经传,民间歌谣,询问阅历多的人等。(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4)因素:国家政策的推行;生产技术的进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