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庐山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八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初,周勃因多次追随高祖平叛而被封为列侯,封地在绛县。但回到封地后,每次听闻河东郡守抵达绛县巡视,周勃都十分恐惧被诛杀,经常自身披甲,率私兵去拜见。这反映了
A.郡国并行妨碍中央集权 B.推恩令的效果显著
C.地方诸侯行事受到限制 D.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2.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3.杭州在南宋时就富甲天下,其繁华盛况在吴自牧的《梦粱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的《繁胜录》里都有详细精彩的描写。但杭州在南北交流中的中心作用无法得到体现。然而进入元朝,这一弊端消失。这反映出元代
A.财赋依赖杭州 B.城市经济功能凸显
C.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交往更加便利
4.明朝后期,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等思想主张。这反映了思想界
A.提倡个性自由、反专制的倾向 B.强调主观能动性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D. 出现了三教合一
5.史料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我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 ①④ C.②③ D. ①②③④
6.康有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公车上书”之事,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据当代史学家考证,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根本没有去送。这说明
A.回忆录的使用需与其他史料互证 B.一手史料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时代环境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 D.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
7.在《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说道:“中国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 好象狗争骨头一般罢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我们只应该拿人的运动来轰散那狗的运动,不应该抛弃我们人的运动去加入他们狗的运动。”这表明陈独秀
A.主张个体思想独立与自由 B.鼓动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C.引导中国走上了俄式道路 D. 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8.下图是 1922—1927年中国工会会员人数的发展统计图。 出现下图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革命的发展 B.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工人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9.下图所示是发表于 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该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漫画上方是作者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
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 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
10.《十九省公民否认袁世凯冒称总统书》中痛斥袁世凯“不知有国民,不知有议会,不知有约法,不知有公论”;全国各地发出通电,要求审判袁逆的滔天罪行。这反映了当时
A.北洋军阀接受民主共和 B.北洋军阀内部逐渐分化
C.君主立宪受到国人抨击 D.民主共和日益深入人心
11.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集中力量对德作战以取得战争胜利,苏联将自己布置在远东地区原用于防范日本的数十万兵力调回西线,日本在此时没有趁机进攻东线防守松弛的苏联,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巨大泥潭无力抽身 B. 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感不愿进攻
C.日本担心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军事阻挠 D.日本在中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12.1945 年重庆的新闻传媒采用了诸如《毛泽东先生来了》《团结在望国家之光——欣闻毛泽东先生抵达重庆》和《迎毛泽东同志来渝》这样的社论标题,对毛泽东到重庆的意义深切关注并大肆渲染。据此可知,这一事件
A.得益于美国调停的重大进展 B.有利于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C.加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进程 D.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13.小说《暴风骤雨》描写了1946—1947 年东北元茂屯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恶霸翻身做主人的故事。与此描写相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国民大革命的迅速推进
C.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
14.抗日根据地内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会员,母亲是妇救会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合作。这种情形
A.得益于土地革命的推行 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 D.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
15.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绝对不许重复1931-1934年对资产阶级经济成份所采取的政策——过高的劳动条件,过高的所得税率,不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目标,而以片面的所谓劳动者福利为目标。这旨在
A.明确党的阶级属性 B.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C.转移党的工作重心 D.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6.1949年2月 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指出:在渡江南进和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一指示的发布
A.说明国民党的防线已全面崩溃 B. 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推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唐代的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编自王定保《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世界近代史的潮流下,与明朝政权的内敛和保守不同,明朝民间长期具有朝外走的内在驱动力。在明朝民众的积极拼搏下,明代中国处于全球经济早期一体化的核心位置。但明朝的这一经济优势并未被纳入政治视野之中。简单来说,如果说明朝有两只脚,经济的一只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政治的另一只脚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明朝》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有关明朝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9.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中国人“救治行动”的特点,概括“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据图片概括探索的历程。 (1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中国抗战与欧洲战场不同,欧洲有很多国家参战,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与日寇奋战14年之久,历时最长,又几乎是独撑东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主力军,地位显著。 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对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敌伪军170多万人;连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击毙、打伤、俘获日军共250多万人,超过美、英、苏消灭的日军总和;日军总兵力的2/3 被牵制在中国。
材料二 从《开罗宣言》发表到二战胜利,中国逐步成为联合国缔约国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对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作为与美、英、苏的四大国之一正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薛红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
和平崛起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推动力》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与地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推动力”。(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江西省庐山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