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安徽省黄山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黄河流域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
A. 手工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B.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C 阶级分化明显国家形成 D. 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
2.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巨著,你认为以下选项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两本书中都可以查询到的是( )
A. 尊王攘夷 B. 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 三顾茅庐
3. 下面是北宋时期被列人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北方 南方
列人正史列传人数(个) 所占比例(%) 列人正史列传人数(个) 所占比例(%)
北宋前期 278 84.5 51 15.5
北宋中期 274 63.9 155 36.1
北宋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正史列传的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D.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4. 有人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但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其中“温药慢治”、救治“头脑疾病”分别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国民大革命
5. 如图为1919—1921年中国报刊译文主要来源国家一览表,据此判断( )
A. 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B. 反帝反封建成为国民共识
C. 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D. 苏俄革命受到国人的关注
6.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时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时生存下来了。”他们解决“内部争端”是通过( )
A. 五四运动 B. 第一次国共合作 C. 南昌起义 D. 遵义会议
7. 与下列表格(《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有直接联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对外开放 D. 全面从严治党
8.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不包括( )
A. 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日增 B.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9. 1978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7.9 %。1978 —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筒到36.1 %。这组数据强调的是( )
A.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B.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
C.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 D. 我国城市化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0.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的……被称为封建制度,代之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在这场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有(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如果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A.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 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 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12.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点燃形成SO2表示(S:同盟国,O2:协约国,SO2:第一次世界大战)。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 三国协约成立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13. 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框架,把握整体脉络。小袁同学从大单元视角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主题进行整理分析,下列事件可作为史实依据的是(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以阿根廷夺冠宣告结束。下图漫画《世界新球队》反映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面对复杂的国家环境而选择组建“新球队”。结合所学知识,关于这支“世界新球队”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战后美国的援助提升了新球队的实力
B. 新球队的组建加速了苏联解体
C. 新球队在六十年代后仍在扩充队员
D. 新球队在1967年起名为“欧共体”
15. 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许多新变化。下列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推行福利政策 B. 成立经互会 C. 开始实行义务教育 D. 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匈奴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交融。
(3)7世纪中期开始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4)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宋代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是杂混在一起的,营业时间几乎是通宵达旦,商业活动场所大大扩大,各地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市镇。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宋代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商品经济进入一个新高度”的具体表现。列举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史实(举一例)。
材料二 清末的民营工业,在1894年以前其资本额仍较官办或官商合办者为少。根据1872—1895年之资料约略估计,后者占民族工业总资本之64.56%,前者占33.01%。但到1896—1911年,民营占57.88%,官办或官商合办只占21.44%。而就整个民营工业之总资本言,1872—1895年共有约853万元,而1896—1911年则有7312万元,约增7.5倍。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该阶段,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8. 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很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怕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是怕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降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这也就促使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的道路。在美国看来,正当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遭遇到了第一个也是主要来自苏联的障碍,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安布鲁斯《走向全球主义》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
——习近平《为建设更加关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位于联合国大楼前的雕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图示①、②所对应的内容。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中主要矛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二战结束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道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此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给图命名。分析全球化的主要阻碍因素。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12分)
19. 某班开展了以“河合和”为主题的文明交流发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河】
材料一
【合】
材料二 1500年至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和】
材料三 文明的多样性是不是意味着必定冲突、而冲突又意味着你死我活?在中国人看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美之羹,在于合异”,我们主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反对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反对把自己的制度强加于人……只有让多样的文明在现代世界交流互鉴、同生共长,才能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1)追求法治并非欧洲文明独有精神。《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图中的________处(填序号);公元前3世纪,A国法治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填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反映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史实,阐述中华文明对于“和”的践行。(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
A. 手工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B.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C. 阶级分化明显国家形成 D. 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可知,陶寺遗址中的彩陶和玉器具有其它地区文化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性,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陶寺遗址与其它遗址中彩陶和玉器的相似性,未体现手工技艺的高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阶级分化明显,夏朝是最早的国家,排除C项;隋唐是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巨著,你认为以下选项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两本书中都可以查询到的是( )
A. 尊王攘夷 B. 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 三顾茅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在两本书中都可以查询到,C项正确;尊王攘夷发生在春秋时期,《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排除A项;武王伐纣发生在商周时期,《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排除B项;三顾茅庐发生在三国时期,《史记》中没有记载,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下面是北宋时期被列人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北方 南方
列人正史列传人数(个) 所占比例(%) 列人正史列传人数(个) 所占比例(%)
北宋前期 278 84.5 51 15.5
北宋中期 274 63.9 155 36.1
北宋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正史列传的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D.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显示北方人数比例逐渐下降,南方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主要是北宋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导致南方政治文化等影响力的增强,说明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D项正确;地域不是官员选拔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表格内容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反映政治中心转移,排除B项;表格内容无法说明正史列传的作者偏袒南方士人,排除C项。故选D项。
4. 有人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但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其中“温药慢治”、救治“头脑疾病”分别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国民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药慢治”指的是戊戌变法。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改良派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维新变法。救治“头脑疾病”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洋务运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被比喻成自我疗伤,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比喻成猛药重治,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5. 如图为1919—1921年中国报刊译文主要来源国家一览表,据此判断( )
A. 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B. 反帝反封建成为国民共识
C. 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D. 苏俄革命受到国人的关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到1921年,俄国已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翻译它的报刊最多,这体现出苏俄革命受到国人的关注,D项正确;中国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排除A项;北伐战争体现出反帝反封建成为国民共识,排除B项;翻译外国报刊不能体现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6.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时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时生存下来了。”他们解决“内部争端”是通过( )
A. 五四运动 B. 第一次国共合作 C. 南昌起义 D. 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时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时生存下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的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对峙,排除B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C项。故选D项。
7. 与下列表格(《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有直接联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对外开放 D. 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我们的目标。《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中农村脱贫人口及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迅速提高,这是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脱贫,而不是改革,排除B 项;全面对外开放与材料反映的脱贫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党的建设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8.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背景不包括( )
A. 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日增 B.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题干中“1973年”不符,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1969年中苏矛盾升级,苏联威胁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9. 1978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7.9 %。1978 —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筒到36.1 %。这组数据强调的是( )
A.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B.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
C.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 D. 我国城市化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城市化率”“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2000年“城市化率”、“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与题意时间段不符合;选项D不符合史实;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0.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的……被称为封建制度,代之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在这场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有(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革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在革命过程中颁布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故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11.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如果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
A.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 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 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所以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是全球史观,D项正确;推动欧洲的进步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对欧洲的影响,不是对世界的影响,排除AC项;给殖民地人民造成沉重的灾难是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的,排除B项。故选D项。
12. 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点燃形成SO2表示(S:同盟国,O2:协约国,SO2:第一次世界大战)。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 三国协约成立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事件激化了各大国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项正确;三国协约成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系列国际政治条约和协议,而不是引发战争的事件,所以它不是“点燃”反应的触发点,排除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关,因此也不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件,排除B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但它是在战争已经爆发后发生的,不是引发战争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框架,把握整体脉络。小袁同学从大单元视角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扩展”主题进行整理分析,下列事件可作为史实依据的是(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这一主题下的主要内容有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其中俄日两个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通过内战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大阻碍,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③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以阿根廷夺冠宣告结束。下图漫画《世界新球队》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面对复杂的国家环境而选择组建“新球队”。结合所学知识,关于这支“世界新球队”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战后美国的援助提升了新球队的实力
B. 新球队的组建加速了苏联解体
C. 新球队在六十年代后仍在扩充队员
D. 新球队在1967年起名“欧共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冷战时期的场景,世界新球队指的是欧洲走向联合。欧洲走向联合与苏联解体没有直接联系,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择B项;欧洲在联合过程中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73年,丹麦、英国、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所以新球队在六十年代以后仍在扩充队员,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许多新变化。下列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推行福利政策 B. 成立经互会 C. 开始实行义务教育 D. 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许多新变化,包括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等,C项正确;推行福利政策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排除B项;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匈奴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交融。
(3)7世纪中期开始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4)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答案】(1)错误 把“春秋时期”改为“战国时期”
(2)错误 把 “匈奴”改为“鲜卑”
(3)错误 把“奴隶制”改为“封建制”
(4)正确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错误,将“春秋”改为“战国”。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交融。因此错误,把 “匈奴”改为“鲜卑”。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可知7世纪中期开始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因此错误,把“奴隶制”改为“封建制”。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知是正确的。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宋代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是杂混在一起的,营业时间几乎是通宵达旦,商业活动场所大大扩大,各地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市镇。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宋代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商品经济进入一个新高度”的具体表现。列举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史实(举一例)。
材料二 清末的民营工业,在1894年以前其资本额仍较官办或官商合办者为少。根据1872—1895年之资料约略估计,后者占民族工业总资本之64.56%,前者占33.01%。但到1896—1911年,民营占57.88%,官办或官商合办只占21.44%。而就整个民营工业之总资本言,1872—1895年共有约853万元,而1896—1911年则有7312万元,约增7.5倍。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该阶段,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案】(1)具体表现: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出现许多草市和新兴市镇。
庙会、瓦子、勾栏、蹴鞠、歌舞杂技等(写出一例)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列强投资设厂的刺激;民主共和、实业救国
(3)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宋代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是杂混在一起的”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入一个新高度的具体表现是市坊界限被打破;据材料“营业时间几乎是通宵达旦”可知,商业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据材料“商业活动场所大大扩大,各地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市镇”可知,出现许多草市和新兴市镇。这一时期,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如庙会、瓦子、勾栏、蹴鞠、歌舞杂技等等。
(2)依据材料二“……但到1896—1911年,民营占57.88%,官办或官商合办只占21.44%。而就整个民营工业之总资本言,1872—1895年共有约853万元,而1896—1911年则有7312万元,约增7.5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是: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人们投资实业;②甲午战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是民主共和、实业救国。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8. 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很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怕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是怕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降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这也就促使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的道路。在美国看来,正当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遭遇到了第一个也是主要来自苏联的障碍,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安布鲁斯《走向全球主义》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
——习近平《为建设更加关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位于联合国大楼前的雕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图示①、②所对应的内容。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中主要矛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二战结束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道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此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给图命名。分析全球化的主要阻碍因素。
【答案】(1)①协约国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
(2)原因:政治:苏联的政治竞争。军事(科技):原子弹的军事机密公开。经济:战后经济的恢复等。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3)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和平与发展)等。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材料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所以,①对应的内容是协约国;《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以,②对应的内容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主要矛盾:根据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很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可得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据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可得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怕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是怕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降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这也就促使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的道路”,可得出政治:苏联的政治竞争;军事(科技):原子弹的军事机密公开;经济:战后经济的恢复面临挑战。
世界格局:根据材料二中“在美国看来,正当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遭遇到了第一个也是主要来自苏联的障碍,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小问3详解】
命名:根据材料三中位于联合国大楼前的雕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雕塑的理解可以为铸剑为犁或化干戈为玉帛或和平与发展。
因素:根据材料三中“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可得出全球化的主要阻碍因素有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等。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12分)
19. 某班开展了以“河合和”为主题的文明交流发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河】
材料一
【合】
材料二 1500年至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和】
材料三 文明的多样性是不是意味着必定冲突、而冲突又意味着你死我活?在中国人看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美之羹,在于合异”,我们主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反对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反对把自己的制度强加于人……只有让多样的文明在现代世界交流互鉴、同生共长,才能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1)追求法治并非欧洲文明独有的精神。《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图中的________处(填序号);公元前3世纪,A国法治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填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反映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史实,阐述中华文明对于“和”的践行。(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 ①. ③ ②. 韩非子
(2)表现:物种的交流;人口流动;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3)“和”的理念可以理解为“和平”“和谐”,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和平交往是中国人的外交惯例;
相关史实: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以和平交往的形式促进了中国同西洋、南洋地区的交往;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差异,寻求“和而不同”的和谐。
【解析】
【分析】
【详解】(1)《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我国战国时期,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故分别填:③、韩非子。
(2)从材料中的“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可概括出物种的交流,从“大量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可概括出人种的交流(人口流动);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物种与人种交流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以及此后包含“三角贸易”在内的殖民扩张。
(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的含义,需要思考“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在中国对外交往中有哪些体现,并加以论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安徽省黄山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