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中国史检测1
一、选择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
A.“中国”一词历史悠久 B.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
C.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 D.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
【答案】A
【解析】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实物见证,说明“中国”一词历史悠久,故选A项;秦朝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排除B项;中国不是天下中心,排除C项;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二者互为表里,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思想家主张(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尚贤”
C.逍遥自由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答案】D
【解析】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这位思想家是老子,他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D项;“为政以德”是孔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A项;“兼爱”、“非攻”、“尚贤”是墨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B项;逍遥自由是庄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C项。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中朝 D.设置刺史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隶属于汉郡”可知,推恩令规定诸侯王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使王国缩小和朝廷直辖的土地扩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即汉武帝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故选B项;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排除A项;汉武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排除C项;刺史制度是汉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排除D项。
4.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
A.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 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 D.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也促进民族交融,故选B项;北魏政权在北方,不能推动江南地区开发,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不是富国强兵,排除C项;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排除D项。
5.图3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图3
A.①后蜀 ②后周 ③北魏 ④宋 B.①后蜀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
C.①西晋 ②北魏 ③北周 ④宋 D.①西晋 ②北汉 ③后周 ④隋
【答案】C
【解析】据图3,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①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割据中,先后出现了16个政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②为北魏;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③为北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了东晋,420年大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④为宋;选择C项符合题意。
6.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
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
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
D.前者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史实可知,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征税依据,两税法则是承认土地兼并的既有事实,以财产为征税的依据,故选D项;两税法也交粮食,排除A项;租庸调制只征一次,排除B项;租庸调制以人为准,两税法以财产为准,排除C项。
7.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唐代制度”和“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表明是唐朝的中央官制,结合所学可知是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
8.右表为唐宋府(州)、县数目的变化(单位: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区域 朝代 唐 宋
南方:四府(州) 府(州)治数 35 48
县(治数) 170 243
北方:河南 府(州)治数 18 17
县(治数) 132 99
A.中央加强地方管理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边患压力增大 D.地方行政制度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分析可知,宋朝南方府(州)、县设置的数目总量高于唐朝,而北方正好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南迁,社会的巨大变化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故选B项;南北方府(州)、县数量设置多少的变化不能代表是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中央加强地方管理与中央对地方实施相应的政策有关,排除A项;北方边患压力大小与府(州)、县设置数量多少无直接关联,北方边患压力与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有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府(州)、县设置数量的多少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
9.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略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
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
【答案】C
【解析】略
11.《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边疆管理( )
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
C.沿袭了唐代的管理体制 D.提高了地方行政管理效率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的羁縻州在元代“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内地的一样的,故选A项;“消弭了矛盾”过于绝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元代改变了唐代的边疆管理体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边疆管理的体制发生了变化,由唐代的羁縻政策到元代的管理一体化,无法得知行政管理效率是否提高,排除D项。
12.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孑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 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两宋之际”“前期之词......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南渡而后......大体多苍凉之感”并结合所学宋朝历史可知,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是受到北宋灭亡和南宋偏安的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故选A项;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本身属于文学发展的范畴,与重文轻武理念无关,排除B项;宋朝科举取士范围扩大人数增多,这种变化带来的是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等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程朱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3.有学者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明清( )
A.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B.废除宰相以加强专制
C.军机处行政效率高 D.实行奏折制强化皇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可知明清时期皇帝独掌决策权,这与明初废宰相有关,故选B项;司礼监获得批红权是废丞相设内阁后,为了制衡内阁而形成的,并不是皇帝独裁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军机处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是清朝皇帝独裁的体现,不能反映明朝皇帝独裁,排除C项;奏折制是清朝制度,不能反映明清时期皇帝独裁的现象,排除D项。
14.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工业生产 B.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可知曾国藩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平定内乱,维护统治,反映出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故选D项;工业生产是手段之一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也属于维护统治,排除B项;发展资本主义属于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排除C项。
15.有学者认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这一改革(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B.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由于维新派的妥协以失败告终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1898年康有为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动百日维新,颁布的一些举措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百日维新失败,并未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本”说法错误,排除A项;清末新政中“皇族内阁”的出现,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排除B项;百日维新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排除C项。
16.下表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B.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C.中国民族工业彻底摆脱了列强控制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答案】A
【解析】由图示看出,1913年—1916年中国进口贸易呈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口总额下降。而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良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A项正确。
17.五四爱国运动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迅猛地席卷全国,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源于对辛亥革命痛苦反思 D.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中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体现了爱国精神,同时还提到人们勇敢地探索未来,也就是选择了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理论,所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B项;五四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所以A在时间上出现了逻辑错误,排除A项;题干提到五四运动是源于“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所以不是对辛亥革命地痛苦反思,排除C项;题干只提到了五四运动中参与者的行动与评价,并未提到其结果,所以不能得出遭到北洋军阀镇压的结论,排除D项。
18.“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略
19.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分析中国的抗战有力的支持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故选A项;材料“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强调的是中国抗战的贡献不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但没有两个战场的比较,无法说明哪个战场更重要,排除C项;“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的对象德日意法西斯,并非单指东方主战场的日本,故“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0.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都强调了权力的主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宪法独有,排除B项;“三权分立”理论是民国宪法的特点,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宪法独有,排除D项。
21.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朝鲜停战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非合作论坛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5年”“求同而存异”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故选C项;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来凤庄正式开始(10月25日起改在板门店),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一些非洲国家之间为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而举行的定期对话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举行一次,首届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10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排除D项。
22.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1435亿公斤,比1957年减少了26%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仅在1960年秋到1961年春,新增加农业劳动力2913万人。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倒退出现了逆城市化 B.企业效益降低难以为继
C.国家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 D.国家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我国农业遭到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党中央进行调整,精简城市职工,促进农业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的逆城市化现象是国家为了恢复发展农业进行的政策性调整,而非经济倒退导致,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发展,而非城市企业,排除B项;材料变化是“八字方针”的影响,和上山下乡运动无关,且上山下乡运动是在1956年发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3.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
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
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答案】D
【解析】1980年,中共成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故选D项;多边贸易体制即WTO所管理的体制,2001年中国才加入WTO,中共1980年主动开放深圳为经济特区,时间不符,排除A项;1980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国际竞争力不强,排除B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定,时间不符,排除C项。
24.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略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B.学习借鉴中体西用
C.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D.兼容并包多元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进步发展的,故选A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知,材料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发展,没有借鉴中体西用,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依据国情发展,而非独辟蹊径,排除C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而非多元发展,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7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为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出南宋时期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并说明实现“理”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理学的影响。(4分)
【答案】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②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③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3分)
儒家:①孟子。人性善,“仁政”;②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二选一)(2分)
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2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儒家思想遭到严重打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均可给分)(2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3分)
(3)儒学复兴运动。朱熹。“格物致知”。(2分)
影响: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一“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得,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由材料一“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发展史实可得,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阶层变化的相关史实可得,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第二小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儒家: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儒家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孟子和荀子是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分别是:孟子主张人性善和“仁政”;荀子主张人性恶和隆礼重法。根据题目要求,孟子和荀子任写一人及其主张即可。
阴阳家:结合所学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相关史实可得,邹衍是其代表人物,他的主张是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2)第一小问秦始皇,结合所学秦始皇统治的相关措施可得,他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是焚书坑儒;这一举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儒家思想遭到严重打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第二小问汉武帝,结合所学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可得,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其影响是使得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3)第一小问运动,结合所学宋代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可得,为了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一大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小问人物,结合所学宋代理学的相关知识可得,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第三小问方法,结合所学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朱熹提出实现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第四小问影响,由材料三中的“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其影响是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答案】
(1)西汉,察举制。(1?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1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2分)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2分)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分)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任答—点2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3)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廉”可得西汉察举制;据材料二“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可得魏晋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相同点,选拔依据结合材料一“孝”和材料二中“德”可得都注重品德;据材料一“由朝廷加以考核”和材料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得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
(2)积极:据材料三“无官职记录”等可得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据所学科举制的意义可得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
消极:据材料四“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可得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通过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比较可得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
第1页(共49张PPT)
《纲要上中国史检测1》
试题讲解
一、选择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
A.“中国”一词历史悠久 B.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
C.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 D.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
【答案】A
【解析】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实物见证,说明“中国”一词历史悠久,故选A项;秦朝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排除B项;中国不是天下中心,排除C项;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二者互为表里,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思想家主张(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尚贤”
C.逍遥自由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答案】D
【解析】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这位思想家是老子,他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选D项;“为政以德”是孔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A项;“兼爱”、“非攻”、“尚贤”是墨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B项;逍遥自由是庄子的主张,不是老子的,排除C项。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中朝 D.设置刺史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隶属于汉郡”可知,推恩令规定诸侯王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使王国缩小和朝廷直辖的土地扩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即汉武帝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故选B项;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排除A项;汉武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排除C项;刺史制度是汉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排除D项。
4.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
A.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 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 D.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也促进民族交融,故选B项;北魏政权在北方,不能推动江南地区开发,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不是富国强兵,排除C项;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排除D项。
5.图3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图3
A.①后蜀 ②后周 ③北魏 ④宋 B.①后蜀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
C.①西晋 ②北魏 ③北周 ④宋 D.①西晋 ②北汉 ③后周 ④隋
【答案】C
【解析】据图3,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①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割据中,先后出现了16个政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②为北魏;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③为北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了东晋,420年大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④为宋;选择C项符合题意。
6.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
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
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
D.前者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史实可知,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征税依据,两税法则是承认土地兼并的既有事实,以财产为征税的依据,故选D项;两税法也交粮食,排除A项;租庸调制只征一次,排除B项;租庸调制以人为准,两税法以财产为准,排除C项。
7.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唐代制度”和“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表明是唐朝的中央官制,结合所学可知是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
8.右表为唐宋府(州)、县数目的变化(单位: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加强地方管理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边患压力增大 D.地方行政制度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分析可知,宋朝南方府(州)、县设置的数目总量高于唐朝,而北方正好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南迁,社会的巨大变化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故选B项;南北方府(州)、县数量设置多少的变化不能代表是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中央加强地方管理与中央对地方实施相应的政策有关,排除A项;北方边患压力大小与府(州)、县设置数量多少无直接关联,北方边患压力与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有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府(州)、县设置数量的多少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
9.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略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
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
【答案】C
【解析】略
11.《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边疆管理( )
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
C.沿袭了唐代的管理体制 D.提高了地方行政管理效率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的羁縻州在元代“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内地的一样的,故选A项;“消弭了矛盾”过于绝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元代改变了唐代的边疆管理体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边疆管理的体制发生了变化,由唐代的羁縻政策到元代的管理一体化,无法得知行政管理效率是否提高,排除D项。
12.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孑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 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两宋之际”“前期之词......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南渡而后......大体多苍凉之感”并结合所学宋朝历史可知,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是受到北宋灭亡和南宋偏安的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故选A项;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本身属于文学发展的范畴,与重文轻武理念无关,排除B项;宋朝科举取士范围扩大人数增多,这种变化带来的是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等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程朱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3.有学者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明清( )
A.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B.废除宰相以加强专制
C.军机处行政效率高 D.实行奏折制强化皇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可知明清时期皇帝独掌决策权,这与明初废宰相有关,故选B项;司礼监获得批红权是废丞相设内阁后,为了制衡内阁而形成的,并不是皇帝独裁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军机处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是清朝皇帝独裁的体现,不能反映明朝皇帝独裁,排除C项;奏折制是清朝制度,不能反映明清时期皇帝独裁的现象,排除D项。
14.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工业生产 B.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可知曾国藩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平定内乱,维护统治,反映出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故选D项;工业生产是手段之一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也属于维护统治,排除B项;发展资本主义属于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排除C项。
15.有学者认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这一改革(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B.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由于维新派的妥协以失败告终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1898年康有为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动百日维新,颁布的一些举措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百日维新失败,并未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本”说法错误,排除A项;清末新政中“皇族内阁”的出现,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排除B项;百日维新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排除C项。
16.下表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B.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C.中国民族工业彻底摆脱了列强控制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答案】A
【解析】由图示看出,1913年—1916年中国进口贸易呈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口总额下降。而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良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A项正确。
17.五四爱国运动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迅猛地席卷全国,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源于对辛亥革命痛苦反思 D.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中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体现了爱国精神,同时还提到人们勇敢地探索未来,也就是选择了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理论,所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B项;五四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所以A在时间上出现了逻辑错误,排除A项;题干提到五四运动是源于“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所以不是对辛亥革命地痛苦反思,排除C项;题干只提到了五四运动中参与者的行动与评价,并未提到其结果,所以不能得出遭到北洋军阀镇压的结论,排除D项。
18.“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略
19.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分析中国的抗战有力的支持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故选A项;材料“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强调的是中国抗战的贡献不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但没有两个战场的比较,无法说明哪个战场更重要,排除C项;“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的对象德日意法西斯,并非单指东方主战场的日本,故“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0.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都强调了权力的主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宪法独有,排除B项;“三权分立”理论是民国宪法的特点,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宪法独有,排除D项。
21.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朝鲜停战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非合作论坛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5年”“求同而存异”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故选C项;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来凤庄正式开始(10月25日起改在板门店),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一些非洲国家之间为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而举行的定期对话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举行一次,首届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10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排除D项。
22.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1435亿公斤,比1957年减少了26%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仅在1960年秋到1961年春,新增加农业劳动力2913万人。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倒退出现了逆城市化 B.企业效益降低难以为继
C.国家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 D.国家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我国农业遭到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党中央进行调整,精简城市职工,促进农业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的逆城市化现象是国家为了恢复发展农业进行的政策性调整,而非经济倒退导致,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发展,而非城市企业,排除B项;材料变化是“八字方针”的影响,和上山下乡运动无关,且上山下乡运动是在1956年发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3.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
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
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答案】D
【解析】1980年,中共成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故选D项;多边贸易体制即WTO所管理的体制,2001年中国才加入WTO,中共1980年主动开放深圳为经济特区,时间不符,排除A项;1980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国际竞争力不强,排除B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定,时间不符,排除C项。
24.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略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B.学习借鉴中体西用
C.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D.兼容并包多元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进步发展的,故选A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知,材料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发展,没有借鉴中体西用,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依据国情发展,而非独辟蹊径,排除C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而非多元发展,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7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为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出南宋时期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并说明实现“理”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理学的影响。(4分)
【答案】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②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③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3分)
儒家:①孟子。人性善,“仁政”;②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二选一)(2分)
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2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儒家思想遭到严重打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均可给分)(2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3分)
(3)儒学复兴运动。朱熹。“格物致知”。(2分)
影响: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一“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得,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由材料一“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发展史实可得,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阶层变化的相关史实可得,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第二小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儒家: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儒家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孟子和荀子是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分别是:孟子主张人性善和“仁政”;荀子主张人性恶和隆礼重法。根据题目要求,孟子和荀子任写一人及其主张即可。
阴阳家:结合所学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相关史实可得,邹衍是其代表人物,他的主张是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2)第一小问秦始皇,结合所学秦始皇统治的相关措施可得,他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是焚书坑儒;这一举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使儒家思想遭到严重打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第二小问汉武帝,结合所学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可得,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其影响是使得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3)第一小问运动,结合所学宋代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可得,为了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一大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小问人物,结合所学宋代理学的相关知识可得,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第三小问方法,结合所学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朱熹提出实现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第四小问影响,由材料三中的“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其影响是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答案】
(1)西汉,察举制。(1?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1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2分)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2分)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分)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任答—点2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3)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廉”可得西汉察举制;据材料二“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可得魏晋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相同点,选拔依据结合材料一“孝”和材料二中“德”可得都注重品德;据材料一“由朝廷加以考核”和材料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得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
(2)积极:据材料三“无官职记录”等可得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据所学科举制的意义可得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
消极:据材料四“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可得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通过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比较可得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纲要上中国史检测1
一、选择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
A.“中国”一词历史悠久 B.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
C.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 D.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思想家主张(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尚贤”
C.逍遥自由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中朝 D.设置刺史
4.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
A.推动了江南地区开发 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 D.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5.图3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图3
A.①后蜀 ②后周 ③北魏 ④宋 B.①后蜀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
C.①西晋 ②北魏 ③北周 ④宋 D.①西晋 ②北汉 ③后周 ④隋
6.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
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
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
D.前者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
7.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8.右表为唐宋府(州)、县数目的变化(单位: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区域 朝代 唐 宋
南方:四府(州) 府(州)治数 35 48
县(治数) 170 243
北方:河南 府(州)治数 18 17
县(治数) 132 99
A.中央加强地方管理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边患压力增大 D.地方行政制度变革
9.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
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
11.《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边疆管理( )
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
C.沿袭了唐代的管理体制 D.提高了地方行政管理效率
12.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孑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 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13.有学者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明清( )
A.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B.废除宰相以加强专制
C.军机处行政效率高 D.实行奏折制强化皇权
14.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工业生产 B.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5.有学者认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这一改革(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B.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由于维新派的妥协以失败告终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6.下表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B.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C.中国民族工业彻底摆脱了列强控制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7.五四爱国运动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迅猛地席卷全国,百万人热血沸腾地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源于对辛亥革命痛苦反思 D.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18.“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9.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20.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朝鲜停战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非合作论坛
22.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1435亿公斤,比1957年减少了26%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已经精简职工873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仅在1960年秋到1961年春,新增加农业劳动力2913万人。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倒退出现了逆城市化 B.企业效益降低难以为继
C.国家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 D.国家发动上山下乡运动
23.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
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
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4.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B.学习借鉴中体西用
C.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D.兼容并包多元发展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7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为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出南宋时期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并说明实现“理”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理学的影响。(4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第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纲要上中国史检测1教师用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