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
历史(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一这样的镜头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2. “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这一材料可用于说明造纸术发明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工艺 D. 影响
3. 历史活动课上,老师展示了“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淝水之战示意图”“北魏帝王出御图”等图片。据此判断,这节活动课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 据《宋史 兵卫志》记载,宋初设立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宋太祖这一做法旨在( )
A. 分割相权 B. 控制兵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5. 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其根源是为了保证( )
A. 决策科学民主 B. 选官的公平公正
C. 理政的高效精准 D. 皇权的至高无上
6. 遵义会议纪念馆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这一纪念馆见证了(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C. 红军长征 D. 重庆谈判
7.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双十协定》的签订
8. 辽宁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我国的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根钢轨……。无数个“第一”,来自无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誓言和努力。材料中这些成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9. 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体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此,我国实行了( )
A.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方针
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事件表明我国的( )
A. 国防实力稳步增强 B.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C. 外交事业成绩斐然 D. 对外开放成就辉煌
1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暑期研学旅行,撰写了一些旅行广告词,下列哪一项正确?( )
A. 参观罗马石拱门,了解种姓制度的内容 B. 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C. 在恒河南岸观光,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D. 沿尼罗河而行,领略胡夫金字塔壮美
12. 它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的基础。“它”是( )
A. 波斯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东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13. 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 “物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演变过程……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这段话阐述的是( )
A. 达·芬奇—人文主义 B.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
15. “甘地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这一评价是基于他( )
A. 壮大了印度的国防力量 B. 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C.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 开创了非暴力斗争方式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二: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三:“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1)材料一中“汉朝这条路”指的是什么?最早为开通这条路做出贡献的人物是谁?写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传到西域的技术一例。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唐朝这群人”在“求学”与“外传”两个方面促进中外交流的相关史实。
(3)材料三中的“航海家”指的是谁?根据材料指出他“名垂青史”依靠的是什么?他远航最远到达哪里?首次远航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4)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启示。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A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947年,中共颁布B__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材料三: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1)将材料一表格中A、B内容补充完整。
(2)为了改变材料二反映的状况开展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事件完成后消灭了哪一阶级?
(3)材料三这次农业调整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哪一政策的实行?该政策首先在哪个省份开始实行的?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四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的?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哪部法律?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影响。
(2)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什么?
19.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梦碎·天朝之殇】
材料: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经过战争的激烈碰撞后,开始经历长达百年的屈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1)结合材料“梦碎”,写出使“天朝梦碎”的战争及战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块“界碑”是因为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寻梦·长夜星光】
(2)近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探索事件分别是什么?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追梦·奔向富强】
(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对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什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2021年哪一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4)从“梦碎→寻梦→追梦”的曲折发展之路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历史在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私己同盟酿灾祸】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正义携手度危机】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两强相争伤黎民】
(3)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句话中,后一个“战争”指什么?二战后,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运用“资本”的主要表现是实行了哪一计划?
【合作共存享和平】
(4)观察分析下图,谈谈促使西欧经济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
历史(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稻穗“笑”弯了腰一这样的镜头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最早培育水稻的先民是河姆渡人,所以收获稻谷的镜头最早可能出现在河姆渡人的劳作中,C项正确;元谋人和北京人还没有培育农作物,排除AB项;半坡人最早培育了粟,和水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这一材料可用于说明造纸术发明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工艺 D. 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可知,造纸术的发明、传播,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便利了文化教育发展与推广,这是造纸术发明带来的影响,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造纸术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没有涉及造纸术发明的历史背景,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造纸术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没有体现造纸术发明的过程,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造纸术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没有体现造纸的工艺流程,排除C项。故选D项。
3. 历史活动课上,老师展示了“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淝水之战示意图”“北魏帝王出御图”等图片。据此判断,这节活动课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淝水之战示意图”“北魏帝王出御图”和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特征,C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4. 据《宋史 兵卫志》记载,宋初设立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宋太祖这一做法旨在( )
A. 分割相权 B. 控制兵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初设立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可得出宋太祖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B项正确;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只针对军事方面,并没有体现重文的信息,排除C项;守内虚外是指把地方精锐编入禁军,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5. 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其根源是为了保证( )
A. 决策的科学民主 B. 选官的公平公正
C. 理政的高效精准 D. 皇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规定,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孩童充任,不准任何人窥探,必严加处理,防止军机处官员泄漏机密,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D项正确;军机处的建立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置为加强君主专制,与选官无关,排除B项;军机处设置是为了加强皇权,而不是为理政的高效精准,排除C项。故选D项。
6. 遵义会议纪念馆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这一纪念馆见证了(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C. 红军长征 D. 重庆谈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和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是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为上海和浙江嘉兴,排除A项;井冈山根据地创建见证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排除B项;重庆谈判见证了抗战中胜利后和平民主建国,排除D项。故选C项。
7.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双十协定》的签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2月”“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B项正确;红军长征是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排除D项。故选B项。
8. 辽宁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我国的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根钢轨……。无数个“第一”,来自无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誓言和努力。材料中这些成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国的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根钢轨……。”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重工业方面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题干重工业的成就无关,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与题干重工业的成就无关,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与题干重工业的成就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 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体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此,我国实行了( )
A.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体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重要舆论制度之一,跟民族没有关系,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方针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事件表明我国的( )
A. 国防实力稳步增强 B.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C. 外交事业成绩斐然 D. 对外开放成就辉煌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成就更为辉煌。如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重大的外交成就显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C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与外交有关,与国防军事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此时还没有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1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暑期研学旅行,撰写了一些旅行广告词,下列哪一项正确?( )
A. 参观罗马石拱门,了解种姓制度的内容 B. 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C. 在恒河南岸观光,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D. 沿尼罗河而行,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答案】D
【解析】
【详解】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成就之一,尼罗河和金字塔都是古埃及的,D项正确;罗马石拱门是罗马的,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不是一个国家的,排除A项;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不是古代印度的,排除B项;恒河是古印度的,而不是古巴比伦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它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在政治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的基础。“它”是( )
A. 波斯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东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昄依了基督教,在宗教上,奠定了王权与教权联盟的基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的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法兰克王国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在疆域上,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领土基础。综上所述,B项正确;波斯帝国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建立时间是公元前550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330年,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不久人民选举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 “物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这段话阐述的是( )
A. 达·芬奇—人文主义 B.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C项正确;达·芬奇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物理学领域的成就,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主要体现在音乐领域,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5. “甘地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这一评价是基于他( )
A. 壮大了印度的国防力量 B. 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C.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 开创了非暴力斗争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可知,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甘地,一战后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非暴力的方式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项正确;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没有壮大印度的国防力量,排除A项;在印度独立过程中,甘地遇刺身亡,并没有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排除B项;二战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无力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二: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三:“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1)材料一中“汉朝这条路”指的是什么?最早为开通这条路做出贡献的人物是谁?写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传到西域的技术一例。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唐朝这群人”在“求学”与“外传”两个方面促进中外交流的相关史实。
(3)材料三中的“航海家”指的是谁?根据材料指出他“名垂青史”依靠的是什么?他远航最远到达哪里?首次远航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4)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启示。
【答案】(1)丝绸之路。张骞。开渠、凿井、铸铁等。(一例即可)
(2)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3)郑和。宝船和友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成祖。
(4)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指什么:根据“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可得出是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人物:根据所学,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技术:根据所学可知,西域的开渠、凿井、铸铁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
【小问2详解】
史实: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朝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问3详解】
谁:根据“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得出是明朝的郑和。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依靠什么:根据所学可得出,其“名垂青史”依靠的是庞大的宝船,以及和平交往的友谊。哪里:根据所学可得出,其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皇帝:根据所学,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小问4详解】
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概括启示。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A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947年,中共颁布B__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材料三: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1)将材料一表格中A、B内容补充完整。
(2)为了改变材料二反映的状况开展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事件完成后消灭了哪一阶级?
(3)材料三这次农业调整后,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哪一政策的实行?该政策首先在哪个省份开始实行的?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四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1)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减息)、B《中国土地法大纲》。
(2)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
(3)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省。
(5)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所以,A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减息)、B为《中国土地法大纲》。
【小问2详解】
历史事件、法律依据、阶级:根据材料二“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为了改变材料二反映的状况开展了土地改革。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事件完成后消灭了地主阶级。
【小问3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三“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和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小问4详解】
政策、省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所以,材料四中“奇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政策首先在安徽省。
【小问5详解】
共同作用:本小题相对开放,符合题意即可,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材料三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所以,材料二、三、四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起到的共同作用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等。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的?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哪部法律?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影响。
(2)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符合题意即可)
(2)《权利法案》。有效地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3)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法律:结合所学知识,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共同影响:根据材料“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得出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影响是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问2详解】
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可以得出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是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
【小问3详解】
“革命”:根据材料“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革命”是指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等等。
【小问4详解】
趋势:根据材料中英国和美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可知,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等。
19.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梦碎·天朝之殇】
材料: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经过战争的激烈碰撞后,开始经历长达百年的屈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1)结合材料“梦碎”,写出使“天朝梦碎”的战争及战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块“界碑”是因为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寻梦·长夜星光】
(2)近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探索事件分别是什么?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追梦·奔向富强】
(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对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什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2021年哪一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4)从“梦碎→寻梦→追梦”的曲折发展之路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一国两制。辽宁舰。神舟十二号。
(4)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战争与条约:结合材料“ 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和所学知识可知,使“天朝梦碎”的战争是鸦片战争,战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南京条约》。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说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块“界碑”。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所以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小问3详解】
创见:根据题干“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对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和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军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载人飞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小问4详解】
启示: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从“扬梦→梦碎→寻梦→追梦”的曲折发展之路中,可以获得的启示有因为旧中国的国力衰弱,屡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所以落后就要挨打;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等。
20.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历史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私己同盟酿灾祸】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正义携手度危机】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两强相争伤黎民】
(3)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句话中,后一个“战争”指什么?二战后,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运用“资本”的主要表现是实行了哪一计划?
【合作共存享和平】
(4)观察分析下图,谈谈促使西欧经济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联合国。
(3)冷战。马歇尔计划。
(4)欧洲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或答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或欧共体等)。(符合题意即可)
(5)加强团结和合作,努力构建国际新秩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战争;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集团: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称谓及国家分别是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法、俄)
【小问2详解】
标志: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组织: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 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 总部在纽约。主要机构有①联合国大会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担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③联合国秘书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联合国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小问3详解】
指什么: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冷战的局面。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计划: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小问4详解】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促进了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小问5详解】
启示: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所学,可从加强团结和合作,努力构建国际新秩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战争;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理解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启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名校调研系列卷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