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中素质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从1842年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致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害”力克“钢多气少”,请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A. 舍生忘死,向就而生的民族血性 B. 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C. 公面忘私、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D. 大力协同、勇于攀在的民族力量
3. “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的就行;朋友不要太多,结识解放军就行”,是1951年藏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人民开始土地改革 D. 兰青铁路通车
4.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这说明土地改革( )
A.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D.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5.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 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6.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8. 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B. 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
C. 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9.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0. 请仔细观察右边示意图,图中“?”所在的方框里应该填( )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C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 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
11.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开始改革开放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消灭地主阶级
13. 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开发浦东新区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 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 )
A. 票证反映了我国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B. 该布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C. 购布时布票可以取代货币进行支付 D. 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15. 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 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 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 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 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16. 如图为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据此推断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 同步开放 B. 限于沿海 C. 不断深入 D. 关闭边境
17.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
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8年,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
A. “改革开放”卷 B. “国防建设”卷 C. “民族团结”卷 D. “统一大业”卷
19. 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 绿色 B. 创新 C. 协调 D. 开放
2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空前地汇聚起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正是有了这种无比强大的民族力量,我们才能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胜利。
——摘编自程美东《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1)材料中的“他”是谁?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 A B 雷锋
典型事迹 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 “把我埋在沙丘上。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解放军的好战士,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
——据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填写表格A、B两空内容。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3)“袁隆平”培育出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代表的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技术(农业科技)方面的关键因素,那“邓小平”代表的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哪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精神?(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2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下册
【制度确立】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思想变革】
材料四 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什么工厂?(写出工厂的具体名称)。
(2)请用一个事件概括材料二中三幅图片的内容,并指出这一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跃进”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我国对内改革最早始于哪里的农村?
【展览二:领导风采】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材料二是出自谁的谈话内容?
展览三:改革成果】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异军”迅速突起,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两支“异军”:一支是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另一支“异军”是指外资企业。
(3)你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引进外资的对外开放的几个地区称为什么吗?
【展览四:继往开来】
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4)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
(5)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24.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举一例)
【挫折之路】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美国《时代周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极端主义”指的是什么?这一“极端主义”是通过什么重要会议得以纠正的?
【转折之路】
材料三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
(3)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出自于1992年哪场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例)
【圆梦之路】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4)据材料四所述,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怎么做?
25. 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中素质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故A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为国内建设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富起来的序幕,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致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害”力克“钢多气少”,请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A. 舍生忘死,向就而生的民族血性 B. 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C. 公面忘私、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D. 大力协同、勇于攀在的民族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战争,所以此处的“气”凸显的捍卫国家和平的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故选A;BCD中都无法体现这种保家卫国、向死而生的血腥,排除。
3. “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就行;朋友不要太多,结识解放军就行”,是1951年藏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人民开始土地改革 D. 兰青铁路通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是1951年藏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B项正确;“七千人大会”的召开于1962年,排除A项;西藏人民开始土地改革开始于1959年,排除C项;兰青铁路通车是1959年,排除D项。故选B项。
4.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这说明土地改革( )
A.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D.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D项正确;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属于土地改革的影响,但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A项;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属于土地改革政治方面的影响,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说明了土地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5.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 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可以培养多个领域的人才,适应了国家建设需要。故A符合题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题干的1952年不符,排除B;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排除D。故选A。
6.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C项正确;中共七大时间是1945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时间是1956年,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7.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和所学可知,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采取合作化的道路,从临时的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与材料所述相符,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各地农村大办人民公社,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A项;中共八大经济方针是指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克服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 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B. 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
C. 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和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即私营企业的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私营企业也被改造为公有制经济,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私营企业的“集体消亡”,与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是经由“一五”计划建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之前,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的情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针对农村的改革,与题干中的“‘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不符,排除B项;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设立经济特区,与扭转“‘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一局面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同样与扭转“‘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一局面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0. 请仔细观察右边示意图,图中“?”所在的方框里应该填( )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C.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 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7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的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题意,A项正确;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项;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排除C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D项。故选A项。
11.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的有关知识。图①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图②是三大改造中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图③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违背了客观规律,脱离了实际,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图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排除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12.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开始改革开放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消灭地主阶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排除A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
13. 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开发浦东新区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中的“放”指对外开放,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故选B;1980年设立4个设立经济特区,排除A;1990年开发浦东新区,排除C;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
14. 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 )
A. 票证反映了我国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B. 该布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C. 购布时布票可以取代货币进行支付 D. 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省发行的布票,说明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发行这种票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A项正确;该布票发行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后了,B项不正确,排除B项;购布时布票可以取代货币进行支付,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张布票只能在山东省范围内通用,D项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A项。
15. 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 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 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 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 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柱状图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增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C项正确;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增长并不能说明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排除A项;图示显示出城市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不能说明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排除B项;柱状图更不能看出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如图为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据此推断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 同步开放 B. 限于沿海 C. 不断深入 D. 关闭边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不断向内地扩展,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不断深入,故选C,排除B;这些地区并不是同步开放的,排除A;关闭边境与对外开放不符,排除D。
17.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敢于勇敢的尝试推进,反映的是核心理念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是阶级斗争,A项排除;材料与共同富裕及合作共赢的说法无关,CD项排除。故选B。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
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8年,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
A. “改革开放”卷 B. “国防建设”卷 C. “民族团结”卷 D. “统一大业”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迈开了开放的第一步,随后,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8年,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国门越开越大,A项正确;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体现了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港澳的回归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排除CD项。故选A项。
19. 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 绿色 B. 创新 C. 协调 D. 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发展理念指的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依据图片信息“国产大型客机C919”“中国‘天眼’”“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可知,题干的重大科技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理念,故B符合题意,ACD与图片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2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知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适应了新的时代需要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点,故选C;ABD反映的是毛泽东思想内容,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空前地汇聚起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正是有了这种无比强大的民族力量,我们才能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胜利。
——摘编自程美东《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1)材料中的“他”是谁?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 A B 雷锋
典型事迹 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 “把我埋在沙丘上。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解放军的好战士,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
——据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填写表格A、B两空内容。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3)“袁隆平”培育出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代表的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技术(农业科技)方面的关键因素,那“邓小平”代表的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哪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精神?(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答案】(1)人物:黄继光。
原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空前地汇聚起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2)A:王进喜。B:焦裕禄。
(3)因素:政策(农业政策)。
(4)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一“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自己英勇牺牲……”并结合所学可知,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因此材料中的“他”是黄继光。
原因:根据材料一“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空前地汇聚起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正是有了这种无比强大的民族力量,我们才能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胜利”可知,我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原因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空前地汇聚起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带领队友参加石油会战,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王进喜赢得了“铁人”称号,因此A为王进喜。根据材料二“把我埋在沙丘上,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可知,这与焦裕禄有关,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坚持工作,人们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因此B为焦裕禄。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培育籼型杂交水稻;邓小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提高了水稻产量。所以“邓小平代表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政策(农业政策)。
【小问4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2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下册
【制度确立】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思想变革】
材料四 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什么工厂?(写出工厂的具体名称)。
(2)请用一个事件概括材料二中三幅图片的内容,并指出这一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跃进”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1)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2)事件: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特点:高速度。
(4)改变:由“阶级斗争”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由“阶级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工厂: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二“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可知,材料反映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问3详解】
特点:由材料三“‘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可知,“大跃进”的特点是忽视客观规律的高速度。
【小问4详解】
改变:由材料四“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问5详解】
认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立足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方面进行归纳。如: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
2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
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我国对内改革最早始于哪里的农村?
【展览二:领导风采】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材料二是出自谁的谈话内容?
【展览三:改革成果】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异军”迅速突起,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两支“异军”:一支是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另一支“异军”是指外资企业。
(3)你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引进外资的对外开放的几个地区称为什么吗?
【展览四:继往开来】
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4)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
(5)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答案】(1)安徽凤阳小岗村。 (2)邓小平。 (3)经济特区。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邓小平理论。
【解析】
【小问1详解】
地点:结合所学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小问2详解】
人物: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9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干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针对这一情况,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材料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知,其反映的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的内容。
【小问3详解】
称为: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就是建立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地区,因此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引进外资的对外开放的几个地区称为经济特区。
【小问4详解】
建设道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问5详解】
旗帜:结合所学可知,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成为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
24.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举一例)
【挫折之路】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美国《时代周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极端主义”指的是什么?这一“极端主义”是通过什么重要会议得以纠正的?
【转折之路】
材料三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
(3)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出自于1992年哪场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例)
【圆梦之路】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4)据材料四所述,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1)经济举措: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三大改造;政治举措: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极端主义”:文化大革命;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3)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南方谈话;成就:一国两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做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公责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举措:根据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同志在 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英明举措有经济方面,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三大改造;政治方面,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小问2详解】
“极端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极端主义”指 的是文化大革命。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极端主义”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以纠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小问3详解】
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出自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成就: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一国两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小问4详解】
举措:根据材料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可知,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做法: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方面进行归纳。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公责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25. 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案】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图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海浦东开发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对外开放角度拟定题目,例如: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对外开放的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例如: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