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 )
A. 为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B.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赢得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D. 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新词、热词出现反映时代的变化,你觉得“市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共同富裕”可能出现在( )
A. 六十年代 B. 七十年代 C. 八十年代 D. 九十年代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 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4.某校九(1)班在设计板报时选取了以下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这些内容的板报主题应该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思想成果 B.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5.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坚持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 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6.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 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C.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 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7.下侧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 )
A.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过程中谈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该谈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概括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9.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两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依次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 B. 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 D.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10.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下列哪一句话会出现在邓小平的开幕词中( )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到2022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历次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都是在中国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研究当时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并作出决策,引领中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①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③ 把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具有时代特点,时代意义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齐彪《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1)材料一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表格中①②③④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这一时期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什么
12. 根据如下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0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这次大会的召开对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阅读以上大事年表,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3.全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回答:
(1)材料一通过这两次会议分别建立或形成了哪两种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哪次会议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它们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项正确;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排除A项;三大改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抗美援朝赢得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知“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词汇出现于九十年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解析】
根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二人探索的共同点,B项正确;以武装斗争为主线是毛泽东的探索成就,不是共同点,排除A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的探索成就,排除C项;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据题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D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思想成果,其他理论成果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成果,排除A项;毛泽东思想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A项;我国预算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做出重大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D项正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C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
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AC项;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可知,C项正确;“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排除A项;“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排除B项;“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1956年;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①改革开放;②经济建设;③中共十五大;④邓小平理论。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析】
(1)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矛盾,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成果: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影响: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方针: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观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
论述: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方向。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更加伟大的党。
【解析】
(1)根据所学知,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方针: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根据材料大事年表信息,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再根据材料大事年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如:
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观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
论述: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方向。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更加伟大的党。
13.【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十三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中内容答不全不得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对2个)
【解析】
(1)据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步入会场”可知,这是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据图二“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可知,这是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会议:据所学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内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事件;据材料“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工作重心: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战略转变,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如图漫画往往是现实的艺术性再现。如果要给图中的漫画配上恰当的说明性文字,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B.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开放 B. 共享 C. 协调 D. 绿色
3.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四个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讲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据此,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 )
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中国道路的坚定
C. 中国力量的凝聚 D. 中国理论的创新
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这主要体现了哪一新发展理念( )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开放
6.“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
A. “四个全面”战略 B. “实现共产主义” C. “两个一百年” D. “三步走”战略
7. 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自倡议提出至今,已经有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材料中多个跨境项目的实施说明了( )
A. 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C. 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优越性
8.2022年,“水立方”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同时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创新、协调 B. 绿色、创新 C. 开放、共享 D. 共享、协调
9.时代热词是每一时代特有的主题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大报刊出现了许多高频词汇。下列高频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1年的是( )
A.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科教兴国 B. 土地改革 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C. 另起炉灶 九二共识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如图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己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建党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指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3)结合实际,举一例说明“中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12.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他们(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到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却出奇地沉默……他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什么?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解 析:
选择题。
1.B
【解析】
结合漫画信息,可知打“老虎”拍“苍蝇”的意思是对于反腐零容忍,不管贪污多少,官有多大,都要依法进行处置。“老虎”者,位高权重,巨贪巨腐,力狂胆大,破坏力强;“苍蝇”者,量多面广,面向基层,深入群众,传播性强。老虎会咬人,苍蝇的危害性也不容小觑。反腐工作一方面要抓典型,杀鸡儆猴,下重拳打“老虎”,另一方面要使巧力,借力打力,用细心拍“苍蝇”,都体现了从严治党,依法治国,B项正确;深化改革开放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现代化强国与漫画中的“巨贪”无关,排除C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反贪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解析】
分析题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知,材料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D项正确;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均与题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体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方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材料中脱贫,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4.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各族人民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题干描述说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中国力量的凝聚,C项正确;综合国力的提升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项;中国道路的坚定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中国理论的创新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国的新发展理念,题干中的“一带一路”的建设主要体现了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项正确;创新是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协调发展理念是在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在关注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平衡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项正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排除A项;“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排除B项;“三步走”战略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与“中国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市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界的美好愿景,故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8.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理念,“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体现了绿色理念,有利于避免能源的浪费和促进环保,B项正确;根据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9.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是在2012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2年提出的,D项正确;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排除B项;另起炉灶是在建国初期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脱贫”结合所学知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故漫画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正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但与漫画“脱贫”不符,排除BCD。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到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众志成城,取得新冠肺炎“战疫”的辉煌成果等。(其它大事言之有理即可)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增强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疑聚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建党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材料二“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结合所学可从众志成城,取得新冠肺炎“战疫”的辉煌成果来回答,也可答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盛会。为实现中国梦如何做属于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从作为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增强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
12.【答案】
(1)原因:①政策有问题;②人民生活水平低;③两地差距大;④生产生活没搞好。
政策:①实行改革开放;②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序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大包干也可以,答实行改革开放不得分)
作用:增加了农民生产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目标: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认识: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④增强综合国力;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⑥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⑦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⑧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
【解析】
(1)原因:由材料“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得出逃港原因:政策有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低;两地差距大;生产生活没搞好。
政策:由所学知识可知,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序曲:由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大包干也可以,答实行改革开放不得分)
作用:由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目标:由材料“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由材料“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认识: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如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等。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热词。1978年可能出现的热词是( )
A.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 真理标准、解放思想、经济建设 D. 阶级斗争、拨乱反正、上山下乡
3.在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讲到:“1978年,一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文章,如同一声雷,在全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次讨论”是( )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讨论 B.实行改革开放的讨论
C.“两个凡是”的讨论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6.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
7.《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中评价某人物“(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 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 的政治决断力”。其评价的人物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刘少奇
8.《人民日报》反映时代风潮。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重复出现两百余次,1979年其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1980年又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由此可见( )
A.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B. 经济特区设立成为热潮
C. 农村改革取得卓越成效 D. 对外开放助推思想转变
9.《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其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是指(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10.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伟大的历史转折 B. 改革开放的启航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经济建设的辉煌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 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某次大会的主题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分析这篇文章的发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怎样的举措?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是哪次中共大会的主题?此次大会确立什么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综和上述材料,请你为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摘编自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部编《中国历史》八下
(2)据材料二指出我们党“在探索中走了弯路”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走了哪些“弯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主要和党的哪位领导人有关?
解 析:
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材料“……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敢于勇敢的尝试推进,反映的是核心理念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是阶级斗争,A项排除;材料与共同富裕及合作共赢的说法无关,CD项排除。故选B。
2.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A;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B;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D。故选C。
3.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1978年……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可知,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符合题意;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AB均不符合题意;“两个凡是”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C符合题意。中共八大的召开是在1956年,A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B不符合题意。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外开放的起点,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诞生,实现了国家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抗战胜利是1945年,中共十五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
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说“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C符合题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排除;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是在1978年之前,B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排除。故选择C。
7.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位小个子的四川人主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体节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四川人,也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因此A正确;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前夕已经去世,而且毛泽东是湖南人,不符合题意。B错误;孙中山是近代辛亥革命领导人,而且是广东人,不符合题意。C错误;刘少奇去世于1969年,不可能领导改革开放,而且刘少奇是湖南人,D错误;综上故选A。
8.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重复出现……《市场报》正式创刊,1980年……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可知,材料体现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特区设立成为热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村改革问题,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外开放助推思想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根据材料“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并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其中第一阶段指的是设立经济特区,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而第二阶段,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结合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所以说“中国开始走向世界”,C项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属于外交领域,排除A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属于对外开放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排除B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属于“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改革开放,其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发表、“实事求是”于1978年12月提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于1981年6月通过,三件事共同构成改革开放前后的主题线索,改革开放这一决策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伟大的转折点,A项正确;改革开放的启航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不是三件事情的主题线索,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于1976年结束,排除C项;经济建设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实事求是。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外实行开放,与世界接轨;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1)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可知该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实事求是。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针对“两个凡是”展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可知这篇文章的发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决策:根据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可知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名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富国强民”道路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转型: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过去购物凭票证”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对外实行开放,与世界接轨;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会议:根据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可知材料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题。
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此次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答案】
(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两点都答出方可满分,若答出后一点可给分,只答前一点不给分);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意一点即可)
(2)原因: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弯路: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3)时间:1978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人:邓小平
【解析】
(1)根据材料“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通过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我国确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说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弯路主要是因为党对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没有理解清楚。1958——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弯路。
(3)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使我国逐渐摆脱左倾错误的影响,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000 35343 38728 40712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改革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改革后,他们成立了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规模和效益都有大幅提升。这种改变得益于( )
A.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B. 对外开放的政策
C. 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D. 更多的政府拨款
3.对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历史的变迁相关联,以下对联中,最能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状况的是(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4.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 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 B. 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 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 D. 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5. 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权不分,条块分……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国家在城市经济体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企分开 B. 实行按分配
C. 扩大企业自主权 D. 增强企业活力
6.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开供应。粮票、油票等各种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7.《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
A.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 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8.以下示意图反映的是( )
A.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B. 对外开放范围逐渐扩大
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农村乡镇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9.观察下表中各项数据变化可以说明( )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①农村居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支配 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④改革开放后农民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共十四大提出( )
A.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我国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摘编自杨忠虎、王明《中国共产党史简明读本》
(1)材料一中的变革与哪一重大举措有关?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材料四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要什么权?
材料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依据材料五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12.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往来较少,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四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会议名称,并指出该会议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什么?列举一例该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并分析成功实践的原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油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5年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召开十四大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表格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它把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粮食产量增加,D项正确;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2年底,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从1953年到1956年底,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解析】
根据材料“改革后,他们成立了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规模和效益都有大幅提升”结合所学改革开放史实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著名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说明这时期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没有活力,经济体制改革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规模和效益,因此材料所述改变主要得益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C项正确;材料所述变化主要得益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这提高了企业效益和规模,而不是分配方式,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问题,无法看出其改革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从“自主权打通富裕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从“责任制架起幸福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由此可知,D项正确;从“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该运动掀起于1958年,当时我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A项;从“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排除B项;从“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的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是为了改变中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2006年宣布要将土地合并,是因为当时的阶段分田到户的做法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调整,说明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C项正确;“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表述只符合2006年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土地合并政策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该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国有制,D项错误。
5.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D项正确;管理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A项;分配方式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分配方式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B项;管理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中心环节,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供需取代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D项正确;1949年至1956年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排除A项;1956年至1966年属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排除B项;1956年至1992年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这对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起了推动作用,同年 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合作、 改造体现的是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集中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企改革要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C
【解析】
根据题干示意图信息可知,示意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过程,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项正确;题干示意图中没有提及工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提高,排除A项;题干示意图中没有提及对外开放范围的逐渐扩大,排除B项;题干示意图中没有提及农村乡镇企业的出现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解析】
根据所学和表格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②③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农村居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支配,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①错误,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说“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D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A项;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排除B项;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优越性: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权力:生产经营自主权。
(5)经济手段:市场。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6)趋势: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955年,我国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可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结合课本所学,从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材料二“……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此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实行按劳分配,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根据材料四“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权力是指生产经营自主权。
(5)关于经济手段,根据材料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得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作用。关于要求,根据材料五“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6)关于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结合上述材料可知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12.【答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使得经济管理高度集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故农民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较为积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时中国温饱问题仍未解决,严重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较为封闭,阻力较小。
积极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证明了市场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为城市改革积累经验,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心。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
(4)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史实:香港、澳门回归。原因: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中国实际,照顾了香港与澳门的民众意愿;是民族发展的潮流所决定的,是大势所趋。
【解析】
(1)会议名称:根据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工作的着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原因:根据材料二“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体制使得经济管理高度集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故农民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较为积极。根据材料二“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较为封闭,阻力较小。根据材料二“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农村温饱问题仍未解决,严重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
影响:根据材料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证明了市场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为城市改革积累经验,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心。
(3)目标:根据材料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标志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4)构想:根据材料四“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或澳门的顺利回归,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中国实际,照顾了香港与澳门的民众意愿;是民族发展的潮流所决定的,是大势所趋。
13.【答案】
角度一:
①观点: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②论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总之:通过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角度二:
①观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②论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22年二十大的召开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总之: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解析】
根据题干可从表格中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南方谈话等事件,分析可知都是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因此可以确定观点为,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论述的时候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南方谈话的具体史实和意义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外开放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作用即可,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最后结论进行升华。
也可从表格中选取三次会议,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三次会议都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是确定观点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阐述,如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22年二十大的召开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后结论进行升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第9课 对外开放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2.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B. 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C. 改革开放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的国有企业展开
3. 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
A. 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看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 )
A.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 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是( )
A. 深圳、海南 B. 厦门、海南 C. 厦门、上海 D. 深圳、上海
6.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5年、1992年和2001年。与这三次高潮对应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A. 设立对外经济开放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进行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 1992年,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城市粮、油及副食的补贴;逐步停止了福利分房;取消了教育基金由国家包下来,允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 )
A. 增强企业活力的需要 B. 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端
C.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8.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有一座城市的大名由来已久,因为这座城市不仅是近代我国“看”世界的“窗口”,而且在1990年又焕发出了新活力,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座城市位于下图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9.邓小平曾经在讲话中指出: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哪些措施直接贯彻了此讲话精神( )
①特别行政区②建立经济特区③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如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千年藏品“入世槌”。它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因为它见证了中国( )
A. 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 B.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经济是国之根本,国家的富强首先是经济的强大。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曲扬帆远航的经济赞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列举两个重工业发展的具体实例。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二事件有何历史意义?图三中造成1962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材料三中“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战略决策?据此决策当时在农村进行了什么尝试?为“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而开设的窗口称作什么?
材料四 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对其“积极拥抱”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哪一世界组织?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我国开出了怎样的良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看法。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三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什么伟大决策?
(2)材料三中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汕头、珠海外,还有哪两个?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
(4)我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老18岁。
——全国第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协议
(1)材料一中“协议”体现了什么地方农民的首创精神?“分田到户”后来发展成为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 2016年3月8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变化。
材料四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4)依据材料四,请说出中国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是什么?
解 析:
选择题。
1.B
【解析】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属于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镇江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兰州属于内地。题干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B符合题意;深圳属于经济特区,排除AD;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排除C。故选B。
2.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得出,改革开放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C项正确;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不是目的,是手段,排除A项;上海不是经济特区,排除B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发展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纵深发展到沿边、沿江、省会城市等,体现了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历程,而未涉及农村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历程,未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84年……开放整个海岸”,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决定进一步开放,开放了大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A项正确;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8年,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的时间是1990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
5.D
【解析】
依据题干“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座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速度尤为令人瞩目,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代表”,而1990年,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使得这个昔日的通商口岸焕发出了新活力,D项正确,排除C项;1988年,海南设为经济特区,排除AB项。故选D项。
6.D
【解析】
根据题干“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5年、1992年和200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因此,与这三次高潮对应的历史背景分别是进行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项正确;1985年设立对外经济开放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于2000年,排除B项;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题干这些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D项正确;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排除B项;“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解析】
根据材料“因为这座城市不仅是近代我国‘看’世界的‘窗口’,而且在1990年又焕发出了新活力,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我国政府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开放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B项正确;其余三项的位置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9.D
【解析】
由材料“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知,这反映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主张,②建立经济特区,③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符合题意;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对内改革的内容,符合题意;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的制度,与改革开放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D
【解析】
观察图片并提取有效信息“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用的木槌”,结合所学知识,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空间,D项正确;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0年,与“入世”无关,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属于对内改革,排除B项;上海浦东的开发区开放是在1990年,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一五计划;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任意两个即可);
(2)图一:从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图二:从农民私有到土地公有(集体所有);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
(4)经济全球化;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世界贸易组织(或WTO);“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5)建国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经济要立足国情,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要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积极融入世界,加强同各国的交流合作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可知重工业发展最快,这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行;可从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等任意回答两个即可。
(2)图一:根据图一“打倒地主,农民翻身”可知是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即从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图二:根据图二“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变化”可知经过三大改造使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即从农民私有到土地公有;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图二是三大改造,其意义可从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行回答;根据图三中造成1962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的主观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根据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是实行改革开放;根据所学可知在农村进行的尝试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可知为“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而开设的窗口称作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四“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外因;根据材料四“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可知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转变是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可知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看法,可从建国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经济要立足国情,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要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积极融入世界,加强同各国的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回答。
12.【答案】
(1)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
(2)深圳;厦门;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3)“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伟大决策: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第一小问,特区: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开放了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为经济特区;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可知目的是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第一小问,重点建设:根据材料“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表明,重点建设“一带一路”;第二小问,格局:根据材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可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原因:可从党的领导,国家政策,人民支持,改革开放等角度回答,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等。
13.【答案】
(1)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力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科学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从“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输出去”相结合。)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老18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协议”体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首创精神;“分田到户”后来发展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农民有力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根据材料二“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的信息可知,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科学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依据材料二“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材料三“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的信息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变化是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
(4)依据材料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的信息可知,中国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沐浴着春天的晨光,我们背起远行拾梦的行囊;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中华巨轮勇敢地破冰启航;中国仿佛一只涅桑的凤凰, 演绎着不朽的神奇和荣光。”“沐浴着春天的晨 光”开始于( )
A.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3.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结构图中间空白处应填写( )
A.“两个凡是”方针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4.分析下图,发生这一改变主要是因为(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C.互联网的广泛运用 D.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5.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7.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现中国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加入WTO D.中国加入APEC
8.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 新时期“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放
9.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10.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为此,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符合表格内“建国100年时”的奋斗目标( )
时间 建党100年时 建国100年时
奋斗目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A.建成高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依法治国
C.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梦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从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人民网》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说说材料一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说说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制度变新】
材料二:清康熙二年(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他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1953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材料三: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实行什么制度?为解决历史遗留的澳门问题我们采用的最佳方案是?
【理论引领】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E
(4)E处的理论名称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出处和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
【创新成果】
材料五: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请举一例;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材料六:全会一致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2020年10月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
(6)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
12.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对于建构历史解释具有重要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物史料——见证历史】
(1)图一反映了当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图二表明我国出现了哪种经济现象?
【文献史料——印证历史】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根据材料,说明这种“僵化模式”的弊端。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口述史料——回忆历史】
口述人: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铁厂退休职工)调查人:澎湃网记者 口述内容: 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九十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从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
(3)依据口述内容,概括上海浦东前后的巨变。
(4)综合以上史料研读,你能得出怎样的史论?
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站起来】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西柏坡)出发到北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魏四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富起来】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强起来】
材料三:这次全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了全面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强调进入新时代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摘编自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材料四: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摘自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关键一招”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这“关键一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施的具体政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两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解 析:
选择题。
1.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正确;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确立的,排除B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没有提高中国的威望,排除C项;结束了文革是在1976年, 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祖国踏上了富起来的征程,故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故C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入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
据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B项正确;“两个凡是”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原因或背景,而不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影响,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刘少奇平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中,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4.D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数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至1983年,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再结合这个时间段,不难判断出这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的表现,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以D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至1956年12月,所以A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是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不涉及农村改革,所以B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普及,所以C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
根据材料中“1984年”“将‘松绑’风吹向全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这与材料中的“松绑”相吻合,故选C;材料中的“松绑”指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故排除A;1984年国企改革刚刚起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故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6.B
【解析】
根据材料“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信息可知,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出现了材料所述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这时期建立的不是计划经济体制,A项错误;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材料所述现象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错误;材料所述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7.C
【解析】
2001年12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C项符合题意;AB项都处于改革开放之前,不符合21世纪的时间,排除AB;中国加入APEC是1991年,时间与材料不符合,排除D项。
8.B
【解析】
依据题干“让世界进入中国”,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起步,B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无关,A排除;1984年我国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以后我国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题干“开始”不符,CD排除。故选B。
9.A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学习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A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中年代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部分代表大会,C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项正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高强”,排除A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依法治国,排除B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事件和理解: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案:一国两制。
(4)名称: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之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举措: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写出一项即可)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要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事件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方式:根据材料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可知方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质:根据所学可知,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制度: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案:根据所学可知,为解决历史遗留的澳门问题我们采用的最佳方案是一国两制。
(4)名称:根据材料四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E处的理论名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之处: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举措:根据所学,直接列举出一项“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即可,如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内涵: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综合材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和所学,从政治、经济、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分析概括出建议即可,如要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
12.【答案】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经济。
(2)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由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居住条件很差到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
(4)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改革要尊重国情,实事求是等。(1分,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1)探索:根据图一“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同书上留下手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得到中央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所以当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的探索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一图二“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可以得出我国出现了个体经济。
(2)弊端:根据材料二“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可以得出这种“僵化模式”的弊端是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转型: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仿照苏联模式中国实现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巨变:根据材料“在九十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与“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可以得出上海浦东前后的巨变是由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居住条件很差到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
(4)史论:根据上述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改革要尊重国情,实事求是。
13.【答案】
(1)1921年;开国大典。
(2)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
(3)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
【解析】
(1)时间: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惊天地、泣鬼神”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是1921年;
“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标志:结合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设计师: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会议: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具体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坚持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思想,开创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四“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可知,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历史经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统一战线等角度着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末单元复习试卷(6份打包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