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素质能力提升训练
八年级 历史 试题卷
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11课。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作家巴金参加一项重要庆典之后撰文:“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我兴奋得不能合眼,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我一直写到深夜。我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他的感慨来自于(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政协会议召开
C.开国大典举行 D.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先后收回北京、上海等地被列强占有的领土主权。材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
A.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B.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C.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视“史书”。如果你是该片的编剧,需要为1951年剪辑片段选取素材的话,下面可以选择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宝成铁路的建成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中共十三大召开
4.“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对毛泽东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包围 B.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C.美日两国都是中国的敌人 D.朝鲜问题就是中国问题
5.一个日本学者说:“1949年,你们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战争( )
A.开始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B.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中共中央决定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第一批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进行;第二批从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华南、西南地区进行;第三批从1952年冬至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当时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说明土地改革( )
A.使中国摆脱了贫困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促进了经济发展 D.完成了农业现代化
8.为制定1954年宪法,在全国人大召开前,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拟了宪法初稿,并且组织多次大讨论,其中第二次参加讨论的有一亿五千多万人。据此可知,五四宪法( )
A.标志着政协制度的建立 B.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
C.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
9.如表是1958—196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为解决表中反映的问题,中共中央( )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8年 20000 196 477 1563.1
1959年 17000 170 410.4 1214.7
1960年 14350 106.5 194.1 985.5
A.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D.全面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该结论的是( )
A.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B.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C.建成了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D.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1.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
A.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C.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12.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实验中学的历史、英语、道德与法治三个学科组织了“write your volunteering plan”的跨学科学习。同学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电影《雷锋的微笑》 B.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雷锋的故事》
C.雷锋老友的回忆录 D.当时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
13.运用时间轴梳理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图时间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其中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14.如表是首钢1978年至1991年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出现如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首钢改革与发展成就
年份 1978年 1991年 倍数
销售收入 14.51亿元 91.4亿元 6.3倍
实现利税 4.35亿元 29.26亿元 6.72倍
实现利润 2.99亿元 23.6亿元 7.9倍
A.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推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15.1979—1982年,国家意识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不是截然对立的;1983—1986年,中央政府定位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1992年,中国经济管理的原则调整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由此可见,我国( )
A.民主法制逐步建立健全 B.现代企业制度正式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如图的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这个组织是( )
A.世界卫生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7.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从点到面、从线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是( )
A.单层次 B.全方位 C.宽领域 D.多层次
18.1980年,深圳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4年,深圳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票证制度。1987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材料反映了深圳人( )
A.艰苦创业的精神 B.敢为人先的精神
C.对外开放的精神 D.融入世界的精神
19.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找到了正确的“井冈山革命道路”。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后,中国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0.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B.“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C.“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1.从1949—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大的提高。这是由于人们误把“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着眼于( )
A.“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 B.“怎样管好共产党”
C.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D.“什么是社会主义”
2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他曾在著作中引用古典名句:“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这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3.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中国梦宏伟蓝图
C.新发展理念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4.“‘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是( )
A.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开展“脱贫攻坚”行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如图年代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 )
A.坚持统一战线 B.坚持理论创新C.坚持敢于斗争 D.坚持独立自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二
材料三
受苏联经验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度也出现了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问题,长时期坚持“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三面红旗,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党和国家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摘编自孙梦思、邢继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历史意义。并指出“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领域?(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4分)
(4)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邱少云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 “铁人”石油工人 “两弹元勋”科研工作者 “党的好干部”共产党员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学的理论指引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于哪一年实现了?(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你的看法。(8分。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8.(14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思索,是自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三
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四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只有3624亿元,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名列世界第四位。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1)写出材料一中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推进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领袖人物。(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认为“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材料三中的“分田包产到户”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分田“包产到户”有什么好处?(4分)
(4)根据材料四的这组数据,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谈谈你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变化的感悟。(4分)
29.(10分)会议引领航向,开启新的征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会议名称 时间 会议名称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2024学年下学期素质能力提升训练
八年级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B D C C B A D A D C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C A D A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
(1)历史意义:“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两个领域: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分)
(2)历史事件:三大改造。(2分)
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问题:①追求高指标、高速度;②人民生活水平低;③“极左”思想泛滥。(2分。任答两点即可)决策:改革开放。(2分)
(4)主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分)
27.(12分)
(1)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哪一年实现了:2021年。(2分)
(2)示例
观点:青少年应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论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希望早日实现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还有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接力奋斗。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而“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勇于担当,承担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28.(14分)
(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1分) “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1分)
(2)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2分)
措施: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或实行改革开放。(2分)
(3)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好处:①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③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分。任答一点即可)
(4)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高。(2分)
感悟: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②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29.(10分)
示例
观点:中国共产党面对不同的问题,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论述: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面对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确立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长达十年的“左”的错误,这次会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随后完成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自我完善的党。
注:非选择题部分的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评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