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
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浙江良渚
]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
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黄河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
C.原始先民的定居生活
D.我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2.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扩大统治
范围。下面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
【】
封其弟召公奭于燕
封其弟康叔于卫
燕
封其弟周公长子伯禽于鲁
鲁
A.年龄
B.军功
C.血缘
D.地域
3.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为统治者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经济角度来说,百
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百家争鸣属于一种文化
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材料意在强调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
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十六国到北朝,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对汉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如前赵开国皇帝对
《史记》《汉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无不通晓”,北魏统治者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
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这种现象
【】
A.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
B.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削弱
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5.数据统计表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反映了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情况。
这种现象
【】
职位
文职出身者(人)
武职出身者(人)】
共计(人)
枢密院正职
54
18
72
枢密院副职
108
21
129
A.源于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促使藩镇割据形成
6.“元朝在全国各地设有1400处驿站…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用马、牛、驴或车;
后来还设置过海站;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流域设狗站一狗拉雪橇在冰封的大地奔走,形
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材料说明元朝交通网络的形成
【】
A.改变了地方行政区划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
D.缩小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
7.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关注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的作品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
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市井小民的形象。明清时期文学作品呈现这一特点
的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削弱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商品经济的逐渐衰落
D.科学技术的转型
8.鸦片战争以来历次签订的条约中,清王朝对西方国家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一种与其他国家迥
异的观点。比如认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奇耻大辱”,“领事裁判权”是“以夷制夷”的
好办法,“协议关税”可以减少中外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可见当时的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在外交上取得了主动权
D.缺乏近代的外交观念
9.下面是中共七大会场的照片及会场布置的一些信息。这表明中共七大
主席台上方的横幅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
进”格外显著。中央大礼堂两边的墙上挂有6个“V”字形
的旗座,“V”象征着胜利,每个旗座上还钉有一个标语牌,
上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八个字。大厅后墙是毛泽东题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写的“同心同德”四个大字。
A.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正式形成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历史答案与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的
C
B
0
A
B
C
C
B
C
·详解全析
1.【答案】
A
5.【答案】
【考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考点】
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解析】根材料“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北宋时期中央机构枢
‘龙'形象的基本元素”可知,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
密院的长官以文职出身者居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一体特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无
这与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有关,A项符合
法体现,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北宋统治者任
2.【答案】C
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是为防止藩镇割据的弊端重现,
【考点】分封制
D项错误。改本题选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
可解题指导
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
数据表格类试题解题方法
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根据示意图
数据表格类题目通常是通过表格中数据
中“封其弟召公奭于燕”“封其弟康叔于卫”“封其弟
的变化来揭示历史的变迁,它一般包括表头、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可知,周王分封了宗亲,依裾为
时间、项目及数字等信息,所以解答此类型试
血缘,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题时要“三看”:
3.【答案】B
“一看”表头及出处信息;
【考点】百家争鸣
“二看”表格中的项目,包含数据信息的时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持”“社会经济快
间、空间、数量的变化等;
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
“三看”表格中数据的横纵变化。
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
最后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
会必然性,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D
的现象,同时抓住题干中的问题,联系所学知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可排除。故本题选B。
识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及数据变化的原因,形
4.【答案】C
成知识迁移。
【考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对汉
【考点】元代的交通
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前赵开国皇帝…‘无不
【解析】根据材料“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
通晓’”“北魏统治者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
达的交通网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交通网络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民族交融,C项符合
的形成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周,B项符合题
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意。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均可排除。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