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一六六中高一 6月月考
历 史
考查目标
知识: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探究与阐释能力
一、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某同学在学习亚非文明古国时查找了一张地图,相关内容标注正确的是
A. 将金字塔标注在① B. 将种姓制度标注在②
C. 将甲骨文标注在③ D. 将楔形文字标注在④
2.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段有一幅浮雕,太阳神沙马什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授予汉谟拉比;波斯国
王大流士一世宣称靠至高神阿胡拉·马兹达之佑统治王国。材料反映两个国家统治的共同点是( )
A. 建立了广阔的帝国 B. 实行行省制度
C. 依靠法律进行统治 D. 宣扬君权神授
3. 下图中左边是公元前 7—前 6 世纪古代希腊的雕刻,右边是古代埃及公元前 3 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
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可推断
A. 埃及曾经征服希腊 B. 埃及借鉴了希腊的雕刻手法
第1页/共17页
C. 古代文明相互隔绝 D. 古代文明之间有一定的交流
4. 罗马凯撒时期(公元前 1 世纪),在战略交通重要地点和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建立殖民地(如高卢、西班
牙、阿非利加等地有 40多个殖民地),以安置退伍老兵。老兵退伍后,会在这些殖民城市定居,并和当地
女子结婚,从而使她们也获得罗马公民权。这种现象
①激化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②有利于扩大和巩固罗马疆域
③为罗马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④客观上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 )
“三种人”(僧侣、骑
封君封臣制示意图 封建庄园示意图
士、农民)绘画作品
A. 忠君思想在西欧传播 B. 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C.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D. 基督教在西欧的特殊地位
6. 1477 年,西欧低地国家(今荷兰等地)许多市镇集会,向领主提出不得在未获取各市镇同意之前对外宣
战或颁发新税令等要求,领主只得接受。此现象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
A. 城市自治的倾向 B. 中央集权的趋势
C. 社会环境的动荡 D. 王权削弱的迹象
7. 世界中古史上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Δ 首都伊斯坦布尔
Δ 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主宰
Δ 控制亚欧之间商路,对东西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A. 波斯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8.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
第2页/共17页
①《一千零一夜》 ②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 ③玛雅文字 ④《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16 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贸易中心逐渐发生转移,转移到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1689 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批准,在超过规定的时间或以非规定的方式,凭王权的借口,
为国王之用而征款是违法的。”这说明
①英国议会在同国王争夺税权的长期斗争中获胜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已成为社会共识
③国王在新政治体制中完全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④资产阶级私有财产权得到了议会和法律的保护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1.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
A. 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B. 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
C. 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 D. 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12. 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1861 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1 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资本主义的扩展
C. 资本主义的危机 D. 资本主义的终结
13.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
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 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 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 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14. X3 图是 1871 年巴黎公社画家萨伊德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
写着“3 月 18 日”,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
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此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第3页/共17页
A.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
C. 揭示巴黎公社兴起的原因 D. 反思普法战争失败的教训
15. 1820 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 年,英
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等。上述博物馆
①是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的产物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展示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成就 ④有利于近代科学知识传播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1823 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反对欧洲国
家干涉美洲事务”。该宣言
A. 维护了拉丁美洲国家的主权 B. 是美国在美洲进行扩张的工具
C. 缓解了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 D. 阻止了欧洲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17. 1879 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 年,德国
船队总吨位由 1870 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 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
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 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 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 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 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18. 如图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 1881 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
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 RED 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 LAKE),远处的“狮身人
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
A. 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 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 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方框中应该填入
第4页/共17页
A. 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B. 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
C.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埃及扎格鲁尔领导的反英斗争
20. 1920 年 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 )
①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反映了 20 世纪世界发展为整体的现实
③是一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 ④在阻止世界大战发生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
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 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 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 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2. 1932 年 7月,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
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
关税。这一协定的缔结旨在
A. 争夺世界市场 B. 实现自由贸易
C. 应对经济危机 D. 维护世界秩序
23. 1942 年 1 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 26 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A. 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B. 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24. 1951 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
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 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 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 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25. 阅读 1953~1983 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第5页/共17页
A.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
B. 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C. 苏联的经济改革使得 GDP 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D. 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的经济出现负增长率
26. 下图所示组织的建立表明(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际协调 B. 经济大危机已来临
C. 政治同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D.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27. 下图是 1963 年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他曾领导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该运动取得的成果是
A. 美国国会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B.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等权利
C. 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总体上实现了社会收入平等
28. 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 年,全世界有 90 多个国家摆脱了
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
A. 二十世纪世界的分裂 B.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被摧毁
C.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D. 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29. 1967 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
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
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 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B. 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 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D. 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30.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发展 ②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第6页/共17页
③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 ④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 历史著作中的“世界“
历史学家 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古希 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
腊,约前 480—前 各城邦同仇敌忾,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
425 年) 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
奥托 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
(德意志,1114 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
1158 年) 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 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
(法国,1694— 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
1778 年) 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上述欧洲历史著作中对“世界”的认识。
32. “自写真”
15—17 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
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
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
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
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 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
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
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
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
写道:“我,丢勒,在 28 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 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
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 70 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 79 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 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
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3.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 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 61%,食
品占 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
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
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
第7页/共17页
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二 1870﹣1992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 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 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 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 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 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
因。
(2)阅读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中后期至 20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
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34. 一战前后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 主要内容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
1919 年战胜国召开
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了巴黎和会
被战胜国瓜分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
1921-1922 年战胜国
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
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一战前,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教材中充斥着民族英雄和战胜敌人的史诗故事,大战结束后,德
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她自己
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
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两次大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
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 年春,《法德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
第8页/共17页
任的观点。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
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2006 年,法德两国合编的历史教科书出版。这是世界
上第一部两个国家共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它把培养欧洲感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尽管许多敏感问题依然
不易处理,比如为了支持反战话语的建构,教科书中不再讨论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
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
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
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
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
材料四 甘地前半生主要经历
1869 年 10月 2 日 出生于印度一个印度教家庭(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赴伦敦求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取得了法学学位,并获得律师资格,但
1888~1891 年
始终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
1891~1893 年 回到印度,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
1893~1915 年 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逐渐走上了反种族歧视的斗争的道路。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分析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认识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经济
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9页/共17页
参考答案
一、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尼罗河流域,属于古埃及文明,其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A
项正确;②是两河流域,而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代表,排除 B 项;③位于印度河流域,而甲骨文是古中
国文明代表,排除 C 项;④位于黄河流域,其中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太阳神沙马什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授予汉谟拉比”、“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靠至高
神阿胡拉·马兹达之佑统治王国”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均宣扬君权神授思想,D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建立了
广阔的帝国,排除 A 项;题干不涉及行省制度,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了两个国家宣扬君权神授,C 项不符
合材料主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答案】D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希腊雕刻和埃及雕刻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古希
腊雕刻对埃及雕刻的借鉴,二者之间存在交流,D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埃及曾经征服希腊,排除 A
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埃及借鉴了希腊的雕刻手法,排除 B 项;材料反映文明之间存在交流,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4.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共和国晚期的罗马将退伍士兵安置在战略交通重要和
土地最肥沃的殖民地,并给予嫁给这些士兵的外省女子以公民权,有利于扩大和巩固罗马疆域,客观上推
动了万民法的形成,说法②④符合题意,D 项正确;扩大公民范围的做法与贵族和平民矛盾无关,罗马实
行的是贵族政治并非民主政治,①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 ABC 三项错误。
5.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封君封臣制,经济
上是封建庄园经济,思想上是基督教会占主导地位,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B
项正确;忠君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的是对君主的忠诚和服从,其在中世纪
的欧洲没其没有得到传播,排除 A项;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发生在近代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基督教在西欧的特殊地位”只能体现部分材料,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向领主提出不得在未获取各市镇同意之前对外宣战或颁发新税令等
第10页/共17页
要求,领主只得接受”可知,当时荷兰很多城市有较强的自治权利,反映出城市的自治倾向非常明显,A
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排除 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社会
的动荡,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的自治,没有涉及王权,排除 D 项。故选 A项。
7.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主
宰,其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 6 个世纪之久,因此 D 项正确;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及罗马帝国均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8.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阿兹克特文明与玛雅文明都是美洲的,②③B 项正确;①《一千零一夜》是亚洲阿拉
伯的, ④《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古罗马的,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9.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逐渐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到了大西洋沿岸,②正
确,选 B 项;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0. 【答案】D
【详解】《权利法案》规定国王要征款须经议会批准,这说明英国议会在同国王争夺税权的长期斗争中获
胜,①正确;材料中的《权利法案》还不是特别完善,它保护的范围相对有限,更多地是保护资产阶级的
私有财产,故②中“成为社会共识”的说法错误,排除;国王在 1689年还保留行政权,当时的国王还不是
虚君,③错误,排除;通过《权利法案》,国王不能随意征收赋税,因此保护了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④
正确;综上,故选 D。ABC 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11.【答案】C
【详解】根据“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可得出以
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封建神学,C 项正确;材料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的特征,排除 B 项;牛顿时期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 【答案】B
【详解】根据“1861 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1861 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实
行君主立宪制……”可得出这反映的是 19 世纪中后期一些国家通过革命、改革等方面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或者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体现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B 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
的确立是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危机与终结,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13.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世纪(世界)。据材料“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
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可知,国际工人协会追求各国工人团体的联络和合作,体现了其建立的主
要目的是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D 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各国工人该团体的联络与合作,但没
有涉及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的内容,排除 A 项;材料虽然涉及推动各国工人团体的联络和合作,但没有涉
及建立统一的政党,也并没有强调“领导”各国工人运动,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
第11页/共17页
14.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及关键信息“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
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可知该漫画表达了巴黎公社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见证了无产
阶级的伟大力量,B 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A 排除;巴黎公社的起因是民族
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 排除;材料未涉及对普法战争失败教训的反思,D 排除。故选 B。
15. 【答案】D
【详解】“1820 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1909 年,英国成立伦敦科
学博物馆,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说明上述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工业革命的技
术成就,国家建立博物馆展示技术发明,会有利于近代科学知识传播,所以③④正确,D 项正确;这时世
界经济体系并没有最终形成,①错误,排除 AC 项;15 世纪末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②错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6.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国不干美涉欧洲事务”“反对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门
罗宣言,实际上为美国操纵美洲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在美洲进行扩张的工具,故选 B;A 是表面现象不是
实质,排除;门罗宣言要控制美洲,加剧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C 不符合史实,排除;门罗宣言不能阻止
其他国家争夺世界霸权,D 错误。
17.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1900 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 1870 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 200 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
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以看出此时德国的航运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经济的发展,国
家实力的增强,促使其海外扩张,试图与英国争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B 项正确;“世界工厂”是对英国
的称呼,排除 A 项;材料不能看出航运飞速发展的原因,排除 C 项;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18.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漫画内容“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可知,该漫画指的是埃及,根
据漫画内容“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且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和‘痛苦的湖’”可知,漫画
展现了英法两国对埃及的争夺造成了埃及的苦难,C 项正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
者瓜分殆尽,排除 A 项;材料中干涉埃及的是英法两国,并未涉及美国,排除 B项;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形成,排除 D 项。故选 C项。
19. 【答案】C
【详解】材料是对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描述,其中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属于此范畴,
C 项符合题意;尼加拉瓜人民在桑地诺领导下反抗美国军事干涉的游击战争,属于美洲范畴,排除 A 项;
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属于美洲,排除 B 项;D 项是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属于非
洲范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0. 【答案】A
第12页/共17页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 1920 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
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是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立既反映了 20 世
纪世界发展为整体的现实,也是一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国际联盟在阻止
世界大战发生上并未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④不符合题意。A 项正
确,排除 BCD 项。故选 A项。
21.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是应对国内战争的需
要,另外一方面为了“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国内战争结束后
继续执行这种政策意图就是想让苏维埃政权直接进入共产主义,D 项正确;该学学者并没有认为布尔什维
克党当时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反而认为是“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 A 项;该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战时应急措施,适应了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 B 项;正是因为战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
政治经济危机,才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2.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 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目的是实行英
联邦国家内的贸易保护,故选 C,排除 B;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实行贸易保护,
开展贸易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紧张,不利于世界和平,排除 D。
23.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因此 C 正
确,ABD 排除。故选 C。
24. 【答案】C
【详解】1951 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面对黑人团体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指控,认为民权大会的请愿活
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以此来反对民权大会的指控,美国政府对待种族问题的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意识
的影响,C 项正确;1955 年华约成立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排除 A 项;美国历史上白人残酷对待黑
人,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 B 项;战后美国政府关注到了种族平等问题,D 项表述绝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5.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83 年苏联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这一时期苏联的
GDP 除个别年份,均呈现增加的态势,说明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A 项
正确;二者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 B 项;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尚未进入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6.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组织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
关贸总协定,这些组织构成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由此表明这些组织的建立表明战后资
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际协调,A 项正确;此时经济大危机不是已来临,而是已结束,排除 B 项;这些组织
第13页/共17页
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政治同盟无关,排除 C 项;这些组织是涉及性的,与西方阵营是否分化无直接关
系,排除 D项。故选 A项。
27.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领导的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使美国国
会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A 项正确;妇女与男子并没有取得平等地位,排除 B 项;基本上废除
了黑人奴隶制度的是林肯,排除 B 项;他领导的运动并没有实现社会收平等,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8. 【答案】B
【详解】材料“1945—1991 年,全世界有 90 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体现的是二战结束后,世
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 项正确;材料与世界分裂的说法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无关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排除 C 项;材料与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的说法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9.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
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可知,法国学者倡导欧洲国家迅速采取行动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
制,避免欧洲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说明学者认为欧洲受到挑战并对未来有所担忧,C 项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发展模式,排除 A项;材料主要是强调学者对欧洲的认识,没有涉及对战后世
界秩序的不满,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的威胁,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0.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推动经济全球化发
展的因素包括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发展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和世界贸易组织诞生,①②④符
合题意,B 项正确;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包含③的 ACD 项。故选 B
项。
31. 【答案】示例: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地中海到波斯地
区,是古希腊文明扩展所及的已知区域,也是对不同文明碰撞的记述。希罗多德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
《历史》的记述体现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受丝绸之路和十字军东征影响,西欧人形成了对欧亚非世界相对宽广的认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断了
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中世纪欧洲形成了教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
神生活,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双城编年史》以宗教思想统摄全书。
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东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使《风俗论》对全球历史有进一步的叙述。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进步
史观更加笃定,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
综上,欧洲历史著作中的“世界”从局部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从神的历史走向了人的历史,反映了世界
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典时期、中世纪及近代的欧洲。
首先,根据材料“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
同仇敌忆,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
第14页/共17页
区。”可知,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地中海到波斯地区,是
古希腊文明扩展所及的已知区域,也是对不同文明碰撞的记述。希罗多德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历
史》的记述体现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其次,受丝绸之路和十字军东征影响,西欧人形成了对欧亚非世界相对宽广的认识。根据材料“世界分三
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可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断了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中世纪欧洲形成了教
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双城编年
史》以宗教思想统摄全书。
再次,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东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状态,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使《风俗论》对全球历史有进一步的叙述。根据材料“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
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可知,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
潮的影响下,进步史观更加笃定,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综上,欧洲历史著作中的“世界”从局部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从神的历史走向了
人的历史,反映了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32. 【答案】示例: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明清时期,自画像数量增多,写实风格明显,画中人物独立呈现,画家追求表达自我。这折射出明清商品
经济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出现了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
思潮。
15—17 世纪的西方,自画像数量增加,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画中人物独立呈现,写实风格突出,借助签
名强调自我。这与制镜技术和绘画理论进步密切相关,折射出意大利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新兴的资产阶
级经济实力增长,及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时代特征。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然后结合材料中涉及的中国古代
和西方古代相关知识,围绕“15-17 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更阐述。论题:依据材料中明清时期部分文人自画像和文艺复兴时
期部分西方画家自画像的内容,得出 15—17 世纪中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对艺术家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由此得出“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阐释:可结合明清时期商品
经济发展和工商业发展的状况、西方技术进步与绘画理论创新、文艺复兴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论证。
33. 【答案】(1)伴随着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伴随着殖民扩张,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向殖
民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商品输出;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英
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趋势:工作用时越来越少,减少近一半。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及新科技新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
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或法律制度保障工人基本权利。国家干预经济。
【小问 1 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根据材料“19 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
品占 8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根据材料“同期的进口贸易中,
第15页/共17页
原材料占 61%,食品占 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殖民扩张,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向殖民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商品输出;
根据材料“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
不断完善,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小问 2 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9 世纪中后期至 20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趋势:根据材料
“1870﹣1992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结合表格可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工
作用时越来越少,减少近一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力的提高、工人运动、法律保障或国家干
预经济等方面进行阐述,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及新科技新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或
法律制度保障工人基本权利。国家干预经济。
34. 【答案】(1)影响: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列强
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法德两国均将战争爆发的罪责归咎于对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
国均认可双方共同承担一战的战争责任,同时也是一战的牺牲品;21 世纪双方回避大战起源问题。一战后:
一战后确立凡华体系,德国及其盟国承担全部战争罪责,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得到广泛支持;法德积
怨已久,矛盾并未因战争结束而得到缓和所以双方都把战争罪责推给对方。二战后(或 20世纪 50年代后):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进入 21世纪世
界呈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合作和全球化发展,或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所以两国均认可双方应共同
承担一战的战争责任或回避大战起源问题。
(3)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
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保持印
度传统宗教文化,并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并反思其弊端。
【小问 1 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由材料“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
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可得出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由材料“德国及其盟国承担
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可得出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材料“列强同意将‘门户开
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可得出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
出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小问 2 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由材料“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
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她自己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
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可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法德两国均将战争爆发的罪
责归咎于对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确立凡华体系,德国及其盟国承担全部战争罪责,民族复仇主
义和种族狂热得到广泛支持;法德积怨已久,矛盾并未因战争结束而得到缓和所以双方都把战争罪责推给
第16页/共17页
对方。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两次大
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 年春,《法德
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的观点。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
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
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国均认可双方共同承担一战的战争责任,同时也是一战的牺牲品;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
索。由材料“2006 年,法德两国合编的历史教科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两个国家共用的高中历史教科
书。它把培养欧洲感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尽管许多敏感问题依然不易处理,比如为了支持反战话语的建
构,教科书中不再讨论大战的起源。”可得出 21 世纪双方回避大战起源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
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进入 21 世纪世界
呈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合作和全球化发展,或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所以两国均认可双方应共同承
担一战的战争责任或回避大战起源问题。
【小问 3 详解】
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的印度。第一小问经济思想:由材料“ 西
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
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可得出印度不能以
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由材料“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
——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可得出建立
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独立后的
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及所学可得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由材料“要着重
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及所学可得出印度农村经济衰败;由材料“出生于印度一个
印度教家庭(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赴伦敦求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取得了
法学学位,并获得律师资格,但始终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可得出保持印度
传统宗教文化,并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由材料“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及所学
可得出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并反思其弊端。
第17页/共1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北京一六六中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