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答案)

试卷类型:C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班超经营西域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文成公主入藏
3.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耕地田亩数变化示意图。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各级官吏大肆兼并土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垦荒政策的推行使耕地面积增加
4.“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这反映出 ( )
A.《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B.戊戌变法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基本国情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推动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增强
5.如图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某战役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D.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7.1952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调整后高等院校为184所,其中工业院校38所,新成立航空、钢铁、矿业、地质、石油、化工等专门学院。这一调整 (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培养了国防建设人才
C.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巩固了土地改革成果
8.邓小平曾说:“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
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目标而创造的方针
B.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
C.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D.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9.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10.“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段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 )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农业 C.计划经济体制 D.均衡发展经济
11.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幅世界地图。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该漫画主题的是 ( )
A.《德意日法西斯正在瓜分世界》 B.《英法对同盟国实行绥靖政策》
C.《法西斯国家取得二战的胜利》 D.《美国在旁观纳粹党瓜分世界》
12.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图B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1)材料一图A是________(人物)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该作品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1分)图B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________(政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1分)________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分)《__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1分)
材料二
唐太宗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采学识……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
——摘编自宫本一夫、平势隆郎等《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诗词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结合相关史事,简要介绍该时期你所熟知的一位诗人或词人。(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的文化符号具有哪些历史价值?(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在美洲新大陆建立了殖民地后,西班牙人并不满足于此。麦哲伦航线的开辟、美洲南部海道的发现继续刺激着狂热的西班牙人进行探索。几十年后,他们建立了跨越太平洋北部的贸易航线。西班牙人通过在太平洋的数次航行,终于掌握了北太平洋上季风和洋流的规律……事实证明,西班牙帝国的确如愿以偿地建立了起来:1521年至1643年,这是西班牙的黄金年代。
——摘编自熊显华《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
(1)(新问法·跨地理)指出图A中哪条航线“发现”了“新大陆”?(写出序号即可)(1分)材料一中的“麦哲伦航线”的开辟在地理科学领域有何贡献?(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西班牙走向“黄金时代”的原因。(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1825年9月在英国东北矿区开通的“斯托克顿和达灵顿铁路”,使用“工”字型路轨,是世界第一条使用蒸汽机车的公共铁路。该铁路开通首三个月,便运送了一万吨煤炭,正式开启了大量陆路物流的年代。铁路沿线的煤炭价格因此从1825年的每吨18先令下降到1827年的8先令6便士,可见铁路物流对商品价格和资本累积的效用多么大。
——摘编自梁明德《悲喜交加的故事:英国铁路史1604—2019》
①材料二中“斯托克顿和达灵顿铁路”的开通与哪一人物密切相关?(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该铁路开通的作用。(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通该铁路的原因。(2分)
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以维尔纳·西门子等人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率先开启了电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从而使德国取得了这一领域中的领导权。德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刺激了电气工业的迅速扩大。1902年,德国城市电车铁路的总长度是欧洲的一半,城市之间的电气火车和市内地下铁道的交通系统都有迅速的发展。由于电气火车用电和输电系统的标准化需要较高的开发资本,促使德国在利用电力方面居世界之首。以电气火车为代表的电气工业的迅猛发展,体现了后来居上的德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旺盛工业活力,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先锋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推动德国电气火车高速发展的因素。(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气火车的发展对德国发展的作用。(2分)列举一例这一时期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交通发展与国家实力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
15.(15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幡然觉醒】
材料一
左宗棠认为应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采用新兴生产技术发展地区经济,发展边疆贸易,为民兴利以裕国家。对于军工企业,左宗棠认为应该在西北地区勘探和开采铁矿、煤炭、砂金、铅矿等资源,因此可以用基础资源来依托工业。他还提出要广纳贤才,引进西方人才来指导工业开发。进而考虑创办制造局,就地生产。对于民用企业,他极力主张“与民争利,不若教民兴利之为得”“民利仍还之民”。
——摘编自郑淇月《左宗棠西北经济开发思想及当代启示研究》《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的课程
普通学: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实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
专门学: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
——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基于课程改革的视角》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左宗棠经济思想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和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2分)
【刊物宣传】
材料二
图A 《青年杂志》封面 图B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注:《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1908年,高等学堂的一些学生参加同盟会的秘密活动,远在东洋的高等学堂首批留日学生郗朝俊、马凌甫、张荫庭、钱鸿钧、谭耀唐、崔云松等先后创办《秦陇》《关陇》《夏声》等月刊,呼应陕西的反清斗争。《夏声》第6号即曾发表署名“大无畏”的《陕西高等学堂之纪事及评论》一文,呼应学潮。
——摘编自姚远 《西北大学与陕西辛亥革命》
(2)指出材料二中革命局势发展的显著特征。(1分)据图A,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例史实说明“《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2分)图B中的刊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分)
【政策导向】
材料三
图C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图D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照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
——摘自邓小平《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3)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文化工作中实施了什么方针?(1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出哪一场会议实现了“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1分)分析该会议的意义。(2分)
【与时俱进】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工作的原则。(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认识。(2分)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A C C D A D C C A A
13.(1)王羲之;吐蕃;活字印刷术;十二铜表法。(4分)
(2)主要原因:科举考试考察诗赋和文采学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繁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介绍:诗人: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词人: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答出任意一位诗人或词人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历史价值: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航线:②。(1分)贡献: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1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班牙的殖民掠夺;西班牙人的探索精神;西班牙人熟练掌握季风和洋流的规律。(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①人物:斯蒂芬森。(1分)作用:开启了大量陆路物流的年代;推动商品价格的降低及资本的累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商品的需要刺激了铁路开通;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蒸汽机车的发明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②因素:德国率先开始电气工业的发展;德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作用:推动了德国的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促使德国在利用电力方面居世界首位;使德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应用:广泛使用电灯。(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认识:交通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交通发展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交通发展可以提高国家的文化和科技水平;国家实力的壮大也推动了交通的发展。(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5.(1)特点: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边疆贸易;因地制宜发展军工企业;重视引进西方技术人才;让利于民,还利于民。(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不同之处:京师大学堂课程门类丰富;分类明确,含普通学和专门学;京师大学堂引入西方自然科学;课程内容和时代背景结合更紧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显著特征:高等学堂的学生运动活跃;留学生广泛参与;革命刊物相继创办。(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说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史论结合方可得2分,只答史实或结论得1分)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工人的思想觉悟。(1分)
(3)方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1分)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原则: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阔胸襟,广泛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符合历史潮流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需要先进思想的引领;重要历史人物是先进思想的引领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