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旧唐书·李密传》中记载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的暴政 B.自然灾害严重 C.农民起义频繁 D.外族不断入侵
2.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
3.假如你“穿越”到唐朝,漫步在繁华的长安街市上,你可能( )
①在西市、东市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②遇到了骑马戴帷帽的女子
③买到了精美的唐三彩 ④购买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之所以兴盛:一方面,唐代经济发达,社会风气开放,处于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文人的创作。材料所述的是( )
A.唐诗兴盛的原因 B.唐诗产生的影响 C.唐诗的历史地位 D.唐诗的创作内容
5.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以上史实表明,唐朝时( )
A.民族矛盾已消除 B.妇女无人身自由 C.民族的交往交融 D.统治者内部团结
6.杜甫在《春水》诗中写到:“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诗中描述的工具是( )
A.曲辕犁 B.筒车 C.耧车 D.秧马
7.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 )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8.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经常有武将出任宰相。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为进士出身,无一人出身武臣:南宋共有宰相62人,其中51人出身科举,一人出身武臣。这反映了宋代( )
A.增强了宰相的权力 B.形成文臣统兵格局
C.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D.文臣才能高于武将
9.“小钱币、大历史”。如下图“小钱币”见证的“大历史”是( )
A.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B.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C.金与南宋的对峙 D.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1.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 )
A.英勇不屈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顾全大局
12.今天的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哪项制度有关( )
A.行省制度 B.重视农桑 C.四等人制 D.提倡儒学
13.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还可配乐演唱;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明白如话”,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表明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
A.政治化 B.商业化 C.地域化 D.通俗化
14.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资料,收集到以下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驿站制度、“急递铺”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两宋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C.元朝发达的中外交通 D.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过什么节日的场景( )
A.中秋节 B.春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16.《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该作品批判的是( )
A.行省制度 B.分封制度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17.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随着明长城的修筑,在长城沿线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这表明,明长城( )
A.抵御了蒙古贵族南扰 B.促进了各民族交往
C.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18.如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
皇帝 在位时间 在位表现
明武宗 1505—1521年 好玩乐
明世宗 1521—1567年 好修仙
明穆宗 1567—1572年 懒惰
明神宗 1572—1620年 怠政
A.财政危机加深 B.大臣结党营私 C.朝政日益腐败 D.农民起义不断
19.“此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17世纪之前的科技成就,其中很多在当时世界都是一流的: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花机;竹筒排空瓦斯和巷道支护等煤炭开采技术……”材料描述的这一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0.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苏州王生在家人支持下做生意的故事。王生说:“扬州布好卖。松江置买了布,到扬州,就带些银子,籴了米豆回来,甚是有利。”此故事( )
A.可用于研究明代商业的区域分工 B.是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C.可用于研究明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D.可用于研究明代文学发展
21.如图呈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机构的演变。其中①、②处分别填写的是( )
A.设置西域都护、设置驻藏大臣 B.设立宣政院、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安西都护府、设置伊犁将军 D.设立宣政院、设置驻藏大臣
22.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
A.中国古代人民心态封闭保守 B.中国古代农业有兼容并包的传统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23.京剧诞生于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社会发挥化育作用的清朝,天然地被注入尊崇长幼有序、孝敬父母、兄友弟恭、邻里和睦等中国伦理基因。据此可知,京剧( )
A.动摇儒家正统思想 B.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C.加强思想文化专用 D.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24.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表格内容为它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主题:______ 郑成功收复台湾 平定准噶尔叛乱 雅克萨之战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5.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A.民族大交融的形成和影响 B.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经过 D.戚继光抗倭的历程和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对此,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措施?(4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央管理机构和唐朝相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4分)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开放,友好交往,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具体事例。(4分)
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2)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原因。(4分)
材料三 某事件路线图
(3)材料三反映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事件是什么?结合上图,指出此事件最远到达什么地方?(4分)
材料四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只许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实行何种对外政策。阐述此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谈谈这对今天我们国家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唐宋时期城市重心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宋以后,突破墙的观念界限,城市圈扩大,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
——宁欣、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历程》
(1)材料一中“唐宋时期城市重心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长安城在布局上的特点。(4分)
材料三 瓦肆早的五更头回就上演“小杂剧”,迟来的就看不到;不论风雨寒暑,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南宋也有勾栏瓦肆“于茶中作夜场”。当时的里巷小儿的父母如被纠缠得紧,就塞给他一点钱,让去听说书。
——摘编自虞云国《水浒寻宋》
(3)依据材料三,归纳宋代城市的特点。请列举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宋朝大都市。(6分)
材料四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运用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同时,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摘编自人民政协网
(4)根据材料四,指出紫禁城的历史地位。你对如何做好中国古都城保护与发展有何建议?(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