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C.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的大量稻谷的遗存
D.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2.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 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我国许多地区也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经营体系。这反映了现代农业( )
A.着力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 B.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C.使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D.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4.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5.1865年前后,旋转木马开始在纽约科尼岛流行。1884年,科尼岛引进了一种纽约人从未见过的娱乐项目——过山车,票价相当便宜,只需5美分。不久,摩天轮出现了,科尼岛娱乐设施的发展( )
A.折射出民众工作条件的改善 B.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应用
C.说明休闲旅游生活方式出现 D.反映出市民福利建设加快
6.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
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 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 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8.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每天最多纺纱3斤。宋元之际,产生了将水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这种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这一变化表明( )
A.工具进步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
C.商业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D.纺织业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9.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已婚女工在工厂工作,往往无法过多地关心家庭,许多男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喜欢泡在小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而妻子对此却无可奈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百年里,英国只有不到10例离婚案例。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冲击了普通家庭的基本结构 B.没有明显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C.导致女工的劳动强度过高 D.未能提高女性的文化素养
10.春秋战国时期经常有大会诸侯,一是以天子名义召集的,如“葵丘会盟”。二是诸侯大国亲自召集,如“黄池大会”,小国国君多亲自参加,势均的大国有时会派代表参加。三是诸侯国内有权势的大臣召集的,如宋向戊召集的“弥兵大会”,这次大会各大国倒是相当重视并积极参与的。由此可见( )
A.宗法制完全崩溃 B.会盟能消除战争
C.周王依附诸侯王 D.分封制逐渐瓦解
11.雅典城邦早期曾制定了渎神罪的律条,在阿里斯托芬时代则立法规定“渎神、诽谤之类的言论和行动都是要治罪的”,以致于即使有伯利克里庇护,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依然因渎神被陪审法庭处以流放之罪。这说明当时的雅典城邦 ( )
A.司法程序缜密完善 B.直接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C.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 D.自由氛围促进希腊哲学繁荣
12.辛亥革命后,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人组织制造工人同盟会遭到当局禁止时,工人援引《临时约法》关于人民有集会结社自由的条款,迫使当局承认工人团体的合法性。中华民国工党曾以“最低工资、劳动保险”等十余种议案准备向国会请愿。这反映了当时( )
A.工人阶级对政治的参与 B.政府非常注重社会的福利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非暴力成为主要斗争方式
13.侯宜杰先生认为“咨议局的成立,大大突破了封闭式的封建政权结构,削弱、限制了地方长官的专制权力,标志着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生活的正式开始,是政治制度民主化的实际起点”,侯宜杰先生将其誉为“中国最早的议会”。据此可知,咨议局最主要的作用在于( )
A.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历史进程 B.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4.按照元朝法规要求,“提刑按察司官非奉朝命,不得擅自离职”,对于“违期不即赴任者”,规定“风宪(御史台)毋得录用”。上述规定( )
A.保障了中枢机构有序运行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管理
C.表明元朝的法规灵活务实 D.强化了监察官员的责任意识
15.自1992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每年组织“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如电影《惊涛骇浪》、电视剧 《激情燃烧的岁月》、戏剧《红梅赞》、歌曲《世纪春雨》、广播剧《希望的田野》、图书《国家行动: 三峡大移民》、理论通俗读物《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等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项。“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旨在( )
A.满足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B.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16.16世纪,英国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熟悉拉丁语,但崇拜英语。”同一时期,马丁 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人们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
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 B.民族国家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王权的强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绡的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据《旧唐书·食货志上》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
——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上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银,折半於官,故谓之一条鞭。
——据《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摘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到清朝赋役制度的发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依据唯物史观,说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宗族活动进一步下移,庶民化的宗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基层官府依托地方宗族行使权力,主导乡村基层治理,但同时又试图以地域性行政组织来取代宗族组织,削弱其权力地位。理学家主张恢复古代宗法、重建宗族制度。北宋张载认为宗法能够“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世系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当时朝廷采纳了这些想法,鼓励士大夫阶层建宗祠、修族谱。明中叶以后,基层政权通过在宗族内部推行乡约或依据乡约的理念制定宗族规范,实现了宗族的组织化。明清实行保甲制,宗族的互助功能大大加强,通过宗族公共财产来济贫、助学,宗族的社会保障功能加强,呈现出一种自治性的倾向。
——摘编自张绍良《宗族组织与基层治理关系探析》
材料二 解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工作。首先,各地纷纷取消旧的地方制度——保甲制度,杭州、天津等城市成立居民委员会,成了“当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组织”;武汉市建立起了被称为居民代表委员会的居民组织。这使得“每一个中国人与政府政策发生关系,并可大规模地动员起群众的能量”。各个城市在单位和街居组织内重新建立了工会、青年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这些组织将单位和街居内的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群众进一步组织起来,进一步完成了党和国家对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化调控。
——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后宗族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怎样的重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千年前,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这种文化遗址在辽宁西部地区分布得十分密集,堆积一般很厚,说明定居时间已经很久。赤峰水地遗址发现了大量磨盘。收割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相对增多。
材料二 曼彻斯特原本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小村落。16世纪中叶,曼彻斯特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纺织业城市。18世纪上半期,曼彻斯特主要制造呢线、粗帆布,尤其是各种纺织品。棉纺织工业兴起后,大量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设立,同时曼彻斯特也成为分销中心,这里设置了多间重要仓库。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 1786年, 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 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15年后,曼彻斯特有50个纱厂,其中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1820年,曼彻斯特棉纺织生产量占英国棉纺织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1835年,曼彻斯特聚集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绝大部分的工厂和工到1871年,曼彻斯特人口达到35.1万人。在曼彻斯特城市兴起的同时,其周围出现了一批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出现的革命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内容
15世纪 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岛屿
16世纪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
17世纪 法国和英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
17世纪末 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18世纪 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园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
19世纪初 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里,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尽管价格昂贵
19世纪中期 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越是贫穷的阶层,廉价的糖就越重要,消费也越多
20世纪初 蔗糖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1/5的热量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满天星斗意思是数量多而分布广,就像星星一样,漫天都是, D项中的遗址都发现了农业的遗迹,证明各地都有分布,D项正确;采集和猎取食物是在农业出现之前的生活状态,排除A项;黍、粟、水稻等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而非战国时期,排除B项;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不能说明到处都是,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可知,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D项正确;“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仅符合材料的部分内容,无法涵盖材料全部内容,排除A、B项;“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不仅是文化的交流,还是殖民侵略,且促进各洲文化交流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而且我国许多地区也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经营体系,这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系列化发展,而非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发展,而非强调食品供应,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来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凝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C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但并未体现中外对比,排除A项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来源于工匠的生产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产物,排除B项;青铜器在当时主要作为礼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5年至1884年(美国)。据本题材料“1865年前后,旋转木马开始在纽约科尼岛流行。1884年,科尼岛引进了一种纽约人从未见过的娱乐项目——过山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前后娱乐设施旋转木马、过山车等项目取得发展,工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近代化也迅速兴起发展,所以科尼岛娱乐设施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应用,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娱乐生活方面,并未涉及到工作条件的改善,排除A项;材料设计的是娱乐项目,不一定是旅游生活方式,旋转木马流行,不能说明休闲旅游生活方式出现,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娱乐项目发展,市民福利建设加快偏离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认为,“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冲击了作为封建势力的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地位,反映了工业化引发了德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A项正确;普鲁士贵族阶层地位受到冲击,但并没有丧失政治权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内部整体工业化产生的影响,并非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工业化冲击了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地位,并没有体现社会福利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第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企业“登云”参展,与外国“屏对屏”商洽,线上产品展示和在线洽谈交流的实现得益于网络等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民对电商的态度,不能得出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排除A项;“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互联网虽然获得了重大发展,但并未完全取代传统商务,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手摇纺车的纺纱数量少,宋元之际,将水力应用于大纺车,大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数量,表明工具改进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业贸易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已婚女工不仅参加工作,还需承担家庭责任,而且离婚还比较困难,说明工业革命没有明显提升女性社会地位,B项正确;英国离婚案低说明普通家庭的基本结构并未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女工的劳动强度,排除C项;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文化素养,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一是以天子名义召集的”“二是诸侯大国亲自召集”“三是诸侯国内有权势的大臣召集的”可知,会盟的组织者由周天子转变为诸侯国,说明天子的权威大大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D项正确;“宗法制完全崩溃”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会盟能消除战争”夸大了会盟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当时的周王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依据材料信息“制定了渎神罪的律条”“依然因渎神被陪审法庭处以流放之罪”等可知,古雅典城邦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严格遵循法律,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了司法的结果,即阿那克萨哥拉依然因渎神被陪审法庭处以流放之罪,未涉及到司法的程序,排除A项;直接民主制主要体现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权工作或直接行使政治决策权,材料显然与其弊端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哲学家被判罪,没有涉及到哲学繁荣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工人援引《临时约法》关于人民有集会结社自由的条款,迫使当局承认工人团体的合法性”等信息可知,工人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工人阶级对政治的参与,A项正确;政府的一些做法是被迫的,无法说明政府非常注重社会的福利,排除B项;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中有非暴力的斗争方式,但无法得出其是主要方式,排除D选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政治制度民主化的实际起点”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在地方成立咨议局,为实行立宪做准备,这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咨议局是清末新政的产物,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提刑按察司官非奉朝命,不得擅自离职”可知,监察官必须遵守朝廷命令,不能擅离职守,御史台也不得录用不能按期赴任之人,这体现了元中央对监察官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强化其责任意识,D项正确;材料仅强调严格管理监察官,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运行,且“保障”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官员业绩的考核,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元朝法规的特点,且材料体现不出“灵活务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92年起(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评选出的“五个一工程”是先进的、优秀的、科学的文化,这属于政府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B项正确;五个一工程评选属于政府推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不是群众是休闲娱乐,排除A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电影的国际地位无关,其目的也不是为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和德国)。根据材料“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熟悉拉丁语,但崇拜英语”可知马尔卡斯特的话体现了他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推崇,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对德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明这一时期欧洲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民族国家的兴起,B项正确;在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本身,这时期人民仍信仰宗教,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推崇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强调民族意识,封建王权的强化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7.(1)趋势:赋税种类由繁多到简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征税标准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人身控制由严密到逐步松弛;人头税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商税比重逐步增加;徭役规定由亲身服役到替代服役,征收货币。
(2)实质: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详解】(1)趋势: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到清朝(中国)。根据材料“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绡的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其租、庸、杂徭悉省”“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银”可知,赋税种类由繁多到简单;征税标准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根据材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可知,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根据材料“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可知,人身控制由严密到逐步松弛;人头税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徭役规定由亲身服役到替代服役,征收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税比重逐步增加。
(2)实质: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18.(1)特点:宗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承担社会教化职能;有一定自治性;政府逐渐加强基层治理,实现宗族组织化;宗族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任答三点即可)
(2)重构:彻底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层行政组织;成立新的人民团体。
意义:是中共成为执政党进行国家治理的成功探索;有利于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巩固新生政权(提升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利于有效组织民众,为经济恢复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宋代宗族活动进一步下移,庶民化的宗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与材料一“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承担社会教化职能;根据材料一“基层官府依托地方宗族行使权力,主导乡村基层治理,但同时又试图以地域性行政组织来取代宗族组织,削弱其权力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逐渐加强基层治理,实现宗族组织化;根据材料一“宗族的互助功能大大加强,通过宗族公共财产来济贫、助学,宗族的社会保障功能加强,呈现出一种自治性的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族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并且有一定自治性。
(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重构,根据材料二“首先,各地纷纷取消旧的地方制度——保甲制度,杭州、天津等城市成立居民委员会”可知,彻底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层行政组织;根据材料一“各个城市在单位和街居组织内重新建立了工会、青年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立新的人民团体。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共成为执政党进行国家治理的成功探索;根据材料二“杭州、天津等城市成立居民委员会,成了‘当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根据材料二“各个城市在单位和街居组织内重新建立了工会、青年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巩固新生政权(提升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于有效组织民众,为经济恢复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19.(1)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农业出现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加速人口增长。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农业出现促进私有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①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变从们生活空间②促进交通运输业进步③促进乡村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④使人们时间观念更为增强⑤促进人们文化素质提升⑥也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原始时期的中国。根据“这种文化遗址在辽宁西部地区分布得十分密集,堆积一般很厚,说明定居时间已经很久。赤峰水地遗址发现了大量磨盘。收割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相对增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农业出现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农业使人类的经济从攫取性经济向生产性经济转变,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也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出现为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私有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根据“曼彻斯特原本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小村落。16世纪中叶,曼彻斯特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纺织业城市”得出是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变从们生活空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人类交通运输业的进步,逐渐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乡村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交通工具的变革和工厂的出现使人们时间观念更为增强;教育的普及推广促进人们文化素质提升,但工业革命带来的阶级压迫和环境污染也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20.示例一:
论题:蔗糖的传播和普及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缩影。
阐述:近代以来,蔗糖从区域性走向全球性,从奢侈品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生产和消费都得到了广泛传播。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殖民国家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蔗糖产量得到提高,并通过三角贸易进入西欧市场,在欧洲人生活消费中的地位上升。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蔗糖产量进一步提升,价格迅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普通人的饮食结构,成为必需的生活消费品。
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蔗糖的传播和普及。
示例二:
论题:蔗糖消费的普及助推了世界的近代化和全球化。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连接纽带。西欧蔗糖消费的增加,刺激美洲种植园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从非洲贩卖更多黑人作为劳动力,欧、美、非三洲联系进一步密切。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用简便的蔗糖为普通人,尤其是产业工人提供了更多的热量,既适应了工业化的需求,也助推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展开。
因此,蔗糖消费的广泛传播虽然受益于全球化,但同时也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助推了世界的近代化。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类题目,时空是15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世界。
首先,由材料“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17世纪法国和英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18世纪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园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19世纪中期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20世纪初蔗糖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1/5的热量”及所学可得出论题一:蔗糖的传播和普及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缩影。
其次,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大交换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人们饮食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近代以来,蔗糖从区域性走向全球性,从奢侈品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生产和消费都得到了广泛传播。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殖民国家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蔗糖产量得到提高,并通过三角贸易进入西欧市场,在欧洲人生活消费中的地位上升。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蔗糖产量进一步提升,价格迅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普通人的饮食结构,成为必需的生活消费品。
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蔗糖的传播和普及。
首先,由材料“17世纪法国和英国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18世纪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园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19世纪中期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20世纪初蔗糖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1/5的热量”及所学可得出论题二:蔗糖消费的普及助推了世界的近代化和全球化。
其次,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新航路开辟后,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蔗糖为工人提供了更多的热量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连接纽带。西欧蔗糖消费的增加,刺激美洲种植园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从非洲贩卖更多黑人作为劳动力,欧、美、非三洲联系进一步密切。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用简便的蔗糖为普通人,尤其是产业工人提供了更多的热量,既适应了工业化的需求,也助推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展开。
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蔗糖消费的广泛传播虽然受益于全球化,但同时也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助推了世界的近代化。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