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课一练(答案)--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
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 B.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
C.抑压军机处的权势 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
2.顺治十三年,清政府正式颁布“禁海令”,“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
A.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调整 B.海禁政策不利于沿海发展与百姓生计
C.有识之士主张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与西方的联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遭遇挑战
3.清政府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治理方针,还组织编纂史书。乾隆谕令编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标榜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此外统治者还以官方修史的形式来辅助处理民族事务。上述举措有利于
A.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B.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C.打破满洲贵族特权 D.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
4.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了一次起义打入北京皇宫,嘉庆帝事后痛心地说:“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乎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导致这种政治乱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之下的天朝上国观念 B.理学思想束缚下官员道德素质下降
C.专制集权体制下各种矛盾激化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保守心态
5.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些做法
A.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B.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C.确保了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D.目的是对外宜扬明朝的国威
6.与明朝专门归于礼部管理不同,清朝除沿袭明朝旧制以礼部主管封贡事务外,又设理藩院管理藩部及部分境外国家的朝贡事务。清初,理藩院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康熙年间扩及到厄鲁特蒙古和西藏地区并负责对俄邦交,乾隆朝中叶开始管理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兼涉廓尔喀尼泊尔封贡之事,材料表明清朝
A.处理华夷事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B.对明朝行政制度的继承
C.延续了明朝限制中外来往的政策 D.孕育着外交近代化因素
7.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 措施
东南地区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 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 B.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康熙元年(1662年)下令在潮州实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康熙三年(1664年)又再迁徙50里,且禁止出海捕鱼和贸易。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清政府消灭台湾郑氏集团之后始解除。康熙实行海禁旨在
A.防范西方殖民侵略 B.收复台湾捍卫国家主权
C.整肃民心巩固海防 D.对付东南沿海抗清势力
9.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 B.秉旨办事
C.具有决策权 D.保密性强
10.“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材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是用兵西北军事保密的需要
B.是削弱内阁加强皇权的需要
C.使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D.使清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1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C.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禁止大清国臣民出海贸易
12.[2023·福建三明高一联考]据载,雍正帝45岁登基,在位13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吃饭很简单,也不出去游玩,连承德避暑山庄都没去过。他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有的批复一千多字,一气呵成。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雍正皇帝的勤政 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奏折制度的施行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图
(1)观察如图,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
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 B.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
C.抑压军机处的权势 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
【答案】C
2.顺治十三年,清政府正式颁布“禁海令”,“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
A.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调整 B.海禁政策不利于沿海发展与百姓生计
C.有识之士主张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与西方的联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遭遇挑战
【答案】B
3.清政府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治理方针,还组织编纂史书。乾隆谕令编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标榜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此外统治者还以官方修史的形式来辅助处理民族事务。上述举措有利于
A.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B.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C.打破满洲贵族特权 D.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
【答案】B
4.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了一次起义打入北京皇宫,嘉庆帝事后痛心地说:“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乎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导致这种政治乱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之下的天朝上国观念 B.理学思想束缚下官员道德素质下降
C.专制集权体制下各种矛盾激化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保守心态
【答案】C
5.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些做法
A.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B.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C.确保了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D.目的是对外宜扬明朝的国威
【答案】B
6.与明朝专门归于礼部管理不同,清朝除沿袭明朝旧制以礼部主管封贡事务外,又设理藩院管理藩部及部分境外国家的朝贡事务。清初,理藩院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康熙年间扩及到厄鲁特蒙古和西藏地区并负责对俄邦交,乾隆朝中叶开始管理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兼涉廓尔喀尼泊尔封贡之事,材料表明清朝
A.处理华夷事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B.对明朝行政制度的继承
C.延续了明朝限制中外来往的政策 D.孕育着外交近代化因素
【答案】A
7.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 措施
东南地区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 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 B.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8.康熙元年(1662年)下令在潮州实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康熙三年(1664年)又再迁徙50里,且禁止出海捕鱼和贸易。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清政府消灭台湾郑氏集团之后始解除。康熙实行海禁旨在
A.防范西方殖民侵略 B.收复台湾捍卫国家主权
C.整肃民心巩固海防 D.对付东南沿海抗清势力
【答案】D
9.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 B.秉旨办事
C.具有决策权 D.保密性强
【答案】D
10.“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材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是用兵西北军事保密的需要
B.是削弱内阁加强皇权的需要
C.使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D.使清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答案:A
1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C.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禁止大清国臣民出海贸易
答案:B
12.[2023·福建三明高一联考]据载,雍正帝45岁登基,在位13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吃饭很简单,也不出去游玩,连承德避暑山庄都没去过。他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有的批复一千多字,一气呵成。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雍正皇帝的勤政 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奏折制度的施行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图
(1)观察如图,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
【答案】(1)图一:唐朝;图二:北宋唐:战争;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经济文化交流
北宋:战争;和议;互市贸易
(2)威胁: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如准噶尔部的叛乱、大小和卓的叛乱;外国殖民者对边疆的侵略,如沙俄入侵东北;反清势力的威胁,如郑氏集团占据台湾。
意义:促进了边疆开发,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课一练(答案)--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