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总分 等级 总分人 复查人
21 22 23 24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亚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杭州, 《杭州发展报告》指出: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实现了杭州与太湖流域、黄河流域乃至海外各国的沟通与交往……”由此可知,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促进文化融合 B.维护国家统一 C.加强南北交流 D.巩固中央集权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这种局面史称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4.《步辇图》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黄巢起义 B.郑和下西洋 C.文成公主入藏 D.岳飞抗金
5.唐朝曾经向世人展示了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是,最后盛极而衰,走向灭亡,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起义
C.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D.五代十国的出现
6.大家熟悉的“中国象棋”游戏,相传是宋代一些武将被剥夺了兵权,赋闲在家而发明的,这表明
A.北宋时期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B.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武将有勇无谋,文臣无勇有谋 D.对少数民族的进攻,文臣也能取胜
7.油条,是出现在我国早餐频率非常高的食品,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这反映了百姓对哪个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8.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宋太祖的评价准确的有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士人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 展示了如下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11.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①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②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③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④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某王朝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A.辽朝 B.金朝 C.清朝 D.元朝
13.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明朝科技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 《天工开物》--贾思勰 B.《农政全书》一徐光启
C. 《三国演义》--施耐庵 D.《本草纲目》——张仲景
14.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15.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16.“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
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17.清朝进士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和“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
不留人”诗句,雍正帝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将徐骏处死。这一事件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特务机构 B.允许言论自由 C.制造文字狱 D.实行八股取士
18.清军平定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地大物博,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清政府设置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辖地 C.台湾府 D.台湾省
19.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A.《改订伊犁条约》 B.《天津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 《北京条约》
20.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4分, 22题16分,23题13分, 24题17分, 共60分)
2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留学僧人,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到国外学习佛教的……
材料二 如右图
1405-1433年, 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帅百搜巨船, 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或印度洋,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材料一中“到国外学习佛教”的著名人物是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唐朝时期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材料二中①处是 。 (4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指出其特点。 (4分)
材料三 乾隆时期颁布《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革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
(3)材料三体现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影响。(4分)
(4)国运的兴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分)
2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同他们真心和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一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唐太示处理民族关系比较成熟的办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尊奉唐太宗为各族什么 (4分)
材料二 北宋每年送给过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换来了宋辽、宋夏、宋金的长时间和平。 -一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辽和议达成的盟约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盟约的影响 (4分)
材料三 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统治,尽管由于地理、宗教、统治基础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具有一些独特的方法,但大体上与元朝统治者在全国推行的各项行政制度同出一辙。
一摘编自沈卫荣《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统治的“独特方法”是什么 并分析其意义。 (4分)
材料四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化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图。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清朝在西藏和新疆地区各有哪些统治措施 (2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2分)
23.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明清时期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13分)
[巩固统一]
材料一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家、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政治基础。
(1)简述图示人物的在巩固明朝统一方面的贡献。依据材料概括这些措施的推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到的作用。 (4分)
[加强集权]
材料二 它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机构,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加之它所特有的办事机密、迅速,使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得力助手……使清代的君主专权达到顶峰。
(2)根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元璋改革官制的措施。文字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它”的地位。 (5分)
[科技发展]
材料三 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总体上是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固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使“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这一观点 (2分)
[感悟提升]
材料四 202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分)
24.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某校七年级班同学围绕“中国古代经济”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7分)
材料一 尽道隆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一皮日休《汴河怀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的都城在哪 分析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图1、图2分别是什么 图3货币上“开元”是哪位皇帝在位前期的年号 结合所学说说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5分)
材料三 随着宋王朝与北方、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立加深,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要缩,海上贸易因此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路线。宋朝的海上贸易往未大大盛于前朝,不仅海上路线拓展,而且贸易范围扩大。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分)
材料四 到了清中期,汉江平原,洞庭湖和 湘江两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4)材料四可以反映出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什么政策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是什么时候从哪引进的 (4分)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