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后来,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为下面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爱我中华》的时代背景。 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照片:孔繁森 视频: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3.《东方日报》的社论说:“从这一天起,中国再也没有一寸领土由外国管治了,在中华民族的自强奋斗史上,这是一件大事,值得欢欣庆祝。”这件大事指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5.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九二共识”
6.20世纪90年代初,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国共合作互访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7.下列词语反映海峡两岸关系变化的是( )
A.汪辜会谈、八项主张、紫荆花开 B.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紫荆花开
C.九二共识、紫荆花开、八项主张 D.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八项主张
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9.202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75周年纪念日,届时中国海军官兵将在万里海疆同升一面旗,共庆“海军节”。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回溯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0.“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航空兵 C.第二炮兵部队 D.陆军通信兵
1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下图是小明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1956年 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
1966年 战略导弹部队组建
1970年 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2012年 “辽宁舰”交接入列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2.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的新格局是( )
A.军委指挥、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军委领导、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C.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军委管总、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13.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少数民族的发展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4.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15.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其中必然出现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邓世昌 D.詹天佑
16.将下面“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补充完整( )
“______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17.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我国飞天之旅开端于(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五号
18.2020年初,一场新型的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于一个领域的是( )
A.袁隆平 B.牛顿 C.贝多芬 D.屠呦呦
19.习近平曾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联作协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就针对文艺工作提出指导方针,即(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二、材料题
2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只有推动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团结进步夯实物质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我们党肩负的政治责任与神圣使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党肩负的政治责任与神圣使命为“凝聚各民族”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名称。
材料二: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
(2)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二的思维导图。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2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悬而未决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谈话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中周恩来提出的让中印关系“一天天好起来”,处理两国之间某些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样的国际意义?美国公然干涉台湾问题,违背了这个原则中的哪一条内容?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2)材料二是在哪个国家举行的什么国际会议?中国代表谁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3.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乔的笑》(1971年) 图2《历史性的提手》(1972年)
(1)据图1并结合所学,写出《乔的笑》反映了中国在哪次会议中取得哪项外交成就?
(2)据图2并结合所学,《历史性的握手》指中美外交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年中美两国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突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日报网(2020年4月18日)
(3)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怎样的布局?
(4)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ABC三项。选D项。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主权归属。“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社会生活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回归后的主权归属发生了变化,中国收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一国两制”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的稳定和发展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我国繁荣富强的进程。“一国两制”构想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的新的范例。“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故选:B。
5.答案:A
解析: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A项正确;东海舰队成立于1955年9月,排除B项南海舰队成立于1949年12月,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排除C项;北海舰队成立于1960年8月,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分析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第二炮兵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身是中国的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1966年,中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据材料信息分析,“歼-5型歼击机”“战略导弹部队”“核潜艇”“辽宁舰”都属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B正确。A、C、D属于材料中的国防建设的一部分,都比较片面。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C选项正确,A项、B项、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故B项错误。“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是在1999年,故C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是在1970年,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专注于田畴”、“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可知,反映的是一位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四个选项中,只有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A
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A项符合题意,“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1958年提出的,B项排除;“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C项排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是针对文艺工作方面的,D项排除。故选:A。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
(2)①“一国两制”②邓小平③一个中国④香港回归⑤达成“九二共识”⑥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解析:
22.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互不干涉内政
(2)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
解析:
23.答案:(1)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3)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形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