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分层作业】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分层作业
考向1.联系地图,掌握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的分布,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考向2.联系最新考古成果,知道考古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考向3.知道北京人发现的概况与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1.【新情境 考古】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形成了早期国家
C.出现了定居生活 D.产生了贫富分化
2.【新素养 历史解释】狩猎是原始农耕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供给人们肉食,还供给其他方面所需的用品,如皮、毛、骨、角和油脂之类。下列可用于研究原始社会人们狩猎技术的是( )
A.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和烧骨 B.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C.半坡人使用的弓箭、长矛和石球 D.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3.【新情境 考古】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B.商业产生,逐渐繁荣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瓷器制造,影响广泛
4.【新材料 时事】在扬州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 )
A.古邗沟遗址 B.龙虬庄遗址
C.唐城遗址 D.瓜洲古渡
5.【新情境 考古】红山文化,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因发掘出玉器、猪狗、陶器等随葬品而闻名于世。由此可见,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掘 B.口耳相传
C.音像资料 D.想象推理
6.【新素养 史料实证】史慎思同学在进行“史料实证”活动时,找到了下图中的资料。据此可知,他实证的主题是( )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早期国家产生 D.中外文明交流
7.【新素养 历史解释】“它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以下能帮助我们直观认识上述陶器特征的是( )
A.猪纹陶钵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黑陶高柄杯 D.白陶规
8.【新情境 考古】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代表。其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生活区、高等级墓葬区、公共活动区规划有序。在高等级墓葬中,随葬了极其罕见、数量稀少的玉人、玉龙、玉鹰、玉龟以及大量象征权力和财富的玉钺、石钺等。这些发现( )
A.说明当时已产生贫富和阶级分化 B.印证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
C.显示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快速发展 D.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9.【新素养 史料实证】下面三幅图片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了解( )
A.长江流域文明 B.原始农耕时代
C.远古神话传说 D.早期国家产生
10.【新情境 考古】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分布地域以中原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
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11.【新情境 考古】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距今4600--5500年之间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墓葬,在墓穴中发现有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旁、手锡、玉刀;墓主人正中间还放置权力与武力的象征一玉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时期 B.君权神授思想十分浓厚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D.已进入封建制国家时代
12.【新材料 时事】2023年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中,发现其陶器器类及装饰风格,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风格,又有仰韶文化元素,同时兼具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此考古发现印证了( )
A.春秋争霸的政治格局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 D.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建立
13.【新材料 时事】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头部造型上的“饕餮纹”图案,取材自良渚古城遗址中的玉琮纹饰。该图案( )
A.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
C.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 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14.【新情境 考古】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地中随葬品有数十件至百件精美的玉器;同时期的大汶口遗址中有的墓葬有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
A.国家统一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原始农业兴起 D.中央集权确立
15.【新情境·考古】下图是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于1996年发现,距今约2.4-2.5万年,是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地方,有丰富的用火遗迹、打制石器、动物化石等。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下列文化遗址和王府井古人类遗址同一个考古时期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蓝田人 ④半坡人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新材料·时事】中国科学院网站2023年7月17日消息,该院科研团队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这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下列关于北京人说法正确的( )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B.北京人过着定居生活,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
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痕迹D.北京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
17.【新素养·唯物史观】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中国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C.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
D.山顶洞人遗址出土古人类头骨化石和穿孔骨针
18.【新素养·历史解释】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许多所谓的装饰品,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而成的,选择的砾石颇像现代女性胸前配戴的饰物。这说明山顶洞人( )
A.会捕鱼狩猎 B.会缝制衣服
C.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D.具有爱美意识
19.【新材料·综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下图)。
材料二 文物识别
(1)观察材料一中的照片二,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照片三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2)请将材料二的文物对号入座。
①山顶洞人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 ③半坡原始居民
通过文物古迹,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请你举出两条我们了解文物的途径。
20.【新材料·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考古学者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石器,还有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
材料二 1929年12月2日下午,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多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1)请分别说出两则材料所介绍的远古人类的名称。
(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列史实和推论,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完成相关史实和推论。
举例:
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枚上内侧门齿和人类活动痕迹
推论:云南元谋县附近有原始人类生活
①史实:
推论:材料一中的原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②史实: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
推论:
③史实:
推论:材料二中的原始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会狩猎。
(3)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1.C
【详解】据题干“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可知,当时该地区出现了定居生活,C项正确;处于旧石器时代说法错误,题干上兴隆洼遗址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文明时期,排除A项;;形成了早期国家与题意不符,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的定居生活,排除B项;产生了贫富分化与题意不符,题干中未涉及贫富分化的信息,反映的是定居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据题干“狩猎是原始农耕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供给人们肉食,还供给其他方面所需的用品,如皮、毛、骨、角和油脂之类。”可知,可用于研究原始社会人们狩猎技术的是半坡人使用的弓箭、长矛和石球,C项正确;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和烧骨,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不能说明狩猎技术,排除A项;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表明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不能说明狩猎技术,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回饲养动物,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据题干“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甘肃马家窑文化陶器”“河南仰韶文化陶器”“山西半坡文化陶器”和所学知识可知,陶器文化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因而陶器文化历史悠久,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原始农业,排除A项;题干只是展示了不同遗址的陶器,这与商业的繁荣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题干并不涉及到陶器的制造,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庄村,距高邮市区约8公里。遗址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平原,距今7000—5000年前,是中国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中期重要的聚落遗址。2001年6月25日,龙虬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项正确;邗沟开凿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唐城遗址主要与唐朝的历史有关,排除C项;瓜洲古渡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因发掘出玉器、猪狗、陶器等随葬品而闻名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史实是通过考古发掘出的遗物来研究史前文明得出的,因此,考古发掘是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A项正确;“发掘出玉器、猪狗、陶器”等随葬品是考古发掘,不是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也不是想象推理,排除AD两项;史前时期还没有完全的音像资料,排除C项。故选A项。
6.B
【详解】据题干“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碳化粟和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提到的都是遗址中的粮食作物,因而史慎思同学实证的主题是:原始农耕生活,B项正确;题干仅仅提到的是粮食作物,不能反映早期的人类起源,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国家产生的因素,排除C项;题干所提到的只是中国境内的遗址,无法体现中外文明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B项正确; 猪纹陶钵,夹炭黑陶制成,在钵外壁以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排除A项;黑陶高柄杯,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排除C项;白陶规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泥质白陶,陶胎薄而细腻,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在高等级墓葬中,随葬了极其罕见、数量稀少的玉人、玉龙、玉鹰、玉龟以及大量象征权力和财富的玉钺、石钺等”可得出,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中出现了阶级划分,有高等级出现,同时也有了贫富之分,A项正确;长江中下游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B项;题干的“玉人、玉龙、玉鹰、玉龟”等是属于手工业并不是农业,排除C项;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并没有进入奴隶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刻符龟甲属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遗址的白陶鬶属新石器时代,而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由此可以推断题干图片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了解原始农耕时代,项正确,B项正确;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在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排除A项;题干图片是出土文物,不是神话传说,排除C项;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夏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并结合所学可知,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且分布广泛,但其文化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项正确;仰韶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并非只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仰韶文化的来源,因此不能说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强调其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并未强调其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在墓穴中发现有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旁、手锡、玉刀,墓主人正中间还放置权力与武力的象征一玉刀”可知,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分化现象已经出现,C项正确;大汶口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文化属于原始社会时期,还没有进入封建制国家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风格,又有仰韶文化元素,同时兼具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分析可知中华文明存在多种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王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不能反映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王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不能反映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排除C项;王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头部造型上的‘饕餮纹’图案,取材自良渚古城遗址中的玉琮纹饰”可知,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是对我国石器时代文明成就的借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D项正确;仅从一个玉琮纹饰无法证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排除A项;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就,因此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说法错误,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了良渚古城遗址,并未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进行探讨,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地中随葬品有数十件至百件精美的玉器;同时期的大汶口遗址中有的墓葬有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葬品多少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和财富,不同数目的陪葬品说明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B项正确;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原始农业兴起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社会阶级分化明显,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A
【解析】据材料“距今约2.4-2.5万年,是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地方,有丰富的用火遗迹、打制石器、动物化石等”可知,此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而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①符合题意;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②符合题意;蓝田人的生活年代大约距今70万年至115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③符合题意;半坡人距今时间五六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④不符题意。选择A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经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中出土的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A项正确;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北京人居住在洞穴中,不会建造房屋,排除B项;会栽培水稻的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排除C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的方法制作出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或旧石器,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是对北京人遗址的作用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中国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山顶洞人遗址出土古人类头骨化石和穿孔骨针”,均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而成的,选择的砾石颇像现代女性胸前佩戴的饰物”可以看出,山顶洞人时期已产生了古朴的审美观,D项正确;材料强调山顶洞人具有爱美意识,未体现会捕鱼狩猎,排除A项;材料强调山顶洞人具有爱美意识,未体现会缝制衣服,排除B项;材料强调山顶洞人具有爱美意识,未体现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排除C项。故选D项。
19.(1)工具:打制石器。作用: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等作用。促进了原始人的脑容量的增加,促进原始人体质的发展。
(2) C。 A。 B。
(3)途径:查找资料、走进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
【详解】(1)工具:根据材料二中的“照片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的“照片3,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学会用火,促进了原始人的脑容量的增加,促进原始人体质的发展,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出土的骨针,针身保存完好,骨针表明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因此①为C;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故②为A;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会制作彩陶。故③为B。
(3)结合所学可知,通过文物古迹,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查找资料、走进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
20.【答案】(1)名称:材料一:元谋人;材料二:北京人。
(2)①考古学者发现了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石器;②元谋人已经会使用火;③考古学者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
(3)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态度;坚持论从史出。
【解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云南元谋县”和根据材料二“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所介绍的远古人类的名称分别为元谋人和北京人。
(2)①:根据题干中推论“原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所以,①史实为考古学者发现了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石器。
②:根据题干中史实“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和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知道使用火。所以,②推论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火。
③:根据题干中推论“原始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会狩猎”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约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所以,③史实为考古学者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
(3)素质: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理论素养、治学态度等角度来回答即可。如:考古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态度;坚持论从史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分层作业】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