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卷02(全国通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C C D B A A B A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A A A B D C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2分)【参考答案】
(1)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等;(2 分)
盛世局面:贞观之治。(2 分)
(2)中原汉族、周边少数民族;(一点1分,共2 分)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
(3)国策:重文轻武的政策;(2 分)
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导致了官僚机构的庞大。(任答一点,2 分)
26.(12分)【参考答案】
(1)历史信息:唐朝和东罗马(欧洲)和非洲已经有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2 分)
(2)史实: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鉴真东渡”等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佛教、建筑艺术等传播到日本。(2 分)
(3)特点: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范围广;国家多。(一点2 分,共4分)
(4)因素:国力强盛;开放兼容的对外政策;政府的重视;对外交通的发达等。(一点2 分,共4分)
27.(16分)【参考答案】
(1)变化:由轻视少数民族到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
方式:①册封,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②设置管理机构,如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联姻通婚,如文成公主入藏。(写出任意一种方式,对应史实正确)(一点2 分,共4分)
(2)功能:边境贸易场所。(意思对即可。)(2 分)
成果:维护了边境和平;促进了双方经济交流;促进文化交流;为元杂剧产生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任答一点2 分,共2分)
(3)表现: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人外迁;各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出现新的民族——回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任答一点2 分,共4分)
原因: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国内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 分)
28.(12分)【参考答案】
(1)A:隋文帝(或杨坚)B:设进士科; C:武则天(一点1分,共3 分)
(2)关键词:天下英雄(或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2 分)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 分)
(3)变化:录取人数越来越多,开科次数减少,有姓氏可考状元人数越来越少,南方状元人数逐渐超过北方。(一点2分,共4分)
(4)认识:考试制度依然是今天我们选拔人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在各项考试中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试题等。(任答一点1分,共1 分)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冲刺卷(四)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1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到隋朝的统一的历史进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段历史实现了从分裂到统一,B项正确;民族大交融,与材料反映的从分裂到统一的主题无关,排除A项;分封制在西周创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反映的从分裂到统一的主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B
【详解】由材料“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可知,2014年,隋朝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隋朝大运河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符合题意,B项正确;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反映的是民族交融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答案】D
【详解】据题干“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可知,科举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从而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D项正确;科举制度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科举制增强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排除B项;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并非唯一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4.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
C.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D.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唐朝人口统计表》”可知,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因此,唐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人口的增长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A项;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但与人口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人口增加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唐 柳公权”结合所学可知,世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国有“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按朝廷规定,是名字带“世”“民”字的人,都要避讳,必须把名字改了,因此此书法作品避讳的是唐太宗的名讳,C项正确;A项与事实不符,排除A项;书法特色与缺笔无关,排除B项;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无法通过此书法作品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
6.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 )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先存百姓”,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注重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生产,这体现了他以民为本,“先存百姓”的理念,D项正确;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严格考察官吏政绩,都是唐太宗的施政措施,但这些措施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与“先存百姓”的理念关联不大,排除AB两项;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是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措施,与唐太宗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下图为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该图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
A.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 B.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C.唐玄宗送别高僧玄奘 D.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
【答案】B
【详解】据所学可知,《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亲使者的场景,B项正确;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与题干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玄奘生活于唐太宗时期,排除C项;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肃宗,排除D项。故选B项。
8.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可得出唐朝注重传承;根据题干材料“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可得出唐朝注重创新。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唐朝的交流与传播,排除B项;材料既体现了传承也体现了创新,没有体现推广,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开放与互鉴,排除D项。故选A项。
9.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可知,洛阳商铺众多,货物堆积。说明洛阳商业贸易繁荣,A项正确;题干“南市、北市和西市”不能说明城市布局对称,排除B项;题干重在强调商业的繁荣,与市民文化、政治制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0.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图,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它可用于说明唐朝( )
A.政治稳定清明 B.文化包容开放 C.妇女地位低下 D.经济繁荣昌盛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可知,舞伎着装具有外域风情,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反映了唐朝文化的文化包容开放,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无法体现政治稳定清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不能推断唐朝妇女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无法体现经济繁荣昌盛,排除D项。故选B项。
11.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A
【详解】根据时间轴再结合所学,581年到907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唐朝末年,统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发生。907年,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故阶段③是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实行对外政策,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科技、艺术方面都有很大建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项正确;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对应④,是宋元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对应①,是秦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2.“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权的信息,排除AB项;东汉中期以后以后,继位的皇帝多年幼,掌握大权的太后重用亲戚,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为亲自执政,依赖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现象,这样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答案】B
【详解】根据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一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B符合题意;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A排除;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C排除;安史之乱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排除。故选择B。
14.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下图)。可见,宋朝( )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
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和材料“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得出宋朝有社会福利制度,根据图片和材料“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得出宋朝社会管理得到重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A项;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内容是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与民族交融和科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 )
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C.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 D.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权利,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项正确;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办事效率下降,排除B项;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降低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排除C项;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下降,不可能杜绝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
16.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眉州远景楼记》,其中说:“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 )
A.重文尊法民风淳朴 B.耕读传家人丁兴旺
C.社会和谐经济发达 D.人民富裕生活优雅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分析材料的意思,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氏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吏且敬畏法律,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说明宋代眉州重文尊法民风淳朴,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与人丁兴旺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眉州的民风,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人民富裕,排除D项。故选A项。
17.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答案】A
【详解】据题干“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可知,艾利森认为军事上对抗可以转变为其它领域的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边境贸易兴盛。因此,艾利森的观点比较符合历史史实,A项正确;“完全违背历史真相”表述错误,排除B项;对历史史实看法,不能成为研究历史的资料,排除C项;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8.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俘后宁死不屈,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C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9.宋高宗看到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对此题材大为赞赏,专门召见了他,并将《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颂。这表明南宋统治者( )
A.重用贤能 B.劝课农桑 C.发展文教 D.勤于政事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宋高宗对此题材大为赞赏,专门召见了他,并将《耕织图》宣示后宫”分析可知南宋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B项正确;重用贤能,与材料反映的统治者重视农业无关,排除A项;发展文教,与材料反映的统治者重视农业无关,排除C项;勤于政事,与材料反映的统治者重视农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从《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南宋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了江南地区( )
A.商业贸易发展超过前代 B.自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C.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 D.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南宋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可知,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而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生产的粮食可供养天下,说明江南地区的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与商业无关,排除A项;题干为反映自然条件的改善,排除B项;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反映的是《史记》的记载内容,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
21.《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手工业工场涌现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流通领域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C项正确;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丰富了民众生活,与“商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出现了手工工场,排除D项。故选C项。
22.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奉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没网。1234年,蒙古灭金,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B项正确;唐朝是618年建立,907年唐朝灭亡,排除A项;明朝是1368年建立,排除C项;清朝在1636年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3.下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大都城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元大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惟一的一座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在线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宫殿。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故都城平面示意图为元大都平面图,C项正确;唐朝时,长安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市和坊是分开的,元大都时,市和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排除A项;北宋的都城开封,共有外城、内城及皇城三重,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都城布局为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排除B项;明朝北京城有故宫、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排除D项。故选C项。
24.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可知,描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元朝设立了行省制,C项正确;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排除A项;方便信息传递与行省制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开发江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2分)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积极探索治国方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在这一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史称什么?(4 分)
材料二 中国人最重视华夷之辨,但唐朝完全相反。……唐太宗曾经与大臣闲聊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认为“胡人也是人”的观念,终唐之世没有改变……唐朝三百六十九位宰相中,有二十三位是胡族,玄宗所设置的十节度使全是胡将,禁军中亦有胡卒……太宗抱定以德治之,使其成一家的观念,任其与汉族杂居。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各指什么?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 分)
材料三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3)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时期推行什么样的国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影响。(4 分)
【答案】
(1)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等;(2 分)
盛世局面:贞观之治。(2 分)
(2)中原汉族、周边少数民族;(一点1分,共2 分)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
(3)国策:重文轻武的政策;(2 分)
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导致了官僚机构的庞大。(任答一点,2 分)
【解析】(1)治国思想:根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老百姓的力量,体现了其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等);
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指的是中原汉族,“夷狄”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3)国策:依据材料信息“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导致了官僚机构的庞大。
26.(12分)古代中国对世界发展有着很积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
(1)从材料一中你能从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2分)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史实证明唐朝时期中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的互动。(2 分)
材料三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因素有哪些?(4 分)
【答案】(1)历史信息:唐朝和东罗马(欧洲)和非洲已经有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2 分)
(2)史实: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鉴真东渡”等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佛教、建筑艺术等传播到日本。(2 分)
(3)特点: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范围广;国家多。(一点2 分,共4分)
(4)因素:国力强盛;开放兼容的对外政策;政府的重视;对外交通的发达等。(一点2 分,共4分)
【详解】(1)“历史信息”,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说明了唐朝和东罗马(欧洲)已经有了密切的经济交流;图二说明了唐朝和非洲已经有了经济文化交流。
(2)“举例”,根据材料二信息“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鉴真东渡”等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佛教、建筑艺术等传播到日本。
(3)“特点”,根据材料三信息 “置市舶司于广州……”得出,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由材料信息“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得出,范围广;由材料信息“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得出,国家多。
(4)“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力强盛、开放兼容的对外政策、政府的重视、对外交通的发达等角度分析。
27.(16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理政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放、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摘编自程陈《唐宋两朝民族关系的比较》
(1)据材料一,概况指出“中原汉族统治者”民族思想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加强民族交往的方式。(6分)
材料二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2)据材料二,分析榷场的功能,并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成果。(4 分)
材料三 在元朝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交融。
——摘编自孙红梅《元朝的“天下一家”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
(3)据材料三及所学,归纳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原因。(6 分)
【答案】(1)变化:由轻视少数民族到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
方式:①册封,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②设置管理机构,如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联姻通婚,如文成公主入藏。(写出任意一种方式,对应史实正确)(一点2 分,共4分)
(2)功能:边境贸易场所。(意思对即可。)(2 分)
成果:维护了边境和平;促进了双方经济交流;促进文化交流;为元杂剧产生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任答一点2 分,共2分)
(3)表现: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人外迁;各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出现新的民族——回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任答一点2 分,共4分)
原因: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国内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 分)
【详解】(1)变化:由材料“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放、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可知,“中原汉族统治者”民族思想出现的变化是由轻视少数民族到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加强民族交往的方式有①册封,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②设置管理机构,如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联姻通婚,如文成公主入藏。
(2)功能:由材料“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可知,榷场的功能是边境贸易场所;成果:由材料“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交流维护了边境和平;促进了双方经济交流;促进文化交流;为元杂剧产生奠定了基础。
(3)表现:由材料“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交融。”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人外迁;各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出现新的民族——回族;原因:由材料“在元朝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原因是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国内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
28.(12分)科举制对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制度的建立】
材料一 科举制度创立、发展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主要贡献 作出贡献的皇帝
科举制度的诞生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A
B 隋炀帝
科举制度的完善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唐太宗
创立殿试和武举 C
(1)完成表格知识。(3 分)
【人才的选拨】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2)材料中,哪个关键词可以说明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唐太宗实行科举
制的根本目的。(4 分)
【不断发展】
材料三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37人,北方0人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到宋代科举制的变化。(4 分)
(4)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你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认识(1 分)
【答案】
(1)A:隋文帝(或杨坚)B:设进士科; C:武则天(一点1分,共3 分)
(2)关键词:天下英雄(或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2 分)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 分)
(3)变化:录取人数越来越多,开科次数减少,有姓氏可考状元人数越来越少,南方状元人数逐渐超过北方。(一点2分,共4分)
(4)认识:考试制度依然是今天我们选拔人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在各项考试中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试题等。(任答一点1分,共1 分)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制度。
(2)根据材料可知“天下英雄,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3)根据表格“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从录取数据来看,宋朝的录取人数明显增多,从唐朝的“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到宋朝的“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开科次数减少了。根据材料唐朝“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宋朝“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表明有姓氏可考状元人数越来越少。根据材料唐朝“南方19人,北方51人”,宋朝“南方29人,北方35人”“南37人,北方0人”表明南方状元人数逐渐超过北方。
(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选拔人才,但是到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命题范围局限于“四书五经”,不允许考生有独到见解等,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最终到了近代被废除,由此结合今天的考试制度可得出:考试制度依然是今天我们选拔人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在各项考试中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试题等。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冲刺卷(四)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1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2.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4.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
C.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D.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5.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6.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 )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7.下图为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该图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
A.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 B.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C.唐玄宗送别高僧玄奘 D.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
8.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9.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
10.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图,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它可用于说明唐朝( )
A.政治稳定清明 B.文化包容开放 C.妇女地位低下 D.经济繁荣昌盛
11.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2.“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1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14.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下图)。可见,宋朝( )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
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15.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 )
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C.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 D.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
16.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眉州远景楼记》,其中说:“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 )
A.重文尊法民风淳朴 B.耕读传家人丁兴旺
C.社会和谐经济发达 D.人民富裕生活优雅
17.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18.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19.宋高宗看到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对此题材大为赞赏,专门召见了他,并将《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颂。这表明南宋统治者( )
A.重用贤能 B.劝课农桑 C.发展文教 D.勤于政事
20.从《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南宋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了江南地区( )
A.商业贸易发展超过前代 B.自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C.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 D.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1.《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手工业工场涌现
22.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3.下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4.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2分)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积极探索治国方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在这一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史称什么?(4 分)
材料二 中国人最重视华夷之辨,但唐朝完全相反。……唐太宗曾经与大臣闲聊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认为“胡人也是人”的观念,终唐之世没有改变……唐朝三百六十九位宰相中,有二十三位是胡族,玄宗所设置的十节度使全是胡将,禁军中亦有胡卒……太宗抱定以德治之,使其成一家的观念,任其与汉族杂居。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各指什么?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 分)
材料三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3)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时期推行什么样的国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影响。(4 分)
26.(12分)古代中国对世界发展有着很积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
(1)从材料一中你能从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2分)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史实证明唐朝时期中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的互动。(2 分)
材料三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因素有哪些?(4 分)
27.(16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理政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放、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摘编自程陈《唐宋两朝民族关系的比较》
(1)据材料一,概况指出“中原汉族统治者”民族思想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加强民族交往的方式。(6分)
材料二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2)据材料二,分析榷场的功能,并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成果。(4 分)
材料三 在元朝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交融。
——摘编自孙红梅《元朝的“天下一家”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
(3)据材料三及所学,归纳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原因。(6 分)
28.(12分)科举制对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制度的建立】
材料一 科举制度创立、发展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主要贡献 作出贡献的皇帝
科举制度的诞生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A
B 隋炀帝
科举制度的完善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唐太宗
创立殿试和武举 C
(1)完成表格知识。(3 分)
【人才的选拨】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2)材料中,哪个关键词可以说明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唐太宗实行科举
制的根本目的。(4 分)
【不断发展】
材料三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37人,北方0人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到宋代科举制的变化。(4 分)
(4)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你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认识(1 分)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七下期中冲刺卷(四)(答案)【测试范围:七下第1—11课】2023-2024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