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所制定的大政方针。以下措施属于“汉变秦治”的是( )
A.郡县制度、尊崇儒术 B.察举制、转运司
C.黄老无为、轻徭薄赋 D.推恩令、政事堂
2.秦朝灭亡后,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在秦国故土推行当地人更能接受的秦国风俗法律;对于东方六国故地,则设立同姓乃至异姓诸侯王,并允许东方王国从俗而治。这些措施旨在( )
A.因势利导化解紧张态势 B.推行郡国并行之制
C.遵循旧制促进经济发展 D.吸取秦朝速亡教训
3.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人口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但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
A.农耕经济的倒退 B.与民休息的必要性
C.人口政策出现失误 D.行政区划的变迁
4.汉武帝时期,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该制度是因为此制度有助于( )
A.控制地方 B.终结相权 C.恢复经济 D.加强皇权
5.史载自西汉建立至文帝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汉初“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发展到“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的局面。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国家行政体系日益完善 D.“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6.《汉书·薛宣传》记载:“殆今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这表明( )
A.刺史干预郡县行政 B.官吏之间相互制衡
C.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D.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7.据下表可知,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 )
汉高祖 “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汉惠帝 禁止民间私自铸币
汉文帝 恢复了民间私铸钱币
汉景帝 禁止民间铸钱
汉武帝 专令上林三官统管铸钱,严禁各郡国私自铸钱
A.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 B.造币权最终被收回中央
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国家币制政策效果显著
8.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成帝以后,“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职重大”。这一变化( )
A.体现出取士标准多样化 B.表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
C.助推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D.促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9.东汉大兴经学,民间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而统治者也“奉行了一条‘经术’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路线”。无论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国的察举,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据此推知,材料中的现象( )
A.加速了儒学向基层渗透 B.加强了对郡国的控制力
C.提高了官员的执政素养 D.影响了魏晋的政治生态
10.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汉末的《名医别录》、唐代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的药物达到1892种。这表明中医药学( )
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 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
C.传承发展前代药学 D.独步世界医学之林
11.《黄帝内经》有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后来,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医( )
A.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 B.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
C.防治兼用的行医理念 D.循序渐进的治病方法
1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作,全书分三卷,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症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A.药物学发展成就显著 B.医学理论走向了成熟
C.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D.重视中医的推广普及
13.国家治理因时而变。
材料一: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材料二: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子弟,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王朝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达到鼎盛状态,为文人对封建君主的歌功颂德奠定了客观基础,出现了气势恢宏的“歌咏封建君主”的散体大赋。东汉中期以后,民生凋敝,但统治阶级依然奢侈成风,汉赋逐渐专注于描写单一事物,短小精悍具有浓厚的现实感,抒情小赋流行开来。
材料二:汉赋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夸张、幻想,营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使描写色彩鲜明,形象具体。建安(汉献帝年号)以后的很多诗文都从汉赋中得到不少启发。汉赋中关于京都、田猎、物色等内容的赋文对于汉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有详尽描述,它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辛德董《汉赋与汉代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赋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赋产生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汉变秦治是指汉代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役和刑罚,C项正确;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排除A项;转运司是宋朝设立的,排除B项;政事堂是唐朝时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在秦国故土推行当地人更能接受的秦国风俗法律”“对于东方六国故地,则设立同姓乃至异姓诸侯王,并允许东方王国从俗而治”等信息分析可知,刘邦统一后在秦地用秦制秦法、在六国故地从俗而治,主要目的在于因势利导化解紧张态势,进而巩固统治,A正确;B.推行郡国并行制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材料不涉及发展经济问题,排除;D.吸取秦朝的教训不是目的,排除。故选:A。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并结合所学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可知,长期战争使得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朝廷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十分必要,故选B项;曲逆县城人口锐减是因为战争对小农经济的破坏,而不是农耕经济倒退,也与人口政策和行政区划的变迁无关,排除A、C、D三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所涉及的中朝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D项正确;中朝对于控制地方、恢复经济没有直接作用,排除AC;中朝的设置并没有终结相权,排除B。
5.答案:D
解析:
古文:天子不能具钩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大致翻译:天子出行时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子,将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老百姓家无余粒
古文: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大致翻译:四海之内,殷实富足,兴起了讲究礼仪的风气
选择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之所以实现由汉初的社会经济凋敝到海内殷富的转变,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轻徭薄赋等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至开私门”可知,当时政局繁琐,官吏苛政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刺史有关,刺史和地方官吏勾结,参与地方政事,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吏之间相互制衡,排除B项;材料与军阀割据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不是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与汉文帝允许民间铸钱,为地方势力坐大创造了条件,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禁止民间铸钱,汉武帝规定各郡国不能私自铸造钱币,并通过“专令上林三官统管铸钱”,最终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故选B项;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故排除A项;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未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币制改革的效果,故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起到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有荐举人才的权力,而汉末成帝时的刺史逐渐有了治吏权,十三个监察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凌驾于郡之上的行政单位,而刺史也由监察人员变为地方的军政长官,这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汉朝刺史权力在不断扩大,与取士标准的多样化无关,排除A项;刺史在设置之初作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员,行使监察权力,却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越权干预行政,最后直接异化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官员,但这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不符,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光武帝奉行了一条‘经术’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路线”“累世经学”可知汉代重视经学,实行通经入仕,经学世代相传,经学世家与政治权力逐渐结合,由“经学世家”而成为“累世官宦”甚至“累世公卿”,由此形成的门阀士族,影响了魏晋时期的政治生态,D项正确;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且门阀士族的形成不利于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通经入仕与官员执政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中医药学对于前代药学的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一定科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和世界医学比较的信息,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指的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并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将疾病及时地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材料体现的是防治兼用的治病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辨证施治的原则,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中医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未体现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循序渐进的治病方法,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症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这说明当时医学成就较为显著,A项正确;《神农本草经》并不能证明医学理论走向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中国和其它地区的医学发展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医的推广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1)特点:注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法律相对宽简。
影响: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在教育上,设立太学;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
意义: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教育的发展。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汉初,经济的凋敝和……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注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根据材料一“文景之时,‘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可得出,法律相对宽简。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推动“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
(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子弟,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可知实行推恩令;根据材料二“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可知设置刺史监察地方;根据材料二“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可知,在中央设立中朝;根据材料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可知设立太学;根据材料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可知,实行盐铁官营。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二中的措施,从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答案:(1)趋势:由赞美统治者到专注于描写单一事物;由气势恢宏到短小精悍;由散体大赋到抒情小赋。
(2)影响: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为后人研究两汉历史提供了史料佐证;丰富了文学作品语言和写作技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启迪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训练题(答案)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