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汉武帝元狩五年铸造五铢钱。当时,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这一做法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击了匈奴势力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2.“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 (  )
A.纸价昂贵,与金属货币价值相当
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
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补偿训练】
1.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以三年为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
说明(  )
A.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2.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  )
A.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3.(2024·徐州高二检测)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佥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入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这说明当时 (  )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白银广泛用于商品交换
C.宝钞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
4.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  )
A.为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B.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5.(2024·扬州高二检测)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议》
6.下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实现对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的操纵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补偿训练】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7.(2024·徐州高二检测)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
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8.世界银行于2011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量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多币种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
B.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C.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D.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
9.史载,汉高祖四年曾颁布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同时禁止有市籍的工商业者买地。这说明汉初 (  )
A.注重抑制土地兼并
B.政府的财政收入匮乏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10.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  )
A.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B.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C.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D.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
11.(2024·徐州高二检测)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补偿训练】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12.下表为明清两朝全国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时 间 明洪武 26年 (1393年) 明万历 28年 (1600年) 清康熙 39年 (1700年) 清乾隆 59年 (1794年) 清道光 30年 (1850年)
人口数量 0.70亿 1.97亿 1.50亿 3.13亿 4.30亿
促使清朝人口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引进高产作物可以养活更多人口
B.摊丁入亩使百姓无需隐匿人口
C.户籍改革促使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抑商政策促使人口向农业回流
13.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补偿训练】
1.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下列关于中国关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
C.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国得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
2.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  )
A.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4.下表为1918—1926年盐税收入的分配表(单位:千元),据此可知 (  )
年份 中央政府所得份额 地方所得份额 合计
1918年 56 600 15 000 71 600
1921年 52 400 18 000 70 400
1926年 8 868 47 672 56 540
A.官僚资本把持经济命脉
B.当时中央政府权威下降
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关税
D.地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5.1985年3月10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所规定的进口税率,其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55%的税目降低了进口税率。此次关税改革 (  )
A.标志着我国关税制度现代化的起步
B.是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C.使我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
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一规定 (  )
A.为偷税漏税留下后门
B.推动公益慈善事业进步
C.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
D.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清军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1701年,宁波府“黠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年,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性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存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
《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2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年演变成全国性的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方各自为政,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
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其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6分)
18.(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基辛格于1971年10月先行到京。周恩来与其就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展开磋商。在起草过程中,美方力图把美国从台湾撤军同中国保证只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方面所不能同意的。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美方重新提出台湾问题的立场,写入后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周恩来对这一表述方式表示赞同。双方终于取得了谅解。
——摘编自《初学集》
材料二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0个左右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涵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当前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重点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对外构建伙伴关系不是与所有国家构建同等程度的亲密关系,而是根据合作层次、领域、范围以及亲疏,建立了一系列内涵不同、领域广泛的伙伴关系。如“全天候”“全方位”“全面”“友好合作”等,体现出中国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的性质。一言概之,结伴不结盟,超越了冷战思维,摒弃了霸权主义,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苏格《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外交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中国的视角分析周恩来与基辛格展开磋商的原因,并指出周恩来认同的“美方重新提出的台湾问题的立场”。(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摘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
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 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和美元相匹敌。即使新金融秩序创造出新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兑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
——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 》
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9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汉武帝元狩五年铸造五铢钱。当时,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这一做法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击了匈奴势力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解析】选A。据材料“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可知中央政府从经济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材料主旨是铸币权的问题,与抗击匈奴无关,排除B;据所学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知识可知,中央政府不可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据所学西汉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
2.“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 (  )
A.纸价昂贵,与金属货币价值相当
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
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解析】选C。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是指纸质货币交子出现,原因不是纸价昂贵,A排除;纸币更便于流通主要是其便于携带,更适于大宗交易,但与交通便捷无关,B排除;纸币出现是由于金属货币沉重不利于大宗贸易,故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发展的结果,C排除;D不是纸币出现的原因,排除。
【补偿训练】
1.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以三年为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
说明(  )
A.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解析】选C。唐代灭亡后是五代十国,而非北宋,A表述错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B表述错误;由材料“交子以三年为界”“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可以看出这一新生事物在当时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正确;飞钱是私营商业者发行的交换媒介,并非货币,D错误。
2.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  )
A.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纸币最初是在民间富商之间使用流通,后来政府参与管理,最终成为法定的货币。这说明纸币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重要,A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发行货币的权力,B排除;材料中明确说明最初是为了交易方便而进行的首创,随后管理权交予政府,而不是由富户大贾操纵,C排除;D“彻底避免纠纷”绝对化,排除。
3.(2024·徐州高二检测)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佥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入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这说明当时 (  )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白银广泛用于商品交换
C.宝钞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
【解析】选D。据“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入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可知,明代大同仍然流通唐宋旧钱,没有使用明代的官方钱币,同时还有大量私人铸造的钱币在流通,说明当时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故选D;据“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可知,铜钱不可能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排除A;若白银广泛应用于商品交换,则明王朝将会以其作为通用货币,不会出现流通唐宋旧钱的现象,排除B;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的现象,材料重在强调货币使用的乱象,并未说明货币出现贬值,排除C。
4.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  )
A.为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B.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1948年12月,大决战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革命胜利在望,解放区经济建设提上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D正确;战略进攻时间是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与材料时间不符,A排除;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B排除;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经济封锁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C排除。
5.(2024·扬州高二检测)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议》
【解析】选D。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A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与“黄金兑换”无关,B错误;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C错误;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议》赋予的,故选D。
6.下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实现对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的操纵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D.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战前世界货币体系处于无序的状态,战后呈现出体系化、有序化的状态,并且货币中心转向以美元为中心,故选B。
【补偿训练】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解析】选A。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形成各自为战的货币区域,这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A正确;B中的“开始”在题干中不能体现;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7.(2024·徐州高二检测)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
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选D。据“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可知,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并未表明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排除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下降,但仍是主要国际货币,排除B;据“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 ”可知,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主要是对美元有影响,未能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情况,排除C。
8.世界银行于2011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量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多币种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
B.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C.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D.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
【解析】选B。材料“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反映出新兴经济体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B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A错误;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没有失去霸主地位,C错误;新兴经济体冲击发达经济体的地位,但还没有改变发达经济体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排除D。
9.史载,汉高祖四年曾颁布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同时禁止有市籍的工商业者买地。这说明汉初 (  )
A.注重抑制土地兼并
B.政府的财政收入匮乏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D。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但没有涉及抑制土地兼并,A排除;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没有涉及政府的财政收入,B排除;材料体现汉高祖限制商人,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排除;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说明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D正确。
10.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  )
A.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B.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C.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D.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
【解析】选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无论是清查和统计户口还是清丈土地,都是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这种做法的变化说明赋税征收的标准从以户口为准到以土地为准,C正确;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对其依赖并没有减弱,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B排除;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
11.(2024·徐州高二检测)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解析】选B。材料“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体现的是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故B与题意相符。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补偿训练】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解析】选A。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是唐朝两税法的内容,按照资产征税,不按照人丁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限制,故选A,排除B;两税法按照资产征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排除C;明朝“一条鞭法”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的转变,排除D。
12.下表为明清两朝全国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时 间 明洪武 26年 (1393年) 明万历 28年 (1600年) 清康熙 39年 (1700年) 清乾隆 59年 (1794年) 清道光 30年 (1850年)
人口数量 0.70亿 1.97亿 1.50亿 3.13亿 4.30亿
促使清朝人口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引进高产作物可以养活更多人口
B.摊丁入亩使百姓无需隐匿人口
C.户籍改革促使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抑商政策促使人口向农业回流
【解析】选B。依据材料,明清两朝人口急剧增加,明洪武26年人口数量为0.70亿,清道光30年达到4.30亿,促使清朝人口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再按人丁征收赋税而是按田亩,即摊丁入亩使百姓无需隐匿人口,B正确;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引进是人口增加的一个因素,但并非主要原因,A错误;导致人口大量增加的不是户籍改革而是税收政策的改革,C错误;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的产业分布无关,D正确。
13.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解析】选A。《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即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补偿训练】
1.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下列关于中国关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
C.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国得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中国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D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2年,A排除;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改订新约之后,中国获得部分关税自主权,C排除。
2.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  )
A.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征税标准从“4%”调整为“值百抽五”(即5%),即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A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B错误;由材料不能得出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仅能看出关税的变化,C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非程度加深,D错误。
14.下表为1918—1926年盐税收入的分配表(单位:千元),据此可知 (  )
年份 中央政府所得份额 地方所得份额 合计
1918年 56 600 15 000 71 600
1921年 52 400 18 000 70 400
1926年 8 868 47 672 56 540
A.官僚资本把持经济命脉
B.当时中央政府权威下降
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关税
D.地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1918—1926年中央政府所得盐税份额逐年降低,地方所得份额却逐年增加,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史实可知当时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选B;官僚资本产生于1927年,排除A;盐税并不是关税,排除C;中央政府所得份额减少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军阀割据有关,国内政局动荡,不利于地方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
15.1985年3月10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所规定的进口税率,其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55%的税目降低了进口税率。此次关税改革 (  )
A.标志着我国关税制度现代化的起步
B.是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C.使我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
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我国降低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等进口税率,是为了发展国内经济,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故选B;我国关税制度现代化始于近代,A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经关税自主,C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才提出,D排除。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一规定 (  )
A.为偷税漏税留下后门
B.推动公益慈善事业进步
C.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
D.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
【解析】选B。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国家鼓励个人将其所得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从法律上规范了个人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这有助于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进步,故选B;A是对材料内容的误读,排除;C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排除;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税收措施加大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扶持是行之有效的举措,D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清军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1701年,宁波府“黠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年,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性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存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
《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2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年演变成全国性的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方各自为政,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
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其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6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清军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宁波府‘黠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分别提炼;据所学,清代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第(2)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二“1853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可得清朝财政状况恶化,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军等起义的需要;据所学,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第二问相同之处,可从背景、目的、特征、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据所学可知,从背景上来看,“摊丁入亩”与晚清厘金制度都立足于清代工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一“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材料二“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可得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据材料一“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材料二“1862年演变成全国性的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可得特征相同,制度本身存在不能治愈的弊病,实施之初曾发挥一定作用,后期问题日益暴露;据材料一“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材料二“地方各自为政……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可得结果相同,都因发展与时代要求不符,赋役沉重,终被淘汰,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1)背景:清初沿用“一条鞭法”造成土地兼并加剧;流民问题严重;赋役征收影响政府收入;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化;连锁反应危及清政府的统治;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征银);雍正之前皇帝的探索经验。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清朝财政状况恶化,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军等起义的需要。
相同之处:背景:都立足于工商业的发展。
目的:都是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特征:制度本身存在不能治愈的弊病;制度实施之初曾发挥一定作用,后期问题日益暴露。
结果:后期都因发展与时代要求不符,赋役沉重,终被淘汰;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8.(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基辛格于1971年10月先行到京。周恩来与其就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展开磋商。在起草过程中,美方力图把美国从台湾撤军同中国保证只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方面所不能同意的。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美方重新提出台湾问题的立场,写入后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周恩来对这一表述方式表示赞同。双方终于取得了谅解。
——摘编自《初学集》
材料二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0个左右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涵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当前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重点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对外构建伙伴关系不是与所有国家构建同等程度的亲密关系,而是根据合作层次、领域、范围以及亲疏,建立了一系列内涵不同、领域广泛的伙伴关系。如“全天候”“全方位”“全面”“友好合作”等,体现出中国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的性质。一言概之,结伴不结盟,超越了冷战思维,摒弃了霸权主义,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苏格《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外交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中国的视角分析周恩来与基辛格展开磋商的原因,并指出周恩来认同的“美方重新提出的台湾问题的立场”。(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基辛格于1971年10月先行到京。周恩来与其就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展开磋商”“美方力图把美国从台湾撤军同中国保证只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第二问,根据材料“写入后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立场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已与100个左右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重点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合作层次、领域、范围以及亲疏,建立了一系列内涵不同、领域广泛的伙伴关系”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出于应对苏联威胁的考虑;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立场: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或答“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特点: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结伴形式多样化)。意义: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阐述: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阐述:二战以来,欧洲各国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摘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
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 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和美元相匹敌。即使新金融秩序创造出新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兑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
——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 》
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9分)
【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翔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得出自己的结论。就本题而言,首先需要对材料的观点进行概括。可以认可美元主导世界的看法,也可以认可人民币会成为世界主导货币之一的看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观点,解答时都要注意题目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理由即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材料,也可以有其他史实为论证服务。
答案:观点一:美元主导论。
理由:①一方面美国有超强的科技、军事、经济的实力;②另一方面,美国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国内较稳定;③短期内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撼动美国的位置。
观点二:人民币必将成为世界主导货币之一。
理由:①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国家,一个稳定的社会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必需条件;②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且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保持宏观政策的自主性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单元) (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