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历史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B C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B C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题,每题6分,共30分。)
21.(1)第一类:大河①②③;第二类:海洋④
(2)楔形文字的使用;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漠拉比法典》;西亚奴隶社会的发展情况等.
(3)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雕塑艺术流传到印度北部地区.
22.(1)措施:赋予公民大会实权;实行津贴制度;建立了许多民众法庭。
(2)特点:抽签产生;轮流执政。影响: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热情(或最大程度地维护民主制度),不利于公职人员的专业化和政策的稳定。
(3)主张: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局限性:范围:仅仅是少数人的民主、成年男性的民主;方式:抽签产生和轮番执政,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3.(1)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联系:《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区别:《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
(2)①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②商品货币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公民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弊端;④罗马帝国领土的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3)地位: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影响: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对中国的民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4.(1)地位:经济中心;原因:交通便利、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人口聚集等。(2)完全封闭;实行城市自治。(3)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②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③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4)原因: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
作用:城市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城市工商业者发展为市民阶级,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瓦解了农村中的农奴制度和庄园制度;等等。(答2点即可)
25.
(1)相同之处:都有拱形结构;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素:建筑传统;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等。
(2)东西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注重传承;各具特色;等等。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据此可知,古埃及人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 ( )
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②农业生产的需要 ③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 ④法老统治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汉漠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使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影响深远 B.思想落后 C.内容全面 D.广泛传播
3.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些话表明佛陀主张 ( )
A.世间一切皆苦 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世间众生平等 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4.印度某电影情节:男主人公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向神哭诉道:“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这反映出种姓制度下 ( )
A.职业世代相袭 B.社会秩序规范 C.政治统治严苛 D.社会分工明显
5.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 ( )
A.佛教“忍耐顺从”的思想 B.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
C.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D.低种姓渴望有“救世主”
6.这是世界司法史上的一项奇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为坐在雅典法庭中的基本是一些业余法官,大多数是庄稼汉、手工匠人、水手等体力劳动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公民都十分精通法律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 D.公民司法意识淡薄
7.《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 )
A.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C.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D.雅典是当时地中海的霸主
8.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这体现了( )
A.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发展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亚历山大东征使埃及发展得更快
9.“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也为贵族把持,一般情况下,平民不能进人元老院和出任国家高级官职。平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A.罗马法制建设的局限性 B.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 )
C.罗马共和实质是贵族共和 D.罗马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10.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罗马帝国就此建立。这段材料描述了 ( )
A.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B.古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
C.罗马帝国的发展史 D.古罗马的侵略和扩张
11.《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A.人的形象丑陋卑微 B.神人同形同性 C.神的品德完美高尚 D.神的外形半人半兽( )
12.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能证明或反映这条规律的是 ( )
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B.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希腊式城市
C.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D.罗马帝国扩张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1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主是指封君,附庸是指封臣 B.封君可以任意侵害封臣的财产安全
C.确立了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奴隶制度 D.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等级性不明显
14.马克垚在《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中指出,不要误以为庄园法庭是人民的法庭,当诉讼双方都是农奴的时候,也许还有秉公处理的可能,一旦涉及封建主利益时,封建主完全可以利用主持法庭的管家做出有利于他自己的判决。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
A.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B.是领主统治庄园的工具
C.是庄园经济发展的产物 D.有利于壮大庄园的势力
15.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这段话说明了庄园( )
A.人们生活水平高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给自足的特点 D.人们居住条件好
16.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17.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这表明西欧中世纪部分自由城市( )
A.实现了相对的城市自治 B.完全摆脱了国王和贵族的控制
C.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D.主要以武力手段取得自治地位
18.《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奴隶法,同时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冒犯这一部分规定;法典肯定了妇女继承遗产的权利。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 )
A.推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B.既具有保守性又具有进步性
C.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D.其制定打击了守旧贵族势力
19.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
A.建立教师行会 B.实行精英教育 C.获得教会支持 D.具有自治地位
20.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
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立法的源泉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下面图中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按照古代文明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将上述图片分为哪两类?(写出分类理由及图片序号)(4分)
第一类:
第二类:
(2)上述文物出现时间最早的是图②,通过该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1分)
(3)图③是印度北部地区键陀罗艺术的代表作,约创作于公元2一3世纪。佛像兼具印度和希腊艺术的混合风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的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制度,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了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因而,伯里克利完全有理由在他的演说中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一五百人议事会,即由30岁以上的全体公民抽签选出;由6000名陪审员组成的公众法庭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材料三 苏格拉底批判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测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和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正是平民反对贵族专制统治取得的一个胜利成果。《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而且是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一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三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20世纪初,罗马法以德国和日本的法律为媒介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的民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概括《十二铜表法》与习惯法的历史联系和区别。(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的原因。(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地位和影响。(2分)
24.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了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在中世纪,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另一方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是一个自治团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摘编自徐芳亚《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材料三 10世纪开始,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材料四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从而促使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城市的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1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文明的历史作用。(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图中的北宋汴京虹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汴京虹桥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材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延展能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汴京虹桥和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4分)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瓦亭镇初级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