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2020-2024)苏州中考历史真题分册汇编(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2020年苏州中考)25.中国封建社会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大的治世局面。如西汉初期出现了“ 之治”,唐太宗时期出现了“ 之治”。
(2022年苏州中考)28.(7分)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读材料一,敦煌莫高窟造像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哪一宗教文化的融合?徐光启等人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学科门类的先进知识?(3分)
(2)读材料二,崔致远的作品主要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哪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宋代哪位发明家的成就为古腾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023年苏州中考)3. 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A. 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 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 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 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2024年苏州中考)4.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
A. 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B. 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 政权频繁更迭民不聊生 D. 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
【参考答案】 文景 贞观
(1)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学科门类:数学(几何);天文学(历法)。
(2)思想:儒家思想。
发明家:毕昇。
(3)启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 B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20年苏州中考)4.“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就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王朝是( )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
(2022年苏州中考)3.下图是某学术论文中的插图(局部),该论文讨论的题目是
A.布局严整对称的唐长安城 B.宋代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
C.南宋临安与经济重心南移 D.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划
(2023年苏州中考)4. 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烧变”。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A. 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 B. 表明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
C. 确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D. 说明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
(2023年苏州中考)28. 中国古代史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
(2)据材料二,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年苏州中考)5. 繁华的城市、丰富的音乐、才华洋溢的作者和广泛多样的演唱环境,在万事俱备的宋代,一种可歌可吟的文艺样式兴旺发达起来,这就是( )
A. 赋 B. 诗 C. 词 D. 小说
(2024年苏州中考)6. 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图文物( )
A. 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
B. 见证了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 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参考答案】 D B A
(1)措施:在东南地区设置湖巡检司;在云南设置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2)意义: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 C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 -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2020年苏州中考)5.韩老师为学生上网课准备的专题复习资源包中有以下材料,该专题复习的是( )
资源 名称
地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视频 影视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东归英雄传》
图片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金奔巴瓶、伊犁将军府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A.华夏与戎、狄等族的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鲜卑与汉、羌等族的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021年苏州中考)4.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1年苏州中考)28.(6分)人口迁移,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销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清代除军器、铸钱等手工业生产属官营和个别地区设立官营丝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种手工业均为民营。
——摘编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及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影响。(3分)
(2022年苏州中考)4.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1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2022年苏州中考)5.毛泽东曾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谈到一位满族皇帝的功绩时,毛泽东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他在位时牢固地确定的。这位皇帝是
A.汉武帝 B.元世祖 C.康熙帝 D.道光帝
(2023年苏州中考)5. 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A. 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 B.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C. 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D. 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
(2023年苏州中考)28. 中国古代史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
(2)据材料二,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D D
(1)情况: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中原汉族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北方地区寒冷。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2)特点: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江南市镇兴起;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小说和戏剧(昆曲与京刷)创作蓬勃发展。”
A C D
(1)措施:在东南地区设置湖巡检司;在云南设置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2)意义: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近五年(2020-2024)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分册汇编(七年级下册)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