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六)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班牙规定西属殖民地不能擅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西班牙国内的商人想要到殖民地去,必须得到西班牙王室设立的“贸易署”的许可。这表明西班牙政府( )
在殖民地实行贸易垄断政策
剥夺了商人的合法权利
注重调节殖民地的贸易纠纷
重视发展殖民地的经济
2.(2023·江苏江阴高一期末)19世纪后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进入高潮,但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这体现了当时拉美( )
早期工业化的进展 沦为欧洲的殖民地
依附世界经济体系 各国的发展不平衡
3.有学者认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对拉丁美洲实行的数百年殖民统治中所建立的殖民制度,是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各国相对不发达的根源和实现现代化的障碍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建立的殖民统治较早
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4.(2023·河南开封高一期末)如图描绘美国针对拉丁美洲的“大棒政策”场景,这表明( )
美国以强大的武力实现了称霸世界的野心
美国以武力威胁方式干涉拉美的国家事务
拉美国家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拉美人民完全冲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藩篱
5.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活动的主角,到19世纪中后期,亚洲大部分地区沦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亚洲殖民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
荷兰侵占了越南、柬埔寨
俄国夺得了菲律宾
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6.(2023·河南双新高一联考)英国吞并印度的过程中,从印度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征集组成了一支大约20万人的士兵,由4万英国警官控制、监视,顺利地把它变成了统治印度的工具。这表明( )
印度的种族矛盾异常尖锐
英国大力推动印度的发展
英印军队战斗力差距较大
印度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7.(2023·安徽马鞍山高一期末)据统计,至1876年,西方列强仅占领了非洲土地的10.8%。但到1900年时,他们已经占领了整个非洲的90.4%。这一变化源于( )
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 交通通讯工具迅速发展
西方列强矛盾的消除 欧美国家军事力量增强
8.(2024·吉林高一测试)下面是根据柏林会议创作的漫画“地图上作业”,其中非洲一些国家的边界是用尺子画出来的。这一做法( )
唤醒了非洲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表明非洲各国的主权独立被承认
致使非洲完全沦为了欧洲殖民地
致使列强对非洲瓜分进程的加速
9.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如表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 )
亚洲 除日本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 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 除殖民地外,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列强之间矛盾激化
10.《世界知识年鉴》对拉丁美洲某国的介绍是:“先后沦为西班牙和法国殖民地;1791年爆发反法独立战争;1804年1月1日宣告独立。”这个国家是( )
巴西 墨西哥
海地 秘鲁
11.(2023·湖南宁乡高一期末)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此后,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以下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拉美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独立后的拉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道路
英美等国助力拉美各国独立
拉美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
12.(2023·广东佛山高一期末)从1822年宣布独立起到1889年废除君主制、宣布共和制止,巴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再到共和政体的演变。这一变革( )
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得益于门罗宣言的鼓舞
使巴西完成现代化目标 瓦解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13.(2024·重庆巴蜀中学高一诊断)列宁于1913年5月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对20世纪初的这场新的革命风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并称之为“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主要指的是( )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亚洲国家进行联合斗争
追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工业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4.(2024·安徽“江南十校”大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依照《摩诃婆罗多》等古代文献,将雅利安文明向前推了好几个世纪,并认为“已有的传统并不等于而是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其他的传统”。此举意在( )
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
对抗印度种族歧视政策 恢复国大党的执政地位
15.(2023·山东烟台高一期末)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这两场革命( )
都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体现了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瓦解了亚洲的殖民体系
全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6.印度国大党成立大会通过的决议的核心要求有: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要求在参政院中增加民选议员,实行保护关税等。这反映出当时( )
英国殖民当局主动给予印度自治权
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
资产阶级上层追求民族独立的诉求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改良社会的愿望
17.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这体现了亚洲的觉醒具有的特征是( )
民族性 互助性
彻底性 自发性
18.(2023·天津四校联考高一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
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19.(2023·吉林高一期中)1881年,非洲国家苏丹爆发马赫迪大起义。起义领导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利用伊斯兰教关于救世主马赫迪的传说,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起义军多次打败英国侵略军,建立封建政权,但起义最终失败。这说明马赫迪起义( )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凸显了民族民主思想 延缓了非洲殖民化进程
20.(2023·河北唐山高一下期末)下表是世界局部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时间 事件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91—1804年 法属海地独立运动
1822年 巴西获得独立
1881年 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
1896年 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1905年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
1911年 辛亥革命
据此可知,这表明( )
亚非拉民族主义高涨 殖民体系受到冲击
东西方革命遥相呼应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3·陕西商洛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起,英殖民主义者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渗透,他们除以贸易为先导,以武力为后盾,以发动战争为制胜法宝外,还通过充当保护人,夺取对缅甸和马来亚的殖民统治权。1647年,英国与缅甸签订了《英缅条约》,准予英国人在恒枝岛有永久居留权,可以自由贸易等。1824年,英国迫使荷兰在伦敦签署了《英荷条约》,荷兰彻底放弃了占有新加坡的愿望。从17世纪末开始,英国还在非洲从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罪恶的奴隶贸易,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等工业城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奴隶贸易繁荣起来的。1885年,柏林会议结束后,随着欧洲帝国主义争夺和瓜分非洲的加剧,英国的政策也转向以力图夺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为目标。
——摘编自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商人在印度发现了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英国的商业资本可以轻易地取得支配地位”。而美国处于欧洲利益的边缘地带,对于英国的核心利益即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毫无染指之意,其在美洲大陆和亚太地区的殖民扩张政策并没有直接损害到英国的利益。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英帝国在与其他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殖民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被动摇。同时,美国民族主义精神中的“盎格鲁—撒克森”种族优越性也是英、美能够携手的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双方之间的矛盾是家庭纠纷,但总会站在一起主宰世界”。
——摘编自王利《英国应对美德扩张的策略及
原因探析——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殖民政策。(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美国殖民扩张行为不断妥协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认识。(4分)
22.(2023·湖南永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西班牙王室于1503年在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设立贸易署,这是第一个专门打理殖民地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贸易署的主要使命是管理西班牙和美洲殖民地间的一切商贸关系。
1542年,卡洛斯一世在首都马德里设立了西印度事务委员会。它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单独机构,它直接对国王负责,权力巨大,几乎西班牙在美洲的一切事务皆由其管辖。该机构为了巩固王室对殖民地的统治,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至1635年,这些法令已达四十万条以上。西班牙除了在本国设立了贸易署和西印度事务委员会,还在美洲设立了殖民机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机构,为巩固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马盼盼《浅谈西班牙殖民统治
时期母国的政治结构》
材料二 西班牙和英国分别在拉丁美洲和北美进行殖民统治时期,两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互不相同。西班牙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把封建专制制度移植到拉丁美洲,英国则把议会制度带到了北美。在经济上,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严格限制,严重地破坏了拉丁美洲的扩大再生产,使拉丁美洲的经济陷于落后状态;而英国主要把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给地,除对某些工业实行禁止、压抑外,对于商业和农业只采取限制政策,因而十三州的经济发展比西属拉美较快。长期以来,西班牙王室把天主教当作统治的工具,而北美十三州有一定的宗教自由。
——摘编自乔明顺《试论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制度
及其与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对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与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的不同之处。(6分)
23.(2023·四川宜宾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5至18世纪末,亚非拉人民掀起了反殖民斗争。在非洲,部落反抗猎奴,保卫家园;在亚洲,封建领主反对殖民侵略和农民自发起义;在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抵御侵略和黑奴暴动,以及土生白人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等。这时期的反殖斗争是自发的以惩治、驱逐殖民者为目的,大多在部落酋长、封建王公的领导或支持下进行,其规模都较小,缺乏严密的组织,斗争方式和手段也较为原始。与此同时,这些斗争彼此间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持,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高潮。除了极少数取得胜利外,一般都失败了,因而亚非拉各国都无法扭转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趋势。
1791年海地革命爆发,建立起独立国家,以此为先导掀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西属拉美殖民地绝大多数地区获得独立。19世纪中期以后,以亚洲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等,不论规模、组织,还是斗争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19世纪末,在空前深重的危机面前,东方国家兴起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标志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跨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新时期。各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使部分资产阶级人士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纪初,在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东方各国人民觉醒起来,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
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20世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以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5分)
单元检测卷(六)
1.A [根据材料“西班牙规定西属殖民地不能擅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可知,西班牙政府控制殖民地的经济贸易,在殖民地实行贸易垄断政策,从而维护宗主国的利益,故选A项;材料无法得出西班牙政府剥夺商人合法权利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调节殖民地贸易纠纷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西班牙重视发展殖民地经济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
2.C [材料表明拉美国家建设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这说明拉美各国的经济和欧洲联系密切,也就是依附世界经济体系,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铁路建设,不体现早期的工业化,排除A项;拉美在19世纪后半期很多国家已经独立,不是欧洲的殖民地了,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拉美各个国家内部交通落后,铁路面向的是欧洲港口,未体现拉美各国的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欧洲的封建国家,本国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在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中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致使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依然贫困和落后,故选D项;材料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排除A、B、C三项。]
4.C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大棒政策”是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政策,反映了美国对拉美人民的压迫,这说明拉美人民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故选C项;“实现了”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大棒政策”包括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不仅仅是以武力威胁方式干涉拉美的国家事务,排除B项;“完全冲破了”的说法绝对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5.D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故选D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了中国东北,排除A项;19世纪末,法国而不是荷兰侵占了越南、柬埔寨,排除B项;19世纪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菲律宾,排除C项。]
6.D [根据材料可知,一些印度人自愿充当“士兵”,成为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工具,说明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故选D项;材料并未涉及印度种族矛盾的情况,排除A项;此时印度为英国殖民地,遭受英国剥削,排除B项;材料并未比较英国和印度两国军队的战斗力差距,排除C项。]
7.A [据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列强有获取更大市场的愿望,且有技术和能力占领非洲,故选A项;B、D两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消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
8.D [欧洲列强通过柏林会议协议,强调“有效占领”和“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体现出柏林会议的实质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故选D项;“唤醒了非洲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是柏林会议导致的主要结果,排除A项;非洲一些国家的边界是用尺子画出来的,破坏了非洲国家的主权独立,排除B项;“完全”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9.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基本上被列强瓜分殆尽,说明的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故选C项;民族独立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世界殖民体系”,“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列强之间矛盾激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10.C [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在1804年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故选C项。巴西为葡萄牙殖民地,故排除A项;墨西哥、秘鲁都属于西属拉美殖民地,故排除B、D两项。]
11.A [启蒙思想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美独立运动中起到了引导作用,拉美人民深受其影响,故选A项;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并未完全实现独立自主,排除B项;虽然英美等国与拉美国家有贸易往来,但在拉美独立运动中并未提供明显的援助,排除C项;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的是印度,排除D项。]
12.A [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下册所学可知,相比于拉美其他地区的激进革命和长期政局动荡,独立后的巴西采取的是渐进式民主化改革道路,有利于巴西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门罗宣言的鼓舞”不合逻辑,门罗宣言旨在由美国控制拉美,排除B项;“完成现代化目标”不合时空,巴西虽在1889年建立共和国,但未完成现代化目标,排除C项;“瓦解了”不合时空,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在1826年已瓦解,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故选C项。]
14.B [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依照《摩诃婆罗多》等古代文献,将雅利安文明向前推了好几个世纪,并高度认可已有的传统,这一举动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意在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B项正确;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是这一举动的客观作用而不是目的,排除A项;题中并未涉及提拉克对种族歧视的态度,排除C项;此时印度正处于被殖民阶段,恢复国大党执政地位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5.B [据题干可知,中国辛亥革命与伊朗革命,都是亚洲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故选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当时亚洲的殖民体系仍然存在,排除C项;伊朗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16.D [材料“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要求在参政院中增加民选议员,实行保护关税等”,体现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族自治,增加政治权利和保护民族经济的愿望,故选D项。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据材料不能得出国大党反对责任内阁制,故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要求自治,而不是独立,故排除C项。]
17.B [据材料“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可以看出孙中山对菲律宾革命进行支援,而菲律宾对孙中山的革命也进行了援助,说明亚洲的觉醒具有互助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互助性,不能得出民族性,排除A项;亚洲的民族解放斗争,进行得并不彻底,排除C项;从材料仅能得出互助性,无法得出自发性,排除D项。]
18.B [由材料“‘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及所学可知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打败了意大利的入侵,捍卫了国家的独立,故选B项;埃塞俄比亚当时实行君主专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并没有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排除C项;埃塞俄比亚不是最早开始民族独立运动的非洲国家,排除D项。]
19.A [据材料可知,马赫迪起义仍用传统的宗教动员人民反抗英国侵略,建立的仍是封建政权,最终失败,说明其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故选A项;虽然起义领导人利用伊斯兰教关于救世主马赫迪的传说,但起义没有成功,因此并没有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排除B项;民主是反封建的,马赫迪起义反侵略,凸显民族思想,而非民主思想,排除C项;“延缓”说法错误,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排除D项。]
20.B [据材料信息可知,18—20世纪,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运动,这些运动爆发于世界各地,冲击了新航路开辟以来逐渐形成的殖民体系,故选B项;材料信息中包括美国,超出亚非拉的范围,排除A项;材料中的运动涉及全世界,并非仅限于东西方,且遥相呼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多是反抗殖民统治,并非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而是民族矛盾尖锐,排除D项。]
21.(1)殖民政策:
在东南亚:以贸易为先导;以武力为后盾;发动侵略战争;充当保护人。
在非洲:开展黑奴贸易(三角贸易);19世纪中后期以夺取殖民地为目标。
(2)原因:美国处于欧洲殖民利益的边缘地带;美英殖民重心区域不同;英国竞争实力削弱;美英文化意识形态相近。
(3)认识: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确立受到本国利益和时代环境的影响;其殖民扩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严重灾难。
22.(1)措施:在本国设立贸易署和西印度事务委员会,在殖民地设立总督区,建立殖民机构;颁布一系列有关殖民地的法令和法律;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屠杀印第安人,进行奴隶贸易;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对外贸易等。
(2)不同之处:①政治上:北美殖民地更加民主和自由,建立了议会制度,具有一定的民主和自治权利;而拉丁美洲则移植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②经济上:北美殖民地经济政策相对宽松,主要是为英国工业品开辟市场和寻求廉价原料;西班牙在拉美主要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③宗教上:北美殖民地有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思想环境较为宽松;西班牙统治者则强迫拉美地区只信仰天主教,进行思想控制。
23.(1)趋势:从下层自发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从孤立的斗争到国际化、相互影响;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再到无产阶级革命;从单一(旧式的)方式到多样(现代化)方式;从以拉美为中心到以亚洲为中心。
原因:西方侵略加剧亚非拉民族危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意义: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激发对民主制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