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闭卷考试)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次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魏源 D.邓世昌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3.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材料中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华民族开始向西方学习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接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握取的利益”主要是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6.李大钊曾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
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缺乏坚决斗争意志 B. 没有依靠人民群众 C.没有对外作战经验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7.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向西方学习 B.实行君主专制 C. 平均分配土地 D. 实现男女平等
8.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 策略是
A.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B.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9.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10.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 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美、日、法等列强先后侵略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清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 B.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的危机
C.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D.实现与内地行政制度的统一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边疆危机严重,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奥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滨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民族意识的增强 B.地理学的研究兴起 c.国防力量不断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13.站在时代制高点,讴歌时代英雄。下列英雄人物探索追求的时代主题是
林剧徐 关天培 左宗裳 邓世昌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
A.实现民族振兴 B.发展资本主义 C. 致力近代教育 D.抵抗外来侵略
14.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 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 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停滞
15.下面内容摘自于染启超《瓜分危言》的目录,可推断该书的创作背景是
第一节铁路权附内河小轮权
一、东三省铁路他国 四、津镇铁路英国、俄国 七、粤汉铁路美国 二、芦汉铁路他国 五、山东铁路德国 … 三、山海关牛庄铁路英国 六、山西铁路俄国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新式交通工具引入
16.“冲击——反应”模式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论模式之一,其内涵是指中国因列强 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读下图,判断外部“冲击”导致中国知识界强烈要求改变现状 的“反应”发生在图中的时间
A.1872 年 B.1895 年 C.1897 年 D.1900 年
17.1887年,黄遵宪花了十二年时间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2亿南银子。”他说这番话最可能发生在什么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8.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需气氛中,忽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消醒过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戊变法
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C.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D.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3页共8页
19.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0.“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他也被杀,但他的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敬仰。”“他”指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 严复
21.陈旭麓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由于它使列强看到“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它的失败也使“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这一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22.1900年8月14日,大兵压境,炮轰内城。他们进入北京后,驻扎在瓮城内的兼国雇佣兵印度兵不慎引起火灾,将幸存的正阳门楼彻底烧毁。以上描述有助于我们研究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
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A.圆明园 B.东交民巷 C.威海卫 D.大沽炮台
24.某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项目时,构建了右侧结构图。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A.政治制度的演进
B.民族意识的觉醒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农民革命的发展
主题: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25. “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 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 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50分) 26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一 图二
材料二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活地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 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街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事之秋”。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 一方面,中华民族为挽 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抗争,以争取民族独立;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了大胆勇敢、深邃缜密的探索,以争取社会的民主和进步。在沉沦中奋起的中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5页共8页
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 — 王落《浅析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战争,并写出判断依据。(8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上述务听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 (6分)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并指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祖鱼的共同历史责任。(4分)
27. (16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制作人物专栏;请你根据专栏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专栏一李鸿章】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曾仿照曾国藩的湘车组建淮军,靠镇压太平天 国和捻军起家。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务。19世纪60年代以后热心洋务,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对外主持签订 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内兴办了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和民用企业,创建了北洋海军。
摘编自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人物扫描
【专栏二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调赴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平时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与同 舰官兵壮烈殉国。
接编白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人物扫描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6页共8页
【专栏三梁启超】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 16岁中举入,17岁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 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宜传变法思想。24岁时,到长沙时务学堂任中文 总教习。
摘编自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人物扫描
(1)依据上述材料写出与人物相关的大事件,并阐述事件之间的联系。(10分
(2)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人物说出你能从其身上学到的精神品质。(4分)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重要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2分)
28.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的情况
第一阶段 1800—1839年 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皇帝厉行闭 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第二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 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 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 受。
第四阶段 1895—1900年 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致”…… 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7页共8页
(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栅括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人2)根据材料,分别说出第三、四阶段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8 分 )
(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 ·变亦变,不变亦变”.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应该采取 何种态度。(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