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A片区2024--2025上学期七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 )
A.化石和遗址 B.画像和视频 C.远古传说 D.文献记载
2. 2022年6月,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在“人类起源”单元,陈列着挖掘出土的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这表明当时人类( )
A.会制作工具 B.有爱美意识 C.能人工取火 D.过群居生活
3. 远古的早期,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是人类( )
A. 开始学会用火 B. 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C. 开始学会打渔和捕猎 D. 开始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4.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从考古遗址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下列符合生活在长江流域、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元谋人遗址
5.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原始居民还未开始定居 B.原始手工业品种类单一
C.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D.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6.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黄帝 B.黄帝 尧 C.尧 舜 D.黄帝 舜
7. 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禹治水曾“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关于他的事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B.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C.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D.以权谋私、自私自利
8.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9. 一位中国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西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扩大了统治范围
C.他们都以统治残暴著称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0. 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1. 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侯”。公元前323年,韩、赵、魏、燕、中山等五个诸侯国国君相互称“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阶级分化 B.经济发展 C.对外交往 D.王室衰微
12. 从商周时的千耦其耘(注:千对农人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时的个体农耕,起决定性因素的是( )
A.水利工程的兴修 B.选种和施肥技术的推广
C.铜器的广泛使用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下图)。
材料二 文物识别
(1)观察材料一中的照片二,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照片三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3分)
(2)请将材料二的文物对号入座。(3分)
①山顶洞人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 ③半坡原始居民
(3)通过文物古迹,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请你举出两条我们了解文物的途径。(2分)
14.(8分)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食用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革命。 ——《新经济增长论》
材料二:到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说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主要标志是什么?对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这一地区农耕聚落的房屋什么样式的?(2分)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具体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3分)
15.(10分)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材料三 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依据材料分析,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说。(4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封建亲戚”的依据是什么?(4分)
16.(10分)
夏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夏桀统治期间,大兴土木,修造宫殿,骄横暴虐,大肆挥霍。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商汤任用贤才,起用出身卑微的伊尹和仲虺,以为民除暴为口号,兴兵伐夏,终于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对内减轻征敛,安抚民心,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摘编自《中国历史》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24年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历史答题卡
一、
选择题(共12道题目,每小题2分,共24分)
2
3
5
6
7
8
答案
题号
10
11
12
答案
二、非择题(共4道题目,共36分)
13.(8分)
14.(8分)
15.(10分)
16.(10分)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因此化石和遗址,是最有力的证据来研究中国境内早期人类,A项正确;画像和视频是对史实的艺术再现,不能作为研究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排除B项;远古传说、文献记载可信度较低,不能作为研究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排除CD项。故选A项。
2.A
【解析】根据题干“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可知,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说明当时人类能制作工具,A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当时人类有爱美意识,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呈现用火痕迹,排除C项;题干材料只提到生产工具,没有当时的生活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上古时期,神农氏把种植的技术交给人们,从此有了农耕。同时人们也把狩猎获得的野兽驯化成家畜。开始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是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D。
4.B
【解析】根据材料“生活在长江流域、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以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环境,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人类之一,B项正确;半坡人,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尚未进入农业社会,排除C项;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并未进入农业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D项正确;大汶口距今约5000年,此时的先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排除A项;“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表明当时原始手工业发达,排除B项;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略
7.D
【解析】略
8.D
【解析】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注重考查继承人的贤能,D项正确;夏朝建立后实行世袭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解析】根据题干“一位中国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西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和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体现了他们都以统治残暴著称,C项正确;禹建立夏朝,汤建立商朝,周武王建立西周,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他们三个都统治残暴,没有扩大了统治范围,排除B项;他们三个都统治残暴,民不聊生,没有轻徭薄赋,爱民如子,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所以材料中不同的阶层使用的鼎的数量不一样体现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排除B项;商周时期是青铜时期,所以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各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诸侯依据相应的条件,获得相应的封号,如“公”、“侯等”,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但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国君开始称“王”,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诸侯国国君称号的变化,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没有体现阶级的分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诸侯国国君称号的变化,没有涉及经济领域,排除B项;材料体现诸侯国国君称号的变化,这属于国内事件,没有涉及对外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解析】根据题干“从商周时的千耦其耘(注:千对农人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时的个体农耕”和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推行的条件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这是生产力提高的标志,D项正确;水利工程的兴修是因素之一,且与“个体农耕”的出现因果关系不大,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选种和施肥技术的推广是因素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铜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青铜器,主要用在祭祀,而不是用在农业,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8分)
(1)工具:打制石器。(1分)作用: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等作用;促进了原始人的脑容量的增加;促进原始人体质的发展。(2分,答出两点即可)
(2)①C。 ②A。 ③B。(3分)
(3)途径:查找资料;走进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4.(8分)
(1)农作物种植,家畜的饲养;(2分)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分)
(2)粟;半地穴式房屋。(2分)
(3)铁制农具、牛耕;(2分)春秋时期。(1分)
15.(10分)
(1)禅让制;(1分)有借鉴意义,(1分)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人物:启。(1分)制度:世袭制。(1分)
(3)制度:分封制;(1分)目的:拓展疆土或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统治;(2分)依据:血缘关系远近或功劳大小。(1分)
16.(10分)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论述:商汤,任用贤才,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对内减轻征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夏桀统治期间,骄横暴虐,大肆挥霍,统治残暴,最终导致朝代的灭亡。周武王任用贤才,发展农业,实行分封制,西周很快得到巩固和强大,而商纣王对外征伐,对内实施暴政,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
结论: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A片区2024--2025上学期七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